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课时1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案(含解析)-2024春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课时1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案(含解析)-2024春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课标要求 
1.体会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
2.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
3.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课时1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习目标 
1.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条件,理解创新思维的特征。
2.坚持创新思维,理解创新思维的特征,自觉地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3.克服思维惰性,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
1.含义: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______、超越______,有所______、有所______的思维活动。
想一想:创新思维的起点和终点一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条件
(1)创新思维要以______为基础,失去______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2)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______。在______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3.方式:创新思维中既有逻辑思维活动,也有______等非逻辑思维的活动;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如____________方法等。
二、创新思维的特征
1.把握创新思维的特征
(1)思路具有________: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________角度去思考问题。
(2)步骤具有________: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但它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
(3)结果具有________: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人们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想一想:凡是新事物都是人们创新的结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创新思维的“新”
(1)表现
①________,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②________,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
③________,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不论是新发明、新发现,还是新见解、新论证,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2)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只有经得起______的反复验证,才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想一想:创新思维的目的就是获得新思想和新方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创新思维是几种思维活动的叠加。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觉、灵感使得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创新就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现了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创新思维运用的不是常规的思维方法,运用的往往是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题:如何正确理解创新思维?
环节一: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创新思维的含义
[情境]
自动折叠雨伞是由日本人发明的,当时日本从美国进口折叠雨伞,但那时必须用手折叠后才能缩短,使用相当麻烦。一位有心青年注意到这一点,立即开始下功夫研究这种折叠伞,他利用已有的知识积累,又借鉴别人的经验,经过潜心研究,不久便设计出将小弹簧安装在伞把上的折叠式雨伞,可自动将伞折叠缩短。这项设计申请专利后,每年可获得1.8亿日元的收益。
任务1 小组讨论:上述创新事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 小组商议:正确进行创新思维的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归纳 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关系
环节二:智慧之“花”——创新思维的特征
[情境1]
火箭箭体的下面装有用于稳定火箭在大气飞行中的姿态的方向舵,但在火箭起飞初速度等于零时,它是不能起控制作用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常规的思维方法是采用能耐高温高压的材料制成控制舵,安装在高温高压的燃气流中,控制火箭喷射出的燃气流的方向。但在火箭起飞后有了速度,方向舵又能起作用了,如何除掉燃气舵成为新的问题。发明家提出了一个出乎大家意料的方案,采用易燃烧的木舵,来代替耐高温高压的燃气舵。在火箭起飞的瞬间,木舵还没有完全燃烧完时,它可以起着控制作用,当火箭有了速度,不需要木舵时,它也烧完了。
任务1 小组商议:发明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创新思维的哪些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2]
出门不用带钱包,只需要带手机;外卖、快递非常便利;高铁出行快捷高效,乘坐更加舒适,而且可以在旅途中进行网络学习、办公、娱乐,让旅途更加充实……移动支付、网购、高铁等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任务2 独立思考:从创新思维角度看,移动支付、网购、高铁等新事物“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归纳
1.正确区分思维创新与创新思维
(1)我们所讲的“思维创新”,不是与形式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并列的一种思维形态,而是思维的一种境界、状态或过程。思维创新的上位概念是“创新”。它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并列,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一个概念。它是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思维创新,就不可能有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
(2)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不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而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2.创新思维的特征之间的关系
(1)创新思维具有思路多向性、步骤跨越性、结果独特性三个特征,创新思维的三个特征不是孤立的,是紧密联系的,它们统一于创新思维的过程中。
(2)三个特征分别体现了创新思维的三个“新”:思路新、方法新和结果新。
(3)创新思维除具有思路多向性、步骤跨越性、结果独特性外,还有系统整体性、动态灵活性等特点。
考向一 创新思维的含义[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例1 (2023·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落水、砸缸、获救”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儿时搭救伙伴的一件轶事,广为流传,人人称颂。幼年司马光的智慧、勇气和责任感对当代少年儿童仍富于教育意义。司马光的思维说明(  )
①只有打破旧思维的桎梏,才能找到正确的思路
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思维
③要敢想敢干,决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正确的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例2 (2022·辽宁高三模拟预测)如果你是个锤子,你看谁都像钉子,这就叫功能性固着。但其实锤子还可以被当作凳子等,在某些场合中甚至能当礼物。由于我们的认知局限性,我们认为锤子只能砸钉子,这种认知导致了很多时候创新无法发生。下列关于创新思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创新思维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②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独特性,结果具有多向性
③创新思维要求我们以灵感和直觉等思维活动为基础,灵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④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考向二 创新思维的条件[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3 (2021·山东诸城中学高二月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工程师了解到一位士兵因将大铁锅扣在头上而在袭击中只受了点轻伤后,他由此联想到制作钢盔,并付诸实践,军用钢盔得以问世。这启示我们(  )
①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②要善于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考
③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④创新需要突破并否定既有的理论和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三 创新思维的特征[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4 (2022·山东临沂高三模拟)某地是以渔业为主的南海风情小镇,有多处滨海沙地,保水保肥差,种植经济作物效益低微,且漂浮上岸的海藻一度是该地的烦心事。近年来,该地引导群众种植海藻地瓜,用海藻制成的有机肥培育出的地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清理海藻和种植地瓜,看似毫无关联,该地却抓住海藻地瓜这一金点子,蹚出一条新路子。这表明创新思维(  )
①能够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②作为非逻辑思维可以打破认识的局限性
③具有思路的多向性,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
④必须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例5 (2022·辽宁盘锦高二期末)17世纪70年代以前,几何和代数都有了相当的发展,但它们是互相分离的两个学科。笛卡尔对当时的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进行比较思考,针对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主张各取所长、互补所短。他把代数运用于几何,使图形的几何关系在方程的性质中表现出来,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种研究几何问题的新方法。这一事例主要说明(  )
A.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B.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C.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D.创新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检验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课时1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一、
1.迷信 陈规 发现 发明
想一想:创新思维的起点是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创新思维的终点是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因而二者是一致的。
2.(1)实践 实践 (2)继承 继承
3.想象 逆向思维
二、
1.(1)多向性 不同的 (2)跨越性 (3)独特性
想一想: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每一次物种的进化,都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其中并没有人类的创新活动。
2.(1)①思路新 ②方法新 ③结果新 (2)实践
想一想:创新思维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推动实践和认识的发展。
易错矫正
1.创新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不是几种思维活动的简单叠加,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多种思维活动相互协同综合作用的结果。
2.直觉、灵感往往带来的是创新思维步骤的跨越性,而不是结果的独特性。
3.创新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因此,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点、旧思想进行否定。但这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因此,创新的实质是“扬弃”,而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4.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5.创新思维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
6.创新只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一个主观条件。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环节一 任务1 创新思维并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它是每个人都可以迸发的思维火花。这位有心青年发明折叠雨伞的过程启示我们,只要我们做创新思维的有心人,也可以产生创新思维的成果,成为一个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
任务2 创新思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任何创新思维都不能凭空产生。
第一,创新思维需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二,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第三,创新思维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方法等。
环节二 任务1 发明家提出了一个出乎大家意料的方案,采用易燃烧的木舵,来代替耐高温高压的燃气舵,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发明家提出了一个与常规的思维方法完全不一样的方法,完美地解决了问题,体现了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任务2 首先,创新思维“新”在思路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比如:移动支付突破了钱包和现金支付的传统思路,引入了手机支付的新思路;网购将互联网与购物消费相结合,突破了传统的消费方式,拓展了消费渠道;高铁克服了老式火车速度慢、不能兼顾速度和安全的缺陷。
其次,创新思维“新”在方法新。移动支付、网购、高铁等新事物突破了常规方法,使用了互联网、快递物流、数据通信、机械制造等新技术、新工具、新手段。
再次,创新思维“新”在结果新。移动支付、网购、高铁等新事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
此外,评判创新思维的结果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远大的发展前景,仍需坚持实践检验的标准。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例1 D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说明只有打破旧思维的桎梏,才能找到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①④正确。自己的思维不一定是正确的思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思维”说法错误,②排除。人的主观能动性往往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③错误。故本题选D。]
例2 C [创新思维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①④正确;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结果具有独特性,②错误;创新思维要求我们以实践为基础,灵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③错误。]
例3 B [材料中工程师设计出军用钢盔的事例,既体现了研究新情况有利于社会实践的创新,也说明了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①③符合题意;“要善于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考”属于形而上学思维,②错误;创新是对既有的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否定,而不是单纯的突破和否定,④错误。]
例4 D [创新思维属于意识,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①错误;创新思维中既有逻辑思维活动,也有想象等非逻辑思维活动,不能笼统地认为创新思维是非逻辑思维,②错误;通过种植海藻地瓜,将海藻变废为宝,表明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③正确;为解决土壤、环境问题,该地抓住海藻地瓜这一金点子,蹚出一条新路子,这说明创新思维必须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④正确。]
例5 C [题干中笛卡尔把代数运用于几何,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种研究几何问题的独特的新方法,体现了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C正确;A、B、D均与题意不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