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成长的故事”学习任务设计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围绕“成长”这个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四篇课文,展示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的故事。《文言文二则》赞美了古代少年勤勉学习、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小英雄雨来(节选)》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雨来掩护李大叔的故事,塑造了一位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形象;《我们家的男子汉》讲述了小“男子汉”从出生到四岁这段时间里的种种趣事,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努力学会独立、敢于挑战自己的小男子汉形象;《芦花鞋》描写了青铜到麻油地镇上去卖芦花鞋的故事,刻画了勤劳、纯朴的少年形象。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于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要求,四年级上册提出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之前所学的基础上,要求又有所提升。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要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要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三篇课文用不同的方式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小英雄雨来(节选)》用序号标示每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三篇课文的课后题和学习提示中,都提出了用列小标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要求,提示了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交流平台”紧扣语文要素,以学生相互交流的形式梳理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单元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本单元生字,认识33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3个词语。
2.在活动中学会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学会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3.借助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讲讲童年精彩的故事;在讲故事中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与美好品质。
4.讨论男子汉的标准,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的信息;能分类整理小组的意见,做到有条理地汇报。
5.写写班级里的男子汉,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学做一件事的过程,写出自己的体会。
三、单元整体规划
(一)学习情境
列小标题,用接龙的方式,讲讲小英雄雨来、卖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的青铜,还有自己读过的女孩故事,发现一样的童年,却有着不一样的精彩。讨论自己心目中男子汉的标准,和王安忆笔下的男子汉比一比,写写自己心目中男子汉的故事,感受童年的美好与成长的快乐。
(二)任务框架
本单元教学的总体任务情境是“讲讲童年精彩的故事”,以此带出两个子任务,如下:
单元主题情境:讲讲童年精彩的故事
任务一:列小标题,接龙讲故事
活动一:文言文二则
活动二:小英雄雨来
活动三:一百零一双芦花鞋
活动四:我读过的女孩故事
任务二:小男子汉的故事
活动一:讲讲作家笔下的男子汉
活动二:议议男子汉的标准
活动三:写写我们班的男子汉
四、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列小标题,接龙讲故事
活动一: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
1.回顾旧知
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
历史故事类《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神话故事类《精卫填海》;寓言故事类《守株待兔》。
2.理解课题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成语故事类文言文《囊萤夜读》《铁杵成针》。
“二则”是什么意思?(两篇)
借助注释理解题目:
囊萤夜读:把萤火虫装进口袋,夜晚借光读书。
铁柱成针:把舂米或捣衣的铁棒磨成缝衣针。
3.自主读文
过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提倡刻苦学习,做事勤奋,今天我们学习的文言文就与此有关。这节课来学习第一则,首先要把课文读好。
读准:借助拼音读准音,读通句。(反复读)
读好:读好标点停顿和句中停顿。(范读自读)
小结:读文言文,有标点的地方要注意停顿;没有标点的长句子根据意思也要读出停顿,读出对课文的理解。(强调语气词“焉”,能感觉出车胤学习时间长,也能读出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的感觉。)
4.习得方法
过渡:要想学好文言文,读准、读好还不够,还要读懂。
(1)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课文。
恭勤:肃敬勤勉。
通:通晓,明白。
(2)交流点拨,逐句理解。
点拨:“恭勤不倦”“家贫不常得油”
倦:疲倦
贫:贫穷
小结:可用组词的方法理解课文。
(3)辨析词意
“囊萤夜读”和“练囊”中的两个“囊”意思有何不同?
小结:同一个词语,有时表示事物名称,有时表示一种动作。理解文言文的时候要注意区分词义。
5.感悟品质
哪些地方感受到车胤“恭勤不倦”?
句子:夏月则练囊……以夜继日焉。
插图:夜读
车胤因为“恭勤不倦”才会“博学多通”,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克服困难、珍惜时间、勤奋好学)
6.升华认知
背诵文言文。
扩展类似故事: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
小结:两个勤学故事合在一起,就有了“囊萤映雪”这个成语。
铁杵磨针
1.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课题。
读准、读好课文。
挑生检测,随机指导。(停顿)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自主学习;同桌交流;教师点拨:
弃:放弃,半途而废。
问之:想象李白会问些什么。
老妇人拿铁棒磨针让你想到哪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背诵课文,领悟精神
背诵。
质疑:很多人怀疑这个故事不是真实的,你认为呢?
从”世传“看出它确实不一定是真的,但我们从中仍然可以学到一种精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拓展: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活动二:小英雄雨来
1.初识雨来。
浏览课文,发现课文特点。
师:快速浏览课文,你发现本文跟以往的课文相比有哪些特别之处?
预设:篇幅很长,分成六个部分,每部分前面都标有序号;课文里有泡泡状的学习提示……
结合泡泡提示,提炼阅读方法。
明确:“读完这部分后,我要停下来想一想,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对于长课文,每读完一部分就要及时小结。
板书:化整为零,边读边想。
明确:“李大叔是谁?前面好像提到过,我再看看前面的内容。”忘记前面的内容时,可前后结合对照着阅读。
板书:瞻前顾后,前后联系。
默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结合这些阅读方法,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课文分了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些什么。
2.学习列小标题。
(1)观察范例,学习列小标题。
出示课后习题中的小标题:“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
让学生回顾第一、第二部分内容,观察这两个小标题的特点:概括了雨来的主要事迹,语言非常简洁,字数相等或相当。
(2)自主探究,尝试列小标题。
师:请大家快速默读第三至第六部分,尝试列小标题(书写在课后习题上)。
学生交流所列小标题,并阐述原因。
预设:
第三部分:鬼子来扫荡、掩护李大叔、雨来被抓了……
第四部分:鬼子审雨来、与鬼子斗争、雨来不屈服……
第五部分:雨来被“枪杀”、雨来“牺牲”了、乡亲哭雨来、“有志不在年高”……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雨来逃走了、雨来脱险了……
(3)借助小标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讲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师:怎么把这个故事讲得更加生动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能体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的地方,读一读,感受一下。
关注三处“没看见”,品味人物语言。
第一处“没看见”:鬼子假装很温和,叫人给雨来松绑,还摸摸雨来的头。雨来没有上当,嘟嘟囔囔地说话,降低敌人的注意。
板书:鬼子哄骗,雨来不上当。
第二处“没看见”:扁鼻子军官掏出糖块和金戒指诱惑雨来,雨来没有理睬他;在威胁利诱之下,雨来仍然立场坚定,毫不动摇。
板书:诱惑,不动摇。
第三处“没看见”:鬼子的诡计落空,露出凶恶的本相。他们毒打雨来,雨来两眼冒金星,鼻子流着血,可是他还是不屈服。
板书:毒打,不屈服。
关注三处“中国人”,感悟英雄精神。
师:是什么力量,让年少的雨来在敌人毒打之下依然态度坚决、绝不屈服?
出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师:联系上下文,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明确:夜校老师教孩子们识字时,就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这颗种子在雨来心中生根发芽,逐渐长成一棵茁壮的大树!
接龙讲故事,分小组进行,一个同学讲一个部分,依次讲。
活动三:一百零一双芦花鞋
1.感知故事情节。
快速默读课文,围绕“芦花鞋”写了哪几件事情?出现了哪些人物?
梳理故事人物与主要事件。同桌说一说:在这几个人物中,最核心的人物是谁?最主要的事件又是什么?
2.列出故事小标题。
(1)回忆列小标题的方法。
(2)尝试给本课列小标题。
可以是关键词句,如“编芦花鞋”“卖出十双芦花鞋”等;可以是简洁的句式,如“全家一起制作芦花鞋”“青铜大雪天坚持卖芦花鞋”;也可以摘用文中关键语句拟小标题,如“编织一百零一双鞋”“青铜拿起余下的十双芦花鞋,跑进风雪里”“青铜的赤脚踏过积雪”等。
(3)概括故事内容。
利用小标题,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在小组内练说,互相帮助,注意语言的完整性与表达的流畅性。
3.讲讲芦花鞋的故事。
师:浏览课文,说说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请大家走近芦花鞋,感受芦花鞋的美。
明确: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芦花鞋的“暖和”。
明确: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芦花鞋的“美观”。
师:让我们走近青铜,体会青铜的美好品质。
师:(关于青铜的吃苦耐劳。)文中哪些词句表现出天气异常寒冷?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说说体会。
师:(关于青铜的淳朴善良。)青铜有机会将最后十双芦花鞋提高价格吗?为什么?那他又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卖出最后一双芦花鞋的意义是什么?仅仅是因为钱吗?
师:(关于青铜对妹妹的关爱呵护。)支持青铜在如此大雪天,坚持卖鞋,甚至卖掉自己脚上的芦花鞋的力量是什么?
接龙讲故事,分小组进行,一个同学讲一个部分,依次讲。
活动四:我读过的女孩故事
1.雨来、青铜给我力量。
师:通过阅读《小英雄雨来》《芦花鞋》两篇文章,我们认识了两位男孩子。说说你从雨来和青铜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可以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雨来的聪明、机智和勇敢,对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有着怎样的意义;说说青铜的吃苦耐劳、纯朴善良、憨厚执着,想一想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获得什么。
2.阅读女孩故事。
师:“巾帼不让须眉”,女孩也有精彩的童年,也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今天就读读女孩的故事。
推荐阅读《青铜葵花》《刘胡兰》《女生贾梅》,重点认识葵花、刘胡兰、贾梅三个女孩形象。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表1中的内容开展阅读。
阅读书目 主要人物 性格特点 典型事例 我的启发
《青铜葵花》 葵花
《刘胡兰》 刘胡兰
《女生贾梅》 贾梅
3.分享女孩故事。
(1)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2)交流阅读收获。
任务二:小男子汉的故事
活动一:讲讲作家笔下的男子汉
1.初识小男子汉。
(1)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读读小标题和对应的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小标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梳理主要事例。
师: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围绕小标题作者列举了哪些细节和事例?边默读边批注。
引导学生用表格的方式梳理课文内容,如下:
小标题 细节或事例
他对食物的兴趣 ①什么都吃;②为了活而吃蔬菜;③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④为了去少林寺愿意在吃上做出牺牲。
他对独立的要求 ①不愿让人牵他的手;②他要自已买东西;③拿汽水瓶去换橘子水。
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接受去托儿所的现实;②勇敢地爬上火车。
2.走近小男子汉。
(1)提出要求,自主学习。
师:课文写了一个从出生到四岁的小男孩,为什么作者称这个小男孩为“男子汉”呢?
快速默读课文,结合三个小标题,从文中找出表现“男子汉”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第一部分内容。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男孩“男子汉”的表现,教师相机点拨。
明确:当我对他说“不吃青菜会死”的时候,他便吃了,吃得很多。他为了能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能改变自己。
明确:他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三刻钟是45分钟,一节课的时间,他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有耐心。
明确:他为了能去少林寺,可以不吃肉汤拌饭,不吃棒冰,放弃自己吃的乐趣。
(3)汇报第二部分内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男孩“男子汉”的表现,教师相机点拨。
明确:“他不愿让人牵他的手”,从他那挣扎的状态,可见他独立的愿望很强。
明确:买东西时,“不要,不要,我自己说”“你不要讲话啊”“勇敢地开口了”,说明他对独立的要求很强烈。
明确:在换橘子水时,“他是一定要自己去的”,假如我跟在后面,他就说:“你回去,回去嘛!”他努力要求自己去完成一件事情。
明确:“他满头大汗地、耐心地等待着”,他总是想摆脱大人的帮助,为了独立而坚持着。
(4)汇报第三部分内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教师相机点拨。
明确:送他去托儿所时,“他一声不吭,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他虽然不喜欢托儿所,但当他明白不得不去时,就坦然接受现实,显得冷静镇定。
明确:在托儿所里,能够迅速地熟悉起来,开始交朋友,打架。可见他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化。
明确 :在送他去安徽坐火车时,我安慰他 :“上不去,就不走了。”他虽然不想离开我们,但知道自己非走不可时,便着急起来,可见他变得很理智。
明确:“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这里说明他已经有了足够的胆量,真的能独立了。
(5)结合小标题,抓住要点,连起来讲讲小男子汉的故事。
3.欣赏小男子汉。
师:课文写了“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三部分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这三部分内容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明确:这三部分内容的顺序不能颠倒,随着小男孩的成长,他身上男子汉的特点越来越突出。
师: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对小男孩有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随着他“一点儿一点儿长大”,他身上男子汉的特点越来越明显,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处处都表达出作者对小男孩的喜爱。
明确: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两处用了“一点儿一点儿”,一处是看着他“一点儿一点儿”长大,另一处是他男子汉特点“一点儿一点儿”鲜明,感受到作者对他成长的关切与赞美。
师:请试着换换三个小标题。
明确:概括主要内容:对吃饭有兴趣、买山楂片与换橘子水、上托儿所与爬窗上车。
明确:引用课文词句:“吃得极有滋味”“勇敢地开口”“接受这个事实”。
明确:引用人物语言:“不吃青菜会死的”“我自己说”“我怎么办呢”。
答案不唯一,要求勿高,言之成理即可。
活动二:议议男子汉的标准
1.说说你心目中的男子汉。
师: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雨来、青铜、小男子汉,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男子汉的形象。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他们为什么能成为男子汉?
师:在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人是男子汉?作为男子汉有哪些标准?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师:同学们分享了很多男子汉的标准,可是,说过的标准忘记了怎么办?说的标准差不多怎么办?还有,这么多标准,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呢?
2.范例引路学方法。
出示某小组在讨论“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时作的记录。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教师提醒:注意阅读记录表与泡泡里的内容,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明确记录信息、整理信息的要点:
(1)讨论时,要安排一名记录员,记录每位成员意见的要点。
(2)如果成员的标准相同或相近,可以把相近的想法整合在一起,然后在该条标准后标明同学的名字。
(3)用符号标出大多数同学认同的想法和标准,作为小组汇报的主要内容。
3.议议男子汉的标准。
师:男子汉的标准有哪些呢?除了我们从课文中了解的一些,你还想到了哪些方面?说说你的理由,如下表。理由可以是自己的理解,也可以说具体事例。
序号 标准 理由 发言人
1 学会独立 如《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小男子汉坚持自已去完成每一件事情。
2 学会分担 如《芦花鞋》一课,青铜为了增加收入,不顾家人劝说,坚持去镇上卖芦花鞋。
3
小组讨论,分类整理:哪些标准是相近的,可以整合在一起;哪些标准是最重要的,要选出至少三条最重要的标准,做好标记。
小组汇报。
演练场:小组内演练。
示例:我们小组通过讨论,提出了( )条男子汉的标准。第一条是( ),因为( );第二条是( ),因为(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展示台: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上台汇报。
温馨提示:一是带上足够响亮的声音;二是与大家有适当的目光交流;三是组员可以补充。
评选会:其他小组评价。
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提出的标准是否重要;二是汇报的内容是否有条理;三是语言的表达是否清楚。
活动三:写写我们班的男子汉
1.说说我们班的男子汉。
师:本单元学习,我们认识了课文中的男子汉,还讨论了男子汉的标准,其实,我们班里就有许多这样的男子汉,请说一说。
师:你为什么觉得他是一个男子汉,哪一件事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提示:
收获类:从他的身上,我学会了……懂得了……
体验类:他在做某件事情时遇到过许多困难,甚至想过放弃,但最终克服了困难……
感受类:我和他共同经历了一件难忘的事,在此过程中,我感受到他很多男子汉的特点和气质。
2.写写我们班的男子汉。
师:把你觉得能表明他是男子汉的事情写出来,写出有趣的经历、体会并注意:
(1)他是怎样一步步做好这件事的?
(2)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怎么克服的?
(3)你的体会和感受有哪些变化?
学生写作,教师及时指导,并引导学生修改完善、发现提升。
师:请同学们将习作和同学互换修改。
出示教材上的修改要求:和同学互换习作,看看学习的过程是否写清楚了。
学生互改,教师巡视指导,发现优秀的习作及时肯定表扬。
师:在修改同学作文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哪些能够把事情写好的秘密?
学生交流后誊写作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