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美好品质”学习任务设计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美好品质”来组织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表现人物“美好品质”(伟大品格)的古诗文和现代文,对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生发赞叹、敬佩之情,以激励自身的精神成长。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古诗三首》《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和略读课文《挑山工》。选编这一组诗文,不仅是通过人文教育来落实成长目标,更是要借文本中其人其事,来落实具体的阅读训练要素,即“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体会心情、了解内心、分析品质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学习如何“通过多种描写来体会人物形象(心情、内心、品质)”这一相关范畴的阅读训练要素,统编版教材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了螺旋上升的学习内容,如下表:
册序 单元 阅读训练要素
四上 第六单元 童年生活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四下 第七单元 美好品质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五下 第四单元 家国情怀 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五下 第五单元 习作单元 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六下 第四单元 革命理想 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从上面表格中各单元对应的阅读训练要素,有“心情”、“内心”、“品质”、“方法”几个不同的内容要求;对照所编排的课文及课后题,可发现其内在联系及程度变化。例如:
1.四上“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能找到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即可,此时不必提及写作方法。
2.四下“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中提供了词语,并提示可以用来“描述人的品格、心情”——从感性地体会人物心情,发展为能理性概括人物的品格,借助词语来描述。
3.五下“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要结合相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心理活动、内心世界,甚至以人物的身份来说故事,需要进行比较高级、抽象的思维活动。继而在之后的习作单元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已经要抽离出写法,并迁移运用于自己的文字表达中。
4.六下“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不只是聚焦到具体的动作、语言描写,还要整体兼顾人物的外貌、神态,以及几件事情中的言行做法等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品质。
由此看来,本单元的教学,要做好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课程内容上,本单元主要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这一学习任务群“学习内容”的第二学段有这样的表述:“阅读并讲述革命故事、爱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四篇课文里,《古诗三首》和《黄继光》与这一表述是完全契合的,其他两篇也表现了人物的美好品质。从“表达与交流”目标来看,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又是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应引导学生注意实用性阅读与表达的目的、对象、情境,以及交流效果”。总体上看,这是一个读写分编的单元,学习任务最好分开设计和组织实施。
《古诗三首》表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及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对古诗的教学重在读通、读懂、熟读成诵。由于时代隔阂,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一开始会停留在字面上,对诗中表达的人物精神品格体会不深。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了解古诗大意之后,借助注释,结合相关的背景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诗意,体会情感。鼓励学生围绕课后题自主、合作学习,形成学习能力。
《黄继光》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抗美援朝战争“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文章结构清晰,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为12个自然段。所叙述的历史事件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教师可以出示图片视频等相关材料。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阅读,圈画批注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交流时重点朗读、体会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重点语句。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雨果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际,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随着客轮一起沉入大海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时帮助扫清外国人名、地名陌生化的词语,进而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事情发展顺序梳理文章脉络。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先自主读书,圈画批注有关语句并小组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从抓对比、抓对话、抓动作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感受人物品质。
《挑山工》是作家冯骥才写的登泰山见闻,作者从见到登山工挑山走的路程比游人长速度却不比游人慢中悟出生活的道理:做事只要认定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能达到目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解“挑山工”这一职业,通过动作了解初步感知人物,然后聚焦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哲理。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习作内容是命题作文“我的‘自画像’”,根据课本中模拟的情境和问题提示,要从外貌、主要性格特点、爱好和特长等不同方面来介绍自己,没有特别强调要进行语言、动作的描写。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学习做“自我介绍”,通过本次口语交际练习,学生将知道“对象和目的不同,介绍的内容有所不同。”
二、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梳理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结合课程标准“阅读鉴赏”学习领域对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以及“文学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对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大致可以表述如下:
1.认识39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3个字,会写10个词语,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表现人物品质和心情的词语;积累表现人物品质的名言警句;能仿照例句,用几个表示连续动作的词写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根据文章中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品质。
4.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已的特点,并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能主动与家人分享习作,再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习作。
5.学会自我介绍,能根据对象和目的的不同,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完善自已的介绍。
三、单元整体规划
本单元教学的总体任务情境是“组建‘巡讲团’,分享英雄故事”,以此带出三个子任务,基本思路设计如下:
单元核心任务:组建“巡讲团”,分享英雄故事
核心任务说明:学生以一名巡讲团预备成员的角色,展示分享自己敬佩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分享时,需要运用本单元的多种描写方法展现英雄的感人故事,突出所推荐的英雄人物的精神和魅力,让听众受到感染。
子任务一:收集英雄人物故事
子任务二:让英雄人物鲜活起来
子任务三:巡讲团成员竞选
四、学习活动设计
子任务一:收集英雄人物故事
1.创设真实情境,发布核心任务。
2.交流分享自己知道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
3.初步了解什么样的人物是英雄人物。
(1)通读《古诗三首》《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和略读课文《挑山工》,梳理主要人物的表现,讨论什么样的人物是英雄人物。
(2)学习研读《古诗三首》,了解诗中人物的精神品质,进一步思考什么样的人物是英雄人物。
4.课下搜集更多英雄人物故事,包括《小英雄雨来》等。
子任务二:让英雄人物鲜活起来
任务说明:这一子任务主要通过《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挑山工》的阅读与鉴赏,领会语言、动作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1.师生共学《黄继光》。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从中感受他的英勇品质。
2.师生共学《“诺曼底”号遇难记》。在批注的基础上紧扣关键句抓对比和对话体会船长的人物形象,结合动作进一步体会。
3.自主学习《挑山工》。通过语言、动作描写体会挑山工给人的哲理思考。
4.梳理三篇课文中的语言、动作描写与人物精神品质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情动于心,外显于行”。
5.梳理自己搜集的英雄人物故事中语言、动作描写与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关系,并在小组内分享。
子任务三:巡讲团成员竞选
任务说明:为了让学习任务真正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服务,迁移运用从子任务二获得的深度理解,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语言、动作描写与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关系,并为以后的迁移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1.根据评价量规,自主练习。
示范级 合格级 待达标
主题 体现英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抒发学习平凡英雄人物的真实感受。 体现英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抒发学习平凡英雄人物的真实感受。 体现英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抒发学习平凡英雄人物的感悟。
故事 描述的故事情节真实、典型,能切实反应英雄的伟大形象;描写的故事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方法展示人物立体饱满的英雄形象。 描述的故事情节真实、典型,能切实反应英雄的伟大形象;描写的故事详略不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基本呈现了人物的英雄形象。 描述的故事情节真实,但是缺乏典型性,能切实反应英雄的伟大形象;描写的故事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方法展示人物立体饱满的英雄形象。
展示 语言流畅、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精神饱满、主动热情;表情自然、举止从容、亲切大方。 语言流畅、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精神饱满、主动热情;表情自然、举止从容、亲切大方。 语言流畅,但缺乏感染力;举止拘谨。
2.小组分享,推选参加班级竞选人员,团队合作练习。
3.班级竞选活动。
4.复盘反思,总结学习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