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酶的特性说课课件(共34张PPT7份视频)(第2课时)-人教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2酶的特性说课课件(共34张PPT7份视频)(第2课时)-人教版必修1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实验说课|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酶的特性
目 录
01 教学分析
CONTENTS
02 实验创新
03 教学过程
04 特色反思
PART 01
01 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2 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
2.2.1酶活性受到环境因素(如pH和温度等)的影响
“在重视定性实验的同时,也应重视定量实验”
“组织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是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教材分析
实验原理
不足之处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内容《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课时《酶的特性》
1.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氧气和水
2.温度或pH值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1.实验现象对比不明显
2.无法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3.材料用具种类多,准备繁琐,实验耗时较长
4.无法帮助学生理解酶的催化剂本质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设置:会知识——会方法——提升生物学科素养——社会责任
通过实验操作,比较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在理解酶的本质、酶的作用特点的基础上,深化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
生命观念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理解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并试着提出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数据数字化的建模思维。
科学思维
基于实验原理,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深化控制变量的思想,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科学探究
能够运用对酶相关性质的了解,举例说出酶与生活的关系,为生活生产提出建议。
社会责任
重点:实验设计和实验原则的理解及运用
难点:1. 定性实验向准确定量实验的改进
2. 酶的本质理解的相关实验设计
PART 02
02 实验创新
实验创新
创新要点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材料创新:选择脲酶、稀释的洗洁精、固定化过氧化氢酶分别对酶进行专一性、定量探究、本质化的探究。
装置创新:选择刻度试管、创新装置1、创新装置2分别实现定量探究、排除无关变量下的准确定量、同时进行各重复组及对照各组实验。
教学形式:演示---评价---探究有机结合,教学评一体化,推动问题解决。
学科融合:综合运用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知识,工程化的解决问题。
PART 03
03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设置真实问题情境
定性拓展为定量实验
拓展为准确定量实验
同时进行重复各组及对照组实验
探寻酶的催化剂本质
教学评一体化,实现闭环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3
5
切入点
课堂目标
教学环节
素养目标
4
教学手段
生命观念
科学探究
社会责任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课前活动:解读“体检报告单&指标测定中的科学方法”
问题1:如何在控制无关变量的前提下定量分析?
问题2:为什么人体中酶的量是动态变化的?这与酶是催化剂是否矛盾?
核心问题: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原理: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氧气被封闭在洗洁精产生的丰富泡沫中,测定一定时间泡沫柱的高度,可表示反应速率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专一性、高效性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注:实验1,2为小组课前实验,实验3为现场实验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S
W
自评:可定量分析,生成模型
T
师评:基于生活化的材料进行创新,原理简单,操作规范,实验结果分析合理
O
他评:振荡次数影响泡沫柱的高度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具支试管
原理:U型管两侧试管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同,单位时间产生氧气的体积不同,对液柱产生不同的压力,从而出现高度差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思考:
2.使用现有装置,能不能排除碱性条件下过氧化氢的自分解?
1.利用本装置能否定量测量不同pH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呢?
定量
排除
自分解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迁移思考:高温对过氧化氢造成的自分解能否被排除?
灵敏,准确,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实现一材多用,一置多用,简化实验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迁移思考:高温对过氧化氢造成的自分解能否被排除?
灵敏,准确,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实现一材多用,一置多用,简化实验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原理:串联多只Y型试管,倾斜一定角度即可实现不同试管中酶和底物同时混合,再利用注射器进行氧气的定量分析。
初始装置:
“烧烤” Y型管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原理:串联多只Y型试管,倾斜一定角度即可实现不同试管中酶和底物同时混合,再利用注射器进行氧气的定量分析。
智能化装置2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过氧化氢1ml,肝脏研磨液2滴,观察3个温度,每组3个平行重复的实验结果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过氧化氢1ml,肝脏研磨液2滴,反应10s的数据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实验原理
实验演示
自主实验
生成模型
评价实验
选择Y型试管,可分别对酶和底物进行处理
实现重复各组以及相互对照各组的同时反应
智能化,实现课堂学习和实验同时进行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交流评价
提出问题:酶是催化剂吗?
作出假设:酶是催化剂
设计实验:
2.自变量是什么?
预测实验结果是什么?
3.如何理解酶的量在动态变化?
1.如何实现酶的重复利用?
关键问题:
关键技术:固定化酶技术
5g琼脂溶解于100mL自来水中,酒精灯加热融化
加入10mL 体积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
冰箱冷藏至凝固
切成大小相同的圆柱体备用(直径1cm,高1cm)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交流评价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激疑致趣
泡沫柱法
创新装置1
创新装置2
固定化酶
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拓展评价
单一变量
平行重复
生活化
科学化
智能化
本质化
1
2
切入点
教学环节
评价
5E: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
PART 04
04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Teaching Refletion
亮点
1
创新了实验教学内容:新装置、新方法,拓展了实验内容,降低了实验难度,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①旧置新用 ②无关变量的控制 ③一材多用 ④智能化,使学习和实验同时
2
3
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跨学科的思维和方法进行项目式的探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实践、创新能力。
创新了教学组织形式:参与-探究-解释-迁移-评价5个环节的循环和整合使用
4
改进实验教学理念:由教材单一、孤立的实验拓展为有机整合的实验,在一轮复习中,合理的选择并拓展了实验教学内容
感 谢 聆 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