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2 心中有数上职场学习目标 1.识记并辨别劳动者主要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增强法治意识。2.明确解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纠纷的具体做法,能为劳动者如何维护合法权益提供合理化建议,提高参与能力。一、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的权利(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______,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①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_______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②我国还实行____________制度。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①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__________制度。②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__________。(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____________。想一想:你知道“五险一金”是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劳动者还享有__________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2.劳动者的义务(1)完成__________。(2)提高__________。(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和__________。3.权利和义务关系: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__________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二、清清楚楚维权1.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______________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2.劳动争议解决方式(1)协商①发生劳动争议,可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达成______协议。②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________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2)调解①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__________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②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________,当事人应当履行。(3)劳动仲裁①劳动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________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②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__________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③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__________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诉讼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__________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______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保证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意味着不能加班加点。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劳动者的权利比义务重要。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所有劳动争议均是由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引起的。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协商、调解、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出现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题: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环节一:明明白白工作[情境]农民工李明进城到一个建筑工地参加工作。工地老板按时发放工人工资,并且不断对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工作期间还给工人交“两金”。一天,李明因忘记戴安全帽,被班长按劳动合同规定罚款50元,李明为此非常生气。任务 独立思考:材料中体现了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对李明罚款50元合理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归纳 明确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3)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环节二:清清楚楚维权[情境1]小李是某公司员工,入职时双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新冠疫情以来,小李工作的公司出现亏损,拖欠小李半年的工资,最近又通知小李另谋出路。小李为此非常烦恼。任务1 小组商议:请为小李设计一份简要劳动维权方案,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2]宋某是一家外资企业的员工(与企业签订有正式劳动合同),该企业经营效益一直不错,员工的工资及奖金均是按月发放的。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口数量骤减,资金周转困难,员工的工资无法按月结清。于是,经过企业领导与员工协商,该企业财务部以企业的名义向宋某等员工出具欠条:某外资企业欠宋某4月份工资及奖金人民币三千五百元,于2021年10月还清。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宋某共收到这样的欠条18张。2021年10月,宋某等人拿着欠条向该企业财务部领取工资及奖金,可是财务部只付给宋某等员工12个月的工资和奖金。宋某等人不服,直接拿着“工资欠条”诉诸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企业领导贾某对宋某等人说:“按照法律规定,申请仲裁的时效只有一年,2020年9月以前的工资已经超过申请仲裁的时效了。”任务2 小组讨论:为什么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宋某等人提起的诉讼?企业领导贾某的说法正确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归纳 解决劳动争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买卖、租赁和借贷等关系,不属于劳动争议。(2)和解协议和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3)协商和调解都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劳动者可以直接提请劳动争议仲裁。(4)劳动者不能随意越过仲裁这一关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人民法院是不会受理的。(5)劳动争议仲裁的裁决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当事人没有异议就必须履行;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考向一 劳动者的权利[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1 (2023·江苏扬州高二期中)赵某是某医院的住院部护士,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约定每月工资5 500元,其中包括2 500元基础工资与绩效奖金。2022年8月31日,赵某因个人原因提交辞职报告。医院以院方文件“对于未提前一个月申请而离职的员工,不享受当月绩效工资”为由,扣发了赵某8月份的绩效工资。下列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医院侵犯了赵某享受福利的权利B.医院侵犯了赵某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C.赵某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受到侵犯D.赵某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医院侵权考向二 劳动争议的处理[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2 (2023·河北保定高二期中)2022年6月,张某入职某快递公司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月工资为8 000元,工作时间执行该快递公司规章制度规定的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2个月后,张某以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律规定上限为由拒绝超时加班安排,该快递公司以张某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对此,张某可以( )①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②强迫公司与其签订和解协议③直接向工作地人民法院起诉公司违约④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投诉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考向三 劳动仲裁[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3 下列对劳动争议仲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劳动争议仲裁的裁决是有法律约束力的B.所有的劳动仲裁裁决均为终局裁决,即一裁终局C.申请劳动仲裁的,当事人应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D.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受理的仲裁申请,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课时2 心中有数上职场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一、1.(1)回报 (2)①四十 ②带薪年休假(3)①安全卫生 ②健康检查 (4)社会保险费想一想:“五险”指的是五种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保险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单位承担,个人不需要缴纳。(5)平等就业2.(1)劳动任务 (2)职业技能 (4)职业道德3.不可分割二、1.履行劳动合同2.(1)①和解 ②第三方 (2)①互谅互让 ②约束力(3)①第三方 ②书面仲裁 ③不得直接(4)①不予受理 ②十五易错矫正1.保证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2.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这些争议既可能由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引起,也可能由劳动者未履行劳动义务损害用人单位权益引起。4.协商、调解并非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5.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环节一 (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等。(2)不合理。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无权对劳动者进行罚款。只有劳动者因为重大过失或主观故意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环节二 任务1 (1)协商。小李可以与公司先试试“有话好好说”,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小李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在双方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3)仲裁。小李可以在自己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4)提起诉讼。小李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任务2 (1)除特殊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以宋某等人直接拿着“工资欠条”诉诸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该企业财务部以企业的名义向宋某等员工出具的欠条规定的是于2021年10月还清。2021年10月财务部只付给宋某等员工12个月的工资和奖金,宋某等人应当在2022年10月前申请仲裁,2020年9月以前的工资没有超过申请仲裁的时效,企业领导贾某的观点是错误的。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例1 C [材料不涉及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故A、B不选。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D错误。]例2 B [张某不可以强迫公司与其签订和解协议,排除②。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张某不可以直接向工作地人民法院起诉公司违约,③排除。]例3 B [劳动仲裁并不都是一裁终局,只有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或者因社保、休假等方面的纠纷是一裁终局外,其他劳动争议都不是,B选项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