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知识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知识梳理

资源简介

第一章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
考点一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一、区域的含义
【知识梳理】
1. 概念:人们根据认知和实践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指标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的空间范围。
2. 区域要素
(1) 区域具有某种自然或社会、经济、文化等地理特征。
(2) 区域占据着一定的空间范围。
(3) 区域边界有些是明确的,有些具有过渡性的特点。
【知识拓展】区域的内涵
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地表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如广东省占有一定空间。
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些是明确的,如各行政区的边界。有些则具有过渡性的特点,如干湿区、湿润区等自然区的边界。
有明确的区位特征。每个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如甘肃省的干旱区位于该省西北部,湿润区位于该省的东南部。
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如甘肃省的干旱区的内部年降水量大致为200mm以下,湿润区的内部年降水量大致为800mm以上。
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分级性或多级性。分为大尺度的区域,如东部沿海经济带;中等尺度的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更小尺度的区域,如浦东新区。
客观存在性。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二、区域的划分
1. 划分目的:认识地球表面的复杂性,并进行有效的管理。
2. 划分方法
(1) 根据区域内部地理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划分。
按照自然条件和景观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划分的自然区域:高原区、热带雨林区、红壤地带等。
按照人文条件和景观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划分的人文区域:人口密度区、稻作农业区等。
(2) 根据区域内部关联特点划分。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划分的行政区。按照贸易关系紧密程度划分的贸易区。
3. 区域尺度:一般指区域空间尺度,是区域空间大小的量度。
(1) 大尺度区域一般指全球或全大陆。
(2) 中尺度区域一般指较大地区或较大面积国家。
(3) 小尺度区域一般指局部地区。
4、其他分类
类型 概念 举例
自然区域 指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①各种综合自然区,如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区; ②不同自然地理的各种分区,如地貌区、气候区、水文区、土壤区、植被区、动物区
人文区域 行政区域 指国家为了进行行政分级管理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 ①我国的基本行政区划主要是三级制,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②国家还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经济区域 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 ①综合经济区,如关中—天水经济区; ②部门经济区,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枢纽等
文化区域 指文化事物、文化现象、文化体系所覆盖或呈现的区域,由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创造,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具有独特功能 在一个特定的文化区域中,主要文化现象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如加拿大法裔文化区
【知识拓展】观察不同尺度区域的方法
1、借助卫星遥感影像观察:借助卫星遥感影像,人们可以观察地球整体,大洲和较大区域的陆地、水体、植被等自然要素,还可以了解大尺度区域的内部结构特征和分异规律,如自然带的分布、大陆东西海岸的差异、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等。
2、借助航空照片观察:借助航空照片,人们可以观察中、小尺度的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和联系,还可以观察人类对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
3、从地面观察:从地面观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真实的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使用卫星遥感影像和航空照片,也需要研究者到实际地点进行地面的检验。在地面上观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家探索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我们学习、了解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基本工具。
三、区域的特性
1. 层次性
区域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指一个大区域内包含着若干小区域,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可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另一方面指区域内部彼此关联形成的层次关系,如我国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域。
整体性
区域由各地理要素或各部分组成,各地理要素或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区域内部某一要素或某一部分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或部分的变化,甚至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
【案例分析】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加之地形的层层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非常少,气候干旱。除山地中分布有森林、草甸等植被外,大部分地区为荒漠,部分地区为荒漠草原或草原,流漠植被和草原植被发育下的土境,有机质含量低。由于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微弱;多风,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广泛出现风沙地貌景观。河流多为内流河,湖泊多为咸水湖。山地冰雪融水形成的径流是重要的水资源。由此形成了以干旱半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
差异性
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世界上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区域。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特征是不同的。同一区域内部地理特征通常只是相对一致,其内部也存在一定差异。
开放性
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交流等方式与其他区域发生联系。
开放性的目的:通过要素的流动,实现优势互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动态性:
区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地理要素、区域环境或社会需要发生了变化。区域的变化,一方面体现在有新的区域出现,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区域,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体现在既有区域随社会需要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我国的行政区划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1949年以后也有多次调整。
考点二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
一、区域比较
【知识梳理】
1.作用
(1)可以明确区域的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和存在问题。
(2)为明确区域发展状况、选择区域发展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评估区域发展潜力提供依据。
2.主要要素
(1)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生物等要素。
(2)人文环境包括资源、人口、工业、农业、城市、交通、旅游、商业、文化、历史和政治等因素。
3.方法
(1)分析区域间的异同,考虑各区域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
(2)考虑本区域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区域环境特征,以及本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联系。
【知识拓展】
1.图解区域差异的成因
2.区域差异比较的一般思路
比较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时常从共同性和差异性两大方面进行。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也包括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地理要素
要素 主要内容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的光热条件的差异海陆位置(沿海、内陆、岛国等)→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差异 板块位置→地壳稳定性的差异
气候 类型及分布、特征、成因、光照、气象灾害等
地形 组成、地势、山脉及走向等
水文 河湖类型、河流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域面积、长度、流速等
地质 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地层稳定性等
植被 植被类型、覆盖率等
土壤 土壤类型、肥力状况等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组合状况等
(2)人文地理要素
要素 主要内容
人口 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年龄结构及人口变化等
科技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 交通、通信的通达度、速度
政策 政策的合理性、对外开放程度
城市 城市的数量、规模、布局及发展、影响
农业 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农产品种类、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工业 工业发展水平、工业部门、工业地域及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等
二、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发展
【知识梳理】
1.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异
(1)自然环境的差异
  区域 要素   上游地区 中游地区 下游地区
地形类型 山高谷深,以高原、高大山地、盆地为主 以山地、平原为主 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气候特征 具有多样性 降水年际变化大 受海洋影响大
河流 金沙江段,滩多弯急,两岸支流少而短;宜宾到宜昌河段,支流众多,水流缓急交替 河流蜿蜒曲折 江阔水深,水流缓慢,河网密布
湖泊 以高原湖泊群为主,既有淡水湖,也有咸水湖 以平原湖泊群为主,为淡水湖
(2)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
  区域 要素   上游地区 中游地区 下游地区
自然资源 资源类型多样,能源和矿产资源空间组合好 矿产资源品种齐全、类型多样 海洋生物,能源等资源丰富;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产资源较少
区位条件 处于内陆,有边境贸易优势 位居我国腹心地带,是我国东西部、南北方经济交流的中心枢纽 临江濒海,是国内和国际联系的交通枢纽,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区域
2.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发展
(1)上游地区的发展策略
①重点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②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③建立全国性的能源、原材料加工基地。
④巩固加强第二产业。
⑤改善投资环境,优先发展第三产业。
⑥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通信网络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
(2)中游地区的发展策略
①综合发展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主要农产品优势区。
③利用水能、矿产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④完善交通,开拓市场,提高第三产业水平。
(3)下游地区的发展策略
①重点发展高效精品农业和都市农业,增强农业的生态和服务功能。
②推进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层次、高效益的增长。
③实施国际化战略,充分带动长江经济带和全国经济的发展。
因地制宜开发国土——全国主体功能区
【知识梳理】
1.主体功能区:是区域依据自身的资源环境情况、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功能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
2.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意义: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明确不同区域的开发方向,有助于我国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3.主体功能区分类及其功能
(1)优化开发区域
分布区域:包括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角3个区域。
功能定位: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全国重要的创新区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区 ,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2)重点开发区域
分布区域: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 包鄂榆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共18个区域。
功能定位: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增长极, 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点,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3)限制开发区域
分布区域:包括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功能定位: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示范区。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
禁止开发区域
分布区域:包括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
功能定位:我国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 重要区域和珍惜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
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意义
【知识梳理】
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地和谐。
区域发展需要遵循规律,协调好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综合效益。
区域的发展实质上是对各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可以充分发挥某种资源或资源组合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
区域协调发展,减少区域差距。
区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的与其他地区进行着物质、信息、技术和资本等要素的交流。
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可使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现象减少,整体生态效益提升
第二章 区域发展
考点一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一、大都市及其辐射功能
【知识梳理】
1.大都市
(1)概念:一般指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实力强大,并对特定区域有重要影响的城市。
(2)特点
①从人口规模来看:大都市的中心区域及其邻近地区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
②从行政等级来看:大都市具有较高的行政等级。
③从城市功能来看,大都市具有较多的城市功能。
(3)大都市区是指以大都市为核心,包括其周围与之联系紧密的外围区域。
中国经过1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目前在华北、华东、华南形成了3大都市区:京津冀、江浙沪、粤港澳。京津冀的核心是北京、江浙沪的核心是上海,粤港澳的广州、深圳、香港各有特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线城市,也都是国际化大都市。
【知识拓展】世界大都市的发展历程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是集聚作用, 其次是辐射带动作用。
企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在产业基础好、区位条件优越,经济获得较快增长的地区集聚。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与经济滞后地区之间产生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2.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1)概念:指大都市基于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强大的资源优势,通过交通、通信、金融、贸易、人口流动等方式,实现对周围区域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思想观念等的辐射带动。
(2)产生的影响: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的共同发展。
(3)功能构成
辐射源 大都市
辐射内容 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思想观念
辐射载体 交通、通信、人
(4)大都市经济辐射的主要方式:点辐射、线辐射、面辐射。
(5)大都市的辐射范围
①以大都市为核心,其辐射范围的大小可以用其行政管理范围、商品服务范围以及其吸纳的劳动力范围等来确定。
②辐射范围一般较大,在地域上与其他城市的辐射范围有重叠。
③遵循距离衰减规律。距离衰减规律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距离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地理要素之间的作用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知识拓展】
1、城市的辐射功能的主要特点
(1)城市的辐射功能的前提条件是区域的对外开放和资源的自由流动。
(2)辐射功能的强弱同城市自身的规模等级高低及城市功能有关。城市的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城市的综合功能越突出,则城市的辐射功能越强。
(3)城市因其辐射功能而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
(4)城市的辐射功能会因城市腹地范围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增强、扩展。
(5)城市的辐射功能主要通过产业、资本、科学技术、人才、信息等经济要素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实现的媒介主要有交通网、信息网、关系网等。
2、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
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辐射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辐射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资源因素 城市因大规模的产业集聚,使得资源需求扩大,促进更大范围内的资源的开发利用 因产业集聚使城市所需资源的来源区扩大,促进了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产业联系,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功能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更远的区域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往往辐射功能相对较强
人口因素 城市的集聚作用对广大区域内的人口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城市因集聚使人口大量聚集,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辐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程度越高,产业、资金、信息、人口、交通等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联系越密切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交通运输网络越发达,信息交流密切、人口流动频繁、产业互动高效,城市的辐射功能越强
3、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构成要素 具体内容
物质基础 大都市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强大的资源优势
媒介 交通、通信、金融、贸易、人口流动
辐射内容 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思想观念
主要规律 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会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辐射结果 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最终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的共同发展
二、上海大都市及其辐射功能
【知识梳理】
1.上海大都市区
(1)核心城市:上海。
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是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上海经济基础雄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前列;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属于超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医疗、教育、科技等发展水平较高。着重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金融机构、金融资产、金融人才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2)辐射内容:上海在产业、金融、交通、科技、人才、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
(3)辐射载体
交通:上海是我国水陆交通中心,具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并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人才:上海高校、科研所集中,人才密集,向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输出大量的人才。形成了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域,带动周边区域产业的技术创新发展。
文化:上海不断探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独特的江南吴越传统文化与全球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融合,带动了周边地区文化传承、融合与发展。
(4)辐射影响
(一)对上海
利于解决中心城市产业活动过度集聚、交通拥堵、地价上涨及环境污染问题。利于大城市产业、资金等寻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二)对辐射城市
可以获得上海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推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活力。扩大城市规模和提升城市等级。
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范围
【知识梳理】
1.上海大都市区
(1)核心城市:上海。
(2)辐射范围:是指以上海为核心,与上海具有交通通勤、产业分工、文化认同等方面紧密联系的地区,其交通出行圈在90分钟以内,具体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和舟山,总面积为2.99万平方千米。
(3)影响: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4)辐射带动作用:是依托交通运输网络,完善上海大都市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1)组成: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范围涉及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
(2)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辐射作用
表现 上海向周边地区释放大量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
途径 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共享基础设施、创新治理模式
结果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
3.对长江经济带的影响
(1)长江经济带的范围: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
(2)上海对长江经济带的影响
①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金融服务。
②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互补发展。
③利用国际贸易中心、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基础,从而影响整个长江经济带。
【知识拓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
1、“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
2、“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这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基础。
3、“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
4、“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知识拓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析
等级 城市 服务功能 辐射范围
超大城市 上海 区域经济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在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特大城市 南京、杭州 副中心城市,省级经济中心、交通中心 本省及周边地区
大城市 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 制造业功能比较突出,受上海影响较大 主要在地级市范围内
中小城市 镇江、扬州、南通、湖州等 局限于市域内的大多数城镇和农村
考点二 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
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
【知识梳理】
概念:是指区域内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构成及三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
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等。
第三产业:商业、金融、保险、运输、公益事业。
2.影响因素:区域的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原有产业基础与生产传统、区域间的联系与分工等。
3.变化规律:一般来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区域的产业结构重心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步转移。
4.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技术的进步、区域资源供应状况、区域主导产业的市场状况等。
5.产业结构的调整
(1)结果: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2)原则: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区域优势相适应,统筹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二、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
【知识梳理】
1.鲁尔区的兴起与衰退
(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①矿产资源:鲁尔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差。虽然鲁尔区缺乏铁矿资源,但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近。
②交通: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河网密集,水陆交通便利。
③水资源丰富。鲁尔区河网密集,为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④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经济,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知识拓展】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1)自然条件
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位置 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往中欧、南欧的捷径
地形 以平原为主 利于工业建设
资源 煤炭 储量大,品种多,煤质好,埋藏浅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铁矿 本区铁矿贫乏,但离法国洛林铁矿较近,交通便利,也可从瑞典、俄罗斯等国进口
水源 降水丰富,为湿润地区;河网稠密,水量充足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2)社会经济条件
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交通 天然河道及运河形成发达的内河航道网,又有公路、铁路等组成综合、完整的运输系统 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
市场 德国及西欧工业发达 促进了该区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发展
劳动力 人口、城市密集 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
(2)主要工业部门:煤炭、钢铁、重型机械、基础化工等。
(3)地位:是德国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4)鲁尔区的衰落
①传统产业的衰落
原因 结果
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应用,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煤炭地位下降
新技术的应用,使炼钢耗煤量减少
煤炭开采深度加大,开采成本增加
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钢铁工业衰落
②工业企业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③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2.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1)20世纪50至60年代,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1968年,北威州政府制定《鲁尔发展纲要》。煤钢传统产业内部进行技术改造和“关停并转”,为鲁尔区产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产业结构从煤钢占绝对优势转向以煤炭、钢铁、化工、机械制造四大部门为主。依托煤钢资源优势,延长拉伸产业链条,形成了化学化工、机械制造等主要新兴工业部门。
(2)20世纪70年代,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1979年,北威州政府推行《鲁尔行动计划》。进一步侧重发展新兴产业,对新兴产业实施一定的投资补贴政策,引进了一批电子信息、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企业。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整体规划下重点发展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多样化。
1989年以来,德国政府及北威州政府制定并推行了《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矿冶地区未来动议》《欧盟与北威州联合计划》。注重鲁尔区生态环境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把老工业区及其建筑改造成服务业中心和旅游目的地,以实现区域复兴;充分发挥鲁尔区的区域优势,在不同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行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
三、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知识梳理】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建立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
鲁尔区加强水路联运,修建新的高架铁路和高速公路,引进新型列车,建立区内快车线,增强区内边远地区与中心城市以及它们内部的相互联系。
(2)不断更新能源设施。
(3)建立起便利便捷、高效运行的现代通讯和物流设施。
2.重视教育文化发展,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推进产业转型
(1)重视教育。
(2)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鲁尔区建起一条从多特蒙德经过哈根、波鸿、埃森直到杜伊斯堡的技术转化之路。另外成立专门的风险资本基金会和专业的新技术服务公司,为新技术应用提供资金、咨询服务。
(3)尊重历史,注重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鲁尔区将工业遗产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形成了3500多处工业遗址、200多座博物馆、100多个文化中心和音乐厅。
治理污染,营造绿色空间
(1)治理污染。
针对大气污染,颁布法令,控制污染气体排放,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执行欧盟大气污染排放标准。针对河道污染,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统和污染净化系统。针对报废的矿井,进行修整。针对污染严重的土地,由州政府出面设立土地基金,购买、修复、转让给投资者。
(2)实施营造绿色空间计划。
如1989年实施的为期十年的《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涉及植被保护和绿色景观打造、埃姆舍河污水收集网生态改造、花园式工厂转型、工业遗存建筑保留与改造等六大主题,已经成为鲁尔区转型之路的亮点。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面对转型带来的失业问题,德国政府通过支付失业保险金、失业救济金、职业培训补助金等,从经济上尽可能把失业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并最大限度地促进再就业。为了增加新就业岗位,北威州政府给予优惠条件,吸引企业向鲁尔区煤矿集中的北区投资建厂。此外,鲁尔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推行职业教育、在职培训,尽可能吸纳失业人员再就业。
考点三 辽宁阜新的转型与发展
资源枯竭型城市
【知识梳理】
1.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2.发展规律:资源型城市将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3.转型方向
(1)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替代产业。
罗马尼亚俄罗斯:畜牧养殖、农牧产品加工、树木种植和木材加工等。
德国、多特蒙德、法国洛林:汽车、电子信息、化工、建筑和环保等。
比利时、日本、英国:高新技术产业、环保、旅游和房地产等第三产业。
(2)考虑原煤炭产区工人再就业、转型资金、原有煤炭企业体制转型及转型组织保障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知识拓展】多特蒙德的转型之路
1.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高起点进行转型。
选择信息技术和微型机电系统等高精尖技术方向,同时通过电子商务等新技术与港口运输的结合推动传统物流向电子物流方向发展。
2.建立多特蒙德大学,推动和支撑了多特蒙德向“科技之城”的转型。
并在多特蒙德大学旁边。建立多特蒙德技术中心与多特蒙德科技园,深化城市转型。
3.扩大开放吸引外资,使转型与国际接轨。
4.加强培训,促进劳动力的再就业。
5.建立企业园圃,培育发展中小企业。
6.转型同国土整治相结合,重视转型后的矿区环境建设。
7.争取政府对转型工作的重视和资金支持。
【知识拓展】正确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1)资源枯竭型城市衰落的原因
①资源本身的不可再生性;②矿业城市主导产业单一,社会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城市的竞争力不足;③管理体制落后、僵化;④大中型企业技术、设备落后,效率低下,冗员多,社会负担重。
(2)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
①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移支付力度;②发展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深加工程度;③因地制宜,培育接续产业;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多种经营;⑤理顺体制机制,实施大小企业、公私企业集约整合战略;⑥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生态;⑦促进就业,多途径转移剩余劳动力,改善民生。
二、阜新存在的问题与转型条件分析
【知识梳理】
1.存在的问题
(1)经济发展过程中曾严重依赖当地的煤炭资源,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单一,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2)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煤炭为主导的单一产业开始衰退,导致比较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3)土地沉陷、农田与房屋破坏、压占大量土地、吞噬大量耕地、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
2.转型条件分析
(1)限制性因素
阜新尚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资金、技术、人才缺乏。
劳动力实现平稳转移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
多特蒙德劳动力的转移主要面对服务业。阜新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应采取多元化方式实现劳动力的转移。
(2)有利条件
①农牧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②地方工业已有一定基础。
③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具有一定前景。
④拥有培养经济转型人才的地方高校。
⑤国家政策支持。
三、阜新的发展方向选择与转型成效
【知识梳理】
1.发展方向选择
(1)发展多元化工业经济。
改变原来以煤炭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为煤化工、建材、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工业经济结构。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推动传统能源产业向清洁能源产业转型。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阜新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绿色经济。重点是绿色农产品精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3)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满足生产与生活消费为目标,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壮大电子商务、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阜新为了彻底整治废弃矿区,把海州露天矿坑改造成矿山公园,大力开发集旅游、考察、科普于一体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及全国首家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
矿山公园的建设加强了矿山环境治理,促进了新兴旅游产业的开发,推进了矿区转型及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整治。
对于生态环境的天然破坏,采取自然恢复措施,进行适当的植被恢复并及时地保护和限制开发。对人类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采取人工修复为主、自然修复为辅的治理措施,严禁人类进行生产开发活动,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2.发展成效
(1)经济状况不断改善。
(2)城镇化程度逐步提升。
(3)城市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5)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3.阜新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镇化水平仍比较低。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3)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4)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
4.解决问题的措施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2)加快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
(3)积极推进城镇化,全面促进城乡融合。
(4)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阜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伊春转型
伊春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山脉中段腹地。伊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高。
1、问题:
过度采伐,植被大面积破坏,森林资源急剧减少;
水土流失严重,林地土壤养分降低;
产业结构单一,依赖木材采伐,大量输出初级木材产品,缺少深加工产业,利润率低,经济基础薄弱。
2、转型措施:
把生态作为资源和生产力
建设自然保护区,对森林、湿地、河流、野生动植物进行一体化保护。
治理环境污染,重点治理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的污染;
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
延长木材深加工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考点四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态脆弱区及其特点
【知识梳理】
1.生态脆弱区
(1)概念:生态脆弱区一般位于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
(2)特点
①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较差,抗干扰能力弱,自然恢复时间较长。
②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自然灾害频发。
③时空波动性强。
④生态过渡性显著,环境梯度变化明显。
2.我国的生态脆弱区及其特点
(1)分布:大多位于生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
(2)特点
①分布面积大、类型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明显。
②是我国目前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贫困的地区。
(3)主要问题
①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面积大。
②土壤侵蚀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③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贫困不断加剧。
④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⑤湿地退化,调蓄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
【知识拓展】生态脆弱区发展的分析思路
(1)影响:对当地、周边地区的影响,从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分析。如河流上游水土流失导致当地表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壤贫瘠,粮食减产;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湖泊淤积,调蓄功能减弱,旱涝威胁加重。
(2)成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一般从气候、地形、地貌、植被等因素入手分析,人为原因多是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原因分析要结合区域特征具体分析,避免泛泛而谈、照搬模板。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在不同地区其主要人为因素是有差异的,过度垦殖、农牧争地是农牧交错地带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过度放牧、开矿是内蒙古草原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过樵、水资源利用不当是西部绿洲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因素。
(3)综合治理: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对症下药找出应对措施,从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出发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治理措施一般包括组织管理、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措施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知识梳理】
1.黄土高原概况
(1)范围:黄土高原是指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区域,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包括青、甘、宁、陕、晋、豫和内蒙古七个省区的大部分或一部分。
(2)特点: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黄土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脆弱性的表现: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 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
【知识拓展】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
黄土塬:即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平台。其顶面平坦,边缘倾斜,周围为沟谷深切,代表黄土的最高堆积面。
黄土墚:为长条状的黄土丘陵,是黄土塬被沟谷分割而成。
黄土峁:为沟谷分割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峁顶面积不大。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
①地貌形态的不稳定性与黄土的易侵蚀性。
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谷坡陡峭,地形起伏大。
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碳酸钙含量高,遇水易崩解,容易受到流水侵蚀。
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稀少。
植被可以阻挡雨水直接冲刷地表。降低地表径流流速,增加下渗,使土壤涵养水。还可过滤淤泥,固定和改良土壤,从而大大减缓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
①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致使黄土高原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被毁掉,地表抗侵蚀性大大减弱。
②不合理利用土地,如陡坡开垦、过度樵采、过度开矿等。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1)、水土流失破坏耕地,造成农业减产。土壤肥力下降,从而使农业减产。大面积耕地支离破碎,不便耕种。
(2)、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持水能力下降,干旱灾害频发。土地荒漠化严重,草地退化、沙化和土壤盐渍化面积大。
(3)、水土流失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4)、水土流失的泥沙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5)、水土流失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平均每年大约需要1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用于冲沙入海,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知识拓展】水土流失原因分析的一般思路
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指引起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具体分析如下:
2.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知识梳理】
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减轻雨水对地表的冲击,减缓水流速度、截留降水、增加下渗、拦截泥沙、固定和改良土壤。
工程措施主要在沟谷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在坡面修建水平梯田等。
打坝淤地的作用: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减轻河流含沙量,减少洪涝灾害。 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增加耕地面积和土壤肥力,适于耕作。
水平梯田的作用: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知识拓展】谷坊
谷坊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
主要作用:
1、抬高侵蚀基准,防止沟底下切。
2、抬高沟床,稳定山坡坡脚,防止沟岸扩张。
3、减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减轻山洪或泥石流危害。
4、拦蓄泥沙,使沟底逐渐台阶化,为利用沟道土地发展生产创造条件。
3、农业技术措施:实施间作套种、高沟垄作、水平阶种植等耕种手段,采用地膜覆盖及喷灌、滴灌等生产和灌溉技术,增强耕地抗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4.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1)在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应该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
(2)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针对不同的地貌(塬、沟、坡),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第三章 区域发展
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一、区域产业转移
【知识梳理】
1.产业转移的概念: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过程。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1)生产要素成本变化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
当区域主要的生产要素成本发生变化,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或利润下降时,产业会发生区域间的转移现象。
(2)产品的市场条件变化
企业产品的主要市场条件发生变化,会导致产品销售成本的变化,也会促使产业转移的发生。例如,当企业向一地进行市场扩张时,如果面临着较高的产品运输成本或者关税就可能会在当地设置生产部门。
软环境变化
软环境是指生产销售以外影响企业收益的因素包括区域的优惠政策、人文环境和风俗习惯等。产业迁入地如果具有与迁出地相近或相同的人文环境和风俗习惯,能够加速产业转移的进程。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可使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同时能够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2)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状况存在差异。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生产要素优势,承担相应的产业发展阶段或产品生产环节,能够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产业转移会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如承接地部分乡村景观变成工业景观;此外,产业转移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如高污染产业的转移,一方面能够改善转出地污染状况,另一方面可能造成承接地的环境污染。
(4)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随着产业转移,就业机会由转出地转移到承接地,一方面能缓解承接地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大量的产业转移可能造成转出地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
【知识拓展】产业转移
1.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
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利润,利润与生产成本、市场份额有直接关系,如下图所示: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市场和政策是影响区域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3.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1)从产业转移的类型来看,资源密集型工业由接近能源地和原料产地,向市场和交通优越地转移,如钢铁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一般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严重污染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
(2)从产业转移的顺序来看,一般是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再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3)从生产要素的流动规律来看,由发达地区流入到欠发达地区的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由欠发达地区流入到发达地区的一般是劳动力和原料。
二、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
【知识梳理】
1.1978~1994年的探索起飞阶段
(1)背景
①抓住香港、台湾制造业转移和改革开放试点的有利条件。
②相对廉价和丰富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
(2)表现
通过承接香港、台湾的产业,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了新的产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2.1994~2003年的快速提升阶段
(1)背景
①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越来越小。
②人才多、技术高、设备先进、管理能力强的优势使得产业优化成为可能。
(2)表现
①由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承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②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电子信息制造等高科技制造业迅猛发展,工业经济素质和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3.2003年以来的调整、转型阶段
(1)背景
①抓住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机遇。
②受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等因素制约,生产成本快速上升。
(2)表现
①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企业陆续关闭,或向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广西、福建、湖南、江西等省份,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或地区迁移。
②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等高端产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知识梳理】
1.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1)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一方面可以推动企业进行生产技术变革;另一方面为承接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腾出了空间。
(2)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地区,其工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产业结构也得以优化升级。
2.促进产业布局优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珠江为界,东岸形成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基地,西岸形成电器产品制造业基地,优化了产业布局。
3.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
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了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与承接地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产业承接地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产业承接地通过承接优势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区域间合理的产业分工,避免产业同质竞争。
4.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1)珠江三角洲地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转出有利于地区环境污染的治理。
(2)承接地:大批产业转移工业园建立,改变了原有的地理景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5.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1)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就业机会减少,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增加,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2)承接地:带来大量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
【知识拓展】首钢搬迁
1.曹妃甸承接首钢的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曹妃甸临海,深水良港、海运便利。
②矿产资源丰富,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③曹妃甸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丰富。
④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首钢迁移到河北曹妃甸,对北京和河北曹妃甸的影响
对北京: ①有利于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
②有利于北京城区空气质量的改善;
③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
对曹妃甸:①带动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
②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⑤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考点二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知识梳理】
1、概念:自然资源及初级开发产品的跨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的人为调配,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的跨区域调配。
2.调配原因
(1)自然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存在着明显的自然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
(2)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地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
3.调配目的:使区域发展需求与自然资源供给趋于平衡。
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
生态环境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经济收入增加)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区域协调 实现地区间资金、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利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知识梳理】
1、建设背景:北方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密集,水资源需求量大,但水资源相对贫乏。南方地区水网密集,水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富足。
2、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3、三条线路及其优缺点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相互连接,形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布局。
东线工程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为起点,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途经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向华北地区输送生产生活用水。
优点:可调水量大;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小,投资少,工期短。
缺点:水质较差;黄河以南地势南低北高,需梯级抽水北送。
(2)中线工程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在丹江口水库东岸河南省淅川县境内开挖干渠,自流到干渠终点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输水干渠总长1277千米,途经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直辖市。工程一期年调水95亿立方米,为沿线十几座大中城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优点:水量较大;水质较好;地势南高北低,可供水自流。
缺点:需挖河道,工程量大、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移民多。
规划中的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大渡河等水系调水至黄河上游,重点解决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宁夏、内蒙古6个省、自治区的缺水问题,是补充黄河上游水资源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重大战略工程。
优点:可自流供水;水质好。
缺点: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地形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
三、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知识梳理】
保障城市的供水饮水安全。
保障城市的供水饮水安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保障了沿线城市的用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以后,直接给沿线的253个县级以上城市供水,大大提高了这些城市的供水保证率,保障了供水安全。
在南水北调水与受水城市水源联合供水相互补充的情况下,各受水城市的生活和工业供水保证率提高到了90%以上。
保障农业用水。
南水北调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北方地区的农业用水问题。除了使灌溉用水得到补充,南水北调工程还向城市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使城市长期占用的农业用水得以退还,增加的城市生活供水经处理后也可以用于城郊农业。
改善沿线地区人居环境。
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形成了一条长1000多千米、宽几十米到几百米的生态带。同时,南水北调中线为北方地区增加了一条人工河。两条生态带的建设,增加了沿线绿色生态景观,大大改善了沿线地区的人居环境。
4.提高生态安全。
(1)、南水北调能有效控制地下水超采。有利于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循环,有利于水土保持,防止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2)、南水北调能推动水污染防治。为保障输水清洁,工程沿线设置了大量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有利于治污和生态建设目标的实现。
【知识梳理】南水北调对调出区和沿线地区的影响
1、水资源调出区:由于长江径流量的减少,减轻了洪涝灾害的影响,但可能会提高河口区的盐度,进而影响到当地的水质;一部分江段泥沙淤积增加,阻碍航道通行。
2、沿线地区:能够缓解供水紧张的局面,但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发次生盐碱化。给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引起移民问题。
【知识拓展】美国北水南调工程
1、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2、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对该地区的发展的影响。
有利:
(1)对北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了汛期的防洪压力。
(2)对南部地区: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需求,促进农业生产,使其成为水果蔬菜生产出口基地;满足了城市人民生活、工业、环保等用水需求。
(3)不仅缓解了缺水地区城市和工农业生产用水,还产生了水力发电、防洪、航运、养殖和旅游等综合效益。
不利:可能会引起南部地区的土壤盐碱化,调水后北部地区水量减少,可能会影响航运和当地的生态环境。
【知识拓展】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
1.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最主要原因。
①墨累达令河流城农业发达,农业生产需水量不断增大。
②该地位于大分水岭西侧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2.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的影响。
(1)对东部调出区:河流流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受损;河流中下游水质变差,污染加重。
(2)对西部调入区:缓解西部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保障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扩大农业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案例探究】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工程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主要目标市场,建设从新疆至上海、广州、香港的输气管道。
一线工程:轮南——上海
二线工程:中亚——霍尔果斯——广州
三线工程:中亚——霍尔果斯——福州
(一)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供小于求。
(2)西部地区: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供大于求。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1)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2)北煤南运给我国的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压力。
(3)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西气东输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1)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2)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促进西部地区能源结构的改善,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1)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3)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3、对沿线地区: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易造成破坏。
考点三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黄河流域概况
【知识梳理】
发源地和长度: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全长5 464千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
2、流域范围:位于东经96°~119°,北纬32°~42°,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千米。
3、上、中、下游划分:源头河口镇桃花峪入海口。
4.径流量:黄河年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年内分配很不均匀,约60%的径流量集中在7—10月的汛期。
5、水能资源:黄河干流落差4480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干流上,并集中分布在玛曲至青铜峡、河口镇至花园口两个河段。
6、农业生产: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大,华北平原、汾渭平原和河套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
7、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中游地区的煤炭资源,中下游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我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知识回顾】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径流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水能(流速)、补给类型等。
水系特征:发源地、长度、流向、注入地、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河网密度、支流数量及分布、河道状况等。
【知识拓展】流域分析的一般思路
1、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般要考虑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客观分析。
2、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从而确定其开发方向。具体内容一般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
3、在同一流域内,上游用水及水环境会影响下游用水及水环境,同样,支流会影响干流,河流会影响湖泊、水库、河口等。因此,流域内部需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其具体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河流的利用方式(经济效益):修建大坝、水电站、船闸等水利工程,具体利用方式如下:
供水 建坝蓄水,保证农田常年灌溉水源和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
养殖 库区发展水产业,增加经济收入
防洪 湖泊、水库有效调节和稳定河流流量
发电 开发水能,促进流域高能耗工业发展
航运 修水库(保持水位平稳)、挖运河,增加通航里程和效益
旅游 建立风景旅游区,带动第三产业(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发展
(2)流域的综合开发(经济效益):流域的综合开发往往是以河流开发(河流开发普遍以梯级开发为主)为核心,并带动流域各种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的开发,从而促进流域三大产业的发展,同时使生态得以保护、环境得以改善,如下表所示:
农业 结合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产业
工业 结合矿产资源及廉价电力优先发展高耗能工业
旅游业 把保护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旅游业
(3)流域的生态保护(生态效益)
植树保护 保护山地水源涵养林,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水源利用 合理分配各河段水源;保护水质,防治水污染
土地利用 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治理采矿区土地生态
二、黄河流域开发面临的问题
【知识梳理】
1.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问题
(1)开发程度较低,黄河水资源开发率已接近极限。缺水成为常态问题。
缺水的原因:
(1)自然环境条件:气候变化,上游降水偏少。
(2)社会经济条件:用水需求依然很大,超过黄河水资源的承载力。
(2)不合理开发,严重时造成黄河断流。
黄河的断流不仅造成相关地区生活、生产供水危机,也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
(3)黄河水电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水库大量拦蓄汛期水量,导致水库下游河道主槽泥沙淤积加剧。开发不平衡,上游开发较快,中游开发速度相对缓慢。小型水电站无序开发,破坏环境。
2.黄河流域环境问题
(1)湿地面积减少。
专家最新研究明,1990年至2004年间,黄河源区湿地出现持续萎缩,共萎缩40000多平方公里,在不同的湿地类型中,沼泽,湖泊和河流面积均处于萎缩态势中,2004年与1990年相比,沼泽,湖泊的面积均减少了约10%,而河流面积减少幅度最高,达到22%以上。
(2)水生生物减少。
黄河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许多特有土著鱼类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受人类活动影响,特别是在水电资源开发集中的河段,鱼类生存环境发生较大改变,导致黄河珍稀濒危及土著鱼类资源严重减少。
水质污染。
污染物主要来自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以及随地面径流进入黄河水体的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渣、垃圾中的有害物质等。
黄河流域的内部协作
【知识梳理】
1.原因
2.原则
3.措施
(1)水量统一调度。
黄河流域由于水资源地区分配、季节分配不均,为了保证全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实行水量统一调度。
水量统一调度考虑的因素:沿黄各省的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河流生态系统安全,尤其是要保证基本入海河流流量;河流的防汛要求。
(2)水沙调控。
①原因:黄河水沙不协调是威胁黄河下游防洪安全的重要因素。
②措施
河段 措施
上游 修建水库
中游 保持水土,修建大型水库
下游 开辟滞洪区
【知识拓展】小浪底水库的作用
1、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了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
2、调水调沙,提高黄河下游主河槽的河水通过能力,通过利用“人造洪峰”,减少了下游河床的泥沙淤积。
3、避免了下游河道断流,黄河径流量趋于稳定,下游灌区得以安全运行和发展,下游地下水的调蓄功能增强,生态环境改善。
(3)流域生态治理。
①黄河流域中游地区大力开展水土流失防治。
②黄河流域各省份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改善水源地水质。
(4)成立内部协作组织。
①1949年组建黄河水利委员会。
②1988年,成立黄河经济协作区。
③成立了专门负责河流域内水电站规划、建立和管理的组织。
考点四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知识梳理】
1.概念:国际合作包括政治合作、经济合作、军事合作、文化合作等,一般是地区或国际组织基于相互利益的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在一定的问题领域中所进行的政策协调行为。
2.意义:有助于各国优势互补,协调人地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合作、社会和谐和文化包容创新,实现各国共赢发展。
二、一带一路含义和提出的背景
【知识梳理】
1.“一带一路”的含义
(1)“一带一路”:即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2)丝绸之路经济带三大走向
①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
②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
③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走向
①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
②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2、目的:积极进行政策沟通,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经贸、投资、金融,生态环保,人文交流等多领域的务实合作,以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
3.“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
(1)地理位置邻近。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大陆,是亚洲、非洲、欧洲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理位置邻近,从古至今保持着密切往来,相互依赖程度较高。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这种地缘优势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作共赢提供了基础支持。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国内来看,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日益加剧,西部地区需要“走出去”。
从国际来看,“ 一带一路”东连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接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但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一带一路”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扩大我国对外开放格局,而且能够促进相对落后的国家重新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逐步消除贫困与落后。
(3)资源具有互补性。
“一带一路”覆盖地域辽阔,有丰富的矿产、土地、旅游等资源;众多的人口提供了庞大的需求市场;这些资源在地区间分布不均衡,且具有较强互补性,可以推动各国积极主动展开合作,以优化本国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4)历史基础深厚。
古代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是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贸易路线,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交流,为当今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基础。
(5)相关国家合作意愿上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国家间相互联系不断加深。中国边境地区整体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邻国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意愿普遍上升。
【知识拓展】一带一路的框架
六廊: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六路:公路、铁路、航运、航空、管道、空间综合信息网络,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主要内容。
多国:一批先期合作国家,争取示范效应,体现合作成果。
多港:共建一批重要港口和节点城市,繁荣海上合作。
三、一带一路合作的领域
【知识梳理】
1.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相关国家积极开展铁路、公路、航空、港口、电力、信息通信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了地区间的互通互联,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
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了一系列互联互通项目,如中欧班列、中老铁路、匈塞铁路、中俄高铁、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科伦坡港口城、中俄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巴经济走廊等16项能源项目。
【知识拓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会对相关国家的影响
(1)、加强了相关各国的联系,扩大了贸易市场。
(2)、促进了各国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了各国优势产业的发展。
(3)、完善了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沿线地区的就业机会,带动了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了各国共赢发展。
2.经贸、投资、金融合作
多个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设立了经贸合作区,拓展投资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深化金融合作,为实现贸易畅通、开展多元化投资、形成金融机构和服务网络化布局、创新融资机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生态环保合作
(1)合作领域:“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示范项目、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等绿色环保项目。
(2)作用:推动各地区和全球的绿色健康发展。
4.人文社会交流
通过文化、旅游、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了相关国家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文社会交流,推动了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共同繁荣等。
5.海上多领域合作
(1)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依托海上合作。
(2)合作领域: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上安全执法等。
【知识拓展】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是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我国自2011年3月首列中欧班列(重庆一杜伊斯堡)开行以来,成都、郑州、苏州、武汉、长沙、义乌、哈尔滨、长春、广州、青岛等城市也陆续开行了到欧洲的国际贸易班列。到2018年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逾1万列,运送货物约90万标箱,以快捷准时、安全稳定、绿色环保为经营特色,运输网络覆盖欧亚大陆广大区域。
中欧班列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是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我国自2011年3月首列中欧班列(重庆一杜伊斯堡)开行以来,成都、郑州、苏州、武汉、长沙、义乌、哈尔滨、长春、广州、青岛等城市也陆续开行了到欧洲的国际贸易班列。到2018年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逾1万列,运送货物约90万标箱,以快捷准时、安全稳定、绿色环保为经营特色,运输网络覆盖欧亚大陆广大区域。
中欧班列的开通对沿线区域发展的意义:
①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②加强相关各国的联系,扩大贸易市场。
③促进各国产业分工合作,促进各国优势产业发展。
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沿线地区的就业机会,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四、一带一路合作对国际合作的意义
【知识梳理】
1.促进国际文明交流,推动各种文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让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彩。
2.促进世界的和平安宁,拉近国家间关系,让各国互尊互信,让各国人民守望相助。
3.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发展,帮助各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打造发展共同体。
4.把相关各国人民的梦想凝结为共同愿望,促进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