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四 感受司法公正学习目标 1.通过参与模拟法庭活动,体验民事诉讼的程序,加深对诉讼法的认识,感受司法案件中的公平正义。2.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解决纠纷的方式(1)调解:包括诉讼调解(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的调解)、行政调解(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调解)、仲裁调解(仲裁机关在仲裁过程中的调解)和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2)仲裁: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3)诉讼: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三种诉讼类型。2.诉讼程序与证据(1)程序:以民事诉讼为例,主要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开庭审理(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宣告判决等阶段),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判决(终审裁判)以及再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2)证据及举证责任①不同诉讼阶段,证据的内涵不同。主要包括当事人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②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有些情况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行政诉讼由行政机关举证;刑事诉讼的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举证,自诉案件由自诉人举证。3.法庭审判程序(1)开庭准备①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②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基本情况,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2)法庭调查①当事人陈述。②告知证人有关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③出示证据并对对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进行质证。质证主要围绕证据是否客观存在、是否与案件有关联、是否合法取得等问题进行。(3)法庭辩论①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②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③互相辩论。④审判长分别征询原告、被告的最后意见,询问双方是否同意调解。如同意,合议庭主持调解;如不同意,合议庭休庭评议。(4)合议庭评议: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退庭进行评议。(5)宣告判决:合议庭重新回到法庭,审判长宣读判决书内容(主要包括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判决的理由与结果、诉讼费用的承担以及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人民法院)。4.如何正确打官司(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3)依法收集运用证据。议题1:模拟法庭活动[情境1]2022年10月27日,河北省兴隆县人民法院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兴隆县中学部分师生来到人民法院,参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执行指挥中心等办公办案场所,并参与“模拟法庭”,“零距离”体验人民法院工作,切实感受到法庭的庄重、法律的威严。任务1 小组讨论:请你谈一谈举行模拟法庭有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2]马克思说:“使诉讼和法律获得生命的应该是同一种精神,因为诉讼只不过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任务2 小组商议:结合模拟法庭活动,分别从审判人员、原告、被告、证人等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题2:保障公正司法 弘扬法治精神[情境]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某班级围绕该主题进行学习时,搜集到以下案例。[基本案情]2020年6月至9月,李某将一款可以窃取安装者手机内照片的软件伪装成“颜值检测”软件,以此窃取安装者手机相册照片1 751张,其中,含有人脸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100余条公民个人信息。2020年9月,李某又用虚拟币在某暗网论坛购买“社工库资料”,并将网盘链接分享到“业主交流”QQ群(150名成员)。2021年3月,公安机关将李某抓获。经查,该“社工库资料”存储于境外网盘,未查到有人下载使用,经去除无效数据、合并去重后,该“社工库资料”包含公民个人信息共计8 100余万条。[检察机关履职过程]2021年5月,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审查起诉。奉贤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李某非法获取并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已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且信息数量符合“情节特别严重”的规定,鉴于李某主观上没有出售牟利的目的,客观上未造成信息传播、扩散,且系初犯,自愿认罪认罚,2021年8月10日,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以李某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提起公诉,提出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的量刑建议。[人民法院审判过程]庭审中,辩护人提出,本案未对涉案8 100余万条信息的真实性核实确认,数量认定依据不足;被告人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利用黑客软件窃取照片的事实,还主动交代公安机关未掌握的在暗网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并分享至QQ群的事实,对于该事实应当认定为自首。公诉人答辩指出,司法鉴定机构去除无效信息、合并去重进行鉴定,鉴定出有效个人信息8 100余万条,且公安机关抽样验证,能够确认涉案个人信息的真实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李某具有坦白情节,且自愿认罪认罚,对其依法从宽处理,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任务1 小组合作: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该案办理过程是如何彰显司法公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2 小组商议: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阐述该案给我们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刘某与王某是同事,居住在A县,后因工作变动,刘某举家搬迁至B县,但刘某借了王某5万元购房款,多次催还未果,王某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刘某。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某应向B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刘某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否则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③王某应妥善保留刘某书写的借条等证据④在本案中,只有被告刘某负有举证责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怎样处理?( )A.结合案件情况,并对证明力度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B.通过双方辩论确定胜负C.应当不予采信双方的证据D.责令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3.丁某、肖某为同一小区居民。某日,丁某在晨练时,被肖某养的宠物犬惊吓跌倒受伤,丁某的右肘部皮肤挫伤,腰背部剧烈疼痛,诊断为腰椎体压缩性骨折,右肘部皮肤挫伤。事发后双方就费用问题产生纠纷,丁某提起民事诉讼。本案中,以下法律观点正确的有( )A.丁某因惊吓而受伤,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金额由肖某承担举证责任B.肖某因对宠物狗管理不善导致丁某受惊吓而受伤,应承担侵权责任C.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丁某若不能证明伤害事实是由宠物狗带来的,则肖某不用承担责任D.丁某只能通过人民协商、调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举证责任制度最早产生于古罗马法时代。古罗马法关于举证责任制度的规定可以概括为五句话:“原告对于其诉,以及其诉请求之权利,须举证证明之”“原告不举证证明,被告即获胜诉”“若提出抗辩,则就其抗辩有举证之必要”“为主张之人负有证明义务,为否定之人则无之”“事物之性质上,否定之人无须证明”。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简要说明证据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材料及我国的司法实践,请你就举证责任问题写篇小论文。要求:①法律术语运用规范;②逻辑严谨; ③不超过1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探究四 感受司法公正议题探究议题1 任务1 (1)“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打破了以往较为单一的校园普法宣传形式,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真实案例的模拟开庭审理,切身感受法律的庄重威严、公平公正,对于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有效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通过模拟法庭教学,学生得以熟悉司法审判的实际过程,熟悉与案件相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任务2 (1)马克思的这句话是在强调审判程序的重要性,我们务必要充分认识程序法的重要性。程序法可以保证实体法得到公正执行,程序不公,实体法也就无法实现公正。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平等的前提,是解决纠纷效率的保证,是权利实现的手段,是法律权威的保障。(2)执法程序不公会带来严重后果。作为审判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依法秉公办理案件,不得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为;作为原告,应该依照法定程序提起诉讼、提供证据等,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被告,应该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应诉等,这同样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证人,则要按照法定程序出庭作证,如实提供证言,避免作伪证或隐匿证据。议题2 任务1 依法保障当事人委托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的权利;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收集和运用证据,全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严格遵守诉讼程序,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进行审理和判决,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审判机关依法进行判决,做到公正司法。任务2 公民个人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谨慎下载不明软件,防范个人信息泄露;要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敢于同信息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典题训练1.B [依据题意,搬至B县的刘某因未还王某欠款而被A县的王某起诉,王某应向B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王某应妥善保留刘某书写的借条等证据,①③入选;被告在规定时间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②错误;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均可举证,④错误。]2.A [依据法律规定,应对双方证据进行对比,取信证明力度较大的证据,以维护公正,A正确。]3.B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肖某承担丁某有过错或第三人有过错的举证责任,而不是承担丁某因惊吓而受伤、由此造成经济损失的举证责任,A错误。若肖某不能证明丁某有过错,则肖某须承担侵权责任,C错误。题干肖某因对宠物狗管理不善导致丁某受惊吓而受伤,应承担侵权责任,B正确。丁某与肖某就费用问题产生纠纷,丁某可以以诉讼方式解决纠纷,D错误。]4.(1)①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过硬的证据才能使当事人在诉讼中“有理说得清”。②诉讼证据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在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发生争议时,诉讼证据是至关重要的。(2)示例:举证责任要与诉讼主张联系在一起,没有诉讼主张,不产生证明责任。就同一个争议事实提出积极主张的一方应该承担证明责任,而提出消极主张的一方不承担证明责任。举证责任是一种义务,它是提出证据支持并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的义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举证责任表现为一种风险机制,它在本质上是当事人对于自己的诉讼主张不能提供相应证据加以证明时所负担的败诉风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