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第2章 旅游经济研究的程序、方法与工具第三篇 旅游经济效应、环境问题与政策工具第一篇 旅游经济研究基础第二篇 旅游的供给与需求第01章 旅游经济分析的范围第02章 旅游经济研究的程序、方法与工具第03章 旅游需求的微观基础第04章 旅游需求预测第05章 旅游资源与目的地第06章 旅游供给及市场结构第07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旅游贸易第08章 旅游经济效应分析第09章 旅游环境资源评价第10章 旅游经济政策本章结构1.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导论1.1 知识、研究与范式我们所知道的很多事情其实是约定俗成的认识或者信仰,很少是个人的经验和发现。知识的基础就是约定俗成,正如几何学基础就是不证自明的公理,人类就是如此建构社会的(艾尔·巴比, 2000)。科学是系统的知识的有组织积累,其目的是系统地解释和预测(Williams, 1984)。研究就是获取新的可靠知识的系统方法。简言之,科学研究是为了获取可靠的知识,而获取可靠的知识是为了用于解释和预测。唐·埃思里奇(2003)认为方法论指对给定领域进行探索的一般途径的研究”,而“方法则是用于完成一个既定目标的具体的技术、工具和程序”。托马斯.库恩(2003)把形成某种科学特色的基本观点,称作是这种科学特色的范式。这种科学特色的形成依托特定的团体(科学共同体、学派)、特定的立场观点(科学共同体中的共识)、特定的研究程序、工具和方法等。艾尔·巴比(2000)指出了科学研究的两大支柱:(1)言之成理;(2)符合我们的观察。这二者对于科学研究不可或缺,而且与科学研究的三个层面有密切的关系。这三个层面是:理论(Theory)、资料收集(Data Collection)和资料分析(Data Analysis)。理论处理的是科学的逻辑层面的问题,即言之成理;资料收集解决的是观察层面的问题;而资料分析则是逻辑上的预期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的比较,找寻可能的模式。1.2 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哲学是关于思维、实践的智慧和方法,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经济学作为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社会科学,哲学为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目前的方法论书籍和方法论课程可以根据内容的抽象程度分为三个层面:研究具体技术、研究策略、方法论的哲学层面。研究的具体技术这个层面主要是提供两个方面的知识:数据收集的方法和统计分析技术研究策略主要涉及研究设计、概念化、操作化、指标和量表效度和信度问题、抽样策略等内容。方法论的哲学层面涉及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如何看待真实,如何看待方法的哲学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层面,或者说三个维度,不是完全互斥的分类,实际上没有哪门方法论课程,哪本方法论书籍不涉及这三个层面,只是比重和侧重点各有不同而已。Johnson (1986)把知识分为实证性知识、规则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三类。实证性知识是关于可以直接观察或计量的条件、情况或事物的知识;价值性知识是关于环境、处境和事物好与坏的知识;规则性知识是关于应该(或本应)做什么的知识。如果我们借用格伦·约翰的知识分类法,就可以把经济学知识分为实证性经济学知识、价值性经济学知识和规则性经济学知识。我们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实证性经济学知识是价值性和规则性经济学知识的基础,同时,价值性和规则性经济学知识又是实证性经济学知识的前提和条件。1.3 研究中的几个辩证关系经济学研究是由演绎和归纳的不断配合所组成的。即使着眼点就是发展理论(这当然是演绎过程),也必须对理论和可应用性进行评价,或通过经验检验对理论进行证实——这则是一个归纳过程。演绎法提供了假设的必要含义,这可以是一般性的法则、原理、原则,或者是具体的事实;而归纳法则检验假设的有效性或可应用性。孤立的使用任何一种方法都会在我们的理解中留下严重的局限性。1.31 演绎的逻辑与归纳的逻辑1.32 解释和预测科学研究一方面可以很好的描述研究的对象,对各种关系和机制做出解释;另一方面又希望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从某种意义上讲,解释是为了更有逻辑的预测。如果经济学能够对研究的问题提供解释说明,并可以对有没有政策措施影响下的未来进行预测,这是再理想不过的了。但是,通常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理论要么是解释经济体或某个市场为什么按照一定的方式发展变化,要么是预测变量的未来值,但是不太可能两个方面都能做得很好。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可以很好的解释物种的灭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是不能很好的预测下一个物种的出现。1.33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项目 定性 定量研究方法 归纳法 演绎法本体论观点 多元关系 因果关系事实性质 依据客观世界 假设检验认识论观点 主观认识论 客观认识论研究定位 在位法(局中人) 出位法(旁观者)研究设计 非结构的突发的个案研究 结构的系统的可重复的研究焦点 主题 变量样本选择 非随机的 随机的资料表述 文字的 数值的分析 主题,主旨 统计分析结论表述 叙事的 统计表格和图表研究人员口吻 第一人称,主动 第三人称,被动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生活的片断 代表性的,典型的1.34 信度与效度“信度(Reliability)关心的是对于一个问题,一个具体的技术每次是否会产生同样的结果”。“效度(Validity)指的是考虑一种根据经验的方法得到的结论在多大的程度上反映研究概念的真正意义”(艾尔·巴比, 2000, p. 62)。简言之,信度就是指测量数据和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强调的是不同研究,不同研究情景下,数据与结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效度就是指测量工具的有效程度,理论的适用程度。1.4 研究的分类1.41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的事实的基本原理、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的工作,试图在一个专业领域确定或建立基本的事实和关系。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为了获得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对策研究(developed research):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实际经验获得的现有知识,为生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提出新的经营、管理方案,以及对已生产和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1.42 描述研究和分析研究描述研究:描述性研究使研究者通过研究来描述旅游现象,它并没有试图解释现象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描述性研究概括了“谁”和“什么”。相当多的旅游研究成果是基于描述性研究的。例如游客概况、游客或旅行者的类型、旅游体验的描述、旅游决策过程、旅游流和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分布。分析研究:分析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研究,解释旅游现象是“怎样”和“为何”发生的。研究的是“为什么是这样”和“这样的过程和机制是什么”。这种研究试图找出解释某一特定旅游行为的原因,这一特定的旅游行为模式在描述性研究中已经进行了描述或初步的勾勒。1.43 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理论研究:侧重于通过语言、数学等工具,通过演绎分析,提出有待检验的理论假说或模型。理论研究可能使用数学化模型,但好的理论研究是否应用和如何应用数学,完全取决于其需要。在观点创新等同的前提下,浅显易懂的论文往往更受到重视。经验研究:侧重于用经验数据验证理论假设或模型。一般是指通过现场观察﹑访问和社会调查来搜集经验资料的研究。1.5 研究的程序Johnson 认为研究通常遵循如下的程序(Johnson, 1986; 唐·埃思里奇, 2003) :识别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学科基础性的、专题性的或者对策性的;限定研究目标,对研究中的术语进行概念化和操作化;提出假设,将其作为达到预期结果或解决方案不同的途径;设计研究的具体程序步骤;获得适当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评价;解释结果并得出结论,也可以提出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1.6 旅游研究者的伦理责任旅游研究者的伦理责任,实际上是任何研究者的伦理责任,是与一群利益相关者相联系的,即社会、政府、科学界、研究参与者、发起人或委托人和研究者(Neuman, 2000)。大多数西方伦理方针始于《纽伦堡法典》,其它会影响研究过程的准则还包括1948年的《人权宣言》(美国)和1964年的《赫尔辛基宣言》(Neuman, 2000, p. 102)。伦理准则通常包括如下关键术语(Jennings, 2001):*个体自愿参与*在了解关于研究的口头或书面的资料后,参与者的知情 同意*个体拒绝回答任何问题和做出反应的权利*个体在研究的任何阶段退出的权利*参与者知晓任何关于研究信息的权利(如目的、发起人或研究结果的用途)*在研究的任何阶段和研究结束后,参与者不受伤害的权利*参与者的私人信息应保密或匿名,有了解研究中得到各种好处的权利*研究的参与者可使用研究结果的权利2.经济学分析的常用工具经济模型和理论是一组简化了的假设,基于这些假设可以推断人们的行为,模型和理论是真实的简化和概括。模型是一个用来组织我们思考问题的框架。它们通过忽略一些现实世界的具体细节而得到简化,进而专注于核心的本质问题。通过这种容易掌控的真实图景,我们可以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一个经济学家使用模型类似于一个旅行者使用地图。2.1 经济数据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时间序列是一个变量在不同时间点的一组度量值,表达了一个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2.11 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808.7 753.3 855.2 954.7 877.5 893.4 959.0 971.6 917.4 988.2 935.2 989.6中国2004年各月入境旅游人数统计 (单位:万人)截面数据:截面数据(Cross-Section Data)记录了在一个时间点一个变量在不同个体或群组(有个体组成)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入境方式 船舶 飞机 火车 汽车 徒步人数 198.0 970.5 63.3 268.3 193.2中国2004年各种入境方式的入境旅游人数统计 (单位:万人)2.12 指数指数(Index Number)表示基于一个给定的基准值的相对数值。年份 入境旅游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发展指数(1978年=100)1978 2.63 100.001983 9.41 357.791988 22.47 854.371993 46.83 1780.611998 126.02 4791.632003 174.06 6618.25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统计(1978-2003)2.13 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名义值(Nominal Value)是根据给定时间点的价格度量出来的,实际值(Real Value)是根据价格水平对名义值进行修正后得到的数值。年份 1978 1993 1998 2003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名义值(Nominal Value) 2.63 46.83 126.02 174.06CPI 100 273.1 438.4 438.7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实际值(Real Value) 2.63 17.15 28.75 39.68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单位:亿美元)2.2 度量经济变量的变化百分比变动(Percentage Change)就是绝对变动除以基期的数值,再乘以百分之百。2.21 百分比变动2.22 弹性由经济学知识可知,影响一种商品需求(用Q表示)的因素有很多,除消费者的偏好和对该商品的预期价格外,主要有该商品的价格(用P表示)、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等。需求弹性(Demand Elasticity)是用来测量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影响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Own-price Elasticity)、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和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等。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的是在影响该商品的需求的其它因素给定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其价格,其需求发生变化大小的程度。而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分别用来表示其他商品的价格变化和收入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大小程度。关于弹性的详细讨论参见本书的第三章第一节。2.3 经济模型下面介绍一个应用经济学进行分析的例子,旅行的研究对旅游研究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地铁通常都是亏损运行的,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地铁很难维持运行。如果提高地铁的价格,可以解决地铁的亏损问题吗?如何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从一个简单的方程开始:收入 = 地铁的价格×乘客的数量乘客的数量会受到习惯、方便程度、传统等的影响,而这些是无法通过地铁的价格的变化反映出来。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地铁需求量的模型。首先,地铁旅行的需求量的确受到地铁的价格的影响,通常而言,地铁的价格提高,乘客数量会降低;地铁的价格降低会鼓励乘客乘坐地铁,地铁乘客数量会增加;其次,地铁的价格的影响还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费用相关,乘客的收入也会对乘坐地铁的乘客的数量产生影响。地铁旅行的需求量 = f(巴士的价格,出租车的价格,汽油价格,公 共汽车价格,乘客的收入,… …)可以构建一个函数:地铁总收入 = 地铁的价格×乘客的数量= 地铁的价格×f(巴士的价格,出租车的价格,汽油价格,公共汽车价格,乘客的收入,… …)地铁总收入的函数2.4 数据、图形与方程散点图是把两个变量成对的观测值同时绘制在一张图上。如果可以画出一条经过所有观测点的直线或曲线,这可以揭示(但是不能证明)这两个变量之间的潜在联系;如果这些点分散在这个坐标系的各处,这可以揭示(但是不能证明)这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强的联系。2.41 散点图2.42 通过散点图获得拟合曲线如何读图或者学会理解图像表现出来的意思非常重要。下面两张图演示了价格(P)与数量(Q)之间的假定关系。图像绘制了公式Q=f(P),该公式表明数量Q是价格P的函数,也就是给定一个价格P值,就可以求出相应的需求量Q。2.43 理解图形表达的信息价格与数量的非线性关系图2.5 假定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假定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是研究两个变量相关性的一种设计,但是我们仍需清楚其它变量仍然在起作用。2.6 经济学分析中理论与数据的关系首先、观察思考要研究的现象,把研究的问题公式化;根据对数据充满好奇的检视和初步的思考。其次、开发一个捕捉现象本质的理论或模型。第三、运用经验数据来检验理论预期。可以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量化模型中所关注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平均而言,那些因素按照模型所期望的方向进行变动。2.7 对经济学分析的批判性认识批评1:经济学不是一个学科,没有两个经济学家观点完全一致.区分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和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使用实证分析研究世界的运行规律,他们在经济学的规范研究领域还是会存在分歧的——因为这些规范建议是基于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经济学家之间大多数的分歧属于这种情况。批评2:经济学模型无可救药的简单,跟真实情况一点关系也没有一个模型必须精炼、简单,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更清晰的思考问题。一个好的模型大量简化了、但是并没有破坏太多真实,它成功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特征。检验一个好模型的标准不是它多么的简单,而是它能够解释多少人类行为。批评3:人们并不像经济学家认为的那么唯利是图,价格、收入和利润并不是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我们考虑决策时,这个评论是公允的。婚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主要依赖于但是不完全依赖于非经济因素。经济学承认,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对于更加完整的描述人类行为是非常必要的。经济学家把这些因素都纳入到“假定其它不变”的体系内。经济学主要是强调经济动机的影响。只有社会态度是缓慢变化的,才可以假定社会态度是不变的。如果社会态度发生了显著的重要变化,那么很显然需要把这个因素纳入到分析框架中。批评4:作为人类,你无法把他们的行为分解为科学规律物理学家承认分子是随机运动的,但是根据分子平均的或系统的活动来构建、检验理论还是可能的。经济学家的逻辑也是如此。我们不是要解释心血来潮式的随机行为,而是稳定性较高的平均行为。本章小结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是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导论,第二节是经济学分析的工具介绍。研究方法论导论从两个层面进行介绍:其一是理念层面,由讨论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范式,方法论依托的哲学基础开始,由于是经济学方法论,所以仅提及与经济学关系密切的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和规范主义;之后讨论了研究中的四个主要的辩证关系: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的关系,解释研究与预测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效度与信度。其二是操作层面,介绍研究的分类(基础研究、专题研究和对策研究;描述研究和分析研究;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和研究的程序。第二节介绍经济学研究中基本逻辑和常用工具。以操作层面为主。包括经济数据的特征和类别,度量变量的百分比和弹性,度量关系的散点图等。但是也涉及一些逻辑层面的思考,包括数据与模型的关系,对经济学的一些批判性认识等。方法论问题的讨论对于研究而言非常重要,很多理念层面的争论还没有定论,也将持续下去,这也成为各个学派论战的一个主要领域。本章小结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是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导论,第二节是经济学分析的工具介绍。研究方法论导论从两个层面进行介绍:其一是理念层面,由讨论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范式,方法论依托的哲学基础开始,由于是经济学方法论,所以仅提及与经济学关系密切的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和规范主义;之后讨论了研究中的四个主要的辩证关系: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的关系,解释研究与预测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效度与信度。其二是操作层面,介绍研究的分类(基础研究、专题研究和对策研究;描述研究和分析研究;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和研究的程序。第二节介绍经济学研究中基本逻辑和常用工具。以操作层面为主。包括经济数据的特征和类别,度量变量的百分比和弹性,度量关系的散点图等。但是也涉及一些逻辑层面的思考,包括数据与模型的关系,对经济学的一些批判性认识等。方法论问题的讨论对于研究而言非常重要,很多理念层面的争论还没有定论,也将持续下去,这也成为各个学派论战的一个主要领域。复习题谈谈对范式概念的理解,试着从范式的角度去理解经济学学派的争论。谈谈对研究中几组辩证关系的理解。通过学校的期刊数据库搜索一篇你感兴趣的旅游经学方面的论文,运用本章的知识对该文从方法论角度进行评价。经济数据有哪些类别,各类数据的差别在哪里?讨论经济学数据与经济模型的关系。EBCSCO、Proquest、Springlink各查找下载一篇论文。登陆http://www./,注册一个免费用户;尝试从一个期刊数据库把文献导入Refworks;之后按照一定的格式(例如Chicago Review)导出到word文档。讨论此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而言的优点和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