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全域旅游理论 课件(共27张PPT)- 《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二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全域旅游理论 课件(共27张PPT)- 《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二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旅游规划与开发
Touris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全域旅游理论
全域旅游的提出
01
《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
2015年8月,为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实现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原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这是全域旅游从理念向实践落实的重要推动,是地方践行全域旅游的重要指引。
01
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6年5月19日,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并致辞,提出要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行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养老养生旅游,并与“互联网+”相结合,在促进旅游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业的升级换代促进国民经济的提质增效。
01
“全域旅游”首次写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 ,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01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8〕15号)
主要目标:
旅游发展全域化
  旅游供给品质化
  旅游治理规范化
  旅游效益最大化
什么是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01
基本内涵全域旅游实现7大方面的转变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门票经济粗放低效方式封闭的旅游自循环企业单打独享围墙式民团式治安管理部门行为综合目的地服务产业经济精细高效方式开放的“旅游+”社会共建共享全面依法治理党政统筹治理全域全域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全域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全域构建综合协调管理体制全域发挥“旅游+“功能全民共建共享全域旅游全域旅游须在立足“五全”特征的基础上,实现空间域、产业域、管理域、要素域和社会域等领域的完善与完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四个基本要求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厕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建成旅游数据中心总分1200分。其中,基本项1000分,创新项加分200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分标准节选(试行)验收指标及分值评分标准(部分)1体制机制(90分)建立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把旅游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20分)2政策保障(140分)旅游业被确立为主导产业,相关部门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文件。(20分)3公共服务(230分)“厕所革命”覆盖城乡全城,厕所分布合理,管理规范,比例适当,免费开放。(30分)4供给体系(240分)星级饭店、文化主题旅游饭店、民宿等各类住宿设施齐全,管理规范。(35分)5秩序与安全(140分)旅游投诉举报渠道健全畅通有效,投诉处理制度健全,处理规范公正,反馈及时有效。(20分)6资源与环境(100分)游区、旅游廊道、旅游村镇及周边洁化绿化美化,“三改一整”等工程推进有力,污水和垃圾处理成效显著。(20分)7品牌影响(60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游客数量稳定增长。(10分)8创新示范(200分)智慧服务创新(10分);非标准化旅游服务创新。(10分)9扣分事项近三年发生重大旅游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为一票否决项;近三年发生旅游投诉等市场秩序问题,处理不及时,造成不良影响的,扣30分。验收标准(试行)
全域旅游如何建设?
①综合型全域旅游区界定:所依托的核心景区、城镇、乡村等都很强,全域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有条件建成旅游胜地。案例:桂林、杭州、苏州、张家界、黄山、阿坝州、琼海、三亚、丽江、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呼伦贝尔等旅游区。杭州三亚②龙头景区带动型全域旅游区界定:依托龙头景区作为吸引核、动力核,带动周边区域旅游化发展,形成全域旅游目的地。案例:河南云台山、四川九寨沟、四川峨眉山、贵州黄果树、重庆武隆等。四川·峨眉山贵州·黄果树③城市和城镇依托辐射型全域旅游区界定:依托文化特色鲜明、商业休闲氛围浓郁的都市核心区为载体,或者依托特色城镇为核心吸引物,形成旅、文、产、居多区融合的全域区。旅游区。案例:北京中轴线、后海、上海新天地、杭州西湖、成都春熙路-太古里区域、拉萨八角街、西安曲江旅游区、重庆朝天门码头区等。春熙路-太古里北京中轴线④美丽生态环境型全域旅游区界定:依托全域优化的生态环境景观,把整个区域当做A级景区来打造,整个区域各种空间、设施和交通等都进行全景化打造。案例:青海三江源旅游区、西藏的林芝生态旅游区、贵州百里杜鹃生态旅游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内蒙阿拉善沙漠生态旅游区等。西藏林芝云南香格里拉⑤特色产业依托型全域旅游区界定: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将其作为吸引物,以“旅游+”和“+旅游”为途径,大力推进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推动全域旅游要素产业深度整合案例:山东烟台的葡萄酒旅游集聚区,云南罗平的油菜花旅游,北京海淀区的科教旅游区,深圳大芬村的油画村旅游区等。烟台张裕葡萄酒旅游区深圳大芬油画村界定:全域旅游发展的空间和重点在农村,大量乡村环境优美的地区,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大力推进旅农融合推进全域旅游。⑥美丽乡村依托型全域旅游区案例:四川郫县、 浙江湖州、江西婺源等美丽乡村依托的全域旅游区。四川郫县江西婺源全域旅游不是全时空旅游,更不是全面开花。
全域旅游要求的是“到处都是风景而非到处都是景点景区,到处都有接待服务而非到处都是宾馆饭店”,遍地开花式的旅游并非等于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不是全面开花
景区只是旅游吸引物中的一部分,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一环,全域景区化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可以全域景观提升,但景观不等于景区。
全域景区建设实质上是传统景区发展模式的一种延伸,与全域旅游具有质的不同。
全域景区建设忽略对当地居民休闲需求的满足,与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不相容;全域景区建设与旅游全产业链发展背道而驰;全域景区建设也并不能体现旅游引导下的多规融合和综合统筹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
全域旅游不是全域景区建设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理念创新,其突出特征在于突破以往的旅游发展视野,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明确旅游业的战略地位和社会价值。
全域旅游是新的发展理念
新模式的具体体现:
旅游业体制机制创新:综合统筹管理;
旅游主导或引导下的多产融合发展: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开放、共享;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
全域旅游是新的发展模式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