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旅游需求与供给的内涵,了解影响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主要因素,充分认识旅游供求规律,熟悉旅游需求指标,掌握旅游需求弹性与旅游供给弹性的含义与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旅游需求预测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供求理论和弹性理论分析问题,把握旅游供求之间的矛盾运动和调节这种矛盾的主要措施。本章难点→旅游供求矛盾、旅游供求均衡主要内容:旅游需求规律、旅游供给规律第一节 旅游需求七个问题1、旅游需求的概念与特点2、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3、影响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4、旅游需求规律5、旅游需求弹性6、旅游需求指标7、旅游需求预测一、旅游需求的概念与特点需要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事物渴求满足的欲望。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生理需要社会需要心理学概念需求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经济学概念一、旅游需求的概念与特点1、旅游需求的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在每一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旅游产品的数量。把握几点:(1)旅游需求是一种需求水平的概念 。(2)旅游需求体现了旅游者对某种旅游产品的购买意愿。(3)旅游需求还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4)旅游需求通常多指对总体旅游产品的需求,并且旅游经济学中所讲的旅游需求是市场有效需求。一、旅游需求的概念与特点2、 旅游需求的特点(1)整体性(2)多样性(3)指向性(4)敏感性二、 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1 、个人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1)主观条件——旅游动机(2)客观条件——经济支付能力——一定的时间2、市场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1)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2)劳动生产率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加。(3)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4)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使人们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旅游欲望。旅游动机-首要主观条件界定:驱使人们产生旅游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自主、能动的主观愿望,形成旅游需求的首要条件。身体方面的动机(包括休息、运动、游戏、治疗等),以身体的活动来消除紧张和不安。文化方面的动机(了解和欣赏异地文化、艺术、风格、语言和宗教等动机,表现一种求知的欲望)交际方面的动机(如探亲访友、结交朋友等)地位与声望方面的动机(包括考察、交流、会议等)三、 影响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1、 价格因素2 、 人口因素3 、 旅游供给因素4 、 政策因素5 、 距离因素6 、 技术因素7 、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预期、汇率、物价水平、政治因素、疾病因素等四、 旅游需求规律旅游需求规律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般旅游产品的需求量随着其自身价格的变动而成反方向变动。其它表述方法:旅游需求函数:Qd=f(P)需求表:见右表需求曲线:见右图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 F G价格(元) 1 2 3 4 5 6 7需求量(单位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Qd=f(P)Q2Q1Q3P1P2P3旅游需求量(一定时期)旅游价格一定时期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价格之间的关系旅游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现反方向变化。这是由于两种效应作用的结果:第一,替代效应。第二,收入效应。旅游需求规律的例外与一般规律相悖的现象,表现为旅游价格与旅游需求量之间呈正方向变化。特殊规律的情况:挥霍消费(例:对豪华旅游产品的需求量最豪华旅游团 )在价格变动的预期内(预期价格上涨)把价格与质量联系起来,价格成为质量标准五、 旅游需求弹性1、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旅游产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该产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旅游产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产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起点基数法: 算术平均法:五、 旅游需求弹性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一般大于0,当然在旅游需求规律例外情况下也会出现小于0的特殊情况。当Ed>0时,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Ed>1,表明旅游需求富有弹性(2) 0<Ed<1,表明旅游需求缺乏弹性(3) Ed=1,称为单位弹性影响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第一,旅游产品对旅游者的重要程度;第二,旅游产品的可替代性;第三,旅游产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第四,所考察的旅游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与总收入之间关系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与总收入之间关系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与总收入的关系旅游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变动需求变动总收入变动上升下降 下降更多上升更多 下降上升上升下降 下降较少上升较少 上升下降上升下降 同比例下降同比例上升 不变不变Ep>1Ep<1Ep=1五、 旅游需求弹性2、 旅游需求收入弹性~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对某种旅游产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消费者可(自由)支配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计算方法和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相同。旅游需求收入弹性常表现为正值。但也存在例外情况。当旅游需求收入弹性为正值时,一般也可分为三种情况:(1)Ei>1,表明富有弹性(2)0<Ei<1,表明缺乏弹性(3)Ei=1,称为单位弹性影响旅游需求收入弹性大小的主要因素:旅游者的偏好及旅游产品的类型。各类旅游需求的收入弹性次要度假主要度假探亲访友会展旅游商务旅游Y0Y1Q0Q1Q2Q3Q4Q5旅游需求支出收入教材47页五、 旅游需求弹性3、 旅游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旅游产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产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计算公式:旅游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分类:(1)Exy>0,表明两种产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2)Exy<0,表明两种产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3)Exy=0,表明两种旅游产品之间相互独立,互不相关。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旅游产品之间的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能出现相互转化,因此它们的旅游需求交叉弹性也会出现正负值的变化。六、 旅游需求指标1、旅游者人数指标包括旅游者人数和旅游人次两个指标。2、旅游者停留天数指标包括旅游人天数和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两个指标。六、 旅游需求指标3. 旅游者消费指标包含三个子指标:旅游者消费总额、旅游者人均消费额和旅游消费率。旅游消费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消费总额在该国居民消费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六、 旅游需求指标4、其他指标(1)旅游出游率或称旅游密度这一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对外出旅游的需求状况,也反映着该国或地区作为旅游客源地的可能性程度。总出游率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外出旅游人次与其总人口的比率。净出游率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外出旅游者人数与其总人口的比率。六、 旅游需求指标4、其他指标(2)旅游重游率或称旅游频度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外出旅游的频率,以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外出旅游人次与该国或地区旅游人数之比来衡量。七、 旅游需求预测1、 旅游需求预测的类型按照预测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远期预测。按照预测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来访游客数量预测和旅游收入预测。2、旅游需求预测方法按照预测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1)营销人员意见综合法(2)游客意向调查法(3)德尔菲法旅游需求预测的定性分析方法1.营销人员意见综合法营销人员意见综合法是在缺乏历史数据、旅游部门或企业又难于直接接触消费者时,选择几名促销人员对产品在未来一定时期销售量的几种可能情况所表示的意见进行综合的方法。2.游客意向调查法是在缺乏历史数据情况下通过选择部分消费者了解其购买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或旅游企业产品的意向而进行需求预测的方法。该方法在市场调查预测中应用较为广泛。首先,向消费者说明调查目的,并请他填写旅游意向调查表。其次,汇总调查表。旅游意向 肯定出游 可能出游 不一定出游 可能不出游 肯定不出游 合计人数(X1) 30 50 100 150 70 400概率 (P1) 100% 80% 50% 40% 0P1X1 30 40 50 60 0 180再次,按照下面公式计算出游者所占比例的期望值,E=∑P1X1÷∑X1=180 ÷400=45%最后,根据所调查地区的人口数,计算旅游总需求。若调查的某地区人口为120万,则该地区未来一定时期的旅游总需求为120万人×45%=54万人3.专家意见法德尔菲法是专家意见法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匿名的方式书面轮番征求专家们的意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一种集体经验判断的方法。第二节 旅游供给1、 旅游供给的概念与特点2、 旅游供给的主要内容3、 影响旅游供给的主要因素4、 旅游供给规律5、 旅游供给弹性一、旅游供给的概念与特点1 、 旅游供给的概念指在一定时期内,旅游目的地或经营者在每一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向市场提供的某种旅游产品的数量。注意:供给方对该旅游产品必须同时具备提供意愿和提供能力。2 、旅游供给的特点(1)多样性(2)关联性(3)相对稳定性二、 旅游供给的主要内容1 、 基本旅游供给~是指直接针对旅游者的需要而提供的旅游供给内容。包括:(1)旅游资源(2)旅游设施主要的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运输设施;食宿接待设施;休闲游览娱乐设施;旅游购物设施。(3)旅游服务包括商业性旅游服务和非商业性旅游服务。思考:景区的栈道是旅游产品还是旅游设施?二、 旅游供给的主要内容2 、辅助旅游供给~是指为基本旅游供给提供支持和配套服务的基础设施和相关设施,它包括一般公用事业设施和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基本设施。三、 影响旅游供给的主要因素1、价格因素 包含三个方面内容:(1)旅游产品自身的价格(2)相关产品的价格(3)生产要素的价格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3、科学技术发展水平4、政策因素5、其他因素如自然历史条件、旅游承载力、社会政治因素、旅游经营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四、 旅游供给规律内容: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般旅游产品的供给量随着其自身价格的变动而成同方向变动。旅游供给函数:Qs=f(P)供给表:见右表供给曲线:见右图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价格(元) 2 3 4 5 6供给量(单位数) 0 200 400 600 800四、 旅游供给规律旅游供给规律的例外:由于各种限制因素的作用,当旅游供给数量达到一定数值后,不管旅游产品自身价格如何提高,旅游供给量都会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在此价格区间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动对其供给量没有影响,供给量为固定常数,此时的旅游供给曲线为一段垂直直线。旅游供给量的变动和旅游供给的变动:五、 旅游供给弹性1、 旅游供给价格弹性定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旅游产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产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旅游产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产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2、 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类别一般为正值,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Es>1,表明旅游供给富有弹性(2)0<Es<1,表明旅游供给缺乏弹性(3)Es=1,称为单位弹性(4)Es=0,称旅游供给完全无弹性3、 影响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时间因素,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旅游产品项目生产周期的长短,旅游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等。旅游供给侧改革旅游业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产业、动力产业和优势产业。旅游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①出境旅游持续多年火热而入境旅游低迷;②线性观光产品雷同、泛滥;③旅游体验的质量低下。④供给侧结构不合理、不平衡,旅游产品供给不能适应新时代下需求侧多元化、升级型的市场消费2016年1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提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着力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持久动力。”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建议为了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二)强化旅游公共服务,补齐供给短板(三)创新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体验(四)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智力支撑(五)加强智库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梁留科 民建河南省委副主委、洛阳师院校长。)第三节 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矛盾运动三个问题:旅游供求矛盾的形成旅游供求矛盾的表现调节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措施一、 旅游供求矛盾的形成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分别代表着旅游市场中的买方和卖方,它们之间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既互相适应,又互相矛盾。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之间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利益的实现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之间又是互相对立的,旅游者总是希望以更少的支出获得更多的满足,旅游产品提供者则总是希望能以更高的价格来销售出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因此双方追求的利益目标的不同使得他们形成了对立关系。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要求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之间要相互适应。但是在旅游市场中,旅游供求的均衡是相对的,不均衡则是绝对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常常处于不均衡状态,形成旅游供求矛盾。二、 旅游供求矛盾的表现总量上的矛盾时间上的矛盾空间上的矛盾结构上的矛盾三、 调节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措施1 、 市场调节机制市场机制的调节是指运用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实现对旅游供求矛盾的调节,主要包括价格调节机制和竞争调节机制等。(1)价格调节机制(2)竞争调节机制为了应对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旅游目的地和经营者有必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市场竞争策略。旅游市场竞争策略可分为价格竞争策略和非价格竞争策略。非价格竞争策略主要包括:一是高质量策略,二是促销策略,三是引导需求策略。三、 调节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措施2、 政府宏观调控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就是政府通过运用经济、法律、政策、行政及其它手段,对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二者的矛盾得到缓解,实现动态平衡。政府对旅游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2)制定旅游发展战略与规划(3)经济政策调控措施主要包括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本章小结本章阐述了旅游供求的内涵与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旅游供求弹性及其计算方法等,分析了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在经济中存在的规律性变化、旅游供求矛盾及其调节措施,有助于理解旅游经济的运行,并对推动其良好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