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1 长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考点扫描】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出自然条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乡分布和变化,推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乡发展图景。 3.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5.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乡分布和变化,推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乡发展图景。 6.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7.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考情分析 年份 题号 考查知识点 分值2023年 12(3)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人文景观 与自然环境关系 2分2018年—2022年 — — —命题规律 本课时中长江三角洲主要考查地理位置、经济、旅游业、农业生产以及上海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等;珠江三角洲主要考查地理位置、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原因和产业结构调整等【考点精讲】考点1 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1.范围:主要包括 市、 省南部和 省北部地区。 2.位置:位于长江的 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3.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水源充足、雨热同期等。4.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 ”。 5.发达的水运(1)位于长江下游,可以通过长江干支流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2)是我国南北海上运输的中枢,沿江、沿海港口众多,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3)京杭运河加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4)了解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可以从水资源的利用(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水运交通、水产养殖、水能利用及防洪等方面分析。6.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地位:是我国城市分布最 、经济发展水平最 的地区。 (2)城市分布特点: 。 (3) 是核心城市,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城市。 (4)上海市①地位:是我国的超大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②上海市的发展条件:a.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长江的入海处,位于大陆沿海的中间位置。b.交通便利:京沪、沪杭铁路在此交会,是海陆交通、航空运输和长江航运的枢纽。c.发展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农业发达;现代工业发展早,基础好,工业结构完整,科技力量雄厚。(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生“同城效应”的原因: 。 7.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旅游资源①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周庄、同里、乌镇、西塘等地的水乡风貌,等等。②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等。(2)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 【参考答案】考点11.上海 江苏 浙江2.下游4.鱼米之乡6.(1)密集 高(2)沿京杭运河、沿江、沿海、沿铁路线分布(3)上海(5)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7.(2)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较完善的服务设施;人口、城市集中,经济发达,人们有旅游消费的意愿考点2 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1.主要城市:a 、b 、c 、d 、e 。 2.范围:广东省的中南部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的相关内容在后面的课时复习)3.位置:我国南部,濒临f 海。 4.地形:以 为主。 5.气候:主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6.河流:g 、h 、i 、j 。 7.农业地位:曾经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蔗糖生产基地和蚕桑基地,现在是我国重要的 基地和 基地。 8.珠江概况主要支流 北江、东江主干流 西江发源地流经省级行政区流域面积 45万平方千米入海口 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最大特点 没有统一的入海口独特景观 “三江汇合,八口分流”9.改革开放的前沿(1)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原因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②优越的地理位置。③国家的优惠政策。(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变化:经济高速增长,交通发达, 和 水平不断提高。 (3)经济特区:珠江口东侧是 ,西侧是 。 (4)产业结构时间 条件 发展方向 产业结构 调整的原因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 充分利用港澳同胞大量的 、先进的 和 以 为主,成为世界 最大的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和 成本上涨21世纪以来 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技术 发展 产业10.城市与交通(1)城市化表现: 、 、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2)主要城市: 是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3)交通:对外联系的铁路干线是京广线和京九线,区域内的铁路干线是广深线。形成以 为中心枢纽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 11.区域合作(1)国内区域合作:“CEPA”“9+2泛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2)国际区域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参考答案】考点21.广州 深圳 珠海 澳门 香港3.南4.平原6.西江 东江 北江 珠江7.淡水鱼养殖 花卉生产8.云南乌蒙山地 云、贵、桂、粤9.(2)工业化 城市化(3)深圳 珠海(4)资金 技术、设备 经营管理经验 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 信息产品 土地 劳动力 高新技术10.(1)非农业人口的增长 城镇数量的增加(2)广州(3)广州【真题讲练】命题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例1 (2021·安徽模拟)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地区这块富庶之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资料图。(1)读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资料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2)说说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 。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请写出两个著名的景点:① ,② 。 【参考答案】例1 (1)亚热带季风气候(2)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等(3)杭州西湖 苏州园林思维破冰 (1)由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2)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有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等。(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杭州西湖、苏州园林、周庄、同里、乌镇、西塘等。命题2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例2 (2019·安徽模拟)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周年,其发挥着国际金融中心、世界航运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的作用。图1示意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珠江三角洲的广东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图2示意连接香港、澳门、珠海的港珠澳大桥。图1图21.粤港澳大湾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利于 ( )①提高区内石油资源的对外销售量②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地位④管道运输建设和资源开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 )A.大大缩短了珠海与澳门两地的距离B.受到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影响,工程量大,成本高C.中段改为海底隧道是为缩短通行距离,节约时间D.加速大湾区的区域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参考答案】例2 1.B 2.D思维破冰1.粤港澳大湾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利于港澳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地位。2.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大大缩短了香港与澳门两地的距离;海底隧道工程被认为是大桥建设最困难之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中段改为海底隧道是为了便于大型轮船通行;该大桥的修建使得珠海、香港和澳门的联系更加紧密,加速区域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