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1 压强 导学案姓名 学科 物理 授课班级时间 课题 压强导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压力; 2.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 4.知道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学习重难点 重点 压力的理解和压强的相关计算;难点 压强概念的理解和计算;预 习 单 预习单展示 压力 定义: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方向: 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 物体; 作用点:作用在 上;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一是 ; 二是 压强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 叫做压强; 公式: ,期中p表示 ,F表示 ,S表示 ; 单位: ,符号 ,1Pa= N/m2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预习单反馈 通过预习学生能提前了解物理概念,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导入 杂技表演的时候,人睡着钉板上,身上还放一块大石头,为什么人会安然无恙呢?问题探究 探究一:压力 1、定义: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 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 物体; 3、作用点:作用在 上; 尝试画出下图中的压力 脚对地的压力 手对墙的压力 物块对斜面的压力探究二: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 观看情景图片:学生分析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轻轻压气球和用力压气球 两手指感受一样吗 2、探究实验: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实验中还用到了 研究方法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 相同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月明显 比较乙丙两图可知, 相同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月明显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① ② 3、压强: 1、物理意义:物理学中引入 是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强时, 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弱时, 小。 2、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 。 3、公式: 推导公式:F= , S= 4、单位:牛每平方米( ).另有专用名称叫 ,简称帕,符号 . 1N/m= Pa 4、相关计算: 例: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解: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 F=G=3 N 桌面的受力面积S=5×10-2 m2 所以压强 答:书对桌面的压强为60 Pa。 学生练习 国家制定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控制在7×l05Pa以内。一辆在水平路面行驶的四轮货车,车与货物总质量是12t,每个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是0.03m2。求: (1)货车对路面的压力是多少? (2)货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标准?(g取10N/kg)探究三:怎么减小或增大压强 根据p= 可知: 增大压强的方法① ②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① ②课堂检测 1.在图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 2.关于压强、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就是物体所受的压力 B.压力的方向总与重力的方向一致 C.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D.压强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3.“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每个支脚的底部都安装了一个面积较大的底盘,这是为了( ) A.减小压强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 D.增大压力 4.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的两端,保持静止,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p1F2,p1=p2 5.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20N,物体B的重力为30N,已知A的底面积为200cm2,B的底面积为400cm2,求: (1)物体A对B的压强 (2)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评价小结 各小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对学生表现及课堂检测效果做出评价。板书设计 一、压强: 1.压强定义: 2.压强公式:p= ,单位 二、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 2.减小压强的方法:教学反思 学生课前预习先了解本节内容,带着问题跟着老师对不同问题进行探究,深入学习。教师通过实验探究把抽象的概念通过实验具体表现出来,让学生更深刻了解概念,发散思维,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课堂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