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2课时(共27张PPT1个视频)-人教版(2019)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2课时(共27张PPT1个视频)-人教版(2019)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5.3.2 细胞呼吸的原理与应用 第二课时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1、细胞呼吸的场所有哪些?线粒体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这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系?2、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什么?可分为几个阶段?
3、各个阶段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每个阶段具体在什么部位进行?
4、[H]是什么 哪些阶段会产生[H]?[H]的去向如何?
5、各阶段释放能量有什么特点?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有何去向和用途?
6、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如何表示?总反应式氧原子的去向是怎么样的?
7、有氧呼吸的过程中,物质如何变化?能量如何变化?
8、同有机物在体外的燃烧相比,有氧呼吸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9、无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 可分为几个阶段
10、无氧呼吸各阶段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无氧呼吸的产物有哪些
11、无氧呼吸每个阶段都释放能量吗 释放的能量是大量还是少量 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有何去向?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为什么比有氧呼吸少?
12、细胞呼吸的意义是什么?
问题探讨(阅读教材P92-94)
外膜
内膜

核糖体
DNA
线粒体基质
(1)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 。
(2)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意义: 。
(3)有氧呼吸的酶分布在: 。
(4)线粒体的功能: 。
内膜向内折叠成嵴
增大有氧呼吸酶的附着位点
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
1、场所:细胞质基质 和 线粒体(主要场所)
任务一:细胞呼吸的场所
资料1:
分离酵母菌的不同结构,分别加入相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在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条件下,发现细胞质基质组(b组)和细胞匀浆组(c组)中,葡萄糖(C6H12O6)减少的同时,丙酮酸(C3H4O3)含量增加,而线粒体组(a组)中葡萄糖不变。
分析实验结果:
1.葡萄糖能不能被线粒体分解?为什么?
2.葡萄糖在什么位置首先被分解?生成了什么?
3.参照课本P92书写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反应式(尝试配平)
任务二:有氧呼吸的过程探索
分析实验结果:
1.葡萄糖能不能直接被线粒体分解?为什么?
2.葡萄糖在什么位置首先被分解?生成了什么?
3.书写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反应式?
不能
资料1:
任务二:有氧呼吸的过程探索
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生成丙酮酸和少量ATP。
+ 少量的[H] + 少量能量
C6H12O6

C3H4O3
葡萄糖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①线粒体膜上没有葡萄糖载体;②线粒体中没有氧化分解葡萄糖的酶。
产生[H]的过程是指氧化型辅酶 I(NAD+)转化成还原型辅酶 I(NADH)
第一阶段:
C6H12O6

ATP
热能
2丙酮酸

4[H]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C6H12O6

场所:细胞质基质
2C3H4O3
(少量)
+4[H] +能量
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资料2:
使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分离线粒体膜状结构和线粒体基质,加入等量的丙酮酸、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一段时间后,检测各试管的变化情况。
线粒体膜状结构

线粒体 基质


线粒体膜状结构和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的量不变;没有荧光
丙酮酸的量减少;有CO2生成,微弱荧光出现
丙酮酸的量减少;有CO2生成,较强荧光出现
实验结果分析:
1.丙酮酸分解发生在什么部位,生成了什么?
2.③号试管为什么有较强荧光出现?
3.参照课本P93写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式?(尝试配平)
等量的丙酮酸、荧光素和荧光素酶
任务二:有氧呼吸的过程探索
实验结果分析:
1.丙酮酸分解发生在什么部位,生成了什么?
2.③号试管为什么有较强荧光出现?
3.写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式?
资料2:
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分解,产生CO2,释放少量能量。
线粒体基质分解丙酮酸后,在线粒体膜状结构继续发生反应释放较多的能量。
+ H2O

2C3H4O3
CO2 + [H] + 少量能量
丙酮酸水解
场所:线粒体基质
任务二:有氧呼吸的过程探索
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
线粒体

ATP

丙酮酸彻底分解

6CO2 +20[H]+ 能量
场所:线粒体基质
2C3H4O3
+6H2O
(少量)
C6H12O6
2丙酮酸

4[H]

ATP

细胞质基质

6CO2
20[H]


6H2O
第二阶段:
资料3:
超声波震碎线粒体之后,内膜自然卷成了颗粒朝外的小囊泡,这些小囊泡具有氧化[H]的功能。当用胰蛋白酶处理后,这些小囊泡不再具有氧化[H]的功能;当把这些小颗粒装上去之后,小囊泡重新具有了氧化[H]的功能。这些小颗粒被证实是一系列线粒体内膜上的酶。
分析实验结果:
1.通过以上事实可以确定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什么样的反应?谁在氧化[H]?
2.参照课本P93写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式?
任务二:有氧呼吸的过程探索
资料3:
分析实验结果:
1.通过以上事实可以确定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什么样的反应?谁在氧化[H]?
2.写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式?
氧化[H]的反应,氧气与[H]发生了反应。
[H]的氧化

H2O +大量能量
[H] + O2
场所:线粒体内膜
任务二:有氧呼吸的过程探索
第三阶段:
场所:线粒体内膜

12H2O + 能量
24[H] + 6O2
(大量)

ATP
热能
12H2O
6O2


线粒体
6CO2

ATP
热能
20[H]

C6H12O6
2丙酮酸

4[H]

ATP
热能


6H2O
细胞质基质
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
C6H12O6

丙酮酸
(少量)
+4[H] +能量

6CO2 +20[H]+ 能量
2C3H4O3
+6H2O
(少量)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2H2O + 能量
24[H] + 6O2
(大量)
C6H12O6 + 6H2O+6O2 6CO2 +12H2O+能量

2C3H4O3
任务三:构建总反应式
物质变化:
有机物(葡萄糖)→ 无机物(CO2+H2O)
能量变化: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 热能散失+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场所:细胞质基质
场所:线粒体基质
场所:线粒体内膜
任务四:尝试在下图画中出有氧呼吸简要过程
任务四:尝试在下图画中出有氧呼吸简要过程
1.水在第几阶段参与反应,又在哪一阶段生成?在第几阶段产生二氧化碳?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
2.哪些阶段需要酶的催化?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哪些场所?
第一、二、三阶段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3.哪个场所(哪个阶段)产生的还原氢最多?最后还原氢参与反应的场所
在哪儿?哪个场所(哪个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
线粒体基质(第二阶段) 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内膜(第三阶段)
4.生成的水中的氧、二氧化碳中的氧分别来自什么物质?
氧气 葡萄糖和水
5.氧气参与了哪个阶段的反应?哪些阶段需要在有氧条件下?
氧气参与了第三阶段的反应,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问题思考
细胞呼吸的方式—无氧呼吸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3-94无氧呼吸的相关内容,结合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无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
(2)无氧呼吸可分为几个阶段
(3)各阶段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4)无氧呼吸的产物有哪些
(5)每个阶段都释放能量吗 释放的能量是大量还是少量
葡萄糖(C6H12O6)
2丙酮酸(2C3H4O3 )
4[H]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少量能量
2ATP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无氧呼吸
2丙酮酸(2C3H4O3 )
4[H]

第二阶段
细胞质基质

乳酸(C3H6O3)
酒精(C2H5OH)+CO2

葡萄糖(C6H12O6)
少量能量
2ATP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无氧呼吸
C6H12O6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例:高等动物(如肌细胞)、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等)。
C6H12O6

2C2H5OH(酒精)+ 2CO2+ 少量能量
酒精发酵
例:大多数植物(如水稻根、苹果果实)、酵母菌。
注: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叫做发酵。但工业上的发酵并非完全无氧,比如醋酸发酵。
乳酸发酵
细胞呼吸的方式—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场所
氧气参与
分解程度
产物
能量
ATP生成阶段
相同点
线粒体(主)和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
需要
不需要
CO2+H2O
乳酸或酒精+CO2
热能(主)+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
乳酸/酒精中的化学能(主)
+热能+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
彻底氧化分解
不彻底氧化分解
第一、第二、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包括反应过程和反应场所
反应实质相同,都能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①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细胞呼吸意义:
丙酮酸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
细胞呼吸是蛋白质、糖类和脂质代谢的枢纽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属于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


热能
散失
能量
转移
ATP
ADP
Pi


细胞分裂
生长发育
主动运输
肌肉收缩
神经冲动的传导
C6H12O6
CO2+H2O
②生物体代谢的枢纽。
(1)细胞呼吸可以把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代谢联系起来(  )
(2)无氧呼吸过程中没有氧气参与,所以有[H]的积累(  )
(3)水稻根、苹果果实、马铃薯块茎等植物器官的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都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
(4)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  )
(5)和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释放的能量较少(  )
(6)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都是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

判断正误
×
×

×
×
1.(2022·云南保山第一中学高一模拟)如图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图解,图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X、Y代表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②和⑤分别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
细胞质基质
B.物质Y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
再变黄
C.图中能生成ATP的代谢过程有①③④⑤
D.人体细胞内⑤不能进行是因为缺少催化该过程的酶

2、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a只能在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进行
B.过程c的每个阶段都有[H]生成
C.过程b能在酵母菌缺氧时进行
D.过程d只有乳酸菌能进行
C
3、下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乳酸菌细胞中,能进行过程①②④
B.过程①④都需要O2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
C.植物细胞中均不会发生②
D.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①②③酶均位于细胞质基质中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