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国家是怎样的一个国家,拥有着怎样的基本的国家制度,都是由我国宪法规定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1 坚持依宪治国。谜语宪法新课导入: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2.1 坚持依宪治国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1.政治认同 : 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道德修养:自觉热爱宪法、拥护宪法。3.法治观念 : 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4.健全人格:通过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分析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5.责任意识:增强宪法意识,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维护宪法权威。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教学难点: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学习目标:一、根本的活动准则1.我国宪法的构成、本质和内容是什么?2.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3.怎样维护宪法权威?二、最高的法律效力4.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5.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与联系?一、根本的活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历程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1975年1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30条,被称为七五宪法。当时仍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带有比较浓重的文革色彩。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4章60条。被称为七八宪法。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称为八二宪法,也我国当前现行宪法的前身。现行宪法宪法构成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序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节 国务院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一、根本的活动准则1.我国宪法的构成、本质和内容是什么?Part 01PART 11.我国宪法的构成、本质和内容是什么?一、根本的活动准则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1)构成:不是所有问题(3)内容:不是社会生活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2)本质:★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等。★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纳税等。★国家标志: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一、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了解宪法权威问题:1.你从主席抚按《宪法》宣誓中,明白什么道理?2.国家领导人就职宣誓,有何意义?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宣誓人习近平”。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人民大会堂。①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宪法意识,忠于宪法。②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③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2.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一、根本的活动准则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数据,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63.1万件,处分62.7万人,包括省部级干部36人,厅局级干部3024人。2022年,新年伊始,中央坚持打虎,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张永泽成为虎年首个落马的省部级官员;以上官员的落马,表明了党纪国法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打虎成绩单想一想:我们应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动准则。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3.怎样维护宪法权威?一、根本的活动准则二、最高的法律效力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刑法》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地位: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二、最高的法律效力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4.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②宪法是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其他法律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其他法律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是“子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母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我国宪法规定的 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法规定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条件。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合法的私有财 产不受侵犯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受教育权利 义务教育法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二、最高的法律效力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问题。5.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为什么普通法律都要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一条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二、最高的法律效力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切记:宪法不是一切法律的总和)提议通过宪法的修改普通法律的修改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有半数以上代表通过。二、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原则性(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具体落实(实现基本权利)二、最高的法律效力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最高的法律效力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问题。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切记:宪法不是一切法律的总和)5.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课堂小结坚持 依宪治国根本的活动准则最高的法律效力1.我国宪法的构成、本质和内容是什么?2.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3.怎样维护宪法权威?4.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5.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2022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该《组织法》自2022年3月12日起实行。对于新修订的组织法与宪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组织法是母法,宪法是子法②宪法是母法,组织法是子法③宪法是组织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④组织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能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无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B课堂练习2.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而2022年12月4日至10日是宪法宣传周,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为主题。大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③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④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D课堂练习3.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如果认为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等同宪法法律相抵触,都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建议。这一规定( )①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立法,保障人民民主权利②确认了人大及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③是我国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④有利于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确保国家法治统一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D课堂练习4.2022年12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该法第一条中规定:为了健全预备役人员制度,规范预备役人员管理,维护预备役人员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规定( )①表明一切国家机关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②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③体现出我国国家机构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④体现出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