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36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36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视频:宪法与我们的一生
新课导入
思考:视频中,公民的权利有哪些?这些权利有何作用?
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
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1框: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二单元 : 理解权利义务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认识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广泛性。
道德修养: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法治观念:增强权利意识,学会珍惜、爱护自己享有的权利。
责任意识: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规定;懂得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重要性。
《繁花》是由王家卫执导,胡歌、马伊琍、唐嫣、辛芷蕾、郑恺、游本昌、陈龙等主演的当代都市剧。
要求:阅读教材P34-P41,在课本上标注问题要点。(3分钟)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是什么?
如何理解“公民享有人身自由”?
1
2
3
我国公民享有哪些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
4
自主学习
公民享有的其他基本权利有哪些?
5
列举你所知道的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比赛哪位同学说得最多。
基本权利有: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受教育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劳动权、休息权······
活动:七嘴八舌话权利
政治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其他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01
政治权利
第1框:公民的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政治权利
问题:结合图片说说,什么是政治权利?
了解政治权利的概念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小明是一名初二学生。一天早上,他看到爸爸正在很认真地在一张纸上写字,他好奇地问爸爸在干什么,爸爸告诉他,自己正在选区上的人大代表。小明很兴奋地说:“我也要选人大代表。”
情景一:
思考:小明的爸爸在行使什么权利?
小明有没有资格选举人大代表?为什么?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①我国公民
②年满18周岁
③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1)条件:
(2)意义:
财产状况
不分
教育程度
宗教信仰
家庭出身
职业
性别
种族
民族
居住期限
笔记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和意义(P35)
小明的妈妈是县人大代表,一天,小明走到妈妈的房间,看见妈妈正聚精会神地在电脑前打字,走近一看,原来妈妈正在微博上就“乡村振兴”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思考:
1、小明妈妈行使了什么权利?
2、你还知道哪些权利
3、行使这些权利(自由)有什么意义
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情景二:
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言论自由)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政治自由
(1)内容: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P35)
(2)意义: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P35)
绝对自由
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权利和自由
笔记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P35)
思考:以下分别反应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一、政治权利
思考:公民享有这些政 治 自 由有何意义
我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想法。
我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我和朋友在国家机关备案注册,组成了一个协会。
我在露天公共场参加游行,表达共同意愿。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结社自由
游行自由
小明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经审理,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小明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监督权
情景三:
谁监督
监督谁
公民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批评和建议
申诉、控告或检举
监督方式
通过
监督
笔记三:监督权的内容 (P36)
(1)含义: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34)
注意事项: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监督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 内容 意义
选举权与
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的权利。
是公民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有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政治权利
结论: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02
人身自由
第1框:公民的基本权利
小明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次日一大早,刘某家人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的小明强行带到家中“教育”了一整天,期间对其进行言语的侮辱和恐吓。
场景四:
思考:刘某家人的行为是否违法?
小明君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
人身自由权
视频:人身自由
思考: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公民人身自由包括什么?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二、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思考:这些权利对于人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二、人身自由权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P34-35)
1.人身自由权的含义及地位是什么?
2. 人身自由权的内容有哪些?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03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思考:小明捐款的行为是否可取,侵犯了东东的什么权利?请说明理由。
情境五:东东正读八年级,某一天,东东不小心弄丢了200元钱,最后发现是小明捡到了。小明看见学校正在开展“全国助残日”募捐活动,便把钱全部投进了捐款箱。
财产权
课堂笔记
笔记区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P38
依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
①财产权、②劳动权、③物质帮助权、④受教育权、⑤文化权利等。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劳动权
文化权利
内容: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1、我买了一台电脑,放在书房里
2、我用电脑做课件、上网
3、我把电脑租给某电脑打字房
4、我把电脑卖给别人
(占有权)放家里、放包里、放身上
(收益权)租金、利息、股息
(使用权)拿来用于工作、学习、生活
(处分权)捐献、转让、卖掉、送掉、扔掉
笔记八:财产权的内容 (P39)
课堂笔记
笔记区
劳动权P39
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重要性: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上列图片体现公民哪一基本权利?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的违法案例
课堂笔记
笔记区
物质帮助权P39
含义: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上列图片体现公民哪一基本权利?
(1)内容: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3)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受教育权的内容(P40)
受教育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课堂笔记
笔记区
文化权 P39
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
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实现: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
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上列图片体现公民哪一基本权利?
小结: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
社会经济权利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文化教育权利 受教 育权
文化 权利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地位: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政策:义务教育制度、资助政策。
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措施:对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其他权利 (P41)
① 平等权
②宗教信仰自由
③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其他权利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法律的特殊保障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名誉权
荣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
隐私权
课堂小结
1. 梅梅去一家超市购物,结账后通过安检门时,报警装置鸣叫不停。超市保安立即将她带到旁边的安保室,强迫其脱下外套接受检查。保安的行为侵犯了梅梅的( )
A. 财产所有权 B.肖像权 C.人身自由权 D.健康权
课堂练习
【解析】强迫其脱下外套接受检查,侵犯了人身自由权。 《宪法》第三十七条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 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 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 体。” C 符合题意。
C
2.随着老伴、儿子相继病逝,70多岁的张婆婆陷入困境。县政 府迅速将她纳入低保救助A 类保障,发给她每月240元的低保金。这说明公民 享有( )
A.物质帮助权 B.文化权利 C. 劳动权 D.受教育权
课堂练习
【解析】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因丧失劳动能力而不能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生活保障,享受集体福利的权利。以此分析材料可知,县政府把70多岁的孤身张婆婆纳入低保救助A类保障,发给她每月240元的低保金,维护了她的物质帮助权, A是正确的选项;故选A。
A
【解析】人身自由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其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
法律保护,①②③④正确。故选B。
3.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它包括( )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③住宅不受侵犯
④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课堂练习
B
谢谢观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