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案5.1根本政治制度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案5.1根本政治制度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五课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第一框 根本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 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法治教育) 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法治教育) 3.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意义。(法治教育) 4.认识基层民主制度对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作用。(法治教育)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1.理解并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热爱、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定制度自信。 2.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法治观念 1.知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明确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 2.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支持人大代表的工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责任意识 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大代表的职权。
教学难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优势的集中体现。思考: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认识
教师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根本政治制度》。
二、探究新知
目标导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展示: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部分日程
3月5日
1.听取国务院总理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2.审查国务院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3月9日
代表团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
3月10日
1.表决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
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3月11日
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
3月13日
表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草案
……
问题探究:结合上述材料,探讨: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部分日程中,你能发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基本内容?
教师分析:(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3)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4)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问题探究:阅读教材P63“探究与分享”。思考:(1)人大代表在国家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教师分析: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人民代表大会在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定过程中,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教师归纳总结:人大代表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即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教师讲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其相应的义务。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目标导学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问题探究:阅读教材第 64 页第一个“探究与分享”思考: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上述变化,对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何意义
教师分析: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上述变化中,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妇女代表的比例提高,这些变化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能倾听更多基层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教师归纳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问题探究:阅读教材P65“探究与分享”。思考:结合民法总则和民法典的制定,说说应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师分析:(1)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2)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3)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三、课堂小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板书设计】
【当堂演练】
1. 某市准备建设城市绿地公园。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推进这一项目工程的合法程序应该是( B )
①多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建设城市绿地公园议案
②市人民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落实建设城市绿地公园议案
③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建设城市绿地公园进展
④市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建设城市绿地公园议案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③→②→④→① D. ③→①→②→④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设计和运行,实现了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当家作主,保证了各项决策和各项工作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保证了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①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 ②适用于世界各国 ③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2023六安金安区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坚持制度自信的关键是坚持根本政治制度的自信。这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 B )
A. 社会主义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 (2023福建,有改动)全国人大代表温某为了把议案准备得更扎实、更有针对性,深入基层走访了本村1709户人家,认真倾听、详细记录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人大代表( D )
A. 依法行使监督权 B. 坚持依法执政 C. 科学行使决定权 D. 密切联系群众
5. (2023杭州)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紧扣国计民生,通过专题调研、走访座谈等方式,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精心打磨后形成议案和建议,使群众“金点子”变成了代表“好建议”。这说明( A )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大代表要努力为人民服务
③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决定权 ④人民群众要受人大代表监督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2023滁州天长模拟)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听取和审议了相关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职权是( A )
A. 审议权 B. 表决权 C. 提案权 D. 质询权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同时教师难以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教学时,教师可结合2024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时政新闻进行讲解,并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