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据最高人民法院消息,被告人吴某某在网络平台上以个人账号“飞哥在东莞”编发故事,为开展地产销售吸引粉丝、增加流量。2021年11月19日,吴某某在网上浏览到被害人沈某某发布的“与外公的日常”帖文,遂下载并利用帖文图片在上述网络账号上发布帖文,捏造“73岁东莞清溪企业家豪娶29岁广西大美女,赠送礼金、公寓、豪车”。2023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批7个涉网络暴力典型案例,其中,造谣祖孙合照为“老夫少妻”案入选其中。典型案例造谣者有何后果?受害者又该如何维权?让我们走进《依法行使权利》!3.2依法行使权利政治认同: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行使权利的界限,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道德修养: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懂得依法行使权利。法治观念: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明确权利边界;维护公民权利的方式,正确维护权利。教学重点 公民行使基本权利的范围;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教学难点 自觉维护自己的权利,理解维护权利守程序。核心素养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P43-46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时间:5分钟)探究点一:行使权利有界限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探究点二:维护权利守程序2、行使权利时,遵守正当程序有何意义?3、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公民如何依法维权?)★掌握维护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处理权益纠纷。(重点)03-0401-0507-17晓明的妈妈参加某公司网上促销活动,购买了一套座椅按摩垫,却一直没有收到货。晓明建议妈妈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协调查后发现该公司构成虚假宣传及欺诈。经调解,该公司向晓明的妈妈返还了货款,并给予赔偿。运用你的经验在消费过程中,你是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的?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可以通过和解、调节、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新课讲授小明积极参与网络问政小亮在网络散播谣言1.他们行使了什么权利?有什么不同后果呢?2.结合上述视频和图片,谈谈你对“任何权利是有范围的”这句话的理解新课讲授舆论有底线,法律底线;言论自由不等于绝对自由。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01行使权利有界限造谣后.....?相关网络平台上对上述帖文信息的讨论量为75608条、转发量为31485次、阅读量为4.7亿余次,造成极恶劣社会影响。“阅读转发量”“被造谣者生活”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对申女士(被造谣者)及其家人进行谩骂,并给她贴上了“拜金”等负面标签,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造谣后.....?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判决认为:“飞哥在东莞”—吴某某在信息网络上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以诽谤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力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1.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网络暴力之人肉搜索侵权行为人通过“人肉搜索”,公布他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不但直接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还间接地侵犯名誉权,甚至可能发展到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财产权、个人生活安宁等合法权益。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1、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想一想:从依法行使权利的角度分析,视频中商家的行为是否侵权?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想一想:这启示我们在依法行使权利时要注意什么?③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1.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笔记区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二 维护权利守程序同样是打篮球同样是乘车同样是驾车行使权利有界限问 题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P44-1问 题2.为什么公民行使权利要遵守正当的程序?行使权利有界限探究二 维护权利守程序在北京飞往上海的某航空公司航班上,因一名四岁儿童在未购票的情况下登机,致该航班的全体乘客不得不重新安检,原计划6点55分起飞的飞机延误至11点59分起飞。航空公司对于此次航班长时间延误而耽误旅客的行程深表歉意,并表示,针对当日航班旅客的补偿工作已经启动。思 考假如你是这次航班的乘客你会主动维权吗?维护权利时需要遵守程序吗?为什么?会需要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不会二暑假里,小云一家报名参加了某知名旅行社的旅游线路,顺利付款后,与旅行社签订了《团队出境旅游合同》。可是就在行程开始的前三天,小云的爷爷突然生病住院了!于是小云爸爸前往旅行社要求调整团期或者解除旅游合同,却被告知:如果执意要解除合同,就要全额承担团费损失!但是小云爸爸看到自己与旅行团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旅游者在行程开始前30日以内提出解除合同的,出境社按照相关约定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议对策 达共识①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②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③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2、公民应如何做到维护权利守程序 申女士(被造谣者)曾联系造谣者删除帖子,但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最终,申女士向法院提起了刑事自诉,决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议一议:申女士采取了哪两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维护权利的方式?和解诉讼“调解”“仲裁”协商3、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诉讼是最权威、最正规的途径,是维权的最后屏障调解仲裁诉讼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不成不成不成当事人双方互相沟通。希望通过双方协商达成一致解决纠纷。方式一:A和解A1含义:A4特点:A3过程:A2适用范围: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快速、简便。“小刮擦”交通事故,“7天无理由退换货”双方协商不成,情绪激动,导致问题搁置。可找到调解委员会(中间人),请求帮助调解,达成调解协议。方式二:B4调解方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B调解B1含义: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中立的第三方介入)B2依据: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B3过程: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解双方当事人之间通过信息的交换和沟通,就产生纠纷的事项达成共识和就纠纷的解决做出一致的决定的过程和结果。和解主要依赖于协商。调解“调解”是指纠纷的当事人在中立的第三方的介入下,通过谈判达成和解、解决纠纷的过程和结果。注意:区分“协商”与“调解”我是维权小能手调解无效怎么办呢?双方自愿申请仲裁 通过诉讼,向法院起诉3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过程: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适用范围:合同纠纷、财产权益争议。张某找到厂家负责人,进行沟通。厂家负责人一再坚持不同意进行赔偿。张某找到了村里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因为双方争执不下,各执一词,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节未能取得成功。双方一致决定仲裁。张某遂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厂家决定对受损村民提供赔偿。调解仲裁“仲裁”是指纠纷的当事人将争议提交仲裁庭,仲裁庭有权依据事实和法律独立作出裁决,无须经过当事人同意。注意:区分“调解”与“仲裁”解惑“调解”是指纠纷的当事人在中立的第三方的介入下,通过第三方的教育疏导劝说,促进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调解的达成的协议须双方同意。4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公民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过程:(1)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发生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侵犯人身、财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3)行政违法行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讼的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张某找到厂家负责人,进行沟通。厂家负责人一再坚持不同意进行赔偿。张某找到了村里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因为双方争执不下,各执一词,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节未能取得成功。张某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最终人民法院判决厂家对受损村民进行赔偿。以下分别通过哪种诉讼方式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公诉: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自诉:由被害人自己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方式 参与人 依 据 适 用和解 当事人调解 当事人和 调解人仲裁 当事人和 仲裁员诉讼 当事人、代理人 及人民法院快速便捷便民、和谐程序较为灵活,不公开审理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优势:事实、法律法规事实 法律 道理事实、法律法规政策、公德仲裁协议、法律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广泛适用合同纠纷财产权益争议人身、财产争议、违法行政行为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方式的区别课堂小结依法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不得损害国家利益不得损害社会利益不得损害集体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协商:适用、要求、优势调解:依据、实施、方式仲裁:适用、依据诉讼:适用、方式维护权利守程序1.【典例】(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午休期间,同宿舍的同学都休息了,小刚还在大声地唱歌,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唱歌是 我的自由和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对此,你的看法是( )A.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B.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行使自由和权利即可C.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D.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ABC:依据教材知识,自由是相对的,受限制的,自由的行使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故ABC说法错误;D:依据教材知识,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题文中小刚有唱歌的权利和自由,但不能影响他人休息,故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2.【典例】(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作为敏感个人信息,并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对此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针对青少年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老师会告诉我们( )①提高警惕,增强信息保护能力 ②自觉守法,不侵犯他人隐私③远离网络,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④遇到侵害,要善用法律维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自我保护、隐私权、依法维权。①②④:针对青少年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老师会告诉我们高警惕,增强信息保护能力,自觉守法,不侵犯他人隐私,遇到侵害,要善用法律维权,①②④正确;③:要合理利用网络,不能远离网络,③错误;故本题选B。2.【典例】(2022·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1月31日,南宁市青秀区江北大道两名男子违规燃放烟花,青秀区派出所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给予二人行政处罚。这案例启示我们( )①权利的实现是履行义务的前提②实现自由不能触碰法律红线③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④违法行为必然受到行政处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②③:题干中南宁市青秀区江北大道两名男子违规燃放烟花,青秀区派出所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给予二人行政处罚。这案例启示我们实现自由不能触碰法律红线,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故②③正确;①:错误,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④:错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处罚;故本题选C。4.学以致用【2022年温州】赵大爷出于安全考虑,在家门口安装了摄像头。对门王大爷发现摄像头能拍到自家客厅,于是以自身权利收到侵犯为由,要求拆除。赵大爷却认为,摄像头安装在自家门口,与王大爷无关。沟通无果后王大爷多次将垃圾丢在对门,以示抗议。假如你是社区调解员,请从依法行使权利的角度,分别对赵大爷和王大爷进行劝解。(6分)赵大爷,您好!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您家的摄像头拍摄到了对门王大伯家的客厅,已侵犯了他的权利,所以建议您调整摄像头的方向或者拆除。(3分)王大爷,您好!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您的权利受到损害,可以通过调解来解决。将垃圾扔在他人门口,只会恶化邻里关系。(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