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清朗行动”剑指网络暴力1月25日,中央网信办决定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其中,网络暴力、散布谣言等行为成为重点整治对象。网络暴力行为受害者可以以诽谤罪、侮辱罪等向法院提起诉讼,情节严重者还可以按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寻衅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此次“清朗行动”无疑是进一步亮明了有关部门的态度:网络暴力也必然违规违法,网络暴力行为必须担责。网暴者和散布网络谣言者要负法律责任与“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是否相违背?第三课 公民权利3.2依法行使权利政治认同: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行使权利的界限,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道德修养: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懂得依法行使权利。法治观念: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明确权利边界;维护公民权利的方式,正确维护权利。教学重点 公民行使基本权利的范围;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教学难点 自觉维护自己的权利,理解维护权利守程序。核心素养自学导航1、公民如何行使权利 2、公民为什么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利益 3、公民应怎样维护自身权益?4、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行使权利有界限01据最高人民法院消息,被告人吴某某在网络平台上以个人账号“飞哥在东莞”编发故事,为开展地产销售吸引粉丝、增加流量。2021年11月19日,吴某某在网上浏览到被害人沈某某发布的“与外公的日常”帖文,遂下载并利用帖文图片在上述网络账号上发布帖文,捏造“73岁东莞清溪企业家豪娶29岁广西大美女,赠送礼金、公寓、豪车”。2023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批7个涉网络暴力典型案例,其中,造谣祖孙合照为“老夫少妻”案入选其中。典型案例造谣者有何后果?受害者又该如何维权?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力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1.如何依法行使权利?造谣后.....?相关网络平台上对上述帖文信息的讨论量为75608条、转发量为31485次、阅读量为4.7亿余次,造成极恶劣社会影响。“阅读转发量”“被造谣者生活”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对申女士(被造谣者)及其家人进行谩骂,并给她贴上了“拜金”等负面标签,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造谣后.....?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判决认为:“飞哥在东莞”—吴某某在信息网络上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以诽谤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议一议1.根据“飞哥在东莞”们的后果,以及对受害人造成的影响,想一想我们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2.有的网友认为“飞哥在东莞”们的行为如此恶劣,就应该把他们人肉出来,让大家都“认识认识”他们!你如何看待该网友的看法?近年来,类似被“造谣”事件在互联网上不断出现。苏州一男大学生造女同学黄谣,被判拘留10天,学校给予该生开除学籍处分;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分别以诽谤罪判处被告人郎某某、何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人肉是违法行为,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权利有界限,不能滥用权利”“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你保留了侵权证据,然后委托律师向TA发出“停止侵权通知”,要求删除相关信息,并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后,人民法院做出责令TA停止侵权行为并向你赔偿的判决。因气不过,你同样对对方进行了人肉搜索,公布TA的信息,并添油加醋地造谣污蔑毁坏TA的名声,最后,你被公安机关处5日拘留,并处500元罚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点击查看选择结果)告TA(点击查看选择结果)思考:如果你被人肉搜索泄露个人信息,你会如何做?③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行使权利有范围)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行使权利有要求)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维护权利守程序)P44限制即为保护,界限带来自由。小结:二、维护权利守程序探究二 维护权利守程序在北京飞往上海的某航空公司航班上,因一名四岁儿童在未购票的情况下登机,致该航班的全体乘客不得不重新安检,原计划6点55分起飞的飞机延误至11点59分起飞。航空公司对于此次航班长时间延误而耽误旅客的行程深表歉意,并表示,针对当日航班旅客的补偿工作已经启动。问 题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P44-1问 题2.为什么公民行使权利要遵守正当的程序?行使权利有界限思 考假如你是这次航班的乘客你会主动维权吗?维护权利时需要遵守程序吗?为什么?会需要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不会①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②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③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3、公民应如何做到维护权利守程序 协商4、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诉讼是最权威、最正规的途径,是维权的最后屏障调解仲裁诉讼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不成不成不成1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过程: 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适用范围: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都可以通过和解解决。和解张某找到厂家负责人,与其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将由于播种机故障造成的小麦出苗缺行情况给村民造成的损失与厂家负责人进行沟通。厂家负责人认真倾听了张某所反映的情况,记录了详细的数据,并立即召开了厂领导扩大会议,集中商议该事件的解决方式。张某也参加了会议。最终,该厂决定对受损村民提供赔偿,承担60%的责任。2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过程: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方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张某找到厂家负责人,进行沟通。厂家负责人一再坚持不同意进行赔偿。后经村民提醒,张某找到了村里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在倾听了双方表述后,依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与张某和厂家负责人进行交流,共同努力解决该纠纷。和解调解“调解”是指纠纷的当事人在中立的第三方的介入下,通过谈判达成和解、解决纠纷的过程和结果。“和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通过信息的交换和沟通,就产生纠纷的事项达成共识和就纠纷的解决做出一致的决定的过程和结果。主要依赖于协商。延迟符和解与调解区别:调解无效怎么办呢?双方自愿申请仲裁 通过诉讼,向法院起诉①含义: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②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可以申请仲裁。③实施方法: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3.公民依法维护权利的方式:仲裁在仲裁中,当事人享有选定中仲裁员、仲裁地、仲裁语言以及适用法律的自由,还可以协议设计符合自己特殊需要的仲裁程序。与法院严格的诉讼程序和世界表相比,仲裁程序较为灵活。(灵活性)与其他争议解决方式相比,仲裁具有以下特点:仲裁不同于法院裁决,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快捷性)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保密性)《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现有缔约国家和地区100多个。根据该公约,仲裁裁决可以在这些缔约的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国际性)01020304维权方式——(4)诉讼 P46民事诉讼刑事自诉行政诉讼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打官司)民事诉讼: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刑事自诉:某些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行政诉讼:行政机关的违法或者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侵犯自己权益(民告官)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自己权利【含义】【类型】【特点】最权威、最正规的途径,是维权的最后屏障。(针对犯罪行为)仲裁与诉讼的区别仲裁由当地仲裁委受理,其监督机构是中国仲裁协会。仲裁诉讼诉讼由法院受理,监督机构是检察院。受理机构双方自愿不以另一方意志为转移双方意愿受案范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各类纠纷程序不同一裁终局制一审不服还可以上诉,二审不服可在二年内申请再审。案情不公开,裁决不公开公开审理原则,但依法不应公开审理的除外。是否公开一旦合同双方约定选择仲裁解决合同纠纷,就不能到法院再进行诉讼。方式 参与人 依 据 优势 适用和解 当事人调解 当事人 调解人仲裁 当事人 仲裁庭诉讼 当事人及代理人 人民法院事实、法律法规事实 法律 道理事实、法律法规政策、公德仲裁协议、法律快速便捷的解决争议方式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灵活性、快捷性、保密性、广泛适用性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广泛适用,如邻里纠纷合同纠纷财产权益争议人身、财产争议违法行为第三方介入维护权利要按法定程序办事,具体在选择这些维权方式时,有没有先后顺序?区别:维权四种方式①和解②调解③仲裁④诉讼灵活运用维权方式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司法成本。耗时、严格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第一种方式第三种方式第二种方式第四种方式不成不成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求助热线信 访从单位、社会团体获得帮助,等等公民可以通过政府向社会提供的热线电话反映问题,寻求帮助。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公民以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反映问题。拓 展 延 伸你还知道其他的维权方式吗?思维导图依法行使权利有范围,不能滥用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解调解仲裁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诉讼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作用要求1.(2023河南桐柏期中)近年来,街边广场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清早,大妈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广场舞活动,画面里却是“静悄悄”的一片。原来,为了不扰民,大妈们每个人都戴上了耳麦,音乐直接传到耳机里。对于这种“环保”广场舞,你的态度是( )①支持,我们在行使权利时,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②支持,行使好自己跳舞的权利,尊重他人,愉悦自己③支持,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考虑他人的感受,得到他人的许可④没必要,人身自由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广场舞大妈可以任意行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随堂练习2.【典例】(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作为敏感个人信息,并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对此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针对青少年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老师会告诉我们( )①提高警惕,增强信息保护能力 ②自觉守法,不侵犯他人隐私③远离网络,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④遇到侵害,要善用法律维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3.【2021·无锡】行使权利有界限,只有在一个崇尚理性、尊重边界和规则的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获得追求幸福和梦想的权利。下列滥用权利的有( )①甲村位于河道的上游,有权截水自用,下游乙村不能干涉②甲同学把他人的诗稍作修改署上自己的姓名发表在当地报纸上③某同学向环保局举报当地某工厂向河道偷排工业污水④某同学向学校提出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足够睡眠时间的建议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