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9 牧场之国【课前解析】关注课文:课文描写了荷兰美丽、幽静的牧场风光。作者笔下的荷兰是由一条条运河,一片片碧绿的低地,成群的牛、马、羊、猪、鸡等牲畜自由安闲的生活所组成的。动物是这里的主人,人对动物的充分尊重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谐之美。关注语言:课文描写牧场上的动物的语言非常富有情趣。在作者笔下,牛犊有了端庄的仪态;老牛则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成群的骏马是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绵羊悠然自得,猪群用呼噜表示赞许,小鸡、山羊则安闲地欣赏着属于自己的王国。关注文中的静态描写:课文在描写牧场风光时处处表现着牧场的宁静之美,尤其是第五自然段中从傍晚到入夜后的一个个画面都充满了静谧之美,人的到来,车船的来往都未曾打破这份静谧。这些静态描写表现出了荷兰牧场的独有风情。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内容引导学生体会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教学目标】1.认识“毡、犊”等9个生字,会写“仪、眺”等14个字,会写“端庄、仪态”等16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并摘抄积累。3.能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并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1.能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2.能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并能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能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并能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毡、犊”等9个生字,会写“仪、眺”等14个字,会写“端庄、仪态”等16个词语。2.能结合课文2—4自然段的内容,说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导入:上节课我们乘着威尼斯的小艇,看尽水上城市风光;今天,咱们一起去荷兰,欣赏荷兰美景。并齐读课题。师:瞧,这就是荷兰的风光,谁来说一说你对荷兰有哪些了解?预设1: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国家。预设2:我知道荷兰的郁金香、风车和木鞋都特别有名。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对荷兰有一些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也有完美的诠释,我们一起找找看。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荷兰,也称尼德兰,欧洲西部国家。以海堤、风车、郁金香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有“水之国”“花之国”之称,运河、郁金香、牧场等都是荷兰的标志。作者简介:卡雷尔·恰佩克:捷克著名作家、剧作家、新闻记者、童话寓言家,著有大量长短篇小说、剧本、游记等。代表作品:科幻小说《鲵鱼之乱》《小狗杰西卡》《九个童话故事》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词语,检查预习。师引导: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看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吗?(1)学生自读。(2)指名领读。3.自学生字,指导书写。教师引导: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请你自己进行一下分类,更高效的识记。还有一些字可能容易书写错误,写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谁来分享一下?(1)学生自主识记。预设1:这些字大部分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预设2:“眺”字左窄右宽,右半边的“兆”,书写时要注意笔顺,正确的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师对重难点字书写指导“罐”“畜”。罐:笔画较多,右半部分写得紧凑一些。畜:上半部分是“玄”不能写成“艹”。(设计意图:本文出现的会认字和会写字较多,通过自主识记、归类识字以及字理识字的方式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巩固识记生字的方法。)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荷兰牧场的哪几幅画面?自读思考。全班交流。预设:第2自然段描写了牛群在牧场吃草的画面;第3自然段描写了骏马自由驰骋的画面;第4自然段描写了羊、猪、鸡等牲畜在牧场上生活的画面;第5自然段描写了傍晚人们运送牛奶以及夜晚牲畜沉睡,牧场静谧的画面。追问:这几幅画面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预设: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师小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给我们描写了荷兰牧场上的五幅画面,前三幅是白天的画面,后两幅是傍晚到入夜的画面。(设计意图:以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出课文描写的几幅画面,为进一步体会“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做铺垫。)2.师过渡:荷兰的运河交错,到处开满郁金香,遍地都是旋转的风车,还有广阔无垠的牧场。所以课文中称荷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设计意图:借助图片让学生对荷兰有初步的印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更好地走进荷兰牧场做铺垫。)四、聚焦2—4自然段,体会“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1.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师提问引导:课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很多次,你发现了吗?预设:“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师追问引导:那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默读第2自然段,梳理出“牛群吃草”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以及课文是怎样写牛群吃草的景象的。(1)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牛群吃草”地句子,并用横线画出。(2)交流探讨。师问:这些牛吃草的时候都呈现出什么样子?给你怎样的感受?预设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一动不动,像是在思考什么。”我感觉草原上特别宁静。预设2:“牛犊还未长大,却有了端庄的仪态。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我从中能感受到牛群在牧场上特别安然。师小结追问:这段话先整体写牛群吃草的共同特点——“非常专注”,再写一些牛的特殊表现。哪一句话总结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生:这就是真正地荷兰。牛群吃草时为什么能“非常专注”?师问:“专注”是什么意思?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集中全部精力去完成一件事。拟人的修辞手法。师追问: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生:牧场上十分祥和,牛可以自由自在地吃草。师小结:因为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同伴的争食,唯有四周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宁静而舒适,所以牛群才能这么专注地吃草。师小结追问:牛群一条条运河间的草地上安然地吃着草,我们看到的就像是一幅静止不动的画面,你觉得此时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预设:宁静、安详、舒适师追问:这段话中没有“宁静、安详、舒适”这些词,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预设:我是从“专注”“站立不动”“仿佛在思考着什么”“端庄的仪态”等词句中感受到牛吃草时非常安安详,同时也感受到了草原的宁静。3.指导朗读。请大家带着欣赏之情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荷兰牧场宁静、舒适的感觉。师小结:作者把荷兰牧场上牛群专注吃草的样子描写得十分生动,让我们感受到荷兰牧场的那一份宁静与安详,原来这就是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4.学习第3、4自然段,体会“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师引导思考:自读第3、4自然段,思考:“真正的荷兰”还有什么特点?(1)自读体会。(2)交流探讨。预设1:第3自然段描写的是骏马在辽阔的原野上自由驰骋,无拘无束生活的状态。成群的骏马,匹匹肥体壮,辽阔的草原都归它们所有,可以体会到“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预设2:第4自然段描写的是羊、猪、鸡等牲畜在草原上自由、安逸地生活着的样子。我是从“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个词句中感受到的。追问:想象动物们在牧场上的样子。预设:自由、安闲、无拘无束。师小结:荷兰的牧场宁静祥和,这里是动物的王国,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它们在这里安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着,原来这就是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第3、4自然段中重复出现的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概括了这一内容。带着自己对牧场特点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第2-4自然段。师:如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处在自由王国里的动物们,组成了荷兰风光的动态之美。我们再一起来领略牧场之光。(1)出示图片,师引导:看这个画面里,碧绿的草原上全是黑白两色的( 花牛 )。多么壮观,色彩多么艳丽!这真是——板书:碧绿草原牛成群。(2)出示图片,师引导:成群膘肥体壮的( 骏马 ),在这无垠的原野上拥有绝对的自由。看到这一幕,我不由地想写下:板书:骏马飞驰任自由。(3)出示图片,师引导:这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动物们在欢腾,( 绵羊 )悠然自得,( 猪群 )呼噜着,( 小鸡 )( 山羊 )欣赏王国。它们平时成群结队生活在一起,给人十分喧闹的感觉,现在整个牧场都是它们活动的场所,它们都能优哉游哉地生活。这真是——板书:羊闲猪乐鸡安闲。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走进了荷兰的牧场,一条条安静流淌的运河,一望无际的葱郁的草原,安闲自在的牲畜,都让我们领略了荷兰真正的魅力。五、课堂演练。(设计意图:围绕“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探讨,深入文本,感悟真正的荷兰的宁静、自由、安闲。在此基础上,通过边读边想象,进一步感受作者眼中、笔下荷兰的风情,体会“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结合课文第5、第6自然段的内容,说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的含义,并能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句话的表达效果。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并摘抄积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忆课文,用文中的词句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白天,牛群 ;骏马 ;绵羊 ;猪群呼噜着,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 。傍晚,人们 ,这里一片寂静。夜晚, 被车船运往远方,车船过后,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时间顺序)2.师过渡:丰美的水草滋养了牲畜,辽阔无垠的原野为牲畜们提供了广阔的生活天地,那么,当夜晚来临,牲畜要归圈了,牧场之国又呈现出一种怎么样的情景呢?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二、读第5、6自然段,体会“这就是真正的荷兰”。1.师引导:自由读第5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描写了哪两个时间场景,并画出相关语句。(1)自读体会。(2)交流探讨。预设1: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预设2: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3)指导朗读。2.第六自然段“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作用是总结全文。3.师引导:白天,我们感受着牧场之国的动态之美,夜晚,别有韵味的静态之美,一切显得是那么和谐。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草原一片(寂静),这真是“牲畜归圈夜寂静”。(板书:牲畜归圈夜寂静)4.朗读指导。荷兰牧场风光动态美与静态美并存,朗读时,语调抒情,语气轻柔平缓,语速稍慢。要边读边感受荷兰牧场风光之美。让我们一起伴着音乐再读一读课文吧!师引导:傍晚,人的到来并没有打破牧场的那份宁静,他们也牛群是那么和谐,入夜后,牧场上更是静谧与祥和。自己想象着画面读一读,读出宁静之美。(设计意图:在进一步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朗读,感悟静态描写所体现出的荷兰牧场的静谧之美。)5.结合全文内容概括“真正的荷兰”的特点。师引导:整篇课文作者都在为我们介绍他眼中“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同学们在朗读中是怎么体会的呢?预设1:是赞美碧绿草原牛成群的风光。是赞美骏马飞驰任自由的风光。预设2:是赞美羊闲猪乐鸡安闲的风光。是赞美牧场宁静和谐的风光。预设3:是人对动物的尊重,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以及由此带来的静谧与样和。师小结:通过图片,再次感受“真正的荷兰”,就是安静和谐的奶牛的天堂、是自由驰骋的骏马的世界、是悠然自得的牲畜的王国、是祥和寂静的美好世界。用三个词语来概括:宁静、自由、悠闲。6.师问:“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多少次?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句话?预设:“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四次,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牧场的咱们之情。预设:“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反复出现,是作者看到眼前的景象后油然而生的赞叹,是作者情感最真切的流露,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牧场安宁、自由、和谐的赞美,还加深了我们对荷兰牧场的印象。师小结:课文中共4次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2次出现在自然段结尾,1次出现在全文的结尾,都是作者看到眼前景象后油然而生的赞叹;1次出现在自然段的开头,引出要写的景象,也是赞美之情的延续。反复出现这句话,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表达出对荷兰牧场上安宁、美好、和谐的生活的赞美,也能加深读者对荷兰牧场的印象。7.师引导:荷兰牧场的每一处景色都把我们陶醉了,也让作者陶醉了,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预设:这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独特的地形特点──“牧场之国”,因为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所以这句话总领全文,下面就具体地描写了荷兰广阔无际的牧场和生活在牧场上的无忧无虑的牲畜。师小结:此句是本文的中心句,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牧场之国的赞美之情。三、积累表达。1.师引导:作者笔下的牛马羊等动物都别有一番情趣,如“牛犊还未长大,却有了端庄的仪态”。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预设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预设2: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师问:这样的句子,有什么特点?预设:这个句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牛当做人来写,赋予了牛以人的情感。师小结:将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了事物以人的身份、性格等,突显了牧场上的情趣。2.再找找其他段落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表现的情趣,并摘抄下来。词语积累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名称:骏马 铃铛 板凳 牲畜动词:远眺 遮掩 阻挡 飞驰 赞许 吆喝形容词:端庄 威严 辽阔 严肃 舒缓平稳 漆黑 微弱主题概括、拓展延伸1.主题概括课文描写了荷兰美丽、幽静的牧场风光。作者笔下的荷兰是由大片碧绿草原和 成群牛羊组成的自然王国,体现出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境。2.拓展延伸荷兰——水之国荷兰是水之国。在荷兰,不管你来到城市,还是走到乡村,总有一条或几条运河在不远处陪伴着你。运河映着蓝天白云,水上游着天鹅、大雁、海鸥和野鸭,靠岸的水上常常泊着船屋。河边有时会出现一个色彩缤纷的小村,美得如同童话书里的插图。古老的巷里,石头路上还保留着马蹄留下的凹痕。六、课堂演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牧场之国》是五下语文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所描写的荷兰牧场的几幅画面所展现出的荷兰的田园风光,让人心驰神往。课文犹如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字里行间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让人徜徉在这种意境中,留连忘返。一、问题引领,合作探究。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以“真正的荷兰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主问题,在探究中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中的“这”指什么?这个问题来辅助展开教学,并根据课文的结构,几次感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中心句,省略了很多细碎的小问题,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自读自悟。二、教学中重视读、重感悟、重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从而体会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真切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阅读、去感受,学生仿佛自己就置身于荷兰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辽阔无际的牧场上,正在欣赏着优美的画卷,被眼前的景致所陶醉,发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由衷感慨。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文中优美的语言也在学生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