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讲话—— 高中生为什么需要阅读经典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国旗下的讲话—— 高中生为什么需要阅读经典

资源简介

国旗下的讲话—— 高中生为什么需要阅读经典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我们高中生为什么需要阅读经典书籍。我想先从我们全国卷的语文试卷说起。我们的老高考语文卷的总字数有多少呢?从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来看,整张语文试卷的版面字数已经超过一万字。如今,我们开始使用新高考卷了,2023年的新高考卷约为8700字。我们担心的温儒敏所说的增大语文试卷阅读量的话,没有成为现实,反而因为少了老高考单独设题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而使得我们的语文试卷字数降到了9000字以内,这看上去让我们松了一口气,但其实文言文阅读难度的加大,还是让实际做题时间,基本上和老高考持平。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还是得一个半小时以上,甚至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作文前面题目的阅读和答题。那么留给作文的时间,有的学生不但不到一个小时,甚至不到半个小时。而稍微有点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想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考场作文,50到60分钟的时间是最起码的需求。那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每次考试,好的考场作文凤毛麟角了,因为太多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好好构思。能用三四十分钟时间,把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写齐,已经很了不起了。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当然是加快阅读的速度。怎样才能有效加快阅读速度呢?那就得靠学生多阅读。一个从来不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你能指望他阅读文字的速度快吗?所以我们做老师、做班主任的,不能一看到学生阅读课外书就焦虑,一看到学生阅读课外书就恨不得夺过来撕掉。我们实际上应该做的是引导他们看经典书籍,不要看网络小说等非经典;引导他们合理安排阅读时间,不要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场合地看。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不许他们进行任何课外阅读,甚至有的班主任还不许学生看作文选、作文素材,像《第一时间》《素材魔方》等作文杂志,都给学生统一订购了还不给看,那订购它们干嘛呢!还有每个教室的阅读书柜,不能成为摆设,也不能用来堆放杂物,而应该充分利用好,书香校园的建设要落实在具体的阅读行动中。
多阅读除了可以加快阅读速度,也可以提升语言能力,这包括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少政治老师、历史老师,甚至是理科的生物老师,都常常抱怨学生们读不懂题目,没有很好的理解能力。这就折射出学生们在阅读上能力的欠缺。那么,老师单纯教语文课本和应试技巧,学生单纯刷语文考试题目,能不能使语文考出理想的分数呢?我们说这个确实很有可能考得出,因为毕竟现在的语文卷大多数年份的题目并不是很难,所以完成理想分数的取得靠机械刷题,也不一定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事。可是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有限的课文,阅读量太少,无法达到多阅读所需要的量,也就无法形成相应的能力。而大量的刷题,即使涉及到阅读也是功利性的,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则几乎没有什么好处。比方说对人文素养的积淀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就没啥好处。我们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可没人说肚有试题量自大。所以,语文学习还是应该高一高二以广泛阅读和写作练笔为主,高三再结合老师的复习来精选题目做。
我们高中生也确实时间太有限,所以广泛阅读应该学会精选书籍,尽可能选择不同方面的代表性经典来读。比起会被家长、班主任反感的一般文学类“闲书”,《红楼梦》现在几乎可以说有特赦令:作为被写进高一教材里要求“整本书阅读”的名著,这是不少中学生上自习时难得被允许的自由阅读。同学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更是遇上了一位好校长。有王校长这样的语文教育专家带着你们阅读《红楼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事实上,你们在王校长的引领下,如果能深入文本,阅读理解鉴赏能力不仅能有所提升,人文素养也会得到增强。就能理解黛玉夜访怡红院、却被晴雯拒之门外的哭泣,不是小女儿家的耍性子,而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委屈凄凉;站在暮春落花之时,再品《葬花词》,更能感受到青春欢乐时光总是短暂,美好事物总是无常易逝。《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也大多是十几二十岁的青春少年,他们生活的大观园内,除了青春与美、爱与自由,也免不了诸多人情往来、束缚与哀愁。代入书中人物视角,全方位理解情境与成长环境造就的人物心态,同学们对生命就会有更多方位的体察和反思。了解复杂的人性,学习高情商的处世之道,对个人成长也很有借鉴意义。因为考虑更周全的人,做事则总会有更大的格局。这是经典名著给人的滋养,也让人对生活有更深感悟。
《乡土中国》,是另一部明确要求同学们整本书阅读的社会学著作。这部深度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的书,实在值得我们读一读。阅读它,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还能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家国情怀。这里我想插入一个人的故事,这是关于我们的状元班主任柴化安老师的,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出去学习,他随身所带的行李包内就装着《乡土中国》,在完成白天的学习之后,每天晚上回到宾馆,他都要读上一段才休息。在和他交流中,我还得知他允许学生广泛阅读,并与同学们一起阅读。这给我很大触动,像柴主任这样的数学老师,能取得今天的教育成就,成功的因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是我想爱阅读一定是他比别人更有高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中还有一本书要求整本阅读,那就是中华文化专题研讨选修课中的《论语》。这部传统文化经典之于国人的意义之大,限于时间就不多说了。仅从年轻人成长的角度来讲吧:谁的青春不迷茫呢?焦虑、自律、成长这些问题,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居然就有了比较超前的理解。大家一起读《论语》吧!跟他老人家学会做价值判断,成熟心智,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美丑与责任担当。
我还想建议同学们去阅读名人传记。传记中描述的许多人物都是具有领袖特质和卓越成就的人,读传记可以激发我们的卓越意识,鼓励我们成为更优秀的人。传记中往往都描述了人物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勇气,这些故事可以激发我们的勇气和毅力,让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坚韧。读传记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了解不同人物在克服困难时所采取的策略,从而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传记通常都会去写一个人物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些内容则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提高道德水平。
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当然还应该,也必须阅读红色作品。青少年进行红色阅读是培养青少年正确历史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红色经典,青少年能够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和现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这里要纠正一些人的认识,不少人认为革命作品才是红色作品,实际上红色作品也包括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作品,像柳青的《创业史》、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等,也都是红色作品。《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很值得高中生阅读的作品。通过阅读这部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与社会背景,感悟人物的人生与命运,珍视当下的生活与亲情,培养自身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拓展视野与增强人文素养。这些启示将对我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新一届的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的长篇著作《宝水》,也是一部具备这样特质的小说。我们即将于本月30号邀请乔叶老师来我们一中做讲座,届时我们可以去现场聆听乔叶老师亲自来说她是怎么写新农村建设的。欢迎有意到现场互动的同学,在每周四下午第四节课到循理书院内的文学社找我报名。
我的讲话结束了,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