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4年春学期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课后作业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果图形“□”和“△”分别表示两个不为0的数,,那么,下列变形后的式子,正确的是( )。A. B.C. D.2.下面的算式,得数不是0的是( )。A.0+504 B.0÷36 C.8×0×9 D.127-1273.关于0的运算,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A.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B.一个数和0相乘还得0C.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D.任何数除以0,还得04.将645÷15=43改写成另一道除法算式,正确的是( )。A.15÷43=645 B.43÷15=645 C.43×15=645 D.645÷43=155.知道下面条件中的( ),就可以求出“一共运来多少千克梨”。①一共运来34箱梨 ②每箱梨74元③每箱梨15千克 ④还有36箱梨没有运来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③和④二、填空题6.已知“36×=504”和“÷20=35……8”,则504÷=( ),=( )。7.□÷24=17……△中,△最大是( ),此时□是( )。8.根据18×19=342,直接写出答案:342÷18=( ),19×180=( )。9.现有10袋花生,每袋重10千克。已知每千克花生可以榨油350克,每千克花生油售价35元,那么1袋花生能榨油多少千克?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信息是( )。10.367比( )多185;37个30的和是( )。三、判断题1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12.根据〇÷□=△,可得出△×□=〇。( )13.0既可以作被除数,又可以作除数。( )四、计算题14.直接写得数。 15.递等式计算。 五、解答题16.120支铅笔,每12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17.蜗牛6小时爬了30米,平均每小时爬行多少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18.铺路队要铺一条长2030米的公路,前6天平均每天铺路180米,余下的必须在5天内完成。余下的平均每天铺多少米?参考答案:1.A【分析】商不变性质:在商不为0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商的大小不变,依次选择即可。【详解】A.,被除数除以2,除数不变,商除以2,4÷2=2,符合题意B.,被除数不变,除数×2,商会改变,也会除以2,8÷2=4,不符合题意。C.,被除数÷2,除数×2,不符合商不变,不符合题意。D.,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2,商不变。不符合题意。【点睛】熟练掌握商不变得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A【分析】任何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还得0;连续几个数相乘,只要有一个因数是0,这几个数的乘积就是0;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结果得0,依此计算并选择。【详解】A.0+504=504。B.0÷36=0。C.8×0×9=0。D.127-127=0。故答案为:A【点睛】熟练掌握有关0的运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D【分析】任何数加0,还得这个数;任何数乘0,还得0;当被减数等于减数时,差是0;0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还得0,依此选择。【详解】A.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原题说法正确;B.一个数乘0还得0,原题说法正确;C.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是0,原题说法正确;D.0除以任何非0的数得0,但是0不能当除数,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点睛】熟练掌握有关0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D【分析】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得:将645÷15=43改写成另一道除法算式是:645÷43=15。故答案为:D【点睛】熟练掌握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B【分析】题目求运来梨的千克数,条件中有运来梨的箱数、每箱梨的价钱、每箱梨的千克数、没有运来梨的箱数,运来梨的箱数×每箱梨的千克数=运来梨的千克数,据此即可解答。【详解】运来梨的箱数×每箱梨的千克数=运来梨的千克数,选择条件①和③就可以求出运来梨的千克数。故答案为:B【点睛】先分析要求什么,再根据题目给的条件来进行选择。6. 36 708【分析】根据乘数=积÷另一个乘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解题。【详解】由分析可知:504÷=3620×35+8=700+8=708所以504÷=36,=708。【点睛】本题考查乘数与积的关系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需注意计算的准确性。7. 23 431【分析】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知,余数要小于除数,则△里面的数要小于24,最大是23。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详解】24-1=2324×17+23=408+23=431△最大是23,此时□是431。【点睛】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算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也常用于有余数除法的验算。8. 19 3420【分析】在18×19=342中,18和19是因数,342是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积也扩大到原数的10倍。据此解答。【详解】根据18×19=342,观察可知342÷18=19;19×180=34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各部分关系和积的变化规律,属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9.每袋重10千克,每千克花生可以榨油350克【分析】求1袋花生能榨油多少千克,需要用到每袋重10千克花生和每千克花生榨油350克这两个条件;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信息是每袋重10千克,每千克花生可以榨油350克。【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出题目中有用的信息。10. 182 1110【分析】367比一个数多185,求这个数用367减185即可;求37个30的和,用乘法计算即可。【详解】367-185=182;37×30=1110;367比(182)多185;37个30的和是(1110)。【点睛】乘法是由加法引入的,表示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11.√【分析】乘法是由加法引入的,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据此判断即可。【详解】例如:35+35+35+35+35=175,表示5个35相加,根据乘法的意义可得35×5=175,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所以原题的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法的意义,注意不要漏了加数前面的“相同”,否则就是错误的。12.√【分析】根据被除数=商×除数,解答此题即可。【详解】根据〇÷□=△,可得出△×□=〇,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熟悉乘与除的互逆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详解】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0可以作被除数,零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等于0。但0不能作除数,0作除数没有意义。原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4.800;700;900;5;90080;98;6;1000;614【解析】略15.192;42;200000【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2)先算加法,再算除法。(3)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详解】=3000-2808=192=504÷12=42=1600×125=20000016.10盒;除法;铅笔总支数÷每盒铅笔支数=盒数【分析】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每盒铅笔支数×盒数=铅笔总支数,则铅笔总支数÷每盒铅笔支数=盒数。【详解】120÷12=10(盒)答:可以装10盒。用除法计算,因为铅笔总支数÷每盒铅笔支数=盒数。17.5米;除法;速度=路程÷时间【分析】路程=速度×时间,则速度=路程÷时间。蜗牛爬行的总米数除以爬行的时间,可以算出平均每小时爬行(30÷6)米。【详解】30÷6=5(米)答:平均每小时爬行5米。用除法计算,因为速度=路程÷时间。18.190米【分析】根据题意可先用前6天平均每天铺路的长度乘6,从而计算出前6天铺的总长度,然后用需要铺的总长度减已经铺的长度后,再除以余下需要铺完的天数即可,依此解答。【详解】2030-180×6=2030-1080=950(米) 950÷5=190(米)答:余下的平均每天铺190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