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 安全用电素养目标1.说出常见电压及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掌握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常识,认识什么是触电及触电的类型,掌握如何防止触电及发生触电事故时的急救措施。2.重点:说出试电笔的结构和原理,会使用试电笔。3.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定期排查家庭用电安全隐患的习惯。学法指导1.预习时间约为15分钟,通过教材的阅读完成预习导学部分。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常识之一。在自学中要把教材上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有机结合,加深理解。2.合作探究时间约15分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完成。通过观察、分析触电类别的图片(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发生),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体的思维讨论得出触电类别及其触电原因,培养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预习导学】知识点1常见电压 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工厂用的动力电器的电压是 V,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 kV;安全电压是指 的电压。 【答案】知识点一1.220 380 103 不高于36 V知识点2试电笔 2.家庭电路中发生触电事故,通常是人体 跟火线连通造成的,通常用 来辨别火线与零线。 3.使用试电笔时,人手要握住试电笔的 部分,同时用手接触笔尾的 ,不可用手接触 。 4.正确使用试电笔时,若试电笔的金属笔尖接触 线,则氖管发光;若金属笔尖接触 线,则氖管不发光。 5.*如图所示,这是使用试电笔的几种用法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甲与乙 B.甲与丙C.丙与丁 D.乙与丙【答案】知识点二2.直接或间接 试电笔3.绝缘 金属体 金属笔尖4.火 零5.B知识点3安全用电常识 6.家庭电路触电基本上有两种情形,如教材图13-29甲所示:火线和 之间通过人体形成电流;火线和 线通过人体形成电流。高压触电也有两种情形,如教材图13-29乙所示: 在人体中形成电流; 在人体中形成电流。 7.保证安全用电的原则:(1)避免直接接触 线;(2)避免本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或本来绝缘的物体变成了 体。用电器的安装要求:(1)开关接在 线上;(2)螺口灯泡的螺旋接在 线上;(3)三孔插座应 。 8.安全用电要做到“四不”:(1)不接触 ;(2)不靠近 ;(3)不弄湿 ;(4)不损坏 。 9.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断开 ,切断电路,或用 将电线挑开,使触电者与电源脱离,并进行现场抢救。 10.*(多选)当有人触电时,可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立即用手将触电者拉开B.赶快切断电源C.用干燥的木棍将电线挑开D.用没有绝缘柄的剪刀将电线剪断【答案】知识点三6.大地 零 高压电弧 跨步电压7.火 导 火 零 接地8.低压带电体 高压带电体 用电器 绝缘层9.电源开关 绝缘体10.BC【合作探究】任务驱动1学会正确使用试电笔1.小实验:观察试电笔的结构,使用试电笔辨别插座中的火线和零线。【作用】试电笔是 的简易工具。 【构造】主要由笔卡(笔尾金属体)、高电阻、 和笔尖金属体等组成(如图甲所示)。 【方法】使用时手接触—— ;被检验的物体接触—— 。 【步骤】用正确的方法拿好试电笔,使 接触插座里的金属部分,如果试电笔内的氖管发光,表示物体 ,且与 相连。 【答案】任务驱动一1.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氖管 笔卡 笔尖金属体笔尖金属体 带电 火线任务驱动2 安全用电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插座安装过低 B.金属电器外壳C.电路中的灯泡与开关未接地 D.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 3.小组讨论:某同学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双休日组织初三学生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在学生自制的展板上有如图所示的四幅宣传画,请任选其中两幅画为它配上解说词。 4.认真观察图片,就如何安全使用洗衣机提出几点建议。建议一: 。 建议二: 。 建议三: 。 【答案】任务驱动二2.C3.①请不要在电线上晾衣服。②电视室外天线应远离电线。③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④发生触电事故时,不要直接用手拉电线(只要合理均可)。4.改用三脚插头放于干燥处用塑料外壳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