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二 浩瀚的宇宙素养目标1.了解人类对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过程。2.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3.重点:了解电子的发现过程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了解夸克模型。4.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学法指导1.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预习时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体会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2.对于分子的运动规律要熟记。预习时间大约10分钟。3.在预习过程中要认真阅读教材,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预习导学】知识点1思维的火花,走向科学 1.最早提出“原子”一词的是 ,近代原子学说是以 为代表的科学家提出和确立的。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理论的是 。 2.下列事实中不是近代原子论的内容的是 ( )A.多数物质可由其他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合成,这些物质称为化合物B.一些物质不能由其他物质通过化学反应来合成,称为元素C.原子是元素不可再分的单元,每种元素的原子相同D.以上都不是【答案】知识点一1.德谟克里特 道尔顿 门捷列夫2.C知识点2揭开原子的“面纱”,探索未有穷期 3.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原来阴极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把这种粒子称为 。 4.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的。人们把 、 和 称为基本粒子。 5.1964年,盖尔曼继承了费米等人的长处,提出质子、中子、介子、超子等都是由三种基础粒子组成即 、 和 ,科学界将这一模型称为夸克模型。 6.至今我们已知的六种夸克分别为 。 【答案】知识点二3.汤姆孙 电子4.质子 中子 电子 质子 中子5.上夸克 下夸克 奇异夸克6.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粲夸克、底夸克、顶夸克知识点3纳米科技:从幻想到现实 7. 是一个长度单位,称为纳米,大约是 个氢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 8.纳米科技: 。 9.纳米材料的应用: 。 【答案】知识点三7.10-9 m 108.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与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科学技术9.制造产品、修补细胞等知识点4宇宙概观 10.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经历三个阶段:(1)地心说——16世纪以前认为 是宇宙的中心。 (2)日心说——16世纪以时期由 提出,认为 是中心。 (3)现在的宇宙观——18世纪后半叶开始,人类认识到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本没有中心。11. 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是一颗 星。太阳系周围有 大行星,分别是 ;土星、地球等行星周围分布着绕它们运动的天体,称为 。 【答案】知识点四10.(1)地球(2)哥白尼 太阳11.太阳 恒 八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卫星知识点5飞向太空 12.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1年4月12日, 乘 飞船完成人类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 登上月球。 13.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 载人飞船。2007年10月24日中国的 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答案】知识点五12.1957年10月4日 加加林 “东方-1”号 阿姆斯特朗13.“神舟五号” “嫦娥一号”知识点6破解宇宙奥秘之路 14.1929年,美国科学家 发现,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 。 15.1948年,物理学家 提出宇宙起源于 。 【答案】知识点六14.哈勃 离我们银河系而去15.伽莫夫 一次“大爆炸”【合作探究】任务驱动1了解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1.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图 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 (选填“有”或“没有”)更精细的结构。 2.请你在图中所空横线上完成物质结构图。【答案】任务驱动一1.B 电子 正 有 2.分子 原子任务驱动2了解探索太阳系和宇宙的历程3.我们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其他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和光年。(1)银河系很大,一般用 作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 (2)分子直径很小,一般用 作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 4.2011年5月,天空出现百年一遇的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六星连珠”天文奇观,如图所示。仰望星空,这六大行星大致处在一条线上。(1)“六星”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着 公转。 (2)分析下表数据,1 kg物质在“六星”表面所受的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大的行星有 。 行星名称 1 kg物质受到的重力/N水星 3.6金星 8.5火星 3.76木星 22.9天王星 8.3海王星 11.0【答案】任务驱动二3.(1)光年(2)纳米4.(1)太阳(2)木星和海王星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