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 变阻器素养目标1.利用铅笔芯模拟变阻器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2.重点: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分析滑片移动时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原因;熟悉常用的滑动变动器的结构,掌握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3.会识别滑动变阻器规格,说出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4.了解电阻箱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法指导1.预习时对本节内容相关知识有复习准备。如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相关知识等。2.预习时间约15分钟,通过自学课本完成预习导学部分,由于变阻器的学习属技能性训练,可以从导学中的思考性问题展开,亲自动手操作,才会深刻体会,尽快学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预习导学】知识点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 、 和 ,另外 对导体的电阻也有影响。 2.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如图所示,将N端固定,将M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1)当M端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变 ,灯的亮度 。说明电路中的电流 ,电路中的电阻 。 (2)当M端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变 ,灯的亮度 。说明电路中的电流 ,电路中的电阻 。 (3)这个实验中,引起电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的 发生变化,其 也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流也发生变化。 观察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回答下列问题。3.(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包括:瓷筒、支架、 、 、接线柱和 。 (2)滑动变阻器有 个接线柱,电阻丝外面涂着绝缘层,中间白线部分绝缘层已刮掉,它的两端连在 两个接线柱上。滑片P通过金属杆与接线柱 相连,滑片移到不同的位置时,A(或B)、C(或D)两个接线柱之间电阻丝的 不同,这样就可以改变接入电路中 的大小。 【答案】知识点一1.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温度2.(1)短 变亮 变大 变小(2)长 变暗 变小 变大(3)长度 电阻3.(1)金属杆 电阻丝 滑片(2)4 A、B C、D 长度 电阻知识点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4.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准备器材,连接滑动变阻器到电路中。5.在上图中要使小灯泡的亮度由暗变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向 端移动。进行实验操作,看看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答案】知识点二5.左知识点3电阻箱 6.电阻箱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将它的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调节 ,即可改变连入电路中的 。 7.电阻箱的读数:将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 乘以面板上标记的 ,再将它们 ,就是电阻箱连入电路中的 。 【答案】知识点三6.旋钮 电阻7.示数 倍数 相加 阻值【合作探究】任务驱动1总结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1.小组讨论,填写下列内容。(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正确接法: 。 错误接法:若同时接上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 ;若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 。 (3)滑动变阻器铭牌的含义:若标有“10 Ω 2 A”字样,则其中“10 Ω”表示 ,“2 A”表示 。 (4)要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应将滑动变阻器 接入电路。 (5)在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P放在 处。 2.观察如图所示的电阻箱,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旋钮式电阻箱有 个接线柱, 个旋钮,每个旋钮都有 个挡,此电阻箱的变阻范围是 Ω。 (2)观察并讨论: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有何异同 (3)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讨论电阻箱的使用方法。【答案】任务驱动一1.(1)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2)一上一下一根导线 定值电阻(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 Ω 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4)串联(5)阻值最大2.(1)2 4 10 0~9999(2)电阻箱也是一种变阻器,电阻箱可以将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准确地显示出来,而滑动变阻器不能读出连入电路中的阻值的大小。同时滑动变阻器可以连续地改变电阻,电阻箱不能连续地改变电阻。(3)电阻箱的使用方法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注意开关闭合前将阻值调至最大,与用电器串联接入电路中。任务驱动2探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3.如图所示,给出了几种电路元件,要求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请完成下列问题。①设计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当电路中接入变阻器后,在闭合开关前,滑动片P应调到 端。 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④当接变阻器的 和 接线柱的两种情况下,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⑤请按照你的连接方法完成下表:滑片P的移动 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 小灯泡L的亮度变化 电流表的 示数变化向左向右【答案】任务驱动二3.②A③改变电路中的电流④A、B C、D⑤变大 变暗 变小 变小 变亮 变大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