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3.1公民基本权利(课件+教案+单元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3.1公民基本权利(课件+教案+单元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大概念设计主题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主题为《理解权利义务》,聚焦““法治观念”为主体。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年义务教育第四阶段(7~9)年级要求”成长中的我“要具有”法制观念“中”了解宪法,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懂得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为依据,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理解权利义务”。
二、单元内容、学段学科关联 本单元在整册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即:前承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如何正确对待自身的权利和相应的义务,是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深化;后启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让学生深入了解并体会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为接下来学习的内容做好铺垫。单元内容一览表理解权利义务课题栏目目的和要求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正确对待公民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公民义务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已有关于公民基础权利与义务的学习内容。因此,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公民意识观念。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三、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表1《理解权利义务》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主题学习目标课前探究任务课中实践任务课后拓展任务公民基本权利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你有哪些权利案例探究公民的基本权利理解实现这些权利的方式依法行使权利知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掌握维护自身权利的正确途径和方法。行使权利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案例探究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维护自身权利的法定程序公民基本义务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体会基本义务的之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公民基本义务知多少案例探究公民基本义务内容和重要性。其他义务有哪些依法履行义务能够区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有哪些案例探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法定义务有哪些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权利意识模糊,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了解不多,不懂得行使自己的权利,更不知道尊重他人的权利。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如何维权。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不强,甚至会产生“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我年纪还小,履行义务与我无关”的想法。
五、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正确对待公民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了解其实现方式: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义务,懂得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
六、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第一单元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通过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经验,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区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公民基本权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学习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探究新知
03
课堂总结
04
05
当堂检测
目录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知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说一说你看到了宪法赋予我们哪些权利?
你还知道宪法赋予了我们哪些权利?
独立人格权、受教育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休息权)。
监督权、财产权、物质帮助权、平等权、宗教信仰权……
新知讲解
小云的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小云的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他们开始了平凡而幸福的一天。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运用你的经验
☆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受教育权。
☆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被选举权。
☆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劳动权。
☆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物质帮助权。
☆……
思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探究新知
以上人群享受我国宪法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条件:①必须是中国公民
②必须年满十八周岁
③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外国人
小学生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农民工
少数民族
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等你们满了18岁,有了选举权,你会选出怎样的人大代表呢?
要有法律意识、群众观念和履职能力,要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按照人民的意愿办事。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探究新知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言论:通过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或者其他意思的自由。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集会:依照法律规定程序,集合在露天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
出版:通过各种出版物表达思想见解以及其他意思的自由
结社: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结成某种社会团体、进行社会团体活动的自由。
游行示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自由。
探究新知
罗先生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经审理,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2)行使这项权利有什么意义?
(3)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探究活动二
探究新知
监督权
表现
意义
P36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①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注意: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
探究新知
人身自由
观看视频,说一说
1.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
2.公民人身自由包括什么?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3.分小组介绍: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探究新知
人身自由 权利内容 法律依据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住宅不受侵犯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1.禁止非法拘禁
2.禁止非法剥夺或限制 人身自由
3.禁止非法搜身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依法搜查外,不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探究新知
依据我国宪法,公民享受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探究新知
【探究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情景再现———抓小偷
阅读教材第39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提示:财产权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重要性:我们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探究新知
财产权 占有权 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拥有自己的财务;拥有自己的专利等
使用权 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 购买的房屋用于居住、开超市
收益权 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如出租自己的房屋、汽车获得的租金
处分权 指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 事实上的处分(如吃掉、用掉)和法律上的处分(如财产赠给、送给、卖给他人)
探究新知
思考:以下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哪项权利?
一个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在家帮忙吧!
内涵: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制定资助政策。
探究新知
 杨某承揽某车站20余万元的路基工程,工程验收合格后,车站支付工程款20万元,但杨某却卷款跑路,并未将工资发给工人。12天后,杨某在深圳被民警抓获归案。
杨某为什么被抓获?
农民工付出了劳动,有权获得劳动报酬,杨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侵犯了农民工的劳动权。
内容: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意义: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政策: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文化权利
探究新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
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课堂总结
政治权利和自由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自由
名誉权
人身自由
荣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
隐私权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监督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在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其他权利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法律的特殊保障
板书设计
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当堂练习
1.某市开展“我给政府提建议”活动,在活动开展的第一个季度里,共收到市民建议58件。给政府提建议,是公民行使 的具体表现。( )
①选举权 ②监督权 ③政治权利 ④社会经济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下列不属于侵犯我国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是
A.小张为其 2 岁的儿子代为开拆信件
B.村干部查阅劳教人员给家属的信
C.父母查看子女储存在电子邮箱上的电子邮件
D.公安人员出于好奇拆阅居民的信件
A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