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请把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共13分)1.下列属于植物的茎的是( )。A.花生 B.莲藕 C.萝卜【答案】B【知识点】茎的作用;茎的形态【解析】【分析】 根据对植物器官的认知,花生属于果实,它由果皮和种子构成;莲藕属于茎;萝卜属于根。可见B符合题意。2.果实和种子都长在土壤中的植物是( )。A.枣树 B.萝卜 C.花生【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果实的结构、作用【解析】【分析】果实一般都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种子都有“被子”包裹着,“被子”就是果皮。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有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西红柿和枣树长在地面上,萝卜地下部分是它的根,花生的果实和种子长在土中。3.植物一般不会被风吹倒的原因是根有( )作用。A.固定植物 B.吸收水分 C.光合作用【答案】A【知识点】根【解析】【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是某些植物长期适应陆上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向下生长的器官,它具有吸收水分和营养、固着植物的功能。所以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一般不会被风吹倒。4.我国第一长河,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答案】B【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5.(2023三上·陵城期末)( )呈花斑状,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等,很硬。A.砂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答案】B【知识点】矿物的组成【解析】【分析】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石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呈花斑状,由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的岩石是花岗岩。6.沙质土最适合种的植物是( )。A.水稻 B.红薯 C.小麦【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种类;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解析】【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分为沙质土、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最适合种的植物是红薯。7.我国地域辽阔,土壤多种多样,其中( )有深厚的腐殖质层。A.褐土 B.黑土 C.红壤【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有机质总量的50~70%.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磷等。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我国地域辽阔,土壤多种多样,其中黑土有深厚的腐殖质层。8.酒精灯使用结束后,应如何熄灭 ( )A.用灯帽盖灭 B.用嘴吹灭 C.自己熄灭【答案】A【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酒精易挥发易燃,在使用酒精灯时一定要严格遵守使用规范。酒精灯用完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禁止用嘴吹灭。9.植物的叶越多,蒸腾的水分就会越( )A.少 B.多 C.都不对【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能蒸腾水分,蒸腾水分的快慢与叶片总面积、阳光、温度和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植物的叶越多,蒸腾的水分就会越多。10.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什么作用 ( )A.减小阻力 B.不让发现 C.都不对【答案】A【知识点】鱼的特点【解析】【分析】鱼的身体表面的特点和作用:皮肤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鱼身体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是一种保护色;身体表面有黏液,利于游动,减小游泳的阻力;鱼两侧有侧线,可以感知周围水流和障碍物的情况。11.我们食用的莲藕是植物的( )。A.茎 B.果实 C.根【答案】A【知识点】茎的作用;茎的形态【解析】【分析】植物的茎有的长在地上,如柳树、竹子、玉米、西瓜等,有的长在地下,如洋葱、荸荠、莲藕、大蒜、大姜等。莲藕属于根状茎,所以莲藕可食用的部分是茎。12.我们吃的山药是植物的( )。A.根 B.果实 C.茎【答案】C【知识点】茎的作用;茎的形态;植物与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不同植物的食用部分不同,我们吃的土豆和山药属于植物的茎,它与根的区别是茎上有节。13."脚着软底靴,走路静悄悄,说话瞄瞄瞄,捉鼠本领高"说明了猫足肉垫的( )功能。A.消音 B.缓冲 C.防滑【答案】A【知识点】猫【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脚着软底靴,走路静悄悄,说话喵喵喵,捉鼠本领高”说明了猫足肉垫的消音功能。二、判断(判断对错,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T,错误的涂F,每题1分,共8分)14.在地球仪上,蓝色的表示陆地,绿色的表示海洋。( )【答案】错误【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丘陵,棕色表示高原、白色表示冰川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15.给锥形瓶塞上塞子,插上漏斗,通过漏斗往锥形瓶里快速倒水水难以流进瓶内,主要是漏斗太小的缘故。( )【答案】错误【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并且空气和水、石头等物体一样,可以占据空间。给锥形瓶塞上塞子,插上漏斗,通过漏斗往锥形瓶里快速倒水,水难以流进瓶内,主要是瓶内有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流不进去。16.植树能防止水土流失,植草则意义不大。( )【答案】错误【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大量砍伐和过度放牧会破坏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引起沙尘暴。植树造林、植草能防止水土流失,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17.做根的吸水实验时,要在水面做标记,以便于观察。( )【答案】正确【知识点】根【解析】【分析】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离子,并且具有支持、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放入植物后,在试管的水面处画一个记号是为了检查水有没有减少。18.所有有翅膀的动物都能飞翔。( )【答案】错误【知识点】鸟类【解析】【分析】一般而言,大多数鸟儿会飞,但是家禽因为长期训养,虽然长有翅膀,却失去飞行能力。在自然界中,也会有一些鸟儿因为适应环境而失去了飞行能力,如鸵鸟,企鹅等。1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和动植物的生活都离不开空气。( )【答案】正确【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和动植物都离不开空气。20.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土壤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属于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农、林、牧生产能力的各种土壤类型,包括森林土壤、草原土壤、农业土壤等的分布面积和质量状况,是供人类开发利用而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一种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1.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茎排出去的。( )【答案】错误【知识点】茎的作用;叶的作用【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树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排出去的。三、填空(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每空1分,共14分)22.陆地是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包括 和 等。【答案】大陆;岛屿【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特点:一是海陆分布极不均匀。全球陆地的67%集中在北半球,世界海洋的57%集中在南半球;二是,在陆半球的北极有一个北冰洋,而在水半球的南端有一个南极洲大陆。陆地是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包括大陆和岛屿。23.(2020三上·邹城期末) 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 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聚起来的水。【答案】河流;湖泊【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河流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湖泊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聚起来的水。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24.方木块、魔方、玻璃球等都有固定的 和确定的 。【答案】体积;质量【知识点】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 方木块、魔方、玻璃球等都属于固体,固体有固定体积和确定的质量,能够测量体积和质量。25.不同岩石的 不同。敲开岩石后,用 、小刀在新断面上划可以测试岩石的 。【答案】硬度;指甲盖;硬度【知识点】矿物的硬度【解析】【分析】物体的硬度可以根据划痕痕迹来判断,我们可以用指甲、回形针、小刀等工具采用刻画方法检验矿物的软硬。敲开岩石后,用手指甲、小刀在新断面上划可以测试岩石的硬度。用手指甲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较软;铜钥匙刻不动而小刀能刻动的硬度为硬;用小刀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很硬;用小刀划后也没有留下划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26.(2020三上·市中区期末)叶的表面有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 。【答案】气孔;蒸腾【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解答】叶的表面有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分析】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一个主要动力。还能降低植物叶片的温度。27. 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鱼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 障碍物, 水流的变化【答案】侧线;躲避;感知【知识点】鱼的特点【解析】【分析】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但一些特殊身体形态结构,在环境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变化。侧线侧线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鱼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鱼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四、实验探究(共15分)28.研究土壤的成分实验(1)实验器材:土壤若干份、放大镜、烧杯、水、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铁盘(或坩埚)、火柴。实验目的:探究土壤的成分。实验步骤:①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出现什么现象: 。②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出现什么现象: 。③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 。④结论:土壤里有 、黏土、 、水、 等成分。【答案】(1)有气泡冒出;土壤分层沉淀,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冒烟,有气味;空气;腐殖质;有机物【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壤中有空气。用玻璃棒搅拌烧杯里的水,然后静置,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粗粒的是沙子,上层很细的是黏土,这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子和很细的黏土。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冒烟,有气味,烧过以后土壤颜色变浅了,说明土壤里含有能燃烧的物质是腐殖质。29.实验器材:一株根茎叶完整的鲜嫩植物、锥形瓶(或矿泉水瓶)、棉花(或橡皮泥)、记号笔、水、植物油。(1)实验目的:探究根的 。(2)在矿泉水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把植物放入矿泉水瓶中。在矿泉水瓶中滴入花生油(或用棉花、橡皮泥把瓶口密封),防止水分蒸发,同时固定好植物,并在瓶壁水面处做标记。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矿泉水瓶中液面的变化。实验现象:矿泉水瓶中的液面会逐渐 。实验结论:由于瓶口用花生油等已密封,不会蒸发,所以液面降低的原因是: 。【答案】(1)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2)下降;根吸收了水【知识点】水的蒸发;根【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养料和固定植物的作用。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经过一天时间,植物的茎,叶依然保持良好的状态;水面降到标记线下面,说明试管中水减少了,这是因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1 / 1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请把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共13分)1.下列属于植物的茎的是( )。A.花生 B.莲藕 C.萝卜2.果实和种子都长在土壤中的植物是( )。A.枣树 B.萝卜 C.花生3.植物一般不会被风吹倒的原因是根有( )作用。A.固定植物 B.吸收水分 C.光合作用4.我国第一长河,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5.(2023三上·陵城期末)( )呈花斑状,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等,很硬。A.砂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6.沙质土最适合种的植物是( )。A.水稻 B.红薯 C.小麦7.我国地域辽阔,土壤多种多样,其中( )有深厚的腐殖质层。A.褐土 B.黑土 C.红壤8.酒精灯使用结束后,应如何熄灭 ( )A.用灯帽盖灭 B.用嘴吹灭 C.自己熄灭9.植物的叶越多,蒸腾的水分就会越( )A.少 B.多 C.都不对10.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什么作用 ( )A.减小阻力 B.不让发现 C.都不对11.我们食用的莲藕是植物的( )。A.茎 B.果实 C.根12.我们吃的山药是植物的( )。A.根 B.果实 C.茎13."脚着软底靴,走路静悄悄,说话瞄瞄瞄,捉鼠本领高"说明了猫足肉垫的( )功能。A.消音 B.缓冲 C.防滑二、判断(判断对错,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T,错误的涂F,每题1分,共8分)14.在地球仪上,蓝色的表示陆地,绿色的表示海洋。( )15.给锥形瓶塞上塞子,插上漏斗,通过漏斗往锥形瓶里快速倒水水难以流进瓶内,主要是漏斗太小的缘故。( )16.植树能防止水土流失,植草则意义不大。( )17.做根的吸水实验时,要在水面做标记,以便于观察。( )18.所有有翅膀的动物都能飞翔。( )1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和动植物的生活都离不开空气。( )20.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1.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茎排出去的。( )三、填空(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每空1分,共14分)22.陆地是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包括 和 等。23.(2020三上·邹城期末) 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 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聚起来的水。24.方木块、魔方、玻璃球等都有固定的 和确定的 。25.不同岩石的 不同。敲开岩石后,用 、小刀在新断面上划可以测试岩石的 。26.(2020三上·市中区期末)叶的表面有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 。27. 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鱼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 障碍物, 水流的变化四、实验探究(共15分)28.研究土壤的成分实验(1)实验器材:土壤若干份、放大镜、烧杯、水、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铁盘(或坩埚)、火柴。实验目的:探究土壤的成分。实验步骤:①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出现什么现象: 。②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出现什么现象: 。③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 。④结论:土壤里有 、黏土、 、水、 等成分。29.实验器材:一株根茎叶完整的鲜嫩植物、锥形瓶(或矿泉水瓶)、棉花(或橡皮泥)、记号笔、水、植物油。(1)实验目的:探究根的 。(2)在矿泉水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把植物放入矿泉水瓶中。在矿泉水瓶中滴入花生油(或用棉花、橡皮泥把瓶口密封),防止水分蒸发,同时固定好植物,并在瓶壁水面处做标记。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矿泉水瓶中液面的变化。实验现象:矿泉水瓶中的液面会逐渐 。实验结论:由于瓶口用花生油等已密封,不会蒸发,所以液面降低的原因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茎的作用;茎的形态【解析】【分析】 根据对植物器官的认知,花生属于果实,它由果皮和种子构成;莲藕属于茎;萝卜属于根。可见B符合题意。2.【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果实的结构、作用【解析】【分析】果实一般都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种子都有“被子”包裹着,“被子”就是果皮。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有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西红柿和枣树长在地面上,萝卜地下部分是它的根,花生的果实和种子长在土中。3.【答案】A【知识点】根【解析】【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是某些植物长期适应陆上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向下生长的器官,它具有吸收水分和营养、固着植物的功能。所以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一般不会被风吹倒。4.【答案】B【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5.【答案】B【知识点】矿物的组成【解析】【分析】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石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呈花斑状,由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的岩石是花岗岩。6.【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种类;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解析】【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分为沙质土、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最适合种的植物是红薯。7.【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有机质总量的50~70%.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磷等。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我国地域辽阔,土壤多种多样,其中黑土有深厚的腐殖质层。8.【答案】A【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酒精易挥发易燃,在使用酒精灯时一定要严格遵守使用规范。酒精灯用完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禁止用嘴吹灭。9.【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能蒸腾水分,蒸腾水分的快慢与叶片总面积、阳光、温度和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植物的叶越多,蒸腾的水分就会越多。10.【答案】A【知识点】鱼的特点【解析】【分析】鱼的身体表面的特点和作用:皮肤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鱼身体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是一种保护色;身体表面有黏液,利于游动,减小游泳的阻力;鱼两侧有侧线,可以感知周围水流和障碍物的情况。11.【答案】A【知识点】茎的作用;茎的形态【解析】【分析】植物的茎有的长在地上,如柳树、竹子、玉米、西瓜等,有的长在地下,如洋葱、荸荠、莲藕、大蒜、大姜等。莲藕属于根状茎,所以莲藕可食用的部分是茎。12.【答案】C【知识点】茎的作用;茎的形态;植物与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不同植物的食用部分不同,我们吃的土豆和山药属于植物的茎,它与根的区别是茎上有节。13.【答案】A【知识点】猫【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脚着软底靴,走路静悄悄,说话喵喵喵,捉鼠本领高”说明了猫足肉垫的消音功能。14.【答案】错误【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丘陵,棕色表示高原、白色表示冰川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15.【答案】错误【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分析】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并且空气和水、石头等物体一样,可以占据空间。给锥形瓶塞上塞子,插上漏斗,通过漏斗往锥形瓶里快速倒水,水难以流进瓶内,主要是瓶内有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流不进去。16.【答案】错误【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大量砍伐和过度放牧会破坏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引起沙尘暴。植树造林、植草能防止水土流失,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17.【答案】正确【知识点】根【解析】【分析】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离子,并且具有支持、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放入植物后,在试管的水面处画一个记号是为了检查水有没有减少。18.【答案】错误【知识点】鸟类【解析】【分析】一般而言,大多数鸟儿会飞,但是家禽因为长期训养,虽然长有翅膀,却失去飞行能力。在自然界中,也会有一些鸟儿因为适应环境而失去了飞行能力,如鸵鸟,企鹅等。19.【答案】正确【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和动植物都离不开空气。20.【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土壤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属于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农、林、牧生产能力的各种土壤类型,包括森林土壤、草原土壤、农业土壤等的分布面积和质量状况,是供人类开发利用而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一种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1.【答案】错误【知识点】茎的作用;叶的作用【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树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排出去的。22.【答案】大陆;岛屿【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特点:一是海陆分布极不均匀。全球陆地的67%集中在北半球,世界海洋的57%集中在南半球;二是,在陆半球的北极有一个北冰洋,而在水半球的南端有一个南极洲大陆。陆地是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包括大陆和岛屿。23.【答案】河流;湖泊【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河流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湖泊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聚起来的水。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24.【答案】体积;质量【知识点】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 方木块、魔方、玻璃球等都属于固体,固体有固定体积和确定的质量,能够测量体积和质量。25.【答案】硬度;指甲盖;硬度【知识点】矿物的硬度【解析】【分析】物体的硬度可以根据划痕痕迹来判断,我们可以用指甲、回形针、小刀等工具采用刻画方法检验矿物的软硬。敲开岩石后,用手指甲、小刀在新断面上划可以测试岩石的硬度。用手指甲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较软;铜钥匙刻不动而小刀能刻动的硬度为硬;用小刀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很硬;用小刀划后也没有留下划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26.【答案】气孔;蒸腾【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解答】叶的表面有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分析】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一个主要动力。还能降低植物叶片的温度。27.【答案】侧线;躲避;感知【知识点】鱼的特点【解析】【分析】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但一些特殊身体形态结构,在环境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变化。侧线侧线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鱼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鱼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28.【答案】(1)有气泡冒出;土壤分层沉淀,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冒烟,有气味;空气;腐殖质;有机物【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壤中有空气。用玻璃棒搅拌烧杯里的水,然后静置,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粗粒的是沙子,上层很细的是黏土,这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子和很细的黏土。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冒烟,有气味,烧过以后土壤颜色变浅了,说明土壤里含有能燃烧的物质是腐殖质。29.【答案】(1)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2)下降;根吸收了水【知识点】水的蒸发;根【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养料和固定植物的作用。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经过一天时间,植物的茎,叶依然保持良好的状态;水面降到标记线下面,说明试管中水减少了,这是因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月考试题(学生版).docx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月考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