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新宁县军田乡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2023六上·隆回期中)地球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 、 三个圈层。2.(2023六上·隆回期中)地球自转方向是 ,自转一周的时间为 天。3.(2023六上·隆回期中)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 ,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倍。4.(2023六上·隆回期中)昆虫头上的 就相当于它们的鼻子。5.(2023六上·隆回期中)除 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6.(2023六上·隆回期中)放大镜的镜片直径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7.(2023六上·隆回期中)蝙蝠是夜行性动物。( )8.(2023六上·隆回期中)所有微生物都不能用肉眼看到。( )9.(2023六上·隆回期中)纯净水中没有微生物。( )10.(2023六上·隆回期中)一般来说,在地球上太阳直射地区比太阳斜射地区温度高。(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2023六上·隆回期中)观察写有字母“p”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A.q B.b C.d12.(2023六上·隆回期中)动物细胞没有(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壁13.(2023六上·隆回期中)( )创立了“日心说”理论。A.伽利略 B.哥白尼 C.傅科14.(2023六上·隆回期中)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A.夏天升国旗时间比冬天早B.秋去冬来,春暖花开C.深夜过去,迎来黎明15.(2023六上·隆回期中)思源学校在6月20日正午12点测得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为3.0米,9月20日正午12点测得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应( )。A.大于3.0米 B.小于3.0米 C.等于3.0米16.(2023六上·隆回期中)下列植物中,( )到了冬季会落叶。A.龙柏 B.雪松 C.银杏17.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5x、20x,那么物体图象将被放大( )倍。A.35 B.30 C.30018.(2023六上·隆回期中)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早迎来黎明的是( )。A.西藏 B.北京 C.湖南19.(2023六上·隆回期中)下列物体中具有放大功能的是( )。A.玻璃棒 B.凹透镜 C.围棋20.(2023六上·隆回期中)用下图所示放大镜的镜片观察同一物体时,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片是( )。A. B. C.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21.(2023六上·隆回期中)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球围绕一根假想的轴在转动,这根假想的轴称为 ,图中 点就在这根假想的轴上。(2)A点的位置处于赤道,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是 季,而且昼 夜 。(填“长”或“短”)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地壳;地幔;地核【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球表面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是固体块状矿物,它们组成了地壳。2.【答案】自西向东;1【知识点】地球自转【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3.【答案】光学;2000【知识点】简易显微镜【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是用透镜组合而成,一般最大能把物体放大到2000倍。4.【答案】触角【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5.【答案】病毒;细胞【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细胞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除病毒以外,其他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6.【答案】错误【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大。题目说法错误。7.【答案】正确【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动物的行为【解析】【分析】动物、植物都会适应季节变化和昼夜交替而发生生物节律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等现象均有明显的年周期节律,各种蜂类、鸣禽及大多数哺乳类动物昼行夜伏,而鼠、蝙蝠、猫头鹰等属于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生物活动也受季节变化影响,鸟类和兽类多在春季繁殖,兽类在春秋两季换毛,热带动物出现夏眠,寒带动物出现冬眠以及鸟类的迁徙等。秋天树叶黄、冬练三九、大雁南飞都是适应季节变化的现象;猫头鹰昼伏夜出、县花一现是适应昼夜交替的现象。题目说法正确。8.【答案】错误【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大部分的微生物我们可以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到,蘑菇属于菌类,我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题目说法错误。9.【答案】错误【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纯净水不是蒸馏水,虽然经过消毒处理,但是水中仍然会有微生物,题目说法错误。10.【答案】正确【知识点】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主要与太阳光照射角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热越多。因此,在地球上太阳斜射地区与太阳直射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弱,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题目说法正确。11.【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若在装片上有字母q,在显微镜下看的是左右颠倒、上下颠倒的b。故选B。12.【答案】C【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在细胞膜外面,有一层厚而坚硬的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在动物和植物细胞中都有。故选C。13.【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奠定近代天文学基础,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故选B。14.【答案】B【知识点】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A.夏天升国旗时间比冬天早,是由于地球公转导致的昼夜长短的变化,故A选项正确。B.秋去冬来,春暖花开,是由于地球公转导致的四季变化,故B选项正确。C.深夜过去,迎来黎明,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的昼夜交替,故C选项错误。15.【答案】A【知识点】日影与方向【解析】【分析】6月20日正午12点太阳直射北半球,9月20日正午12点太阳直射南半球,9月20日正午12点太阳高度比6月20日正午12点太阳高度低,所以9月20日正午12点测得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应大于3.0米。故选A。16.【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解析】【分析】龙柏和雪松属于常绿乔木,冬季不落叶;银杏属于落叶乔木,冬季落叶。故选C。17.【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15×20═300.因此若选用物镜为15×,目镜为20×,则观察到的图象被放大300倍。18.【答案】B【知识点】日出时间【解析】【分析】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 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 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越往东的时区越早迎来黎明。故选B。19.【答案】A【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凡是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的透明物体,都是凸透镜。玻璃棒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属于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的功能。故选A。20.【答案】A【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大。故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A。故选A。21.【答案】(1)地轴;A(2)夏;长;短【知识点】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1)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运动,地轴是穿过地球连接南北极的轴。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地轴北极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逆时针自转,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转一圈。图中A点在地轴上。(2)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是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变,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处于夏季,此时昼长夜短。1 / 1湖南省新宁县军田乡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2023六上·隆回期中)地球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 、 三个圈层。【答案】地壳;地幔;地核【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球表面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是固体块状矿物,它们组成了地壳。2.(2023六上·隆回期中)地球自转方向是 ,自转一周的时间为 天。【答案】自西向东;1【知识点】地球自转【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3.(2023六上·隆回期中)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 ,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倍。【答案】光学;2000【知识点】简易显微镜【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是用透镜组合而成,一般最大能把物体放大到2000倍。4.(2023六上·隆回期中)昆虫头上的 就相当于它们的鼻子。【答案】触角【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5.(2023六上·隆回期中)除 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答案】病毒;细胞【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细胞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除病毒以外,其他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6.(2023六上·隆回期中)放大镜的镜片直径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答案】错误【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大。题目说法错误。7.(2023六上·隆回期中)蝙蝠是夜行性动物。( )【答案】正确【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动物的行为【解析】【分析】动物、植物都会适应季节变化和昼夜交替而发生生物节律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等现象均有明显的年周期节律,各种蜂类、鸣禽及大多数哺乳类动物昼行夜伏,而鼠、蝙蝠、猫头鹰等属于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生物活动也受季节变化影响,鸟类和兽类多在春季繁殖,兽类在春秋两季换毛,热带动物出现夏眠,寒带动物出现冬眠以及鸟类的迁徙等。秋天树叶黄、冬练三九、大雁南飞都是适应季节变化的现象;猫头鹰昼伏夜出、县花一现是适应昼夜交替的现象。题目说法正确。8.(2023六上·隆回期中)所有微生物都不能用肉眼看到。( )【答案】错误【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大部分的微生物我们可以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到,蘑菇属于菌类,我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题目说法错误。9.(2023六上·隆回期中)纯净水中没有微生物。( )【答案】错误【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纯净水不是蒸馏水,虽然经过消毒处理,但是水中仍然会有微生物,题目说法错误。10.(2023六上·隆回期中)一般来说,在地球上太阳直射地区比太阳斜射地区温度高。( )【答案】正确【知识点】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主要与太阳光照射角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热越多。因此,在地球上太阳斜射地区与太阳直射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弱,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题目说法正确。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2023六上·隆回期中)观察写有字母“p”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A.q B.b C.d【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若在装片上有字母q,在显微镜下看的是左右颠倒、上下颠倒的b。故选B。12.(2023六上·隆回期中)动物细胞没有(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壁【答案】C【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在细胞膜外面,有一层厚而坚硬的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在动物和植物细胞中都有。故选C。13.(2023六上·隆回期中)( )创立了“日心说”理论。A.伽利略 B.哥白尼 C.傅科【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奠定近代天文学基础,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故选B。14.(2023六上·隆回期中)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A.夏天升国旗时间比冬天早B.秋去冬来,春暖花开C.深夜过去,迎来黎明【答案】B【知识点】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A.夏天升国旗时间比冬天早,是由于地球公转导致的昼夜长短的变化,故A选项正确。B.秋去冬来,春暖花开,是由于地球公转导致的四季变化,故B选项正确。C.深夜过去,迎来黎明,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的昼夜交替,故C选项错误。15.(2023六上·隆回期中)思源学校在6月20日正午12点测得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为3.0米,9月20日正午12点测得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应( )。A.大于3.0米 B.小于3.0米 C.等于3.0米【答案】A【知识点】日影与方向【解析】【分析】6月20日正午12点太阳直射北半球,9月20日正午12点太阳直射南半球,9月20日正午12点太阳高度比6月20日正午12点太阳高度低,所以9月20日正午12点测得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应大于3.0米。故选A。16.(2023六上·隆回期中)下列植物中,( )到了冬季会落叶。A.龙柏 B.雪松 C.银杏【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解析】【分析】龙柏和雪松属于常绿乔木,冬季不落叶;银杏属于落叶乔木,冬季落叶。故选C。17.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5x、20x,那么物体图象将被放大( )倍。A.35 B.30 C.300【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15×20═300.因此若选用物镜为15×,目镜为20×,则观察到的图象被放大300倍。18.(2023六上·隆回期中)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早迎来黎明的是( )。A.西藏 B.北京 C.湖南【答案】B【知识点】日出时间【解析】【分析】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 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 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越往东的时区越早迎来黎明。故选B。19.(2023六上·隆回期中)下列物体中具有放大功能的是( )。A.玻璃棒 B.凹透镜 C.围棋【答案】A【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凡是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的透明物体,都是凸透镜。玻璃棒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属于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的功能。故选A。20.(2023六上·隆回期中)用下图所示放大镜的镜片观察同一物体时,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片是( )。A. B. C.【答案】A【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大。故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A。故选A。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21.(2023六上·隆回期中)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球围绕一根假想的轴在转动,这根假想的轴称为 ,图中 点就在这根假想的轴上。(2)A点的位置处于赤道,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是 季,而且昼 夜 。(填“长”或“短”)【答案】(1)地轴;A(2)夏;长;短【知识点】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1)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运动,地轴是穿过地球连接南北极的轴。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地轴北极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逆时针自转,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转一圈。图中A点在地轴上。(2)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是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变,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处于夏季,此时昼长夜短。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新宁县军田乡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学生版).docx 湖南省新宁县军田乡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