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国旗下的演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国精神”——国旗下的演讲

资源简介

“中国精神”——国旗下的演讲
老师们、同学们: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
教育培养的人要有中国心,有中国情,有中国味,换句话讲,要打上中国文化烙印,带有中国精神基因,这样的中国人才是骨子里的中国人。骨子里的中国人、骨子里的中国精神该有着怎样的内涵呢?
第一、中国精神,从不认命。天上十个太阳曝晒,大地焦枯,民不聊生,后羿用神剑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拯救了大地和百姓。地上洪水泛滥,淹没了庄稼和房屋,人们流离失所,大禹对洪水进行疏导,三过家门而不入,治好了洪水。炎帝的女儿在大海里淹死,化为一只鸟,名为精卫,每天衔西山的石块和树枝投入东海,要把大海填平。愚公家门口堵着两座大山,交通不便,硬是带着一家人挖山运土,搬走了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你也许要说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不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吗?能说明什么呢?神话传说里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本源。后羿、大禹、精卫、愚公等中国的神话英雄,作为中华先民的代表,有着多么大的气魄,多么大的抱负,多么强的意志,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不被困难吓倒,不向困难低头,不认命,不服输,不信邪,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第二、中国精神,胸怀天下。从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张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中国文化里充满了家国情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第三、中国精神,自强不息。周易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的力量源泉,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国人的自强故事不胜枚举,远的如万里长城,京杭运河;近的如红旗渠,林县人民在巍巍太行,在山腰上开凿出的“人工天河”;眼前的如中国高铁,和谐号、复兴号呼啸飞驰,书写着中国速度,中国高铁的运行里程超过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中国故事如此精彩,但近两年社会上流行一种论调,什么躺平啦什么内卷啦。今天的中学生,是躺平还是内卷?我们血脉里的自强基因根本不允许我们躺平,在学习的任务面前,不逃避,主动担当;在学习的困难面前,不畏惧,迎难而上;在学习的压力面前,不退缩,咬牙坚持。只有这样,我们才有一点中国人的味道!
毛主席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中国精神,自强不息,胸怀天下。同学们,要继承中国基因,打上中国烙印,我们就要关心国事天下事,不要关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躲进小楼成一统;我们就要发奋图强,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就要敢于拼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本次升旗仪式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激励师生在新学期振奋龙马精神,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开拓创新、拼搏奉献,行走在奋斗的春风中,收获在热辣的夏天里,共同谱写望江初中发展新篇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