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教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4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教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资源简介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一、教学目标
掌握粗盐提纯的基本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学会使用过滤、蒸发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理解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实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难点:过滤和蒸发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学情分析:
1.本节实验课首先让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海水晒盐和净化天然水,让学生设计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方案,并指出各步骤中的注意事项,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重新回顾基本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为粗盐提纯实验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可以纠正某些同学的错误记忆。
2. 在本次实验课中,通过学生粗盐提纯的实验向学生介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边做边总结,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导入新课
提问:大家平时吃的盐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们买的盐那么纯净,而直接从海水或盐湖中得到的盐却含有很多杂质?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通过实验,学习如何从粗盐中去除难溶性杂质,得到较为纯净的盐。
讲解原理
今天,我们将踏入实验室,开展一项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实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要掌握一项重要的化学操作技能,更要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实验的基本原理。粗盐,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物品一样,并非完美无瑕。它除了含有我们需要的氯化钠之外,还混杂着一些难溶性的杂质,如泥沙等。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将这些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这个实验呢?第一步,是溶解。我们将一定量的粗盐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要注意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思考为什么盐能够溶解在水中。
当粗盐完全溶解后,我们就进入了实验的第二步——过滤。过滤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分离技术。我们将滤纸对折两次,放入漏斗中,用少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然后,将溶解后的盐水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这里,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呢?对,它就像一座桥梁,既能够引流,又能防止液体冲破滤纸。
过滤完成后,我们得到了澄清的溶液。接下来,就是实验的第三步——蒸发。我们将澄清的溶液倒入蒸发皿中,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大家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同时,还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防止液体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我们就可以停止加热了。
现在,请大家按照我刚才讲解的步骤,开始你们的实验吧。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思考每个步骤的作用和意义。
实验结束后,我们来进行一下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还掌握了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最后,我想给大家留一个小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思考,希望大家能够积极探讨,共同进步。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记录、结果分析和实验感想等。
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总结教学中的得失,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同时,关注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习题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粗盐提纯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