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读本 第10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年级读本 第10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第10讲
这是我每天都要走过的路,从春天的翠绿,走到夏天的浓绿,又来到了秋天的金黄,即使到了冬天也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
我的家乡
我们校园石碑周围的鲜花娇艳欲滴,美丽动人,小路两旁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整个校园的因为有了它们空气格外清新,我们的心情舒适惬意。
我们的校园
1
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余村
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余村
开矿采石
办水泥厂
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余村
余村村支部书记鲍新民在采访中说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余村人为了温饱,开始靠山吃山,创办水泥厂,石灰窑,一跃成为了全县有名的富裕村。虽然老百姓富了,余村却“变了样”。首先是安全问题,在矿上工作的村里人死了五六个,90年代有个年轻人刚高中毕业,在矿山上被石头砸死了,还有得尘肺病的、留下终身残疾的。那个时候也压根没想过污染这回事,化工厂、尼龙厂、水泥厂,污染一塌糊涂,污水流到哪里,鱼就死到哪里。
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余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
2005年8月15日
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余村
浙江安吉竹海
浙江安吉茶园
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余村
浙江安吉余村旅游景点
浙江安吉余村农家乐
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余村
浙江安吉余村水上漂流项目
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余村
浙江安吉现场竹刻工艺品
浙江安吉竹编工艺
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余村
议一议:你更支持哪一种致富路,为什么?
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余村
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余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命共同体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就像清洁的空气,当我们畅快呼吸时不觉它的珍贵,一旦失去就会无法生存。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余村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即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
-----习近平
2009年4月28日
2
0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塞罕坝机械林场
你知道什么是“网红”吗?
0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塞罕坝
0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塞罕坝
老 中 青 三代人
0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塞罕坝
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这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0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塞罕坝
读故事,结合资料袋,探究问题:
1.为什么把“地球卫士奖”颁发给塞罕坝建设者?
2.塞罕坝人如何创造这样的奇迹?
3.从故事中悟到了什么精神?
02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走进塞罕坝
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事迹做出批示
弘扬塞罕坝精神(2017年8月14日)
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贵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用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0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塞罕坝
投入(3.49亿元):产出(152.9亿元)
1:44
阻沙源,保水源维护京津生态安全
塞罕坝效益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创造就业岗位
示范带头
人才培养、科技推广、传播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
0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塞罕坝
03
共建绿水青山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
-----习近平
2008年5月18日
03
共建绿水青山
03
共建绿水青山
03
共建绿水青山
03
共建绿水青山
03
思考:人们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的原因?
共建绿水青山
03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
共建美丽家园,美丽中国,我在行动
1、我的设计
2、我的行动
共建绿水青山
03
共建绿水青山
03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蓝天保卫战
碧水保卫战
净土保卫战
共建绿水青山
3
04
我们的绿色低碳生活
04
我们的绿色低碳生活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2020年8月,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
辨一辨:这些行为对吗?如果你是餐厅老板你会在用餐公约上写些什么?
1、节庆时节亲朋聚会多,碍于“面子”多点菜;吃不完的就直接丢掉。
2、吃自助餐时,已经付钱了能多拿就多拿。
3、用一次餐具不用刷,省时省力。
04
我们的绿色低碳生活
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我们要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爱绿护绿的意识,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播种绿色,美化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
04
我们的绿色低碳生活
大自然充满乐趣、无比美丽,热爱自然是一种好习惯,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少年儿童要在这方面发挥小主人作用。
-----习近平
2013年5月29日
05
作业布置
1、和爸爸妈妈共读“习语”。
2、录制小视频“我们家的绿色低碳生活。
1、和爸爸妈妈共读“习语”。
2、录制小视频“我们家的绿色低碳生活。
06
板书设计
第十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走进余村
“两山”理论创新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走进塞罕坝
“地球卫士”
艰苦奋斗
牢记使命
绿色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
首次提出
身边的绿水青山
共建
美丽家乡,美丽中国
我们的绿色低碳生活
勤俭节约
绿色低碳
谢谢观看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读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调查问卷
你是怎样理解“绿水青山”的,请用你的话简单描述。
你是怎样理解“金山银山”的,请用你的话简单描述。
你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是谁提出来的吗?
你认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什么关系?
注:以上问题,是对同学们所了解情况的调查,可以凭借经验和感受写一写,不知道的可以不填。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读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塞罕坝机械林场补充资料
1意志和信念铸就了这片绿色 访第一代塞罕坝林场工人陈彦娴
陈彦娴讲道:“1965年冬天,我们到马蹄坑作业区清理残木。由于积雪太深根本没有路,拖起来十分吃力,汗水把棉袄湿透了,棉衣又结成了冰甲,走起路来,全身哗哗地响。工作一整天下来,肩膀被大麻绳子磨得血红。就这样,一干就是一个多月,等回到总场场部时,大家都已认不出我们了。”“有一年春节前,就在大家高高兴兴准备回家过年的时候,突然下了一场大雪,积雪有一米多深。总场派了一辆大卡车送我们下坝,又派了一辆拖拉机推雪开道。可是,拖拉机在前面刚推出了路,后面的路又马上被狂风卷起的大雪给埋上了,走走停停,走了整整一天才挪出了4公里。天渐渐黑了,风雪也越来越大,拖拉机掉进了雪坑里,汽车也抛锚了,我们只好一个拉着一个的手,摸着黑又走回到林场。那一年的春节,我们是在坝上过的。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没有鞭炮,也没有饺子,只有对家乡、对亲人浓浓的思念。”
“这些年,林场常请我去给新职工做报告,讲我们当年创业的故事。总有年轻人问我,陈阿姨,当年你们就真不觉得苦和累吗 说真的,那时候的人们思想很单纯,没有想什么苦啊累啊的,只是想怎么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陈彦娴说,“5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树都已经长成了大树,当年的茫茫荒原已经变成百万亩林海,我们所有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流过的汗水和泪水,都变成了快乐、骄傲和自豪!”
2 当好“先锋树”再创新辉煌 访第二代塞罕坝林场务林人、场长刘海莹
刘海莹向我们讲述的是王尚海的故事:“1962年,40岁的王尚海是承德专署农业局长。组织决定筹建塞罕坝林场,派他担任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二话没说,举家上坝。建场头两年,由于造林成活率低,加上生活艰苦,人们情绪一度很低落。王尚海穿上老皮袄,骑上黑鬃马,带着技术人员跑遍了塞罕坝的山山岭岭。1964年春季,王尚海和技术人员选定了离总场只有5公里多的马蹄坑进行“大会战”。王尚海带头,会战期间谁都不回场部,大家都吃住在山上。9月末,马蹄坑“大会战”所植落叶松平均成活率达到96%以上!这是国内首次用机械栽植针叶树获得成功,笼罩在塞罕坝上的愁云被驱散了。
很多林场老职工都记得,老书记曾经当众掉过两次眼泪,一次是马蹄坑大会战胜利的时候,他跪在山坡上号啕大哭;一次是他的小儿子发高烧,因为大雪封山,孩子的病转成了小儿麻痹。知道孩子将落下终生残疾,他紧紧地抱着孩子,哭了很长时间。
王尚海在塞罕坝干了13年,在任期间林场完成造林54万亩。1989年,68岁的王尚海病逝。遵从遗愿,他的骨灰撒在了马蹄坑。伴他长眠的那片落叶松林,如今称做“王尚海纪念林”。
3那片林子就是我们的诗和远方访第三代塞罕坝林场务林人于士涛
“今天真是太高兴了。我感到激动和骄傲,我为自己当年做出到塞罕坝工作的决定而庆幸!”于士涛难掩喜悦之情,“12年前,我大学毕业时选择了塞罕坝,不仅仅因为这里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想在这片林海中,为自己,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找到实现价值的地方。”
于士涛说,刚到塞罕坝的头些日子,他被兴奋包围着。金秋时节,塞罕坝到处是诗情画意,能在这片美景中施展才华,他感觉激情澎湃,每天在林子里跑来跑去,干什么都不觉得累。
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很快,于士涛的情绪坐上了过山车,从高处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一进入11月份,塞罕坝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西北风卷着雪花刮个不停,猫在屋里都觉得冷,到外面上个厕所要下好几次决心,喝水、洗漱要到屋后的小河里砸冰取水。这还不算,不管天气如何恶劣,都要上山间伐树木、修枝打杈,天天重复着单调的体力劳动。
“最难熬的还是晚上,其他人都下山回家了,我一个人守在营林区,长夜漫漫,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白毛风吹打着窗户,有时还能听到野兽的嚎叫。”于士涛一度后悔当初的决定太草率了,甚至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再找工作。
就在这个时候,50多岁的顾殿江师傅给于士涛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坚定了他留在塞罕坝的决心:林科所老所长戴继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他曾带领科研人员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多年的超负荷工作让他积劳成疾,52岁就因病离世。临终前,他埋怨家人说:“你们真应该早点告诉我真实病情,我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完,还有许多事情没有交代。”儿子跪在他床头哭着说,爸,放心吧,您没干完的事,我接着干!
于士涛说:“和那些前辈们比起来,我突然觉得自己不像个男子汉。他们的事迹告诉我,只有荒凉的沙地,没有荒凉的人生。我下决心要做战士,不当逃兵。”
在林子里呆得久了,于士涛也像顾师傅一样,有了自己的绝活。林场中任何一片林地的位置、面积和生长情况,他都心知肚明,了如指掌。在间伐作业时,他也能够以一棵树为点,迅速判断出周围范围内哪些树是应采伐的,哪些树是应该保留的。一个作业地块下来,不用尺子量,基本能做到和设计方案相差无几。
12年来,于士涛主持完成营造林近20万亩,完成病虫害防治15万余亩,完成大田育苗200多亩。我们一起
共建美丽家园,美丽中国
我们在行动:
我的设计:
课前准备:
你爱你的家乡( )吗?
请你拍几张美丽家乡的照片,发至班级群,并在照片上编辑文字简单介绍这是哪里?
家乡环境存在哪些问题?把你发现的拍照编辑文字发群。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读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发展理念,树立“爱绿、护绿”的责任心,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家乡环境。
2、通过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方式,了解家乡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设想。
3、初步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和重要意义;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家乡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和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能透过表面看本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授课PPT、塞罕坝人故事、家乡环境的照片以及问题建议和设想
四、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在咱们学校当老师有几年的时光了吗?
嗯这个同学猜对了,8年。这八年因为你们我爱上了教育事业,因为它们我爱上这片土地。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
(出示周围环境的照片,校园环境照片)
师:这两张照片里拍摄的是我来来回回走了八年的路,路两旁的枝繁叶茂的大树日日夜夜陪伴者出行的人们,从春的翠绿,走到夏的浓绿,从夏的浓绿又来到了秋的金黄,即使到了冬天也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
师:这是哪里大家熟悉吗?
生:对这就是我们的校园美景。
师:这么美的景色,谁能赞美一下。
生:花坛石碑周围的鲜花娇艳欲滴,美丽动人,小路两旁绿树成荫、郁郁葱葱。
师:因为它们与我们同在,天空是蓝的,空气是新的,心情是舒畅的。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和老师一样喜欢和它们在一起?
生:喜欢
师:是啊,蓝天绿树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了美的享受。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余村”
(出示过年放鞭炮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图片里在干什么,你们有没有同样的经历?
点鞭炮时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你的感受如何?
生:鞭炮隆隆震耳欲聋,灰尘弥漫久久不能消散,空气混浊呼吸都变的不顺畅。
师:是的,所以国家严禁燃放烟花炮竹,保护环境。点鞭放炮都能如此,那么炸山开矿又是怎么样的场景呢?
(学生自读读本60页的内容)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了,谁来说。
生:抬头都看不见蓝色的天空。
生:出趟门回来,眉毛、头发都是白的,全是粉尘。
生:一到雨天,村里的溪水就像酱油一样。
师:不仅如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时任余村村支书的鲍新民是在采访中回忆的情景。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建议或者想法吗?
生:关停矿山
师:2003年6月,浙江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余村停掉了矿山、关掉了水泥厂,一下子全村的收入由原来的300万,降至20万元,老百姓怨声载道,就在这时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为余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播放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的视频)
师:在这段视频中习近平同志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谁知道?
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师:这句话也成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师:关闭矿山的余村又是靠什么创收的呢?
(出示余村致富方式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了这几幅图片,你觉得是以前和现在同样都是靠山吃山,哪种致富方式更有利于余村百姓的长远发展呢?
(四人为一组一分钟讨论)
生:我认为现在发展方式更有利,因为现在的余村不仅有了绿水青山,更是依靠这些生态产业创造了金山银山。
师:说的真好,请坐,让我们一起听听前余村村支书潘文革是怎么说的。
(播放采访前余村村支书潘文革视频)
师:现在的余村成了全国首个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旅游、乡村度假景区。假期里同学们可以到那里观光旅游。
(学生齐读习语:山峦层林尽染。。。。。。)
活动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余村”
师:理论是为了更好的实践,那么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呢?
首先老师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网红是什么吗?
生:是网络上特别出名的人。
师:是的,网红就是因为某一时间引起关注的人。
(出示塞罕坝人领奖图片)
师:那么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介绍的这位网红,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片林场,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它不是一代人,而是老中青三代人。它就是塞罕坝人工林场以及它的建设者们。
它之所以成为网红一时间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对象还要从2007年联合国环保大会说起,这一天塞罕坝老中青三代建设者代表带着激动和喜悦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接过了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的“地球卫士奖”。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塞罕坝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师:同学们为什么把“地球卫士奖”颁发给塞罕坝建设者?塞罕坝人如何创造这样的奇迹?从故事中悟到了什么精神?
(四人一小组默读读本内容和资料袋资料,探究问题,计时四分钟)
(全班交流: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不怕苦不怕累。。。。)
师: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贵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用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经过三代人不懈的努力,塞罕坝林场创造了惊人的效益。
(播放歌曲:《塞罕坝》)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塞罕坝之歌,重温塞罕坝精神。
活动三:共建绿水青山
师: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在2008年5月18日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
(齐读习语: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
师:所以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活环境,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
(出示学生拍摄的家乡优美环境和恶劣环境的图片)
师:那么在课前,通过拍照片调查等方式,同学们对自己家乡的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是同学们用相机记录的家乡美景,真的是“绿树村边合,青山(田野)郭外斜”---《过故人庄》孟浩然,蓝天绿树鲜花碧草,构成了我们家乡美丽画卷。
师:但是也存着着许多环境问题,一起来看。
这些图片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生:脏乱差,恶心,难受
师:发现问题,我就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大部分垃圾是生活垃圾还有一些装修产生的废旧瓦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到处都是生活垃圾?
(四人一小组,根据调查讨论原因)
生:垃圾箱太远为了省事随意倒在了树下,河沟边。
生: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
师:找到原因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6-8人为小组,上台来介绍课前设计)
师:同学们的设计有新意,口号响亮,方案更有利于我们的爱绿护绿行动,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终有一天能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丽,也请按照你们的行动计划,从今天做起。
共同努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活动四:我们的绿色低碳生活
(学生自读读本65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师:同学们,我们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哪些浪费粮食的行为呢?
生:吃饭吃的不干净,吃饭的时候拿的多吃不了,就扔了。
师:餐馆老板正在在发愁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
(出示浪费粮食的行为,辨析)
师:这些行为是否正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餐馆老板你会把这些写进用餐公约里吗?
生:会,虽然有可能会影响生意,但是长远看一定师利大于弊。
师: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我们要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爱绿护绿的意识,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播种绿色,美化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
(学生共读“习语”)
活动五:作业布置
1、和爸爸妈妈共读“习语”。
2、录制小视频“我们家的绿色低碳生活。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