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母鸡》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母鸡》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下语文《母鸡》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母鸡》是统编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作品。《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的”,这一要素在第一单元“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强调了不仅要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还要关注作家是如何表达的。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1 个多音字,会写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3.默读课文,把握作者对母鸡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句体会作者用词的严谨性。
4.通过阅读,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默读课文,把握作者对母鸡
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感受作者用词的严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整体感知
1.上节课学习了《猫》,感受到老舍先生对于猫的喜爱。今天再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板书课题。
2.结合生活交流:在你的印象中,母鸡是什么样的
3.老舍眼中的母鸡是什么样的
4.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5.自由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6.出示课文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对比阅读,引发学生质疑:
①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
②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③作者是怎样转变对母鸡的态度的
二、合作释疑 发现变化
全班交流,探寻“讨厌”的原因
1.默读课文第1~3 自然段,找出作者讨厌母鸡的理由,利用第一单元学过的抓关键词的方法,完成思维导图
(1)学生读文、归纳,完成思维导图。
(2)汇报思维导图。交流:你更喜欢哪一幅思维导图 说理由。
2.从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 讨厌”之情呢 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汇报交流句子:“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朗读指导要点:抓关键词 没完没了”和感叹号,体会老舍先生讨厌母鸡的情感。
“ 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 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朗读指导要点:(播放母鸡的声音)说感受,再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
“到下蛋的时候……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朗读指导要点:这是一个夸张句,试着读出作者对母鸡的讨厌之情。
“它永远不会反抗公鸡, 咬下一撮儿毛来。”
朗读指导要点:结合关键词 永远不会反抗" 下毒手”“ 狠狠地咬一口”体会母鸡的欺软怕硬。
3.总结写法:在描写过程中,作者通过标点符号、关键词语以及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母鸡的讨厌之情。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喜爱”的原因
1.作者为什么又不讨厌母鸡了 小组合作学习4~10自然段。
2.汇报:
(1)学生汇报思维导图。
(2)交流重点语句,进行朗读指导:
“ 不论是在院里……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体会 警戒”的意思。
想象训练:母鸡会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
“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指导要点:抓住关键词 消瘦”,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敬意。
“ 它教鸡雏们啄食……它一声也不哼。”
指导要点:圈画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说说体会到了什么。总结:抓住关键语句,感受作者用词的严谨,体会到作者喜爱母鸡的原因。
三、前后对比 关注表达
1.母鸡前后叫声的对比。男女生合作读一读。
读中思考:母鸡有了鸡雏后,叫声有什么不同的意义
指导要点:此时的叫声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孩子们,更体现的是一位母亲的责任、慈爱、勇敢、辛苦。
2.作者对母鸡前后态度的对比。讨论:“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不敢”一词可不可以去掉 母鸡变了。老舍先生还看到了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预设一: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对比,体会母鸡的慈爱。抓住“一点儿”“咕咕地紧叫”“马上”等词语指导朗读。)
预设二: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回忆前文“欺软怕硬”,体会母鸡的勇敢。)
预设三: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要教多少次。(从“不知要教多少次”体会母鸡的耐心、慈爱、负责、辛苦。)
预设四: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做动作理解“半蹲着”,体会母鸡的负责、慈爱、辛苦。)
预设五:在夜里,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要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抓住两个“顶”,体会母鸡的负责和辛苦。)
总结:文中作者对母鸡态度的前后对比,让我们读懂了作者从讨厌母鸡到喜爱母鸡的情感变化,更感受到了作者对母鸡的敬佩,对母爱的称赞。
(三)读写结合:
1.出示仙人掌和玫瑰花的。交流:你喜欢哪一个 说说理由。
2.创设情境:没有人照顾的两盆花,又有怎样的变化 说说自己的感受。
3.出示仙人掌的药用价值。交流:你对仙人掌有什么新的认识
4.写一写你对仙人掌由 讨厌”到 喜欢”的情感变化。
四、课堂总结 升华情感
师小结:我们把相关的信息整合在一起进行交流,再一次感受到老舍先生用词的确很严谨。
出示老舍先生《我的母亲》中的片段:
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看到如此“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你还忍心讨厌它吗?因此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师:透过文字,让我们看到了感动和震撼。此时此刻,你还认为作者只是在赞美母鸡吗?他其实在赞美——
预设:赞美母亲、歌颂母爱。(板书:母爱)
教师小结:天下所有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所以作者说:“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如果一定要给母亲下一个定义,我想你一定会说:“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五、选择作业,延伸课外
1.推荐阅读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阅读思考:作家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欢之情的。
2.思考单元习作:体验喂养喜爱的小动物的情景写一段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