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 八下 4.1自然界的电现象 课时训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华师大版科学 八下 4.1自然界的电现象 课时训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自然界的电现象
一、选择题
1.下列所述的情况和装置中,不属于有效利用静电现象的是(  )
A.印染厂的车间内保持适当的湿度
B.以煤为燃料的热力站使用的静电除尘设备
C.静电喷漆设备
D.静电复印装置
2.一个带电的通草球靠近一个不带电的通草球,两球将会(  )
A.相互吸引在一起 B.先吸引接触后分开
C.相互靠近一点后分开 D.相互排斥
3.用钢锯条锯开一块泡沫塑料时,钢锯条上沾有较多泡沫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固体之间的相互摩擦可能产生静电
B.此现象说明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不带电物体
C.泡沫屑与钢锯条带有异种电荷从而相互吸引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相互摩擦的物体间发生了电荷的转移
4.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泡沫塑料小球,发现小球会向玻璃棒靠近(如图所示)。关于该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丝绸摩擦玻璃棒的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
B.丝绸摩擦玻璃棒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泡沫塑料小球不可能带电
D.泡沫塑料小球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5.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
B.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
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
D.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
6.为了消除人体上因摩擦而产生的静电,在加油站里加油时,一般都要先用手触摸静电释放按钮,将静电释放掉后再加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固体之间的相互摩擦可能产生静电
B.静电释放按钮上面手触摸的部位一定是导体
C.带正电的物体甲能吸引物体乙,则物体乙一定不带电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相互摩擦的物体间发产生了电荷的转移
7.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仍出现相同的情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泡沫球不带电 B.泡沫球带正电
C.泡沫球带负电 D.无法判断泡沫球带电情况
8.在下面电学中的几个小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将气球在小女孩头发上摩擦后,小女孩的头发会飘起来,是因为气球带电,头发也带了电
B.乙图,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另一根橡胶棒,它们相互排斥说明另一根橡胶棒不带电
C.丙图,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接触两验电器金属球时,金属棒中正电荷从a向b定向移动
D.丁图,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一端,发现吸管向玻璃棒靠近,说明吸管一定带负电
9.如图所示这是一种用干粉尘、细菌收集的静电除尘装置的原理图。当含尘气体经过离子发生器时,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正离子使尘粒带正电奔向积尘盘的负极,最终被吸附到积尘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某轻小纸片靠近积尘盘被吸引,则该小纸片一定带正电
B.尘粒被吸附到积尘盘负极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空气被电离是创造了电荷,使粉尘带上了电
D.该静电除尘装置利用了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10.如图所示是一个装有静电除尘纸的拖把,扫地时除尘纸与地板摩擦后,(除尘纸比地板的束缚电子能力强)可以轻松地将附近的灰尘清扫干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创造了电荷
B.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后带正电
C.静电除尘纸吸附灰尘利用了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D.静电除尘纸与地面摩擦后,电子移动方向从除尘纸到地面
二、填空题
11.为了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某企业引进静电除尘设备,治理生产中的空气污染。启动静电除尘设备,混浊空气进入除尘腔即被电离成离子和电子,由于异种电荷相互   ,其中的电子会向设备的阳极板(带正电)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上   (填“正”或“负”)电荷,带了电的尘粒继续运动,碰到阳极板失去电性,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向底部的集尘板。
12.在干燥的天气里,用橡皮气球摩擦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这是因为橡皮气球和头发摩擦时带上了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互相   的缘故。
13.构成物质的原子由   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是一些生活用品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梳子与图中   摩擦最容易带电,此过程中梳子因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负电。
14.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   的结果.
15.如图为我市2022年11月底发生的雷电现象,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放电的两者所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云层和空气摩擦带电的实质是    (选填“产生了新电荷”或“电荷发生了转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静电的用途分析。
【解答】A.印染厂的车间内保持适当的湿度,是为了释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避免对印染造成影响,故A符合题意;
B.以煤为燃料的热力站使用的静电除尘设备,可以除去尘土,故B不合题意;
C.静电喷漆设备,这是对静电的应用,故C不合题意;
D.静电复印装置,这是对静电的应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B
【解析】【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带电的通草球靠近不带电的通草球时,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通草球会被吸引; 通草球被吸引相接触之后会带上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通草球立刻被排斥, 所以两球将会出现的现象是先吸引接触后分开。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B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是物体在摩擦的过程中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得其中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
【解答】A. 固体之间相互摩擦可能会产生静电,A正确
B. 锯条和泡沫塑料摩擦时会使泡沫塑料带与条锯不同的电,因此此现象不能说明带点物体可以吸引轻小不带电物体,B错误
C. 摩擦起电会使其中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正确
D. 摩擦起电是物体在摩擦的过程中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D正确
故答案为:B
4.【答案】A
【解析】【分析】摩擦起电的本质不是创造电荷,而是电荷转移的过程,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B.小球靠近玻璃棒,说明玻璃棒带电了,即丝绸和玻璃棒摩擦过程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故A正确,B错误;
CD.如果小球带异种电荷,那么它也会靠近玻璃棒,故C、D错误。
故选A。
5.【答案】B
【解析】【分析】(1)(2)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3)(4)在摩擦起电中,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塑料丝悬浮在塑料管上浮,则塑料丝与塑料管表现为排斥力,即带同种电荷,故A错误;
B.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故B正确;
C.毛皮与塑料管摩擦时,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塑料管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故C错误;
D.根据摩擦起电的原理可知,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它与毛皮摩擦失去的电子数,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对摩擦起电的本质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A.固体之间的相互摩擦可能产生静电,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静电释放按钮上面手触摸的部位一定是导体,这样才能将产生的电荷传到大地上释放,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带正电的物体甲能吸引物体乙,则物体乙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负电,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相互摩擦的物体间发产生了电荷的转移,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泡沫球,二者相互吸引,那么小球:①可能不带电,因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②可能带正电,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改用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仍出现相同的情形,那么小球:①可能不带电,因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②可能带负电,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者比较可知,则泡沫小球肯定不带电。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A
【解析】【解答】A.将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头发、气球分别带等量的异种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小女孩的头发会飘起来,故A正确;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用带负电,与另一根橡胶棒相互排斥,说明另一根橡胶棒带同种电荷,即带负电,故B错误;
C.a带正电(缺少电子)、b不带电(正电荷数等于负电荷数),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b的自由电子向a定向移动,而金属棒中正电荷不能移动,故C错误;
D.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丝调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靠近吸管一端,发现吸管向玻璃棒靠近,说明吸管带负电或不带电,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实现电子转移,使物体带电,是摩擦起电现象;电荷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9.【答案】B
【解析】【解答】A、若某轻小纸片靠近积尘盘被吸引,由于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则该小纸片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A错误;
B、含尘气体经过离子发生器时,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正离子使尘粒带正电奔向积尘盘的负极,所以尘粒被吸附到积尘盘负极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正确;
C、电荷不能凭空产生、被创造,C错误;
D、该静电除尘装置利用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摩擦起点的实质是电荷之间的转移,电荷不能凭空创造。
10.【答案】C
【解析】【解答】A.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实现电子转移,使物体带电,A不符合题意;
B.除尘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地板强,和地面摩擦后得到电子带负电,B不符合题意;
C.静电除尘纸吸附灰尘,是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C符合题意;
D.静电除尘纸与地面摩擦后,除尘纸得到电子,电子从地面到除尘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间相互摩擦,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11.【答案】吸引;负
【解析】【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答。
【解答】启动静电除尘设备,混浊空气进入除尘腔即被电离成离子和电子,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其中的电子会向设备的阳极板(带正电)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上负电荷,带了电的尘粒继续运动,碰到阳极板失去电性,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向底部的集尘板。
12.【答案】异种;吸引
【解析】【解答】用橡皮气球摩擦头发时,发生电子转移,因橡皮气球和头发带上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
【分析】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时,实现电子转移,两物体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3.【答案】原子核;毛皮;得到
【解析】【解答】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根据图像,梳子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弱,相互摩擦时最容易带电,摩擦时,梳子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容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分析】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物体间相互摩擦,得到电子带负电。
14.【答案】同种;排斥
【解析】【解答】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即静电球是带电的,人体是导体,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体也带了和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故人的头发上也会带上与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据同种电荷相斥可知,头发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故头发越梳越蓬松.
【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5.【答案】异种;电荷发生了转移
【解析】【分析】(1)摩擦起电的本质为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二者电性相反,电荷量相同。
(2)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解答。
【解答】如图为我市2022年11月底发生的雷电现象,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放电的两者所带的是异种电荷;云层和空气摩擦带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