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旅游行为地理 课件(共44张PPT)- 《旅游地理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旅游行为地理 课件(共44张PPT)- 《旅游地理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旅 游 地 理 学
第二章
旅游行为地理

旅游者
旅游动机、决策与行为
旅游流


第2章
主要内容

旅游者
一 、旅游者
二、 旅游需求
国际旅游者: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施中度过至少1夜的游客。 (76年联合国定义)
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小时而少于1年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世界旅游组织定义)
国际定义
(一)旅游者的定义
一 、旅游者
游客:
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它国家(或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它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
国内定义
(一)旅游者的定义
一 、旅游者
海外旅游者:
是指在来华旅游入境的海外游客中,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国内旅游者:
是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在境内其它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一)旅游者的定义
一 、旅游者




异地性
享受性
业余性
消费性
地域性
(二)旅游者的特点
一 、旅游者









观光型
娱乐消遣型
文化知识型
公务型
医疗保健型
(二)旅游者的特点
一 、旅游者
二、 旅 游 需 求
(一)




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
人口状况
受教育水平
旅游目的地的供给状况
旅游产品价格和货币汇率
季节性(时间)强度指数
高峰指数
R =
Pn =
(二)旅游需求的时间特征
R为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强度指数;
Xi为各月游客量占全年的比重
Pn为高峰指数,V1为最繁忙时期的游客数,Vn为在第n个时期内的游客数
二、 旅 游 需 求
地理集中指数:
G =
(三)旅游需求的空间特征
G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T为旅游地接待游客总量,n为客源地总数
二、 旅 游 需 求
定性预测方法
定量预测方法
灰色预测模型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法
回归模型预测法
专家意见法
旅游者意图调查法
(四)旅游需求的空间特征
二、 旅 游 需 求
一、旅游动机
二、旅游决策
三、旅游行为

旅游动机、决策与行为
图2-1
五种需要的关系
旅游动机:
促使旅游行为产生的主观条件 。
一、旅游动机
(一)旅游动机概念
心情的 动机 身体的 动机 精神的 动机 经济的
动机
思乡之心 治疗需求 知识的需求 购物目的
交际之心 保养需求 见闻的需求 商务目的
信仰之心 运动需求 欢乐的需求
表2-1旅游动机分类表
(二)旅游动机分类
一、旅游动机
个人背景因素
个性心理因素
近自我中心型
自我中心型
近多中心型
多中心型
中间型
图2-2人格类型分布 (引自Mc Intosh & Goelder)
(三)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动机
认识需要阶段
评价筛选阶段
决定旅游阶段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二、旅游决策
(一)旅游决策的一般过程
社会支持因素






个人心理因素
群体支持因素
个人社会经济因素

他因素
(二)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
二、旅游决策
个人决策
集体决策
社会决策
(三)旅游决策的类型
二、旅游决策
三、旅游动机
(一)旅游消费行为模式
刺 激 外部 条件 旅游团行为规范
旅游环境
导游员言行
其他
内部 条件 旅游者未被满足的需要
反 应 外显
部分 行为
表情
手势
内隐
部分 态度改变
兴趣增加
知识扩大
心理活动 知觉
态度
个性
图2-2 旅游者行为的一般模式
(二)旅游者一般行为表现
旅游准备阶段
旅游过程中
旅游结束阶段
三、旅游动机
(三)不同旅游者的行为表现
1.个性与旅游行为
2.社会群体与旅游行为
(1)个性特征与旅游行为
(2)生活方式与旅游行为
(1)家庭与旅游行为
(2)社会阶层与旅游行为
三、旅游动机
3.旅游者心理类型与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
(三)不同旅游者的行为表现
(1)旅游者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旅游。
(2)旅游者游完较高级别的目的地或旅游点后,如果资金和时间允许,一般也不停留在原地游览级别较低的旅游点,而是迁移到其他地方,游览该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
(3)旅游者力图采用环状路线旅游,避免走回头路。
(4)在中小尺度空间,旅游者采用节点状旅游路线,即以居住地为中心,旅游者分数次向不同方向做一日游。
(四)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1.旅游者空间行为基本特点
三、旅游动机
2.旅游者空间行为基本模式
模式一:单一直线型模式
模式二:环型模式
三、旅游动机
模式三:直线—环型模式
模式四:复合线型模式
模式五:基营型模式
三、旅游动机
3.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演进过程
图2-8 旅游者空间行为演进模式
三、旅游动机
(五)旅游者的行为层次
1.旅游者行为的地域空间等级层次
2.旅游者行为的旅游动机因素
游览观光
娱乐、购物
休养、疗养、宗教
朝拜、会议、考察、调查、商务、其他
基本层次
提高层次
专门层次
图2-9 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三、旅游动机

旅游流
一、旅游流概述
二、世界旅游流
三、中国旅游流
一、旅游流概述
(一)旅游流概念
旅游流是以旅游客流为主体,包括旅游信息流、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旅游能流等在内的复杂系统。
(二)旅游流的形成
首先,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往返的过程,也是资金流动的过程。
其次,旅游客流与旅游物流不可分割。
再次,伴随着游客的旅游活动,还会产生能量流动。
(三)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区域性
季节性
规模性
波动性
集中性
一、旅游流概述
二、世界旅游流
(一)世界旅游流
1.洲际旅游流
欧美地区的主导
东亚太、欧洲、美洲的竞争
2.国家间旅游流
(1)源头分析
(2)流向分析
1.法国 (重要目的地)
2.美国 (重要客源国)
3.西班牙(世界旅游接待大国 )
4.德国(旅游大国)
5.英国(近代旅游业的创始国 )
6.日本(出游大国 )
7.意大利(重要的旅游接待国和客源输出国 )
(二)世界旅游大国
二、世界旅游流
(三)现代国际旅游需求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1.旅游目的地重心向东转移
2.客源市场趋向分散
3.中远程旅游渐趋兴旺
二、世界旅游流
三、中国旅游流
(一)中国入境旅游流
1.入境旅游流源头分析
人数:港澳同胞>外国人>台湾同胞
消费:外国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
(2)洲别分析
(3)国别分析
日、韩、美、俄等
(1)结构分析
亚洲旅游者>欧洲旅游者>
美洲旅游者>大洋洲旅游者
2.入境旅游流流向分析
(1)流向空间分区
(2)旅游流空间流动
华南、华东和华北
大型旅游流:京←→沪、广←→深、广→京、深→京、广→沪、京→西等。
中型旅游流:宁←→沪、京→广、京→桂、沪→苏、沪→杭、杭→京和深→沪等。
小型旅游流:京→深、沪→广、沪→深、沪→桂、沪←→西、苏→沪、杭→沪、广→桂、广→西、桂→京和西→京等。
(一)中国入境旅游流
3.入境旅游流的发展趋势
(1)主要热点旅游城市常胜不衰
(2)客流流向呈现分散趋势
(一)中国入境旅游流
图2.14  2004年出境旅游流源头区域分布
(二)中国出境旅游流
1.出境旅游流源头分析
2.出境旅游流流向分析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目的地 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 日本 越南 韩国 俄罗斯 美国 泰国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接待人数(万人次) 639.3 405.8 54.6 41.7 38.0 35.9 24.4 22.9 22.4 16.2
表2-2 中国出境旅游流目的地国家和地区 (2005年1-6月)
3.出境旅游流发展趋势
(1)出境旅游流持续高速增长
(2)客流流向将呈现“五洲四海”分布
(二)中国出境旅游流
(三)中国国内旅游流
1.国内旅游流源头分析
(2)源头分析
2004年,农村居民出游人数6.43亿人次(58%);
城外居民出游人数4.59亿人次(42%)。
江浙沪
京津冀
辽吉黑
粤渝鄂
(1)结构分析
长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江苏)
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珠三角地区(广东、海南、广西)
西南地区(云南、四川、重庆)
西北地区(陕西)等。
2.国内旅游流流向分析
(三)中国国内旅游流
3.国内旅游流空间流动
4.国内旅游流的发展趋势
东密西疏,沿江沿海密、边远内地疏,大城市密、边远区疏
(1)国内旅游流规模渐趋扩大
(2)国内旅游流的流向特性
(三)中国国内旅游流
思考题
1.简述旅游需求的时空特征
2.用图表说明四种旅游需求预测模型的要求和特征
3.从个性心理因素,简述旅游者的旅游偏好,试举例
4.用旅游决策一般过程图来系统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5.阐述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6.国际旅游流将呈现怎样的新趋势?
7.检索相关资料,列出中国近5年主要的旅游客源国及相关数据
8.试用PEST分析法,分析我国出境旅游流向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