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旅 游 地 理 学第四章旅游环境地理主要内容第一节 旅游与环境第二节 旅游环境容量第三节 旅游环境保育与管理第四节 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旅游与环境(一)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一、环境对旅游的影响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对旅游的影响2.人文环境对旅游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对旅游的影响自然环境各要素对旅游的影响(二)经济发展环境对旅游的影响1. 教育水平2. 价值观念3. 宗教信仰4. 文化因素(三)政治和法律环境对旅游的影响(四)社会文化环境对旅游的影响1.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2. 贸易均衡3. 外币兑换率4. 能源价格一、环境对旅游的影响对水体的影响噪声和大气污染生物资源遭受危害(破坏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垃圾污染旅游开发污染(不合理的设计、选址和建设;滥建大型人工景点)游览活动的污染旅游引起的社会文化问题(传统文化的弱化或同化;传统文化的舞台化、商品化和庸俗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以至丧失)二、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一)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促进旅游地自然环境良性发展促进旅游地人文环境的良性变化(二)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旅游环境容量第二节旅游环境容量自然容量社会容量物质容量生态容量设施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感知容量旅接待地社会容量图4-1 旅游环境容量体系图一、基本空间标准场所 基本空间标准 场所 基本空间标准动物园 25m2/人 射箭场 230m2/人植物园 300m2/人 骑自行车场 30m2/人高尔夫球场 0.2-0.3ha/人 钓鱼场 80m2/人滑雪场 200m2/人 狩猎场 3.2ha/人溜冰场 5m2/人 旅游牧场、果园 100m2/人码头:小型游艇 2.5-3ha/只 徒步旅行 400m2/团汽艇 8ha/只 郊游乐园 40-50m2/人海水浴场 20m2/人 游园地 10m2/人划船池 250m2/只 露营场:一般露营 150m2/人野外比赛场 25m2/人 汽车露营 650 m2/台表4-1 日本旅游场所基本空间标准表表4-2欧美旅游设施基本空间标准住宿设施 旅馆 10-35m2/人建筑面积 海滨假日饭店 15m2/人山区旅店 19m2/人饮食 超过500床位,旅馆外餐饮用地 24m2/人娱乐 海滨胜地 0.1m2/人山区滑雪旅游地 0.25m2/人室外电影场 最多1000人/场夜间俱乐部 最多1000人/处开敞空间 (户外娱乐和赏景) 海滨或乡村旅游地 20-24m2/床滑雪旅游地 5-15m2/床行政和中心 集中服务(洗衣和食物处理等) 最少0.3m2/床服务 行政、健康与卫生服务 0.2m2/床一、基本空间标准二、自然容量(一)设施容量(二)旅游资源容量Ce、Cb分别为主副食品、住宿床位决定的旅游环境容量(日);Di为第i种食物的日供应能力;Ei为每人每日对第i种食物的需求量;Bj为第j类住宿设施床位数;m为游人所耗食物的种类数;l为住宿设施的种类数C为极限容量;T为每日开放时间;T0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A为资源的空间规模;A0为每人基本空间标准(三)生态容量F0为生态容量(日容量),即每日接待游客的最大允许量;Pi为每位旅游者一天内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量;Si为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第i种污染物的数量(量/日);Ti为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一般取一天。扩展性旅游生态容量:F为扩展性旅游生态容量(日容量);Qi为每天人工处理掉的第i种传染物量。二、自然容量三、社会容量旅游感知容量接待地社会容量Cp为时点容量;Cr为日容量;A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为基本空间标准;K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T为每日开放时间;T0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接待地社会容量指旅游接待地区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生活方式和社会开化程度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可以承受的旅游者数量。四、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其中,T为旅游地容量;Di为第i旅游景区容量;Si为第i旅游景点容量;Ri为第i景区内道路容量;m、n、p分别为景区、景点数、景区内道路条数;C为非活动区接纳游人量。第三节旅游环境保育与管理一、旅游环境保育(一)相关概念旅游环境保护:旅游环境保护是借助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认识污染和破坏旅游环境的根源与危害,通过全面规划,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旅游环境污染和破坏,促进旅游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旅游环境教育:旅游环境教育以旅游资源为载体,以旅游为媒介,向旅游活动的参与者进行环境教育的一种形式,包括从旅游者离开居住地到旅游结束后返回居住地全过程和对相应的旅游开发规划、经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及导游员等进行的环境教育。(二)旅游环境保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必要性紧迫性(1)保护自然景观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2)保护人文景观是保护文化完整性和文化遗产的需要(3)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1)旅游环境的自然衰败(2)旅游环境的人为破坏一、旅游环境保育(三)旅游环境保育原则监督管理与宣传教育相统一;旅游开发与环境和谐统一;宏观法规与具体细则相统一;近期开发与永续利用相统一;(四)旅游环境保育理论方法1.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也称为环境容量,是指旅游地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存在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影响因素:游客的特征旅游区及居民的特征一、旅游环境保育2.LAC(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理论实施计划并监测评价选择最佳方案制定管理行动计划制定替选方案确定标准现状调查选择监测指标描述机会、冲突确定关注点图4.2 LAC理论框架一、旅游环境保育(五)旅游环境保育内容自然环境保育人文环境保育旅游资源保育旅游氛围培育一、旅游环境保育调整旅游资源价格体系;实现旅游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建立科学的旅游环境审计制度;制定科学的旅游环境规划(六)旅游环境保育对策措施教育和普及先进理念加强行业经营与管理正确认识旅游对环境的双重作用;按照旅游环境容量接待旅游者;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一、旅游环境保育旅游环境管理以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对一切可能损害旅游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施加影响,协调旅游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使旅游发展既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能保护旅游资源。二、旅游环境管理(一)旅游环境管理涵义(二)旅游环境管理的特点综合性区域性社会性非程序化(三)旅游环境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机构优化原则奖惩激励原则信息反馈原则二、旅游环境管理(四)旅游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指导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计划职能监督职能(五)旅游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转变观念政策支持法律保障科技支持环境教育二、旅游环境管理第四节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发展是前提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公平性广泛参与性生态文明的目标政策和法律体系现实性(确保旅游资源建立在旅游现实的土壤中;旅游发展必须尊重资源与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全面性 (旅游发展的普遍性 、旅游发展的普适性 )持续性(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因素间的关系,以实现现代人和后代人都能平等、公正、长期地享受旅游发展给人类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二、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一)基本原则(二)具体内容合理规划,综合决策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保护是前提也是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建立和完善旅游保护机制;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强化治理措施 ;加大植被保护力度,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景区常住人口,加强环境保护宣传 ;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三)对策与措施二、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思考题1.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用案例来说明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2.用图来描述旅游环境容量体系,简述不同容量的概念3.什么是基本空间标准?说说我国旅游设施的基本空间标准4.谈谈你对缓解旅游景区(点)饱和与超载问题的对策5.什么是旅游环境管理?试述与旅游环境保护的联系与区别6.简述可持续旅游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