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任务三管理中餐厨房的生产运行基本流程: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都哪些中餐厅?请同学们根据我们之前所学内容思考一家好的餐厅是如何运营的? (可以从厨房布局、所需工作岗位来说) 【基础知识】 一、中餐厨房的组织结构与主要岗位职责 (一)中餐厨房的组织结构 按照厨房的规模划分,中餐厨房的组织结构可分为大型中餐厨房、中型中餐厨房和小型中餐厨房。 大型中餐厨房的组织结构如图2-14所示。 图2-14 大型中餐厨房组织结构 中型中餐厨房的组织结构如图2-15所示。 图2-15 中型中餐厨房组织结构 小型中餐厨房的组织结构如图2-16所示。 图2-16 小型中餐厨房组织结构 (二)中餐厨房的主要岗位职责 (1)总厨师长 ①组织和指挥厨房工作,制定各厨房的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 ②根据餐饮部的经营方针和生产任务,制定各餐厅的标准菜单和厨房菜谱。 ③根据季节和节日组织制作特色食品。 ④亲临现场指挥大型的、重要的宴会、酒会、冷餐会,亲自制定菜单、组织生产并进行检查和督导。 ⑤根据各厨房食品原材料的使用情况和库房存货量,制订采购计划。 ⑥控制食物成本。 ⑦检查各厨房设备运转情况和厨具使用情况。 ⑧严控厨房卫生和生产安全。 ⑨根据各厨房的生产特点编制工作时间表,并检查下属的出勤情况。 (2)分厨房厨师长 ①协助总厨师长制定菜单,带领员工按规定烹调。 ②检查炉灶、冰箱等设备的运转和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上级汇报。 ③及时纠正、处理出品质量问题。 ④检查员工的仪容、仪表和包干区卫生。 ⑤监督厨师按程序操作,对加热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生产安全。 ⑥负责本厨房员工的排班、值班和轮休,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做出评估。 (3)加工领班 ①带领本组员工按规格加工食品原材料,并及时提供给切配班组。 ②带领并督导本组员工按规格标准进行各项加工工作。 ③熟悉食品原材料的特点,能充分利用食品原材料,准确控制成本。 ④了解库存量,合理安排用料。 ⑤不断研究和改进加工工艺,密切注意餐饮动向。 ⑥检查本组员工仪容、仪表、设备保养工作和包干区卫生。 ⑦安排员工的排班、值班和轮休,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做出评估和考核。 (4)切配领班 ①督导本组员工按规格切配。 ②合理用料,准确配份。 ③负责每日检查冰箱、工作台及储物柜中的原材料数量和质量,向加工厨师预订明日的食品原材料并负责货物验收工作。 ④及时通知前台食品原材料的剩余量,以免引起顾客的误会。 ⑤检查本组员工的仪容、仪表和包干区卫生。 ⑥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和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上级汇报。 ⑦安排员工的排班、值班和轮休,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做出评估和考核。 (5)炉灶领班 ①督导炉灶厨师按照操作程序和工艺要求烹制各种菜肴。 ②督导炉灶厨师正确控制烹制的火候,正确使用及保管各种调料品。 ③检查产品的质量。 ④负责控制产品烹饪的成本。 ⑤向总厨师长提供调味品申购单并负责验收工作。 ⑥检查督导厨师做好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和安全消防工作。 ⑦协助总厨师长对炉灶厨师进行培训及绩效考核。 ⑧每日下班前负责检查炉灶燃料系统是否关闭,炉灶清洁工作是否做完。 ⑨负责炉灶区域内设备、设施的清洁、维护及保养工作。 ⑩安排员工的排班、值班和轮休,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做出评估和考核。 (6)冷菜领班 ①合理安排冷菜、卤水的制作及上菜程序,带领本组员工制作冷菜。 ②检查本组员工的仪容、仪表和包干区卫生。 ③每天检查冰箱内的食品质量和数量,做到当天制作当天销售。 ④根据经营和销售情况,订购食品原材料并负责货物验收工作。 ⑤带领本组员工研究业务,提高冷菜制作水平,能够根据季节变化推出新款冷菜。 ⑥安排员工的排班、值班和轮休,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做出评估和考核。 (7)面点领班 ①根据经营销售情况,按规格标准安排本组员工制作面点。 ②根据宴会的规模,穿插供应面点,若遇大型宴会和重要顾客,协助总厨师长制定点心单。 ③带领本组员工研究业务,不断推出新品。 ④负责检查、维护面点间的设备与用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上级汇报。 ⑤检查本组员工的仪容、仪表和包干卫生区。 ⑥安排员工的排班、值班和轮休,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做出评估和考核。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中餐厨房的组织结构是根据什么原理设置的?(效率原则、餐饮企业岗位的设置必须体现具体工作内容和范围、应保证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应得利益相统一) 二、中餐厨房的产品质量管理 (一)产品质量的内容 (1)色,指产品的成品颜色。产品呈现出的色彩是烹饪食品原材料的固有色、环境色和光源色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烹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产品色彩的完整性,不可只关注产品本身色彩的搭配,还要善于利用环境色和光源色,以便通过产品的颜色激发顾客的食欲。 (2)香,指产品散发出来的气味。美食的香味能令人愉悦,增加食欲。 (3)味,指食品原材料经烹饪产生的特殊味道,包括甜、酸、苦、辣、鲜、咸、麻等,这些味道能刺激顾客的味蕾,进一步激发食欲。美味是经得住人们回味和细品的,是让人们念念不忘的根本所在。 (4)形,指产品最终呈现的形态。影响产品形态的因素有食品原材料的形态、刀工的处理技法、烹饪加热后的变化和产品的装盘拼摆等。在处理产品形态时,切忌过度雕琢、反复触摸拼摆,以免造成污染或产生华而不实的感觉。 (5)质,指产品的质地,如韧性、弹性、脆性、胶性、黏附性、纤维性等。偏离特有质地的产品一般视为不合格。例如,本应口感酥脆的油条变得绵软,本应口感嫩滑的蒸鱼变得坚硬等。 (6)器,指盛装产品的器具。器具的大小要与产品的分量相称,避免出现产品过多漫至器具边缘,或产品过少缩在器具中心的情况。另外,器具的样式、风格要与产品相称,以便突出产品的特色。 (7)营养,是产品必须具备的质量标准。根据产品的外表和内在质量可判断其是否具备营养。例如,炒制的绿色蔬菜可根据其颜色判断维生素的损失程度;蒸鱼可通过品尝判断鱼是否新鲜。 (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1)厨房生产人员的因素。生产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情绪变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其中,生产人员的职业素养是比较稳定的个人品质,不会轻易改变,而情绪往往会因人际关系、社会、生理、工作环境、家庭等因素产生波动。管理者在进行现场管理时,既要正面督导,也要善于观察,及时为员工排忧解难、化解矛盾、努力创造积极愉快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情绪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食品原材料的因素。食品原材料是产品质量的根本,若食品原材料质量不佳,即使是良厨精工产品也会难如人意。厨房管理者应严把采购、验收和贮存关,确保食品原材料的质量。 (3)餐饮企业服务因素。产品温度受传菜员传菜的速度影响很大,传菜不及时会导致冷菜升温,热菜降温,影响产品质量。另外,某些造型精巧的菜点如果在送餐过程中变形,其质量也会打折扣。 (4)顾客因素。某些特色菜在吃法上有所讲究,如果囫囵吞食,产品口感会大打折扣。例如,吃蟹黄汤包时应先咬开面皮,再吮吸馅汤,最后细品蟹黄,而有些顾客不懂此中门道很可能一口咬下半个蟹黄汤包,这样不仅汤汁易飞溅或烫伤口腔,而且还无法品尝出汤包滋味。因此管理者应在尊重顾客的基础上,巧妙地提醒那些对特色菜不了解的顾客,从而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应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最优?请提出具体做法。 三、中餐厨房的卫生管理 (一)管理员工的个人卫生 (1)员工进入厨房,必须着装整齐,戴工作帽、穿工作服,保持衣冠整洁。 (2)员工必须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3)便后要用洗手液清洗双手,保持双手清洁。 (4)任何时间都不许在工作间内吸烟。 (5)避免对着食物咳嗽和打喷嚏。 (6)如果手有创伤,应贴上防水药贴,并且在处理食物时戴上一次性手套。 (7)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以符合健康要求。若员工患上腹泻、发烧或其他有可能污染食品的疾病时,应立即停工治疗。 (二)管理岗位环境卫生 (1)每次工作完成后,统一清洁,定期进行大扫除。 (2)定人、定岗、定时清扫,经常保持环境清洁,做到厨房内无苍蝇、无蟑螂等。 (3)厨房操作台、地面、地沟、墙角、门窗和房顶应保持清洁干燥,无油垢、无污渍。 (4)禁止用不干净的抹布、碟子、砧板或桌子接触食物。 (5)不要把纸箱或报纸等杂物放在货架上。 (6)禁止闲杂人员出入操作间。 (7)每天擦拭1.8米以下墙面一次,每周擦拭1.8米以上墙面一次。 (三)管理设备、器具卫生 (1)容器保持完好、无破损、无油垢,并分类摆放。 (2)案台、刀具、灶台、抹布应专岗专用,保持清洁、无异味,防止交叉污染。 (3)冰箱内的食品摆放要保持整齐,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清洁。 (4)时常检查设备是否有破损或生锈,确保设备操作情况良好。 (5)厨房设有水果、凉菜专用的案板、刀具,使用前后需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6)每月清洗排烟设备一次。 (7)每周清洁厨房照明设施一次。 (四)管理食品卫生安全 (1)不购、不收、不用腐烂变质的食品原材料。 (2)蒸煮米饭前,蒸柜和大米必须清洗干净。 (3)肉类、水产类等要保持鲜活,瓜果要去皮、洗净。 (4)蒸煮的食品要蒸熟煮透,油炸、煎制的食品要保持营养,不能炸糊。 (5)售卖过的和变质、变味的食品不得再次售卖。 (6)所有食品原材料不得混放,必须分类、分开存放。 (7)严禁在工作区吸烟。 【课堂互动】请同学们总结,应从哪些方面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的?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做“项目考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