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课时分层作业3.5 四季的成因一、选择题1.我们住北半球,探探住南半球,我们这里是炎热的夏季时,探探那里是( )。A.冬季 B.夏季 C.春季2.关于地球上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现象形成的原因,你认为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C.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3.四季更替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四季的形成还与( )有密切关系。A.地球自转 B.地轴倾斜 C.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二、填空题4.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始终指向 附近。5.由于地球公转面产生的现象是 (选填“四季变化”或“潮起潮落”)。6.地球围绕着 自西向东自传,地轴始终指向 附近,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 的结果。地球绕太阳 导致一年有四季变化。7.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现,如果把太阳放在宇宙的中心,解释天文现象将会更为简洁,因此再一次提倡 。(选填“地心说”或“日心说”)三、判断题8.四季交替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太阳围绕地球不停地旋转。( )9.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大地的平静和日月星辰的升降,所以天体都是以地球为中心运转的。( )10.地球上温度的变化与太阳照射角度无关。( )11.地球公转是四季产生的原因,地球公转一圈是一年。( )12.地球上四季的变化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四、简答题13.地球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交替变换是怎样形成的?五、实验题14.五(1)班的同学在研究阳光照射角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他们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请你完成下列问题。实验计划 一、问题:光线照射角度与温度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推测:光线直射时温度高。 三、相同条件:室温,黑色纸袋,温度计,灯泡距测试袋的距离 四、不同条件:…… 五、实验方法:……(1)框中的实验计划中,不同的条件是 。(2)框中实验计划中,使用黑色纸袋的主要目的是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同一时刻光线照射的角度越小,温度 。六、综合题观察、分析图,回答下列问题:15.在甲、乙、丙三地中,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 。16.在一天之中,甲、乙、丙三地日落最晚的是 。17.当太阳直射甲地或乙地时,地球位于左图中的 (填“A”“B”“C”或“D”)处。18.当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是 季,南半球时 季。19.当地球位于D处时,北半球是 季,南半球时 季。20.请简单描述四季交替现象是如何形成的?21.当地球从A移向B时,上海的白昼将变 (填“长”或“短”),此时上海地区获得的太阳能量将逐渐 (填“增多”或“减少”);当地球从C移向D时,北京的黑夜将变 (填“长”或“短”),此时北京地区获得的太阳能量将逐渐 (填“增多”或“减少”)。1.A2.C3.B4.北极星5.四季变化6.地轴 北极星 自转 公转7.日心说8.×9.×10.×11.√12.×13.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地球公转时,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使得太阳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温度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形成了四季。14.光线照射角度 用黑色纸袋模拟地面 越低15.丙 16.甲 17.B 18. 春 秋 19. 冬 夏 20.(意思相近即可)地球不停地围绕着太阳公转。由于地轴倾斜,在地球公转一圈的过程中,每天正午时地面上的物体影长会不断变化(也就是阳光照射角度在不断变化),气温也随着不断变化。冬季物体影长长,气温低,夏季物体影长短,气温高,春秋两季气温适中,以而形成四季交替的现象。 21.长 增多 长 减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