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运用你的经验“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已亥杂诗》“言之有物,而行之有格也”《礼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运用你的经验规格或方式法规规守、恪守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3.2青春有格课件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修养:培养行已有耻、止于至善的意识;培养廉耻之心,懂得荣辱之分。健全人格: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责任意识:树立规则意识,学会自省和慎独。教学重点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教学难点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道理。自 主 学 习1. “行己有耻”的含义及原因?P282. 我们怎样做到“行己有耻”?P28~293. 如何理解“止于至善”?P294. 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P30~315. 如何做到“止于至善”?P29~32青春有格那么用什么来规范和引导青春呢?行己有耻止于至善请同学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黑板书写“青春有格”青春需要规范和引导行己有耻壹孔子曰行己有耻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是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含义)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意思是: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课堂笔记(一) 整理在笔记本上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出生以来五十多年的往事。把其生活中违背道德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忏悔了他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污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屈辱。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还隐隐作痛。思考:1.卢梭做的对么?2.内心隐隐作痛说明卢梭是个怎样的人?知廉耻 懂荣辱 有所为 有所不为。耻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校园欺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知耻而后勇”!勿忘国耻,警钟长鸣!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校规校纪、法律法规,不仅会受到批评和道德谴责,情节严重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沉迷网络吸食毒品吃零食知廉耻 ,懂荣辱 ,有所为 ,有所不为。需要我们有羞耻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用行为证明并创造自己,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么做 (要求)课堂笔记(二) 整理在笔记本上方法与技能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增强“我想要”的力量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加强自我监控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123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③加强自我监控。A.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放学后及时回家B.不随意给同学起绰号,不随手乱扔垃圾C.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认真完成作业▲怎样增强自控力?如果你的同年级有同学遭受校园欺凌,你会怎么选择?围观参与制止没做到行己有耻违反校规和法律不仅有知耻之心,还做到了止于至善止于至善0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含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至善:就是善的极点,就是把自己人性里面善的、光明的那一面发挥到极点。止:达到至:最,极止于至善:达到极完美的境界笔记礼貌待师与同学互帮互助给老人让座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如何做到止于至善?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如何做到止于至善?②向榜样学习: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对个人)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对社会、对国家)榜样的作用?笔记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而返。慎 独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不足,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这对我们追求止于至善有何启示?如何做到止于至善?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你怎样,你的国家就怎样!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如何做到止于至善?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积极调整自我,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以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②见贤思齐,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笔记6、怎样做到止于至善?(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P29)(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P30)(3)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P31)(4)以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P32)3.2青春有格-思维导图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含义(What):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要求(How)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③加强自我监控含义(What)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要求(How)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做人做事的底线道德境界的追求收获平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____________;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_______。做法含义:可耻的事不做含义:是追求“至善”的精神境界做法行己有耻底线止于至善高度①有知耻心②有底线意识③有自控力①从小事做起②见贤思齐③自我省察,慎独课堂小结青春有格1.青春有格,这里的“格”所表达的是( )A.飞扬青春 善待青春B.墨守成规 循规蹈矩C.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D.我行我素 唯我独尊C随堂练习2.青年人是奋进的一代,也是敢于尝试证明自我的一代,但在青春的生命旅途中,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下列古语、格言所蕴含的道理与此无关的是( )A.羞耻之心,义之端也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D.学贵有疑D随堂练习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对“止于至善”认识正确的是( )①“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②“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④“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向榜样学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随堂练习4.“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行走在这条路上,需要我们( )①与朋友坦诚相待,毫无保留 ②舍弃物质追求,养护精神③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④汲取榜样力量,见贤思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随堂练习要求:1.完成人物简介小卡片,写明追随的原因和向他(她)靠近的方式。2.精心制作,张贴于桌面,能够激励自己。活动:我心中的那颗星我来做一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青春有格课件上课.pptx 不拘一格.mp4 止于至善.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