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五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作业检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五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作业检测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五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作业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农业领域,“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出现并不断壮大;手工业领城,集中的手工工场规模不断扩大。这表明当时的欧洲(  )
A.土地关系发生了变化 B.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
C.热衷新航路和“三角贸易” D.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工场内盛行劳动分工、简单协作,采用了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14-16世纪,伴随着西欧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社会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西欧迎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这表明当时的欧洲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ABC三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内容,中世纪晚期还没有开展新航路探索及三角贸易,不符合题意;
D项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世纪晚期的欧洲社会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世纪晚期的欧洲社会的相关史实。
2.阿拉伯帝国不断扩张,控制西亚、北非等地,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751年,它与当时中国的____________发生了军事冲突。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击败唐朝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A项唐朝和题干信息相符,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掌握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的大致过程。
3.下图为“英国棉手织工场工人和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统计图”,下列关于下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线是对棉纺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
B.乙线是对棉纺织工厂工人人数的统计
C.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D.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C
【知识点】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甲线人数在不断增加,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ABD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业革命,要求学生具备读图能力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罗马民法大全中的 是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著作和论文汇编而成的(  )
A.《新法典》 B.《法学汇纂》
C.《法理概要》 D.《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拜占庭帝国皇帝组建的法典编纂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成《法学汇纂》。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
A项《新法典》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颁布的法令汇编,不符合题意;
B项《法学汇纂》是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形成的,符合题意;
C项《法理概要》是罗马法学家指导学习法律的文献汇编,不符合题意;
D项《查士丁尼法典》是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查士丁尼及其法典,要求具备知识识记能力。
5.据右图所示内容可得出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推翻了封建制度 B.都是民族解放运动
C.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都推动了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
【答案】C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据题干示意图可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通过《人权宣言》、1789年8月”“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的过程;“起义军夺取楚望台军械库、1911年10月10日”“成立湖北军政府、1911年10月11日”“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体现了辛亥革命的过程。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两者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A项都推翻了封建制度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没有推翻封建制度,不符合题意;
B项都是民族解放运动错误,法国大革命不是民族解放运动,不符合题意;
C项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共同之处,符合题意;
D项都推动了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错误,法国大革命没有涉及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共同之处及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表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这次战争是美国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战争的结果是北方美国联邦战胜南方美国邦联,是资本主义经济战胜种植园经济,是自由战胜奴隶压迫,更是一种社会潮流战胜落后迂腐,而后渐渐树立美国精神自由、开放、进步。该材料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资本主义的危机与应对
【答案】B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题干“这次战争是美国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战争的结果是北方美国联邦战胜南方美国邦联,是资本主义经济战胜种植园经济,是自由战胜奴隶压迫,更是一种社会潮流战胜落后迂腐,而后渐渐树立美国精神自由、开放、进步”描述的是美国内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A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题干材料应纳入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扩展等史实及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的史实。
7.近年来,美国屡屡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动辄挥舞“关税大棒”、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世界经济复苏。美国还在全球多个地区大搞排他性经贸“小圈子”,推销霸凌型贸易条款。美国上述行为(  )
A.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B.推进了经济全球化
C.破坏了多极化格局 D.违反了世贸的规则
【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近年来,美国屡屡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动辄挥舞‘关税大棒’、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世界经济复苏。美国还在全球多个地区大搞排他性经贸‘小圈子’,推销霸凌型贸易条款”美国这些做法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宗旨。联系所学,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AC两项题干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推进了经济全球化错误,美国的做法阻碍了经济全球化,不符合题意;
D项违反了世贸的规则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大事年表能体现历史发展进程。下列大事年表可以归纳的主题是(  )
1949年 苏联等国建立“经互会”
20世纪50年代 赫鲁晓夫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 东欧政局剧烈动荡
1991年年底 苏联解体
A.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B.苏联的改革与发展进程
C.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D.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苏联等国建立‘经互会’”、“赫鲁晓夫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题干“东欧政局剧烈动荡”、“苏联解体”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遭受挫折。综上所述题干大事年表的主题是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A项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只有苏联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符合,不符合题意;
B项苏联的改革与发展只有“赫鲁晓夫改革”符合,不符合题意;
C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只有“东欧政局剧烈动荡”、“苏联解体”符合,不符合题意;
D项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是题干大事年表反映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及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关键是对表格信息的解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9.写读书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好习惯。涵涵同学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请你判断,涵涵学习的内容主要发生在(  )
A.冷战时期 B.一战时期
C.二战时期 D.一超多极时期
【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二战后美苏两国实行冷战,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阿富汗战争发生在1979年,都处于冷战时期。
A项冷战时期发生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为切入点,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冷战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冷战的表现。
10.在两极格局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努力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以下选项最符合该国际形势特点的是(  )
A.亚非会议召开 B.联合国的建立
C.APEC的建立 D.不结盟运动兴起
【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不结盟运动兴起最符合该国际形势特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不结盟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不结盟运动的相关史实。
11.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以下关于改革开放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改革开放工作已经完成,不用继续推进
②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故②③④正确。
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故①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改革开放进程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
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2.“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牵挂,流露出饱满深厚的人民情怀。这表明(  )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对人民负责是党的根本宗旨
④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牵挂,流露出饱满深厚的人民情怀。这表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故①②④正确。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共享发展成果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13.2021年,全国实际新开工改造5.56万个城镇老旧小区,该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组织实施方式跟过去有很大不同。“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要有居民充分参与,改造方案出台后,还要听取大家的意见再调整。这表明(  )
①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居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③改造方案出台后,广泛听取民意有利于实行民主监督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该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组织实施方式跟过去有很大不同。“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要有居民充分参与,改造方案出台后,还要听取大家的意见再调整。这表明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居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故①②正确。
改造方案出台后,广泛听取民意有利于实行民主决策,而非民主监督,故③错误;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人民民主的特点、民主决策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
14.浙江省某市在市、区政务服务大厅及各专业服务分厅设立专窗,集中接收由于各种原未能成功受理或审批的业务,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此举是为了(  )
A.完善机构设置 B.扩大政府权力
C.更好服务群众 D.创新工作方式
【答案】C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浙江省某市在市、区政务服务大厅及各专业服务分厅设立专窗,集中接收由于各种原未能成功受理或审批的业务,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这是为了更好服务群众,故C正确。
“完善机构设置”“创新工作方式”是要求,不是目的,故AD不符合题意;
政府权力是法定的,不得随意扩大,故B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参与民主生活,感知民主价值,增强民主意识,做合格公民。
15.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云展播”,结合馆藏文物开发文创产品,不断创新展示和传播手段,让馆藏文物“活”了起来,为文化遗产走近大众、走向国际提供了重要助力。博物馆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有利于(  )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②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③推动中外文化的融合与统一
④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博物馆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故①②正确。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而非统一,故③错误;
博物馆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没有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16.下侧图片告诉我们青少年(  )
①我国耕地资源丰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②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道路
③要拒绝浪费,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④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落实于生活细节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图片告诉我们青少年要节约粮食,说明要拒绝浪费,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落实于生活细节中,故③④正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实现,故①错误;
“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道路”的主体不是青少年,故②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传统美德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17.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符合这一理念的有(  )
①苗族医生坚持为本村居住的多个民族的群众免费诊疗
②某工厂的汉族师傅指导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学习新技能
③某彝族山村依托自身的草场优势发展畜牧业脱贫致富
④青海玉树地震后各民族群众纷纷向灾区运送救援物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分析】苗族医生坚持为本村居住的多个民族的群众免费诊疗,某工厂的汉族师傅指导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学习新技能,青海玉树地震后各民族群众纷纷向灾区运送救援物资,反映了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故①②④正确。
某彝族山村依托自身的草场优势发展畜牧业脱贫致富,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民族团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18.联合国报告指出,到2030年,可能还会有1.3亿人加入极端贫困人口的行列,这样的情况,对全球在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的努力造成沉重打击。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
①各国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行动
②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③停止竞争,以发展为根本原则
④贫困国设立递进式的减贫目标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解决极端贫困和饥饿问题需要各国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行动,贫困国设立递进式的减贫目标,故①④正确。
材料涉及的是发展,不是和平,没有强调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故②不符合题意;
要鼓励公平竞争,而非停止竞争,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19.小明在笔记本上摘录了一段有关我国国情的学习材料,其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关心共同命运 B.谋求互利共赢
C.贡献中国智慧 D.积极谋求发展
【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学习材料,可知体现了我国积极谋求发展,故D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关心共同命运,谋求互利共赢,贡献中国智慧,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积极谋求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时不我待,中国要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20.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奋勇争先。这需要青少年(  )
①自立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②怀揣梦想,用前辈的智慧成就个人未来
③对党忠诚,做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
④施展才华,前进路上确保自己事事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奋勇争先。这需要青少年自立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对党忠诚,做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故①③正确。
实现中国梦要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之中,故②错误;
施展才华,前进路上要把国家梦想放在首位,而非确保自己事事成功,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实现中国梦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梦想,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21.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大会上说道:“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一个国家要想不断发展进步,就要不断地改革、进取、砥砺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伯里克利还建立津贴制度。
材料二: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材料三: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伯里克利时期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其改革有何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政治上是如何改革的?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法兰克王国维系分封的纽带是什么?他与日本的改革都属于什么性质的改革?
【答案】(1)机构:公民大会;目的: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达到高峰
(2)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立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纽带:土地的封赐;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雅典伯里克利统治时期,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建立了津贴制度。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公元8世纪查理 马特任法兰克王国宫相时,实行“采邑制”改革形成了封建贵族的等级制度,维系该关系的纽带是土地封赐。查理 马特改革与日本的大化改新都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日本的大化改新,查理 马特改革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2.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的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期间的暂时休战”。
材料二: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材料三:面对庞大的失业大军和贫穷者,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公共工程管理署、国民工程管理署等机构,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为数以万计的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此外,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等。
(1)材料一中“上一轮争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暂时休战”。
(2)根据材料二用史实说明“二战中,苏联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政府为解决失业和贫困问题采取的措施。
【答案】(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出现一战后相对稳定时期;但是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矛盾进一步激化、复杂,注定该体系不可能长期存在。
(2)史实: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意思接近两点即可)
(3)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奇的开始”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上-轮争夺'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方、远东、亚太地区的关系,客观上维护了欧洲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发展;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出现一战后相对稳定时期,但是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矛盾进一步激化、复杂,注定该体系不可能长期存在。
(2)根据材料二“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知,1941年10月,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战的转折点;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意思接近两点即可)
(3)根据材料三“面对庞大的失业大军和贫穷者,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公共工程管理署、国民工程管理署等机构,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为数以万计的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政府为解决失业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根据材料“《社会保障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政府为解决贫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通过颁布《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1年伊始,德国电视2台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纪录片……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1》
材料二:布尔什维克们试图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但是在1920年后苏俄大地不断发生的农民暴动提醒列宁和他的布尔什维克们“此路不通”……在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后,列宁和俄共终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了务实的调整,并很快收到成效。……但是历史让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列宁去世后仅仅两年斯大林就放弃了这一务实的探索,他试图用一种强制的高效的行政手段来取代一切自然的经济行为。
材料三: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民主、自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但其价值是恒久永存的。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谈一谈马克思的贡献。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和成功实践的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务实的调整”和“强制的高效的行政手段”分别指的是什么?请简要说说两者的区别。
(3)材料三反映了大国崛起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1)《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第一国际;巴黎公社,十月革命。
(2)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使用货币、商品等手段发展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等;苏联模式:使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排斥货币、商品经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忽视民生。
(3)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民主法制,杰出领袖。(符合题意写出2个方面即可)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关键词“《马克思和阶级斗争》”“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马克思所撰写的《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1864年,组织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第一国际”可见,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是:撰写并发表《资本论》;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建立第一国际。第一次尝试:1871年,在马克思理论指导下,法国巴黎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一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成功实践:1917年,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成功实践了马克思主义。
(2)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1920年后......在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后。列宁和俄共终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了务实的调整”,结合所学可知,1920年,列宁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新经济政策,缓解了苏俄国内矛盾,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强制的高效的行政手段: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列宁去世后仅仅两年斯大林就放弃了这一务实的探索,他试图用一种强制的高效的行政手段来取代一切自然的经济行为”,结合所学知识,斯大林采取高度集权经济政治手段进行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了苏联模式。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建设与商品货币关系等结合起来发展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苏联模式,使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排斥货币、商品经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忽视民生,使苏联体制日益僵化,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3)材料三“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反映了大国崛起与思想解放有关;材料三“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反映了大国崛起与制度创新有关;材料三“民主、自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反映了大国崛起与民主法制有关;材料三“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反映了大国崛起与杰出领袖有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克思的贡献,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大国崛起的因素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24.【“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 “八八战略”,引领浙江大地开启精彩蝶变。20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踔厉奋发、砥砺前行。3个“最”,看浙江经济建设20年!
破茧成蝶、凤凰涅槃“最”精彩: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8千亿元跃升到2022年的7.77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万元提高至7.1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940元提高至3.76万元,连续多年居全国省区第1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37缩小到1.90,是全国倍差最小的省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从6.8%提高至11.1%,居全国第3。
创新发展、攀高图强“最”强劲:战略科教力量取得重大突破。区域创新能力从全国第6位跃居第4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3.6%提高至68%;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系数全国最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提高至66.3%,2个国家大科学装置落地建设。
绿色发展、细描精绘“最”迷人:森林覆盖率从59.4%提高至61.2%,位居全国前列。“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城市随处可见。绿色出行渐成主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实现全覆盖,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浙江20年来发生的巨变。
(2)根据材料“第二‘最’”,归纳浙江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秘诀。
(3)浙江的发展道路体现哪些新发展理念?并运用“共筑生命家园”的有关知识,谈谈浙江的发展选择对我们的启示。
【答案】(1)巨变: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实力增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融合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2)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3)绿色、协调/共享
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或②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之中;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浙江20年来发生的巨变。解答此题应围绕“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8千亿元跃升到2022年的7.77万亿元”等,说明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实力增强;围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万元提高至7.1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940元提高至3.76万元”等,说明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围绕“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37缩小到1.90,是全国倍差最小的省区”等,说明城乡融合发展;围绕“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从6.8%提高至11.1%,居全国第3”等,说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2)此题要求根据材料“第二‘最’”,归纳浙江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秘诀。解答此题应概括材料内容,围绕“区域创新能力从全国第6位跃居第4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3.6%提高至68%”等,说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系数全国最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提高至66.3%,2个国家大科学装置落地建设”等,说明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3)、此题要求指出浙江的发展道路体现哪些新发展理念,并运用“共筑生命家园”的有关知识,谈谈浙江的发展选择对我们的启示。第一小问,围绕“森林覆盖率从59.4%提高至61.2%,位居全国前列”“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城市随处可见。绿色出行渐成主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实现全覆盖,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等,说明体现了绿色、协调、共享等理念。第二小问为启示类问题,概括材料内容,从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之中,走绿色发展道路等角度说明。
【点评】此题考查共享发展成果、对外开放、科教兴国战略、新发展理念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围绕材料中数据进行分析,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2)概括材料内容,从创新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等角度说明。(3)结合可持续发展、新发展理念等知识,概括材料内容说明。
25.金华市某校团委围绕“关注时政新闻”准备展开宣讲,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节选】 【“人民日报”公众号】 【“浙江发布”公众号】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在历史关头,我们共同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习近平主席出席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纪实。双方谈到了台湾问题。这也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习近平主席直指关键:“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 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主题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来自海内外的300余名嘉宾出席论坛。中外嘉宾表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举办“良渚论坛”对于感悟古老文明魅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与交流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报告节选彰显中国自信。请说说我国定能实现伟大复兴之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2)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这句话的?
(3)良渚遗址展现中华文化什么特点?作为青少年,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助推中华文化发展?
【答案】(1)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②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④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等等。
(3)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行动: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②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扬中华文化;③传承并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
【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说说我国定能实现伟大复兴之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概括材料内容,联系教材知识,说明实现伟大复兴之民族自信的根本在于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此题要求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这句话的。围绕材料内容,联系国家统一的相关知识,说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④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等等。
(3)此题要求指出良渚遗址展现中华文化什么特点,并说明作为青少年,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助推中华文化发展。回答第一小问,应概括材料内容,指出中华文化的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第二小问为措施类问题,概括材料内容,联系教材知识,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并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方面阐述。
【点评】此题考查自信的中国人、维护国家统一、中华文化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此题指向明确,回顾教材知识说明即可。(2)结合维护国家统一的知识,概括材料内容说明,要注意答案的规范性。(3)联系中华文化的知识,结合材料内容说明即可。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机遇与挑战】2013年,习近平主席着眼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多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累计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范围涵盖五大洲大多数国家以及联合国等各主要国际组织。在科技创新上,“中国智造”越来越多,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尤其是全球化技术开放遭遇挑战,关键核心技术走自主创新之路已成大势所趋。
【和平与发展】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达成和解。三国同时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2023年4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巴西总统举行会谈。两国元首表示,双方要深化务实合作,稳步推进现有重大合作项目,深挖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等领城合作潜力,探索加强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合作。
(1)请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我国面临哪些发展契机和新挑战。
(2)我国和巴西签署合作项目,主要体现了当今世界哪一基本特征?结合【和平与发展】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是如何同世界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的?
【答案】(1)机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挑战:“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
①在政治上,我国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如在中国的协调下,沙特和伊朗达成和解,恢复外交关系。②在经济上,我国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如中巴两国都致力于深化务实合作,发展双边关系。③在文化上,我国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如我国与巴西在文化、科技领域加强合作。④在生态上,我国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如我国与巴西,在清洁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
(3)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中国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利益,互信互利,取长补短,寻求共同增长点,努力探索与建立新型发展合作机制,以中国的发展为引擎,带动区域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我国面临哪些发展契机和新挑战。解答此题应概括材料内容,围绕“累计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范围涵盖五大洲大多数国家以及联合国等各主要国际组织”等,说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围绕“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尤其是全球化技术开放遭遇挑战,关键核心技术走自主创新之路已成大势所趋”等,说明“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此题要求说明我国和巴西签署合作项目,主要体现了当今世界哪一基本特征,并结合【和平与发展】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小问,分析材料,可知体现类经济全球化。第二小问,围绕“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深挖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等领城合作潜力,探索加强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合作”等,说明我国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如在中国的协调下,沙特和伊朗达成和解,恢复外交关系。我国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如中巴两国都致力于深化务实合作,发展双边关系。我国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如我国与巴西在文化、科技领域加强合作。我国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如我国与巴西,在清洁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
(3)此题要求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是如何同世界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的。此题为体现类问题,围绕“累计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范围涵盖五大洲大多数国家以及联合国等各主要国际组织”等,说明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围绕“深挖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等领城合作潜力,探索加强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合作”等,说明中国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利益,互信互利,取长补短,寻求共同增长点,努力探索与建立新型发展合作机制,以中国的发展为引擎,带动区域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点评】此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概括材料内容,回顾教材知识说明即可。(2)概括材料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说明即可。(3)此题为体现类问题,围绕材料内容说明即可。
1 / 1浙江省金华五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作业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农业领域,“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出现并不断壮大;手工业领城,集中的手工工场规模不断扩大。这表明当时的欧洲(  )
A.土地关系发生了变化 B.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
C.热衷新航路和“三角贸易” D.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2.阿拉伯帝国不断扩张,控制西亚、北非等地,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751年,它与当时中国的____________发生了军事冲突。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下图为“英国棉手织工场工人和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统计图”,下列关于下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线是对棉纺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
B.乙线是对棉纺织工厂工人人数的统计
C.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D.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4.罗马民法大全中的 是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著作和论文汇编而成的(  )
A.《新法典》 B.《法学汇纂》
C.《法理概要》 D.《查士丁尼法典》
5.据右图所示内容可得出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推翻了封建制度 B.都是民族解放运动
C.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都推动了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
6.这次战争是美国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战争的结果是北方美国联邦战胜南方美国邦联,是资本主义经济战胜种植园经济,是自由战胜奴隶压迫,更是一种社会潮流战胜落后迂腐,而后渐渐树立美国精神自由、开放、进步。该材料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资本主义的危机与应对
7.近年来,美国屡屡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动辄挥舞“关税大棒”、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世界经济复苏。美国还在全球多个地区大搞排他性经贸“小圈子”,推销霸凌型贸易条款。美国上述行为(  )
A.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B.推进了经济全球化
C.破坏了多极化格局 D.违反了世贸的规则
8.大事年表能体现历史发展进程。下列大事年表可以归纳的主题是(  )
1949年 苏联等国建立“经互会”
20世纪50年代 赫鲁晓夫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 东欧政局剧烈动荡
1991年年底 苏联解体
A.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B.苏联的改革与发展进程
C.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D.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9.写读书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好习惯。涵涵同学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请你判断,涵涵学习的内容主要发生在(  )
A.冷战时期 B.一战时期
C.二战时期 D.一超多极时期
10.在两极格局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努力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以下选项最符合该国际形势特点的是(  )
A.亚非会议召开 B.联合国的建立
C.APEC的建立 D.不结盟运动兴起
11.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以下关于改革开放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改革开放工作已经完成,不用继续推进
②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牵挂,流露出饱满深厚的人民情怀。这表明(  )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对人民负责是党的根本宗旨
④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2021年,全国实际新开工改造5.56万个城镇老旧小区,该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组织实施方式跟过去有很大不同。“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要有居民充分参与,改造方案出台后,还要听取大家的意见再调整。这表明(  )
①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居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③改造方案出台后,广泛听取民意有利于实行民主监督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浙江省某市在市、区政务服务大厅及各专业服务分厅设立专窗,集中接收由于各种原未能成功受理或审批的业务,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此举是为了(  )
A.完善机构设置 B.扩大政府权力
C.更好服务群众 D.创新工作方式
15.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云展播”,结合馆藏文物开发文创产品,不断创新展示和传播手段,让馆藏文物“活”了起来,为文化遗产走近大众、走向国际提供了重要助力。博物馆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有利于(  )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②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③推动中外文化的融合与统一
④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下侧图片告诉我们青少年(  )
①我国耕地资源丰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②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道路
③要拒绝浪费,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④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落实于生活细节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符合这一理念的有(  )
①苗族医生坚持为本村居住的多个民族的群众免费诊疗
②某工厂的汉族师傅指导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学习新技能
③某彝族山村依托自身的草场优势发展畜牧业脱贫致富
④青海玉树地震后各民族群众纷纷向灾区运送救援物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联合国报告指出,到2030年,可能还会有1.3亿人加入极端贫困人口的行列,这样的情况,对全球在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的努力造成沉重打击。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
①各国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行动
②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③停止竞争,以发展为根本原则
④贫困国设立递进式的减贫目标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9.小明在笔记本上摘录了一段有关我国国情的学习材料,其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关心共同命运 B.谋求互利共赢
C.贡献中国智慧 D.积极谋求发展
20.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奋勇争先。这需要青少年(  )
①自立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②怀揣梦想,用前辈的智慧成就个人未来
③对党忠诚,做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
④施展才华,前进路上确保自己事事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21.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大会上说道:“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一个国家要想不断发展进步,就要不断地改革、进取、砥砺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伯里克利还建立津贴制度。
材料二: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材料三: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伯里克利时期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其改革有何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政治上是如何改革的?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法兰克王国维系分封的纽带是什么?他与日本的改革都属于什么性质的改革?
22.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的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期间的暂时休战”。
材料二: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材料三:面对庞大的失业大军和贫穷者,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公共工程管理署、国民工程管理署等机构,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为数以万计的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此外,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等。
(1)材料一中“上一轮争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暂时休战”。
(2)根据材料二用史实说明“二战中,苏联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政府为解决失业和贫困问题采取的措施。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1年伊始,德国电视2台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纪录片……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1》
材料二:布尔什维克们试图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但是在1920年后苏俄大地不断发生的农民暴动提醒列宁和他的布尔什维克们“此路不通”……在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后,列宁和俄共终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了务实的调整,并很快收到成效。……但是历史让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列宁去世后仅仅两年斯大林就放弃了这一务实的探索,他试图用一种强制的高效的行政手段来取代一切自然的经济行为。
材料三: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民主、自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但其价值是恒久永存的。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谈一谈马克思的贡献。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和成功实践的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务实的调整”和“强制的高效的行政手段”分别指的是什么?请简要说说两者的区别。
(3)材料三反映了大国崛起与哪些因素有关?
24.【“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 “八八战略”,引领浙江大地开启精彩蝶变。20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踔厉奋发、砥砺前行。3个“最”,看浙江经济建设20年!
破茧成蝶、凤凰涅槃“最”精彩: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8千亿元跃升到2022年的7.77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万元提高至7.1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940元提高至3.76万元,连续多年居全国省区第1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37缩小到1.90,是全国倍差最小的省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从6.8%提高至11.1%,居全国第3。
创新发展、攀高图强“最”强劲:战略科教力量取得重大突破。区域创新能力从全国第6位跃居第4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3.6%提高至68%;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系数全国最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提高至66.3%,2个国家大科学装置落地建设。
绿色发展、细描精绘“最”迷人:森林覆盖率从59.4%提高至61.2%,位居全国前列。“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城市随处可见。绿色出行渐成主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实现全覆盖,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浙江20年来发生的巨变。
(2)根据材料“第二‘最’”,归纳浙江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秘诀。
(3)浙江的发展道路体现哪些新发展理念?并运用“共筑生命家园”的有关知识,谈谈浙江的发展选择对我们的启示。
25.金华市某校团委围绕“关注时政新闻”准备展开宣讲,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节选】 【“人民日报”公众号】 【“浙江发布”公众号】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在历史关头,我们共同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习近平主席出席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纪实。双方谈到了台湾问题。这也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习近平主席直指关键:“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 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主题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来自海内外的300余名嘉宾出席论坛。中外嘉宾表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举办“良渚论坛”对于感悟古老文明魅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与交流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报告节选彰显中国自信。请说说我国定能实现伟大复兴之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2)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这句话的?
(3)良渚遗址展现中华文化什么特点?作为青少年,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助推中华文化发展?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机遇与挑战】2013年,习近平主席着眼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多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累计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范围涵盖五大洲大多数国家以及联合国等各主要国际组织。在科技创新上,“中国智造”越来越多,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尤其是全球化技术开放遭遇挑战,关键核心技术走自主创新之路已成大势所趋。
【和平与发展】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达成和解。三国同时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2023年4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巴西总统举行会谈。两国元首表示,双方要深化务实合作,稳步推进现有重大合作项目,深挖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等领城合作潜力,探索加强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合作。
(1)请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我国面临哪些发展契机和新挑战。
(2)我国和巴西签署合作项目,主要体现了当今世界哪一基本特征?结合【和平与发展】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是如何同世界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工场内盛行劳动分工、简单协作,采用了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14-16世纪,伴随着西欧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社会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西欧迎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这表明当时的欧洲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ABC三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内容,中世纪晚期还没有开展新航路探索及三角贸易,不符合题意;
D项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世纪晚期的欧洲社会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世纪晚期的欧洲社会的相关史实。
2.【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击败唐朝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A项唐朝和题干信息相符,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掌握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的大致过程。
3.【答案】C
【知识点】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甲线人数在不断增加,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ABD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业革命,要求学生具备读图能力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拜占庭帝国皇帝组建的法典编纂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成《法学汇纂》。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
A项《新法典》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颁布的法令汇编,不符合题意;
B项《法学汇纂》是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形成的,符合题意;
C项《法理概要》是罗马法学家指导学习法律的文献汇编,不符合题意;
D项《查士丁尼法典》是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查士丁尼及其法典,要求具备知识识记能力。
5.【答案】C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据题干示意图可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通过《人权宣言》、1789年8月”“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的过程;“起义军夺取楚望台军械库、1911年10月10日”“成立湖北军政府、1911年10月11日”“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体现了辛亥革命的过程。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两者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A项都推翻了封建制度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没有推翻封建制度,不符合题意;
B项都是民族解放运动错误,法国大革命不是民族解放运动,不符合题意;
C项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共同之处,符合题意;
D项都推动了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错误,法国大革命没有涉及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共同之处及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表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题干“这次战争是美国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战争的结果是北方美国联邦战胜南方美国邦联,是资本主义经济战胜种植园经济,是自由战胜奴隶压迫,更是一种社会潮流战胜落后迂腐,而后渐渐树立美国精神自由、开放、进步”描述的是美国内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A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题干材料应纳入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扩展等史实及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的史实。
7.【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近年来,美国屡屡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动辄挥舞‘关税大棒’、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世界经济复苏。美国还在全球多个地区大搞排他性经贸‘小圈子’,推销霸凌型贸易条款”美国这些做法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宗旨。联系所学,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AC两项题干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推进了经济全球化错误,美国的做法阻碍了经济全球化,不符合题意;
D项违反了世贸的规则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苏联等国建立‘经互会’”、“赫鲁晓夫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题干“东欧政局剧烈动荡”、“苏联解体”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遭受挫折。综上所述题干大事年表的主题是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A项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只有苏联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符合,不符合题意;
B项苏联的改革与发展只有“赫鲁晓夫改革”符合,不符合题意;
C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只有“东欧政局剧烈动荡”、“苏联解体”符合,不符合题意;
D项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是题干大事年表反映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及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关键是对表格信息的解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9.【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二战后美苏两国实行冷战,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阿富汗战争发生在1979年,都处于冷战时期。
A项冷战时期发生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为切入点,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冷战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冷战的表现。
10.【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不结盟运动兴起最符合该国际形势特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不结盟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不结盟运动的相关史实。
11.【答案】D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故②③④正确。
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故①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改革开放进程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
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2.【答案】C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牵挂,流露出饱满深厚的人民情怀。这表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故①②④正确。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共享发展成果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13.【答案】A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该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组织实施方式跟过去有很大不同。“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要有居民充分参与,改造方案出台后,还要听取大家的意见再调整。这表明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居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故①②正确。
改造方案出台后,广泛听取民意有利于实行民主决策,而非民主监督,故③错误;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人民民主的特点、民主决策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
14.【答案】C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浙江省某市在市、区政务服务大厅及各专业服务分厅设立专窗,集中接收由于各种原未能成功受理或审批的业务,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这是为了更好服务群众,故C正确。
“完善机构设置”“创新工作方式”是要求,不是目的,故AD不符合题意;
政府权力是法定的,不得随意扩大,故B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参与民主生活,感知民主价值,增强民主意识,做合格公民。
15.【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博物馆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故①②正确。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而非统一,故③错误;
博物馆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没有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16.【答案】D
【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图片告诉我们青少年要节约粮食,说明要拒绝浪费,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落实于生活细节中,故③④正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实现,故①错误;
“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道路”的主体不是青少年,故②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传统美德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17.【答案】B
【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分析】苗族医生坚持为本村居住的多个民族的群众免费诊疗,某工厂的汉族师傅指导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学习新技能,青海玉树地震后各民族群众纷纷向灾区运送救援物资,反映了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故①②④正确。
某彝族山村依托自身的草场优势发展畜牧业脱贫致富,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民族团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18.【答案】A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解决极端贫困和饥饿问题需要各国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行动,贫困国设立递进式的减贫目标,故①④正确。
材料涉及的是发展,不是和平,没有强调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故②不符合题意;
要鼓励公平竞争,而非停止竞争,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19.【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学习材料,可知体现了我国积极谋求发展,故D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关心共同命运,谋求互利共赢,贡献中国智慧,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积极谋求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时不我待,中国要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20.【答案】B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奋勇争先。这需要青少年自立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对党忠诚,做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故①③正确。
实现中国梦要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之中,故②错误;
施展才华,前进路上要把国家梦想放在首位,而非确保自己事事成功,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实现中国梦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梦想,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21.【答案】(1)机构:公民大会;目的: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达到高峰
(2)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立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纽带:土地的封赐;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雅典伯里克利统治时期,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建立了津贴制度。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公元8世纪查理 马特任法兰克王国宫相时,实行“采邑制”改革形成了封建贵族的等级制度,维系该关系的纽带是土地封赐。查理 马特改革与日本的大化改新都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日本的大化改新,查理 马特改革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2.【答案】(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出现一战后相对稳定时期;但是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矛盾进一步激化、复杂,注定该体系不可能长期存在。
(2)史实: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意思接近两点即可)
(3)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奇的开始”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上-轮争夺'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方、远东、亚太地区的关系,客观上维护了欧洲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发展;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出现一战后相对稳定时期,但是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矛盾进一步激化、复杂,注定该体系不可能长期存在。
(2)根据材料二“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知,1941年10月,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战的转折点;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意思接近两点即可)
(3)根据材料三“面对庞大的失业大军和贫穷者,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公共工程管理署、国民工程管理署等机构,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为数以万计的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政府为解决失业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根据材料“《社会保障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政府为解决贫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通过颁布《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23.【答案】(1)《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第一国际;巴黎公社,十月革命。
(2)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使用货币、商品等手段发展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等;苏联模式:使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排斥货币、商品经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忽视民生。
(3)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民主法制,杰出领袖。(符合题意写出2个方面即可)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关键词“《马克思和阶级斗争》”“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马克思所撰写的《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1864年,组织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第一国际”可见,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是:撰写并发表《资本论》;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建立第一国际。第一次尝试:1871年,在马克思理论指导下,法国巴黎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一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成功实践:1917年,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成功实践了马克思主义。
(2)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1920年后......在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后。列宁和俄共终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了务实的调整”,结合所学可知,1920年,列宁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新经济政策,缓解了苏俄国内矛盾,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强制的高效的行政手段: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列宁去世后仅仅两年斯大林就放弃了这一务实的探索,他试图用一种强制的高效的行政手段来取代一切自然的经济行为”,结合所学知识,斯大林采取高度集权经济政治手段进行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了苏联模式。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建设与商品货币关系等结合起来发展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苏联模式,使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排斥货币、商品经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忽视民生,使苏联体制日益僵化,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3)材料三“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反映了大国崛起与思想解放有关;材料三“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反映了大国崛起与制度创新有关;材料三“民主、自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反映了大国崛起与民主法制有关;材料三“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反映了大国崛起与杰出领袖有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克思的贡献,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大国崛起的因素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24.【答案】(1)巨变: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实力增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融合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2)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3)绿色、协调/共享
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或②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之中;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浙江20年来发生的巨变。解答此题应围绕“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8千亿元跃升到2022年的7.77万亿元”等,说明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实力增强;围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万元提高至7.1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940元提高至3.76万元”等,说明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围绕“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37缩小到1.90,是全国倍差最小的省区”等,说明城乡融合发展;围绕“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从6.8%提高至11.1%,居全国第3”等,说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2)此题要求根据材料“第二‘最’”,归纳浙江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秘诀。解答此题应概括材料内容,围绕“区域创新能力从全国第6位跃居第4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3.6%提高至68%”等,说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系数全国最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提高至66.3%,2个国家大科学装置落地建设”等,说明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3)、此题要求指出浙江的发展道路体现哪些新发展理念,并运用“共筑生命家园”的有关知识,谈谈浙江的发展选择对我们的启示。第一小问,围绕“森林覆盖率从59.4%提高至61.2%,位居全国前列”“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城市随处可见。绿色出行渐成主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实现全覆盖,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等,说明体现了绿色、协调、共享等理念。第二小问为启示类问题,概括材料内容,从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之中,走绿色发展道路等角度说明。
【点评】此题考查共享发展成果、对外开放、科教兴国战略、新发展理念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围绕材料中数据进行分析,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2)概括材料内容,从创新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等角度说明。(3)结合可持续发展、新发展理念等知识,概括材料内容说明。
25.【答案】(1)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②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④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等等。
(3)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行动: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②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扬中华文化;③传承并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
【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说说我国定能实现伟大复兴之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概括材料内容,联系教材知识,说明实现伟大复兴之民族自信的根本在于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此题要求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这句话的。围绕材料内容,联系国家统一的相关知识,说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④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等等。
(3)此题要求指出良渚遗址展现中华文化什么特点,并说明作为青少年,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助推中华文化发展。回答第一小问,应概括材料内容,指出中华文化的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第二小问为措施类问题,概括材料内容,联系教材知识,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并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方面阐述。
【点评】此题考查自信的中国人、维护国家统一、中华文化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此题指向明确,回顾教材知识说明即可。(2)结合维护国家统一的知识,概括材料内容说明,要注意答案的规范性。(3)联系中华文化的知识,结合材料内容说明即可。
26.【答案】(1)机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挑战:“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
①在政治上,我国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如在中国的协调下,沙特和伊朗达成和解,恢复外交关系。②在经济上,我国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如中巴两国都致力于深化务实合作,发展双边关系。③在文化上,我国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如我国与巴西在文化、科技领域加强合作。④在生态上,我国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如我国与巴西,在清洁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
(3)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中国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利益,互信互利,取长补短,寻求共同增长点,努力探索与建立新型发展合作机制,以中国的发展为引擎,带动区域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我国面临哪些发展契机和新挑战。解答此题应概括材料内容,围绕“累计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范围涵盖五大洲大多数国家以及联合国等各主要国际组织”等,说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围绕“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尤其是全球化技术开放遭遇挑战,关键核心技术走自主创新之路已成大势所趋”等,说明“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此题要求说明我国和巴西签署合作项目,主要体现了当今世界哪一基本特征,并结合【和平与发展】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小问,分析材料,可知体现类经济全球化。第二小问,围绕“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深挖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等领城合作潜力,探索加强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合作”等,说明我国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如在中国的协调下,沙特和伊朗达成和解,恢复外交关系。我国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如中巴两国都致力于深化务实合作,发展双边关系。我国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如我国与巴西在文化、科技领域加强合作。我国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如我国与巴西,在清洁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
(3)此题要求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是如何同世界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的。此题为体现类问题,围绕“累计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范围涵盖五大洲大多数国家以及联合国等各主要国际组织”等,说明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围绕“深挖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等领城合作潜力,探索加强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合作”等,说明中国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利益,互信互利,取长补短,寻求共同增长点,努力探索与建立新型发展合作机制,以中国的发展为引擎,带动区域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点评】此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概括材料内容,回顾教材知识说明即可。(2)概括材料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说明即可。(3)此题为体现类问题,围绕材料内容说明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