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运用你的经验“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已亥杂诗》“言之有物,而行之有格也”《礼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运用你的经验规格或方式法规规守、恪守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3.2 青春有格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健全人格: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培养做到知廉耻、懂荣辱,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政治认同: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廉耻之心,懂得荣辱之分;学会自省和慎独。道德修养: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责任意识: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掌握具体的要求。核心素养目标2143“止于至善”的内涵是什么?什么是“行己有耻”?5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要求)?“行己有耻”对我们有什么要求?榜样有什么作用?要求:阅读教材P27-32,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自学行己有耻01观看视频:圣贤的处事智慧孔子曰:行己有耻1.行己有耻的含义?P28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假如你拥有一个超能力:隐身术。你可以来去自如,去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你听说,银行的金库在......接下来,你会怎么做?脑洞大开③“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①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要求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笔记区止于至善02止 于 至 善思考:什么是止于至善?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大学》名言赏析问题 3.什么是“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止:达到;至:最,极。道德上达到极完美的境界。礼貌待师与同学互帮互助给老人让座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如何做到止于至善?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如何做到止于至善?②向榜样学习: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对个人)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对社会、对国家)4.榜样的作用?笔记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而返。慎 独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不足,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这对我们追求止于至善有何启示?如何做到止于至善?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你怎样,你的国家就怎样!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如何做到止于至善?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积极调整自我,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以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②见贤思齐,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笔记5、怎样做到止于至善?(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P29)(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P30)(3)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P31)(4)以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P32)3.2青春有格-思维导图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含义(What):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要求(How)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③加强自我监控含义(What)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要求(How)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做人做事的底线道德境界的追求① 练一练 01. “行己有耻”是一句古话,意思是说, 一个人行事, 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该去做。对此,我们应该(C)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事情④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2.英国哲学家卡莱尔说: “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可 见,羞耻心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以下几位同学的行为表现 中, 有羞耻心的是( B )A.小明弄坏了同桌的铅笔盒,因害怕被骂而不敢说出实情B. 小玲在书法大赛中发挥失常而失利,她为自己辜负了老 师和同学的期望,感到十分内疚C.身为英语课代表的小刚,在这次的英语测验中没考好,受到老师的批评, 他认为老师不给自己颜面,心里很不服D. 小亮的家境贫困,但为不损颜面, 要求父母给自己买名牌衣服3. “止于至善”对每一位中华儿女来说,不仅是美好的愿望,更是鞭策的动力。 “止于至善”( C )① 是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② 束缚着人的思想发展③ 是一种“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④是一种向往美好的精神状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 “止于至善”是一种“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的纯洁。“止于至善”是一种七尺之躯搏长空,信念何重身何轻”的奉献。“止于至善”者白日为善、夜来省己,心如明镜……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至善”的追求。怎样才能做一个“至善”之人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德成善。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