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3.2青春有格312体会“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学习目标培养同学们青春期里的规则、羞耻心、“至善”、慎独等品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荣辱意识,“至善”的追求,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端正自己的行为,追求理想的境界。自读课本P27---P31,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行己有耻?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3.什么是止于至善?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5.榜样的作用?一、行己有耻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意思: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可以做。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1.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如何理解“行己有耻”(1)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2)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行为)知耻是有所不为的前提,用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耻青春有格—— 行己有耻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2.我们怎样做到“行己有耻”?高考作弊被判刑脖子歪了失人格粮食浪费让人痛吸食毒品 伤生命你知道生活中耻的行为吗?闯红灯 丢性命去网吧 荒学业乱刻划, 惹批评欺同学 受处分案例: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试数学,考完后排名。老师发完卷子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看邻座的同学已经做出,而老师没在。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试纪律”“这次考试完,老师排名次,如果这道题写错了,名次我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妈妈有得唠叨我”我该怎么办?帮我出出主意?③“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法律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烟瘾网瘾思考:为什么明明知道这种行为不好却戒不掉呢?④“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问题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P28-P29①②③④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的来源道德上实践上精神上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三、怎么样理解“止于至善”(p29)以上两个看法,你更同意哪一个?简要说明理由。止于至善做人就应该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就要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辩一辩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止于至善的要求 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从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他能坚持一辈子?我才不相信呢!我没有做过,不过童小勇能做到,我也可以试试。我也当过志愿者,我去了好多次呢!童小勇真棒,换成我,不一定能做到。问题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你会怎么做?这种观点否定了童小勇行为的公益性,不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这种观点体现了向榜样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止于至善。这种观点体现了对自身价值的肯定。这种观点体现了对榜样的赞扬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有利于激发社会正能量。向童小勇学习,积极为他人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正确做法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要求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你有榜样吗?他对你有什么影响?5、榜样的作用(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对个人)(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美好。(对国家)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而返。(3)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不足,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请你思考:这对我们追求止于至善有何启示?探究与分享:“止于至善”是先“独善其身”还是先“兼济天下”?“独善其身”指修身,是“止于至善”的前提和根本;但“止于至善”是无止境的追求过程,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兼济天下”的胸怀。两者并不矛盾,都是追求至善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4)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课堂小结青春有格行己有耻1、行己有耻的含义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要求?(3、如何增强自控力)止于至善1、止于至善的含义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要求?3、榜样的作用?1.青春期的青少年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大胆放飞梦想;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青春应“有格”,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里的“有所不为”指的是( )①基本规则不能违反 ②基本界限不能逾越③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④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有位哲学家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在现实生活中做到“行己有耻”,就要(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树立道德意识,只要不违反法律就行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①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②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