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资源简介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程标准:(1)了解现代社会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认识移民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认识现代社会的移民与全球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探究20世纪以来世界移民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从苦力移民到精英移民对人类社会的不同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现代移民与多元文化的关联,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现代移民社会的形成及多元文化特征。
教学难点:各类移民社会有不同的多元文化和文化认同问题。
教学方法:使用课件结合教材运用讲授法、问题探究法、阅读归纳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时空坐标
温故知新 自古以来的人口迁徙
阶段 主要史实 人口迁移的特征 文化
古代社会 印欧人早期迁徙;亚欧人迁徙:五胡内迁;日耳曼民族迁移;阿拉伯人扩张 以游牧民族迁徙为主,迁移后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新的人种和民族 形成古代早期的区域文化
近代社会 殖民者贩卖黑奴到美洲; 大量欧洲人移民到美洲; 英国等欧洲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大量华工开发美洲、大洋洲。 从宗主国→殖民地和附属地 从较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地区; 从旧大陆→新大陆 主要迁往美洲和大洋洲。 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文化
现代社会 ? ? ?
讲授新课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经济全球化
(1)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信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形成的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2)内容: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科技全球化
(3)过程:
新航路开辟后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殖民扩张开始
工业革命后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二战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20世纪90年代 以来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进入21世纪 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4)影响: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改变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2、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劳动力大规模全球流动的开始于二战后原因
①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推动下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 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②战后经济恢复发展,发达国家劳动力短缺;
③跨国公司的推动(现代社会人口迁徙的重要特征)
④现代交通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⑤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的变动
(2)劳动力流动的趋势
由“从宗主国(发达国家)向殖民地(发展中国家)迁移”
转变为由“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
(3)劳动力流动的阶段和路线
①二战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 西欧、北美和大洋洲
原因:a.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 b.西欧谋求合作,经济快速发展;
c.大洋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劳动力流入。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非洲 中东;亚非 日本等新兴工业国家
原因:a.中东地区石油工业快速发展; b.日本等新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
③20世纪90年代, 东欧 西欧、北美。
原因:a.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导致东欧地区社会动荡,劳动力大量外流;
b.西欧、北美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4)认识:①资本的流动和需求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模和流向;
②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及其转移情况。
3、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变化
(1)趋势:①由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②从体力劳动向知识精英转变
③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向第三产业为主。
(2)阶段及表现:
①20世纪50-70年代(劳工迁移):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②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知识精英”迁移):贸易、金融等行业,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原因:
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产业升级
③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④跨国公司推动
思考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演变对人口迁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养和劳动岗位的分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移民到发达国家的难度越来越大。)
(2)影响到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和社会分层,因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升形成的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科技创新和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较高的移民呈现增长趋势。)
4、劳动力(人口)全球流动的影响
积极:①弥补了迁入国劳动力的不足,促进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迁入国人口增长和就业;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②国际移民参与所在国的政治生活,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③加强了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消极:①对迁出国(发展中)的负面影响主要是造成了人力及人才资源的流失,进而影响迁出国的经济发展。
②冲击了迁入国(发达)原有的劳动力市场,挤压了迁入国公民的就业空间;对迁入国家安全构成挑战;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难民、非法移民、跨国移民犯罪)。
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1、难民的概念
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他们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同时又没有得到收留国合法身份的移民。
2、难民的类型
3、难民的困境
(1)难民困境:没有基本国民权利,处境艰难
(2)难民困境的原因
①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人权问题与武装战争冲突等。
②经济因素: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造成的贫富两极化、粮食短缺与金融危机等。
③社会因素:人口爆炸、社会动荡、民族冲突、宗教矛盾等。
(3)难民的来源、分布
①二战前:主要产生于欧洲,如经济危机、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犹太难民。
②二战后: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局部战争、地区冲突: 印巴战争、中东战争、 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越南战争等。
国家内战、宗教矛盾、部族矛盾: 安哥拉内战、卢旺达部族冲突、叙利亚内战等。
(4)难民带来的影响
①给流入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安全问题;
②影响到当事国之间的关系及有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③在世界局势中增添了动乱因素,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难民的救助
(1)目的:保护难民的基本人权
(2)措施:
①1950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
②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
③1966年,联合国又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
④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
(3)现状:
尽管国际社会在难民的人道主义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仍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国际社会要实现让世界不再有难民这一终极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4)难民问题解决的途径(提出建议)
①反对霸权主义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②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根本上解决难民问题;
③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 ④有条件国家合理接受安置难民,帮助难民重建家国;
⑤以联合国为中心,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国际性援助机构建立制度保障;
⑥保护自然环境等; ⑦从长远看,解决难民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尽可能避免难民的产生。
发达国家:确定移民政策、立法支持,加大资金等人道主义援助。
难民国家:利用好发达国家的援助资金发展经济,从本国解决难民问题。
加强国际合作,着力解决战乱和贫困等根源问题,合理推动难民来源国走上长治久安与发展繁荣之路。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1、移民社会与移民文化
(1)移民社会: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
(2)移民文化: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3)移民社会的特征:多元文化并存、互相交融 (4)移民社会的典型国家:美国和新加坡
2、美国的多元文化
(1)背景:世界各地移民来到北美,公共建设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的变化
①美国建国之前移民主要来自英国,土著遭到驱赶和屠杀。
②20世纪初,移民主要来自欧洲,部分华工被迫来到美国。
③20世纪中后期,来自欧洲的移民减少,来自拉美的移民超过欧洲,亚洲移民数量增多。
④20世纪末,移民以拉美和亚洲移民为主。
(2)形成:白人驱逐、消灭北美印第安人,阻碍了印第安文化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
(3)特点:
①以欧洲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并存; ②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
(4)影响:
①积极影响:美国化”使外来移民出现文化认同,有利于保持美国社会的稳定;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创新的活力。
②消极影响:多元文化传统使美国社会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移民犯罪增加,加深国内矛盾。
问题探究: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也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拼盘”。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从文化认同的视角谈谈你的看法。
(1)“大熔炉”:美利坚民族的统一性和美国主流文化的“一体性”。对美利坚文化的认同,可以促进美国各族裔的融合,进而增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
(2)“大拼盘”说:美国族群关系中长期存在的深层“矛盾性”。
随着移民结构的变化和欧洲移民比例的下降,美国主流文化的内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多元性更为凸显,由此对美国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也构成挑战。
民族“大熔炉”强调的是承认和允许不同族群保持具有族群特色的文化传统,但是又致力于构建统一的国家民族身份;民族“大拼盘”强调以民族为单位建立联盟性质的国家,比较突出民族性,把民族问题政治化。
无论是“大熔炉”还是“大拼盘”,其强调的都是美国在接受世界各地移民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其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构建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3、新加坡的多元文化
(1)背景:
①政治:从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
②经济:a.19世纪以来,苏伊士运河的通航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的航程;
b.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新加坡成为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
(2)特点:①人口构成复杂;②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3)表现:
①语言: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②宗教信仰: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③建筑: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 ④传统文化活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4)原因:
①新航路开辟后,新加坡交通地位重要,各种文化和思想信仰传入;
②郑和下西洋后,大量华侨移民南洋; ③新加坡政府的引导和文化宽容政策;
④新加坡国际贸易、金融业发达,思想开放和经济现代化的推动。
课堂小结:
概念 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的迁移活动
阶段 时期 方向 特点
古代 印欧人的迁徙 影响早期区域文化形成
亚欧游牧民族迁徙 时间长;推动区域文化变化
近代 新航路开辟后,从旧大陆向新大陆的迁移高潮;欧洲主动迁移,非洲黑奴被贩卖至美洲;亚洲人开始迁往东南亚、美洲和大洋洲等地 规模最大;影响深远
现代 持续了数百年向新大陆的迁移接近尾声;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的外籍工人增加;因区域性政治冲突频发而不断产生国际难民 二战后: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短期流动
影响因素 经济原因为主,如保妥贫困和失业,改善生活,或为发财致富,谋求事业成功等。此外,政治、宗教、文化及战争和灾荒也可能导致迁移
巩固练习:
1.二战后,大量劳动力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流入西欧、北美洲、大洋洲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和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20世纪90年代,东欧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上述材料表明(  )
A.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顶峰
B.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C.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改变着劳动力结构
D.劳动力的全球流动预示着经济的平衡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战后不同时期劳动力的流向存在差异性,主要反映了在全球化的前提下,劳动力市场通过全球流动寻求最佳市场区位条件,故选B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但是“发展到顶峰”表述错误进一步深化发展,排除A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实质上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深受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人口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排除C项;劳动力的全球流动预示着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排除D项。
2.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5年欧盟有510万人出生,520万人死亡,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但同期欧盟总人口却从5.08亿上升到5.1亿,移民人口抵消了本地人口的萎缩。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间的不平衡
C.市场经济在各国实行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解析: 时空定位 2015年(经济全球化发展);欧洲。
关键信息 欧盟、死亡人口多于出生人口、同期欧盟总人口上升、移民人口。 A项,欧洲人口的增多是由于“移民人口抵消了本地人口的萎缩”,而人口流动加速是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结果,故A正确。B项,材料仅提及欧盟这一个经济区域集团,未表明移民来自其他经济区域集团,排除B;C项,市场经济在各国实行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但与移民欧盟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D项,国际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形成,排除D。
3.如图为美国不同时期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示意图。由此可推知(  )
A.白人移民占主导地位状况日益改变 B.移民推动美国多元化文化格局形成
C.移民解决了美国主流文化内在矛盾 D.移民解决了美国以往种族歧视问题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的移民来源较广,来自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这种移民格局推动美国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B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状况被改变,排除A项;移民并未解决美国主流文化内在矛盾,排除C项;美国种族问题依然很突出,排除D项。故选B项。
4.20世纪后,世界难民问题日益突出。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国内外政治局势变迁 B.殖民解放运动的高涨
C.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D.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
解析:二战以前,欧洲战争不断,因此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二战以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局部冲突仍旧存在,因此难民来自于这些地区,因此国内外政治的变迁影响了难民的现象,故选A项;殖民解放运动的高涨有利于亚非拉的发展,不会带来大量难民,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是全球不是局部,排除C项;二战以后的时代主题一直是和平与发展,排除D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