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3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37张PPT)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人人有权,其国必兴;人人无权,其国必废;此量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古今不易,遐迩无殊。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清末明初,香港著名的政治家何启先生的一段话:
1.大家齐声读一遍,谁知道这段话的含义呢?
2.这里的权指什么?那么公民都有哪些基本权利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公民基本权利》。
3.1 公民基本权利
1.政治认同: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和每个人的关系,懂得珍惜权利,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增加政治认同,做负责任的公民。
2.道德修养: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明确权利的边界,树立法治观念。
3.法治观念: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明确权利的边界,树立法治观念。
4.健全人格: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5.责任意识: 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核心素养目标
01 政治权利和自由
基本权利——政治权利
问题:结合图片说说,什么是政治权利?
了解政治权利的概念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探究与分享一: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小岩好奇地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爸认真地说:“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小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等我有了选民资格,也会认真投下我的一票!”
思考:
小岩爸爸在行使哪项权利?
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了解政治权利的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基本权利——政治权利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建议会议的议程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等。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进行换届选举,你知道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
新闻速递
基本权利——政治权利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不是每一个公民都具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条件:①国籍:必须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
②年龄:必须年满18周岁;
③政治权利: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课堂笔记
笔记区
政治权利:(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条件: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②年满十八周岁;
③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行使这项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牛刀小试:以下人群享有我国宪法规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并说明理由。
中学生
犯罪分子
少数民族
在华旅游外国人
X

X
X
探究与分享二:小云妈妈是县人大代表,一天,小云走到妈妈的房间,看见妈妈正聚精会神地在电脑前打字,走近一看,原来妈妈正在微博上就“乡村振兴”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思考:
1、小云妈妈行使了什么权利?
2、你还知道哪些权利
3、行使这些权利(自由)有什么意义
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了解政治权利的内容—公民享有的自由
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言论自由)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课堂笔记
笔记区
政治权利:(2)政治自由
有共同意愿或利益的公民,为了一定宗旨而组织形式上具有持续性、稳定性的社会团体的自由。
结社自由
公民可以通过公开出版物的形式,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看法。
出版自由
公民有通过各种语言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言论自由
公民为着共同目的,临时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或公共道路上,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
集会自由
公民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愿望的自由。
游行自由
公民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自由。
示威自由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重要性: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探究与分享三:小云一家过年回爷爷家发现镇长刘某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小云的爸爸通过媒体举报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经调查审理,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思考:1、小云的爸爸在行使什么权利?
2、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这项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4、小云的爸爸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行使这项权利?
5、公民行使这项权利有什么意义
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了解政治权利的内容—监督权
不得捏造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监督权
写信、打电话、写邮件、向人大代表直接反映情况
基本权利——政治权利
网上评议政府
评议意义
①有助于政府接受公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
②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评议内容
①工作业绩:履行职责、完成年度重要工作等。
②工作效率:办理、管理日常事务性工作的效率等。
③执行力建设:依法行政、队伍建设、廉洁自律等。
评议要求
浏览被评议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根据自己对相关情况的了解,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不了解四个选项进行评议。公民对该部门工作有意见和建议的,也可以在网上直接反映。
课堂笔记
笔记区
政治权利:(3)监督权
监督的内容:
①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重要性:
对政府:①有助于政府接受公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②有助于督促政府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公民:①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②有助于拓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等。
基本权利——政治权利
批评权
批评权是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有权提出要求克服改正的意见。
建议权
申述权
批评权
监督权
建议权
申诉权
控告权
检举权
控告权
检举权
建议权则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有权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
申诉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可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请求,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
控告权是指公民对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提出指控,请求有关机关对违法失职者给予制裁的权利。
检举权则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机关进行检举的权利。
课堂笔记
笔记区
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及意义
政治权利 内容 内容 意义
选举权与
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的权利。
是公民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有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02 人身自由
情景探究议权利
情景:
小华在书店看完书,准备回家。老板怀疑他投东西,于是要想要搜身,小明不肯。于是老板在店门口对着路人说:“大家快来看,这是个小偷,没钱还来看书”,并让员工把小明困在办公室里面,小明掏出手机准备报警,被老板抢了过去。
思考:
请认真欣赏情景剧表演,想一想小华哪些权利被侵犯了?
人身自由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含义: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侵权表现(行为) 宪法规定
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公民人身自由
人格尊严
公民通信自由
和通信秘密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的行为
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公民住宅
非法搜查公民身体
非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非法拘禁
侵犯人身自由的三个表现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网站泄露了亮亮的个人信息。
小李迟到了,却在登记本上写了小张的名字。
摄影店未经李娜同意,把李娜的照片贴在橱窗里做展示宣传。
学校因小明同学迟到,宣布撤销他获得的“市三好学生”称号。
霍某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诋毁他人形象的言论。
辨一辨:下列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
隐私权
姓名权
肖像权
荣誉权
名誉权
03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
依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受 教 育 权
文 化 权 利
物 质 帮 助 权
财 产 权
劳 动 权
#中国女足获4000万奖金# 2022年2月6日晚,中国女足3比2战胜韩国队,第9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女足姑娘也获得了4000万奖励,其中亚洲女足联给100万美元,折合640万人民币;中国足协给1000万;中国足协官方合作伙伴蒙牛和支付宝2家企业分别奖励中国女足1000万和1300万。
观看材料并思考:中国女足姑娘们享受了哪些公民基本权利?
时政链接:夺冠!!中国女足获高额奖金
财产权 劳动权
课堂笔记
财产权
(1)意义:我们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2)内涵: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占有权: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例如:拥有自己的房产;拥有自己的专利等。
使用权: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如:把房屋用作居住、出租等。
收益权: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如:租金、利息等。
处分权: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如用掉、丢弃、赠与、卖与等。
劳动权
(2)意义: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加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1)内容: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3)侵权表现:
拖欠员工工资;强制员工无偿加班等;
物质帮助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
内容: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图片反映了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爱心书屋
春晚节目《只此青绿》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政策: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文 化 权 利
请你判断
小明为武汉捐款500元
某城市”停课不停学“
社区孤寡老人得到政府救济
妈妈回医院去上班
劳动权
北京市图书馆、科技馆开放
物质帮助权
文化权利
受教育权
财产权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
特殊保障
其他权利
保护妇女
关爱儿童
促进残疾人就业
特殊保障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二、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公民基本权利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其他权利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公民基本政治权利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权利……
本课小结
1.某市环保局在“12369”环保举报热线的基础上,开通运行“12369 ”微信举报平台。市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12369环保举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环保部门举报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市民用这种方式参与公共事务,体现了公民在行使( )
A.建议权 B.选举权 C.隐私权 D.监督权
D
达标检测
2.14岁的初中生小红一家人的生活能够体现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
①在校学生会主席的竞选活动中,小红把票投给了小兰
②妈妈在市政府的网站上留言,给政府提出了环保建议
③爸爸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百姓接种疫苗有利于疫情防控”的观点
④爷爷从超市出来后,拒绝了超市保安要搜身的要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B
3.公安机关在进行逮捕时,必须依据相关机关签发的逮捕证才能进行。这是因为( )
①不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国家权力,都是违法行为 ②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为了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④是宪法规定的具体内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