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大概念设计主题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主题为《理解权利义务》,聚焦““法治观念”为主体。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年义务教育第四阶段(7~9)年级要求”成长中的我“要具有”法制观念“中”了解宪法,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懂得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为依据,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理解权利义务”。二、单元内容、学段学科关联 本单元在整册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即:前承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如何正确对待自身的权利和相应的义务,是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深化;后启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让学生深入了解并体会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为接下来学习的内容做好铺垫。单元内容一览表理解权利义务课题栏目目的和要求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正确对待公民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公民义务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已有关于公民基础权利与义务的学习内容。因此,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公民意识观念。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三、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表1《理解权利义务》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主题学习目标课前探究任务课中实践任务课后拓展任务公民基本权利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你有哪些权利案例探究公民的基本权利理解实现这些权利的方式依法行使权利知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掌握维护自身权利的正确途径和方法。行使权利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案例探究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维护自身权利的法定程序公民基本义务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体会基本义务的之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公民基本义务知多少案例探究公民基本义务内容和重要性。其他义务有哪些依法履行义务能够区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有哪些案例探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法定义务有哪些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权利意识模糊,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了解不多,不懂得行使自己的权利,更不知道尊重他人的权利。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如何维权。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不强,甚至会产生“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我年纪还小,履行义务与我无关”的想法。五、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正确对待公民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了解其实现方式: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义务,懂得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六、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第一单元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通过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经验,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区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提高辨别是非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依法行使权利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内容总览学习目标01新知导入02探究新知03课堂检测04课堂总结05课后作业06目录学习目标1、增强权利观念和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观念。2、知道行使权利的范围,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并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正确做法。3、知道行使权利要依照法定程序4、学会科学运用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维权方式维护合法权益。新知导入近年来,广场舞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大妈们所喜爱。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小区广场上随处可见大妈们在“高音炮”震耳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也给小区的一些住户带来了烦恼。有人为抵制大妈们这一行为,愤怒地砸毁了“高音炮”。同学们,对上述大妈们的行为以及砸毁了“高音炮”的行为,你是如何看待的?我们虽然有广泛的权利,但也不能滥用权利,而应依法行使权利,更要依法维护权利。探究一某足球比赛现场,上万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甲、乙两支球队正在鏖战。部分甲队球迷因对本队比分落后不满,迁怒于乙队,对乙队球迷破口大骂,随后投掷杂物,现场一片混乱。公安机关迅速将扰乱秩序的人员带离现场,并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对他们作出行政拘留5至7日的处罚。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笔记1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1.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知识拓展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1)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2)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3)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4)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探究新知遵守正当程序有什么意义?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如何做到维护权利守程序?探究二村民张某在机械厂购买了一台小麦播种机,为周边村民播种小麦,并收取费用。不就,村民发现小麦出苗缺行,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张某前往厂家查找原因,厂家经过检查认为播种机无质量问题,但由于交付机器时未进行试机,未能发现出种口被堵挡。张某要求厂家承担赔偿责任,厂家只同意对播种机进行重新调试,不同意赔偿相关损失。小组讨论: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维护权利/解决纠纷方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本页有4个超链接。上课的时候删除本文本框。和解、调解的方式解决比较合适探究新知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诉讼432调解1协商仲裁探究新知(1)协 商地位原则特点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快速、简便自愿、互谅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适用范围含义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协商解决的。探究新知(2)调 解调节过程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依据含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调解方式探究新知(3)仲 裁特点过程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约束。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适用范围含义仲裁程序较为灵活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一裁终局原则保密性,不公开审理广泛适用性探究新知(4)诉 讼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纠纷的方式方式含义笔记方式 参与人 优势 适用范围协商 当事人调解 当事人 调解人仲裁 当事人 仲裁庭诉讼 当事人及代理人 人民法院维护权利的方式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广泛适用合同纠纷财产权益争议快速便捷的争议解决方式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程序较为灵活、不公开审理、有效保护当事人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违法行为课堂练习居住在小区的一位独身老太去世,留下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产,老太的两个外孙为继承这套房产发生了纠纷,并求助于该地区社会管理工作中心。在听取双方的诉求后,中心专门安排人员开展了走访调查,在掌握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双方进行了疏导劝说最终解决了这场纠纷。上述解决纠纷的方式是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B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依法行使权利,知道了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代价的道理,知道了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明白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采取合法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权。板书设计依法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不能越界,不能滥用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③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④ 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维护权利守秩序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自诉、行政诉讼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作业布置2. 查阅宪法,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1. 李华同学所住的小区经常有人跳广场舞,可是过高的音量经常对邻居的生活产生干扰。李华同学想写一封《文明广场舞倡议书 》,请你帮帮他。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课 公民权利第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1.法治意识: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了解维护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合法权利。2.科学精神: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正确对待权益纠纷,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能够注重他人合法权益,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3.公共参与: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身权利;明确权利边界,懂得按程序维护法定权利,增强程序意识,树立法治观念,激发学生依法行使、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依法行使权利。难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四、评价任务 评价量表1(探究一:行使权利有界限)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思考: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得1星同学们准确说出可能造成的危害,得2星( ) 评价量表2(探究二:维护权利受程序)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思考;(1)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2)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积极分析的1星能准确分析出维护权利的四种方式得2星(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导入新课 近年来,广场舞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大妈们所喜爱。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小区广场上随处可见大妈们在“高音炮”震耳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也给小区的一些住户带来了烦恼。有人为抵制大妈们这一行为,愤怒地砸毁了“高音炮”。同学们,对上述大妈们的行为以及砸毁了“高音炮”的行为,你是如何看待的? 材料导入,通过违法事例的性质理解我们虽然有广泛的权利,但也不能滥用权利,而应依法行使权利,更要依法维护权利。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学习。讲授新课 环节一:情景再现——足球比赛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思考: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教师归纳:引导学生认识行使权利超越边界的危害,懂得超越边界就意味着要承担相应责任,从而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言行,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环节二: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2.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依据情境材料和生活经验,围绕下面两个设问展开讨论。(1)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2)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教师总结: 环节一: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时,要懂得规范自身言行,明确权利边界,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环节二: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解决纠纷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所采用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全面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学会采用适当的方式化解纠纷。 环节一: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时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完成评价量表1环节二: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维权的四种方式的了解情况,并做出及时的引导,完成评价量表2课堂练习 居住在小区的一位独身老太去世,留下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产,老太的两个外孙为继承这套房产发生了纠纷,并求助于该地区社会管理工作中心。在听取双方的诉求后,中心专门安排人员开展了走访调查,在掌握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双方进行了疏导劝说最终解决了这场纠纷。上述解决纠纷的方式是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探索公民的维护权利的方式方法。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作业情况并给予反馈。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依法行使权利。了解了行使权利有界限;知道了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代价的道理;知道了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明白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权。 复习回顾公民依法行使权利要有界限,维权要有方法。 教师通过回顾依法行使权利,引导学生学会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作业布置 1. 李华同学所住的小区经常有人跳广场舞,可是过高的音量经常对邻居的生活产生干扰。李华同学想写一封《文明广场舞倡议书 》,请你帮帮他。2. 查阅宪法,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通过查阅宪法自主探究依法维权的途径和程序,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活动中培养学科思维,培育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参与生活公共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羽化知识,学会区分并运用四种合法维权方式,解决难点。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作业情况并给予反馈。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doc 【大单元整体教学】3.2依法行使权利课时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二单元单元整体分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