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探究 课件 单元十 科学探究((共1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探究 课件 单元十 科学探究((共13张PPT))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单元十 科学探究

人教:七上第一单元第一章P2,P9~P11,P14~P16 北师大:七上第1单元第2章P26~P29
苏教:七上第1单元第二章P28~P31 (说明:只涉及实验方法,探究实验融合在章节内)
 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实验法、资料分析法等。
 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温馨提示 (1)一般在探究实验中,若提出的问题合理,则在作出假设时,只需把问题换成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即可。(2)当得出的结论与假设相冲突时,应对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进行检查,并重复几次,若仍然与假设或课本知识不一致,则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相关知识提出疑问,不能篡改实验数据。
 实验设计的原则与要求
1.科学性原则:是所有原则的前提,实验设计要合乎科学。
2.可行性原则:符合实验者的一般认知水平;还要满足现有的条件,具有进行实验和完成实验的可能性。
3.简便性原则:实验的材料易获得,装置简化、简单,实验药品便宜,操作简便,等等。
4.可重复性原则: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使得出的结论准确、科学,任何实验必须有足够的实验次数。
5.单一变量原则:保证一组对照实验中有且只有一个变量,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6.等量原则:除研究因素以外,所有可以影响实验过程或结果的因素都应该保持一致。
7.对照性原则:实验中要设置对照实验,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对照实验
1.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  相同  的实验,叫作  对照实验  。
2.对照实验具有唯一变量:所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组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可能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3.对照实验的设置:对照实验中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设计时要有明确的思想,那就是通过设置含有和不含有所要研究的影响因素的组别,进行对比,以确定影响的有无。对照组的确定通常选用正常状态的或不添加影响因素的组别。
相同
对照实验
方法技巧
变量的判定
  (1)在实验中除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那么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变量。
  (2)可以根据实验目的判定变量,例如“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的变量为温度。
易混易错 实验对象不宜过少、求平均值等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论可信度的重要措施。
 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D )
D
A.为保证实验效果,应将3支试管放入37 ℃的温水中
B.甲组与乙组形成对照,探究的是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甲组与丙组形成对照,实验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D.甲组滴加碘液后变蓝,则证明淀粉已被分解为麦芽糖
 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1.(2023·安徽)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 )
A.观察法 B.比较法 C.文献法 D.实验法
A
 实验设计的原则与要求
2.(2023·安徽)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先分别向①、②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下表的实验设计依次进行操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D )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处理过程 检测
① 2毫升清水 37℃水浴保温10分钟 滴加2滴碘液
② 2毫升唾液 37℃水浴保温10分钟 滴加2滴碘液
D
A.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保温时间 B.预期只有②号试管内出现蓝色
C.换用馒头块进行实验消化会更快 D.唾液中对淀粉起消化作用的是淀粉酶
 对照实验
3.(2018·安徽)某小组同学为探究牛奶腐败的原因,利用三个规格相同经过消毒的锥形瓶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操作,在室温(24 ℃)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编号 甲 乙 丙
加入的 物质 50毫升灭 菌鲜牛奶 50毫升 鲜牛奶 50毫升灭
菌鲜牛奶
瓶口的处理 不做处理 用消毒塞密封 用消毒棉球塞住
C
A.本实验的变量是瓶内空气的有无 B.乙瓶和丙瓶内的牛奶不会腐败变质
C.上述实验操作应该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与室温相比5℃条件下牛奶会先腐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