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浙江省初中浙派联盟(九年级)评估测试卷科学参考答案卷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12345689101112131415答案DBAADDBBDB卷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6.对流对流运动17.(1)AD(2)R18.(1)等于(2)自身重力19.(1)十5(2)分解反应20.(1)病原体(2)保护易感人群(者)21.(1)①③(2)防止产生气泡(3)BDAC(4)待改进22.(1)6(2)20MnO,23.(1)2KC10,2KC1+302个或2H2O2-2H2O+O2个或2KMnO,△K2MnO,+MnO,+O2个(2)①②⑥⑦24.(1)1.6×103(2)下25.(1)氯化钡、氢氧化钠、氯化钠(2)氯化钠、碳酸钾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26题5分,27、28题各7分,29、30题各8分,共35分)26.(1)模拟人体胃中酸性环境(合理即可)(1分)(2)确保酶在设定温度下起催化作用。(合理均可)(3)缩短反应时间或增加蛋白液的体积27.(1)重力势能(2)将A球拉至不同的高度静止释放无关(1分)(3)乙28.(1)Naz CO,+Ba(OH)2 =BaCO3+2NaOH(3)不正确,如果溶液中含有Na、OH、CO,加人硫酸钠溶液时也无明显现象(4)只与待测离子反应,产生明显、唯一的实验现象,且不引人其他待测离子(5)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1分)29.(1)2.2V(2分)(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处(合理即可)(2分)(3)3(2分)(4)左(2分)浙派联盟科学第1页(共2页)30.(1)②(2分)》(2)不加热,将沼气燃烧后的气体通入装置一段时间,观察到丙中石灰水变浑浊(2分)(3)加热前,检验甲乙装置中空气是否排尽(2分)(4)氧化亚铜(2分)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31.(1)消费者(2分)(2)水草彩鹃(2分)或水草小鱼白鹭或水草·小虾→彩鹅或藻类→小鱼→彩鹗或藻类→小虾→彩鹏(3)分解者(2分)(4)太阳能(2分)32.(1)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1分)(2)P2=U2/R2=(24伏)2/12欧=48瓦(2分)P总=P1+P2=8瓦十48瓦=56瓦(1分)Q=W=P总t=56瓦×60秒=3360焦(2分)答:该防雾膜在高发热模式下工作1分钟,所产生的热量为3360焦。(3)32℃一40℃(每个数据1分)(2分)33.(1)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10克×36.5%=3.65克(1分)Na,CO+2HCI--2NaCl+H2O+CO273443.65克解得:x=2.2克(比例式2分,结果1分)答:该泡沫灭火器最多能产生2.2克二氧化碳。(2)单位时间内灭火器喷出泡沫的体积(2分)(3)喷射总量;反应启动的快慢(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34.(1)0(2分)(2)t=s=2.2m=0.5min=30s(2分)v4.4mmin(3)m=2.0t=2000kgG=mg=2000kg×10N/kg=20000N(1分)W机=Gh=20000N×2.2m=4.4×104J(1分)P=W-4.4×101=1.47×103w(2分)30s35.方案设计:图:最外面的大塑料瓶不画也可以(3分)大料E海汝小塑料瓶实验验证:海波的质量太少、水的质量太多、水温太高(2分)方案迭代:开水倒入杯中后,此过程海波吸收热量,当海波温度上升到48℃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且温度不变,水温也下降至48度,不再发生热传递。(3分)浙派联盟科学第2页(共2页)28.如图1是小南同学所在的项目活动小组同学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向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沉淀质量学方程式为-NaCO,溶液稀盐酸【提出问题】滴加碳酸钠溶液后,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成分中含有哪些离子?【猜想与假设】小南同学猜想是:Na+、OH:Ba(OHz溶液稀盐酸质量小岗同学猜想是:Na、OH、Ba2+【实验验证】图1图2(2)小岗同学进行了自己的验证实验,取试管中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现象,于是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3)小南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试管中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硫酸钠溶液,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于是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对小南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反思与总结】(4)小南、小岗两位同学的实验所选用的试剂不同,得出结论也不相同,由两位同学的验证实验总结得出:在验证猜想的溶液中溶质离子成分时,所选试剂要求是,就能一次性验证溶质离子成分;(5)向滴加碳酸钠溶液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沉淀质量变化情况如图像(图2)。请回答:图像a~b时,沉淀质量不改变的原因是。(1分)29.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分组实验。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规格为“3.8V”的小灯泡、学生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2021A”)、开关等各一只,导线若千。小智组同学发现,实验桌上的电压表0~15V的量程已损坏,其他器材完好。【提出问题】如何用电压表0~3V的量程,完成“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原理分析】因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超过了0~3V的量程,电压表直接接在小灯泡上无法完成实验;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Ua=U1十UM)可知,当电源电压为6V,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可以改变电压表的连接位置,将电压表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来完成实验。(1)将电压表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若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实验设计】小静将电压表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按照规范操作,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但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2)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103的【改进创新】为解决上述问题,小虹认为可以①先将电压表(0~3V)接在小灯泡两端(如图甲),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设置一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值;②接着,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再将该电压表改接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完成实验。(3)根据电压表的量程(0~3V)及电源电压(6V)判断,操作①中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应设置为V,才能使操作②能顺利完成;(4)要使小灯泡达到额定电压,操作②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填“左”或“右”)移动。【总结反思】实验原理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途径来完成实验。30.“秸秆变宝,助力脱贫攻坚”。秸秆用于制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短缺问题。沼气的燃烧产物可能有CO2、CO、H,O,为确定沼气燃烧产物的成分,小科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以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1)证明沼气燃烧产物中含有CO的证据是;(填序号)作器①甲中无水硫酸铜变蓝②乙中黑色粉末变红无水CuS0,③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小科通过正确操作确定了沼气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澄清石灰水碳,则他的正确操作及产生的实验现象是7丙浙派联盟科学第6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浙派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科学答案.pdf 浙江省浙派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科学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