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考题目的答题技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历史中考题目的答题技巧

资源简介

初中历史中考试题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多问自己凭什么选这个答案,唯一性)
第一步:抓住题干。即划出关键词(审题)
第二步:忆知识。即联系课本知识,将题干的中心词联系课本知识。
第三步:选择最佳项,即筛选 对比 排除等方法。
第四步:反问。即把答案放回题目中反问是否正确。
二、材料题(一)做题基本步骤
1、先看题目:①有几问?②题目问什么?③要从哪个材料里找答案?④分值如何?(通过分值来判定答案有几点,正常情况下,每个得分点的分值是整数;每个得分点1分或2分的最为常见)
2、再看材料(从材料里找答案;如果材料没有答案或找不到答案就从课本里找)
3、分点作答(答:①、、、②、、、③、、、)
(二)注意要点:1.根据分值判断答题要点(启示题最好再多答1-2个点以确保得分):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略一点;不能置分值于不顾,自己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小也大肆铺张,不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大却片言只语。
2.根据问题的单复数描述判断答题要点(列举题如是问有“哪些”至少要答2个点)
3.主观性问题宁可多答,绝不少写(历史阅卷按点给分。如出现不确定的答题要点时,应该答在卷上争取得分,但须注意避免无条件的罗列和重大事实错误)
4.标志性事件请勿“画蛇添足”(答某一事件的标志时,一般严谨的答法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要素,如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但当题目没有明确要求时,记不准确的要素请不要答)
5.若题目是“依据材料分析、概括”“依据材料概括提炼”等,应尽量不抄原文,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原文意思;但是只要没有出现“不得引用原文”,正常情况下均可使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三)答题规范(答案序号化、内容条理化、书写规范化)
1.分点列条作答(严禁“段落式”答题);注意简洁,条理清楚,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
2.题中有“分别”的要求,要标示清楚所答的是哪个内容;问什么答什么,对题目设问,要有明确的回应,对所解答的问题应有简短的提示。
3.严禁在答案中出现“图示”性质的写法,必须用文字表示;
4.专有名词必须特别注意书写规范,严禁简写(如“半殖半封”);答案用语要求使用学科的语言,尽量使用课本语言,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结论性语言,不能表述过于口头语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
5.注意全面。答案要求完整和层次分明.
6.注意书写。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在指定区域作答大题号小序号应保持一致,不得变更题号和小序号。不要写错别字!!!
(四)初中常见类型题的做法
1.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①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②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③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2)原因:①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②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3)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2. 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二战等。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
3. 历史影响(出现“影响”、“评价”、“作用”等问法时,有时“看法”也是在问影响)①答正、反两个方面,积极+消极,或进步性+局限性(绝大多数“影响题”为这一思路,除非题中明确要求只答正、反其中一个方面;另外,有的历史事件比较特殊,只存在正反其中一个方面,如“新中国成立的影响(正面)”、“法西斯的侵略(反面)”)②答该历史事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想等方面的历史影响(当从正反两个方面不好作答时,可从这一思路尝试作答)
4.判断成败及原因: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5.变化、趋势类(出现“有什么变化”、“有什么趋势”等问法时)①答“由……到(发展/变成)……”②答“之前……,之后……”③答“越来越……”
6.关系、联系类(出现“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几个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等问法时)①两者之间的关系:总论(“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等)+分析(A对B有什么作用;B对A有什么作用)②三者及三者以上的关系:a.第一种情况:A决定了B,B影响了C(依次顺承关系)b.第二种情况:多个事项共同与某个历史事件有关系,如A是该事件的前提;B是该事件的基础;C是该事件的核心;D是该事件的发展等
7.启示类题目(出现“认识”、“启示”、“看法”等问法时,多为最后一问)①类型:a.需依据材料及相关探究得到启示,不能超出材料及前面的问题探讨的范围b.开放型启示,与该题的主题相关即可,不局限于材料所述内容②答题步骤:a.扣本道大题的主题,关键词展开b.扣每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关键词展开(如有重复,可几则材料合并得到一个启示;如一则材料提到多个方面,也可得出若干启示;不好得出启示的材料可略过。在此需灵活应变)③答案内容:一般情况下分为“重要性”和“怎么做”两个内容层次。总之,②和③两项结合起来答题,一般可保证满分。
[提示:还可以多关注材料题的导言部分,导言一般也可作为答案;启示题最好再多答1-2个点以确保得分]
材料 核心观点 启示/认识
西藏、新疆等地区 民族关系 ①民族融合与友好往来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国家兴盛富强。②xx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中国古代四次分裂到统一 统一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秦汉、隋唐、明清取得辉煌成就 统一 国家独立和统一是国家发展、强大的前提和基础。
丝绸之路、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清末“闭关锁国”政策 对外关系 开则昌、闭则亡,要坚持对外开放。
江南地区开发、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 要注意农业工具的革新,统治者要重视,社会环境要安定,要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百家争鸣、文艺复兴等 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动力,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兴办太学、国学;日本明治维新中的教育方面;二战后日本快速发展 教育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要重视和发展教育。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签订不平等条约等 落后就要挨打,要提高综合国力
洋务运动等 近代化探索 ①中国人民具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农村经济建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要符合农民的利益。
工业、“一五”计划等 工业化 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历程艰难曲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新中国以来的外交成就等 外交活动 弱国无外交,要提高综合国力
军队 ①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②强军是富国的重要保证,要加强新时期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③要积极推进军队的改革和创新。
精神、品质 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 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必然会被推翻和粉碎。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国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成功的改革 改革要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要符合国情,要向先进国家学习,重视教育,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等。
英美法等国的发展历程 大国崛起 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改革开放 经济措施 ①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④加强国际合作。
经济全球化 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科技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意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
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等 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动力,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战争 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合作 合作有利于共赢,对抗不利于发展,要加强国际合作。
国际关系、格局 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发点/前提:维护国家利益影响因素: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经济实力威胁因素: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当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主义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局势变迁的启示:①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②要积极利用先进科技成果;③要大力发展经济;④要提升综合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