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1-2.2 培优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可以是某种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②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③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我们常常借助“模拟实验”开展研究。下列没有运用该方法的是( )A.甲:用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探究地球形状B.乙:用橡皮泥一分为二探究细胞分裂的特点C.丙:用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实验探究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丁:用芝麻和黄豆混合实验探究分子之间存在空隙3.模型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光线 B.电路图C.水分子 D.氢元素4.下列有关模型或符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按图①所示的磁感线方向,条形磁铁的左端代表S极,右端代表N极B.图②为膈肌运动装置模型,图片中模拟的是人体吸气的过程,此时膈肌舒张,横膈膜下降C.看到图③所示的符号时,表明周围有高压带电体,只要不接触高压带电体就不会引起触电事故D.图④所示的模型中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则甲、乙属于同一种元素5.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氮气 B.水C.氯化钠 D.金刚石6.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D.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7.下列各图中●和〇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H2O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B.C. D.8.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 )A.钙元素 B.钙原子 C.钙单质 D.钙离子9.有①氮气,②碘,③金刚石,④水,⑤水银,⑥高锰酸钾,⑦氧气,⑧磷8种物质,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②③⑤ B.③⑤⑧ C.②⑤⑦ D.①④⑥10.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多种,如图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能表示分子的是(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11.两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如图甲。装置的微观模型用图乙表示,其中“●“代表空气粒子,“〇“代表二氧化氮分子。抽去玻璃板,紧贴瓶口,一段时间后瓶中微粒分布情况可表示为( )A. B.C. D.1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分子的角度看,糖水和水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含有多种分子,后者只含一种分子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保持它们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都是碳原子C.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组成,但二者化学性质差异很大,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D.二氧化硫、液氧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氦气、铁水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碳酸钙则是由离子构成的1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由氧元素和硫元素组成B.甲乙都是化合物C.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是原子D.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14.如图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15.如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二.填空题(共6小题)16.如图属于符号的是 ,属于模型的是 。1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请回答:(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A.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钠是由钠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钠是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18.人类对水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材料1: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水是由氢、氧元素的各一个原子构成的“HO原子”。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原子”和不同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观点。材料3:1833年,戈丹根据定量测算的结果绘制了氢氧结合变成水分子的“体积图”(如图)。而后,“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观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1)水分子(H2O)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 原子”(选填“简单”或“复杂”)。(2)请将如图方框中“?”处补全: 。19.下列常见物质: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铁; ④汞(水银); ⑤水; ⑥氯化钠。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有 ,由分子构成的有 (填序号)。20.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概念,会运用这些概念正确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面请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填空:(1)水是由氢和氧 组成的;(2)酒精是由 构成的;(3)汞是由汞 构成的;(4)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5)二氧化硫分子是由 构成的。21.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甲烷 B.金刚石 C.水银 D.氮气(2)如图分别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①图1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改变的是 ;②图2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在变化前后,一定改变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22.根据如下2005年十大科技进展的报道,回答问题。材料1:法国科学家利用特种显微仪器,让一个分子做出了各种动作,这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控制单个分子运动,进而开发出分子机器人。材料2: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出了“药物分子运输车”,这种分子装载药物后,被引导到疾病靶点释放药物,对疾病进行高效治疗。(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 ;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 和 。(2)分析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新认识: 。(3)在阿西莫夫所写的科幻小说《梦幻航行》中,人被缩小到细胞般大小,在人体内经历了梦幻般的体验,试想,如果你被缩小到一个原子般大小,把你放到水里,你会看到的景象是(请至少写两点) 、 。23.今年的新冠疫情肺炎发生以后,小朱同学对日常使用的酒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酒精是由 构成的(填微粒名称)。(2)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密度小于水的无色透明液体,以上性质中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的是 。(3)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的实验。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 有关。小朱同学猜想液体蒸发还可能与液体种类有关,于是进行如下的探究: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 和酒精,一段时间后观察和比较两种液体的多少。24.小科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利用如图装置重做了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的实验,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请写出金属钠的一条物理性质: 。(2)将加热后的金属钠迅速渗入氯气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反应结束后瓶内可见一层白色固体物质,说明这是一个 反应。(3)针对该变化,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NaCl是怎么形成的? 。(4)小科又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铁在氯气中也能燃烧,生成棕色固体氯化铁,请根据氯化钠的形成原理推导构成氯化铁的微粒是 (写微粒符号)。四.解答题(共2小题)25.如图甲,在千岛湖中漂着一座生态浮岛。专家在浮岛上种植了耐寒水芹和耐热空心菜,有效地解决了千岛湖部分库湾的氮磷升高问题。某研究小组在此地探究了“空心菜对湖泊水体中含氮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1)生态浮岛上的水芹和空心菜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千岛湖部分库湾有氮磷升高问题,其中的“氮、磷”指的是 (填字母)。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3)根据图乙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空心菜能够 (选填“升高”或“降低”)池塘水体中的含氮总量。26.“”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从氢、氧原子构成不同分子的微观角度分析:(1)比较C、E可知: ;(2)比较A、B可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1-2.2 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解: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故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2.解:A、铅笔在篮球上移动是研究地球形状,是模拟实验,故A错误;B、用橡皮泥一分为二探究细胞分裂的特点,是模拟实验,故B错误;C、二氧化氮气体为红棕色,抽去玻璃板使瓶口相互贴紧,观察两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这是气体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的运动,不属于模拟实验,故C正确;D、芝麻和黄豆分别代表不同物质的分子,模拟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采用的是模拟实验,故D错误。故选:C。3.解:A、该图示是光线模型,故A错误;B、该图示是电路图模型,故B错误;C、该图示水分子结构模型,故C错误;D、该图示是氢元素的符号,不属于模型,故D正确。故选:D。4.解:A、因为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所以按图①所示的磁感线方向,条形磁铁的左端代表N极,右端代表S极,故A错误。B、因为在膈肌收缩、横膈变得扁平的同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间内肌舒张,肋骨向上、向外移升,此时胸腔体积增大,内压力减小,人吸气,所以图片中模拟的是人体吸气的过程,此时膈肌收缩,故B错误。C、有高压带电体存在时,不仅要不接触高压带电体,同时也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否则就会引起触电事故,故C错误。D、原子呈电中性,所以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在模型中,里面的黑色的大圆表示质子,外围黑色的小圆表示电子,里面白色的圆表示中子,故D正确。故选:D。5.解:A、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6.解: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但不是最小的;故A错误;B、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故B正确;C、一般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但水变成冰体积变大;故C错误;D、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7.解:A、能表示水分子,能保持H2O化学性质的,故A符合题意;B、该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混合气体,不能保持H2O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该图是氢气,不能保持H2O化学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该图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不能保持H2O化学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解: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元素,它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人体中。故选:A。9.解:①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②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③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④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⑤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⑥高锰酸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的。⑦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⑧磷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磷原子直接构成的。故③⑤⑧由原子直接构成。故选:B。10.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则能表示分子的是甲,乙表示原子,丙表示离子。故选:A。11.解:空气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打开玻璃板后,空气分子会进入二氧化氮分子中间空隙,而二氧化氮分子会进入空气分子的空隙,从而使右边颜色变浅,左边颜色变深。当达到一定时间后,左右两个瓶子内的分子分布均匀,即两边的颜色是一致的。故选A。12.解:A、糖水和水分别是混合物、纯净物,从分子的角度看,糖水和水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含有多种分子,后者只含一种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保持金刚石、石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保持C60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60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组成,但二者化学性质差异很大,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硫、液氧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氦气、铁水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碳酸钙则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3.解: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2H2S+3O22H2O+2SO2。A、二氧化硫由氧元素和硫元素组成,说法正确;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乙物质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说法不正确;C、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说法正确;D、氧气是由氧分子组成的,说法不正确。故选:BD。14.解:A.分子和原子对外都不显电性,只有离子显电性,故A错误;B.只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B错误;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C正确;D.由于不同元素的原子大小不同,所以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和离子大,离子也不一定最小,故D错误。故选:C。15.解: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说法正确;B、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说法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说法正确;D、水是一种纯净物,不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的,而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共6小题)16.解:根据以上分析知,甲是交通标志,属于符号;乙是足球烯,属于模型,丙是柱状图,属于模型;故答案为:甲;乙丙。17.解:(1)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则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分子。(2)A、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故说法正确。B、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不含钠和氯气,故说法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原子;(2)A。18.解:(1)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原子”和不同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水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因此水分子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复杂原子”;故答案为:复杂;(2)每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方框中“?”处图示为;故答案为:。19.解:①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②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③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④汞(水银)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⑤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⑥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③④;①②⑤。20.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因此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元素;(2)酒精是由分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分子;(3)汞是一种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原子;(4)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离子;(5)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原子。21.解:(1)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水银是由原子构成的,氮气是由分子构成的,故填:BC;(2)图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故答案为: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②由图②可得到: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而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故答案为:分子。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22.解:(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原子和离子。故填:分子;原子和离子;(2)对“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新认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分子自由运动的同时,控制分子的定向运动;故填: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分子自由运动的同时,控制分子的定向运动;(3)如果人被缩小到一个原子般大小,放到水里,会看到的景象是: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填: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答案为:(1)分子;原子和离子;(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分子自由运动的同时,控制分子的定向运动;(3)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3.解:(1)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故答案为:酒精分子;(2)易燃性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易燃;(3)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小朱同学猜想液体蒸发还可能与液体种类有关,于是进行如下的探究: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水和酒精,一段时间后观察和比较两倍液体的多少;故答案为:温度;水。24.解:(1)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可知,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故答案为:密度比煤油大。(2)钠能够在氯气中燃烧,说明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3)NaCl形成过程: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溶液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吸引,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形成氯化钠。故答案为: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溶液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吸引,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形成氯化钠。(4)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说明构成氯化铁的微粒是Fe3+、Cl﹣。故答案为:Fe3+、Cl﹣。四.解答题(共2小题)25.解:(1)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因此生态浮岛上的水芹和空心菜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氮、磷”指的是物质中的元素。(3)根据图乙曲线可知,空心菜能够降低池塘水体中含氮总量。故答案为:(1)生产者。(2)C。(3)降低。26.解:(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C是水分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E过氧化氢分子,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比较C、E可知,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分子;故答案为: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分子;(2)A是氢分子,每个氢分子由两个相同的氢原子构成,B为氧分子,每个氧分子有两个相同的氧原子构成,比较A、B可知,分子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故答案为:分子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1-2.2 培优卷.doc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1-2.2 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