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古语名言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四、板书设计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授课年级:六年级设计者:六年级备课组授课时间:6课时【目标确定的依据】1. 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1) 《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第三学段的相关内容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意在促进学生在阅读中联想起自己的老师教育自己的事,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和表达的欲望,体会其表达效果。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小学六年的资料,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会写策划书。(2)课程标准的分析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按照课文中的步骤制作小学六年级的成长纪念册和学会写策划书,为毕业策划一场毕业典礼。2.教材分析“难忘小学生活”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本次活动内容较多,共有两大板块:一是“回忆往事”;二是“依依惜别”。两个板块之间的活动前后承接,紧密相连。本次活动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向师生、母校告别,既表达出对母校、老师、同学依依不舍之情,也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重点:学会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难点:制作成长纪念册。3.学情分析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六年来,孩子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即将告别学习六年的母校,即将告别一起学习、生活六年的老师、同学,心中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事要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我们将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开展本次“难忘小学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140【学习目标】1.能围绕活动的主题,明确活动的任务,制订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2.能根据活动主题收集和整理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填写时间轴,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3.能策划毕业联欢会,写出策划书,做到主题鲜明,分工职责明确,活动流程清楚。3.用书信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依依不舍的感情。4.制作成长纪念册。【评价任务】1. 针对目标 1,明确活动的主题,运用学过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根据自己的需要收集、筛选和分类整理资料,制订活动的计划。2. 针对目标 2,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梳理成长的记忆,并把难忘的人和事记录下来,筛选出成长的资料,分享学生成长经历中难忘的人和事。3. 针对目标 3,教师写赠言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回忆美好的经历,表达同学之间和对老师的情谊。4. 针对目标 4,在交流时间轴和分享难忘回忆之后,参考文中提出的三个步骤展开讨论,以珍藏成长记忆为目的,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做到条理清晰,体现个性和创意。【学习过程】回忆往事 3课时依依惜别 3课时回忆往事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读懂《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体会作者对小学生活饱含的怀念和感恩之情。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回忆小学生活,与同学交流自己难忘的老师和同学、难忘的校园生活、难忘的一节课或难忘的一次活动。2.以写作的形式,把对老师、同学的感情表达出来。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根据自己填写的时间轴,开展搜集和整理活动,分享难忘回忆,最终制作成长纪念册,珍藏这段难忘的成长记忆。2.通过制作成长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3.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依依惜别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读懂《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体会作者对青少年的殷殷期望以及对新生力量的赞美之情。2.读懂《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懂得通过勤奋学习,不断丰富积累去获取成功的道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读懂《给老师的一封信》,感受他人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的,并用书信的形式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深厚感情。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1412.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通过文艺表演的形式,表达对师友、对母校的惜别之情。【教学资源】1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课内资源:多媒体、教师教学用书及配套光盘中的教学资源3课外资源:工具书、搜集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回忆往事学校:xx小学适用年级:六年级设计者:六年级备课组课时:3课时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标分析阅读“回忆往事”分享的两篇文章,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情感,学习文章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回忆自己在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综合运用已学过的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难忘的老师或者同学,并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成长经历。收集和整理在小学生活中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制作出自己的成长纪念册。2.教材分析这个板块以“回忆往事”为主题,设置了“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制作成长纪念册”三个层层递进的活动任务,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回忆往事,珍藏成长记忆。三篇“阅读材料”《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具有启发学生回忆往事、激发情感、拓宽思路、提供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步骤和方法等作用。3.学情分析即将告别学习六年的母校,即将告别一起学习、生活六年的老师、同学,心中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事要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我们将充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以前积累的多种语文学方法,收集和整理成长资料,按照时间顺序回忆小学六年中难忘的人和事,开展本次“难忘小学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二、学习目标1.阅读《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956 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和《给老师的一封信》,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2.回忆小学生活,写写自己难忘的老师和同学、难忘的校园生活、难忘的一节课或难忘的一次活动等。3.和同学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成长的足迹”,收集材料。4.同学合作,制作成长纪念册。第一课时一、 学习目标1421.读懂《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体会作者对小学生活饱含的怀念和感恩之情。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二、 评价任务1、 针对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抓住关语句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恩之心。2、 针对目标 2,找出文章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学习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自己情感的?三、教学活动设计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谈话导入 小学的几年生活,我们有过很多老师,有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是不是各有特色?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位让学生一直怀念的老师。环节一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 多种形式的朗 读懂《老师领进学习《老师领进门》 课文内容,理清顺序,体会 读、展示,做到 门》《作文上的红《作文上的红双圈》 作者的情感,找出自己的不 正确流利的朗读 双圈》,体会作者体会情感 理解的地方。 课文,结合上下 对小学生活饱含2.学生小组讨论,解决 文理解关键语句 的怀念和感恩之不懂的问题,概括本文的主 和课文内容, 情。要内容。《老师领进门》 找出文章中体现 学习作者的表达(1)文章的结尾有什么 作者对小学生活 方法。特点? 和老师情感的句(2)从哪里可以看出田 子,划出关键语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 句学习表达方好”? 法。(3)作者通过这个故事环节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学习《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作文上的红双圈》(1)你从作文上的“九表达的方法十八个红双圈”想到了什么?(2)作者在文中赞颂的是什么?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143三、 板书设计老师领进门:尊敬、热爱、感激老师作文上的红双圈:感激、怀念第二课时一、 学习目标1.回忆小学生活,与同学交流自己难忘的老师和同学、难忘的校园生活、难忘的一节课或难忘的一次活动。2.以写作的形式,把对老师、同学的感情表达出来。二、评价任务1、通过学习“回忆往事”中的两篇文章,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怀念之情,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多种形式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畅所欲言。2、在交流的基础上,互相补充,互相修改,自评,互评,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形成文字,以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三、教学活动设计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谈话导入 六年来我们聆听着老师 借助阅读材料激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 发学生对小学生劳动、游戏。今天,就让我 活的怀念之情为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 学习目标做好铺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场景, 垫。与大家一起分享那一位位给人深刻印象的老师、同学,一 件 件令 人 难 以 忘 怀的事……环节一 小组交流,拓展思路 通过学习“回忆 回忆小学生活,交流小学生活中难 1.翻阅自己近年来写的 往事”中的两篇 与同学交流自己忘的人和事 日记,把心里特别想说的内 文章,激发学生 难忘的老师和同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对小学生活的怀 学、难忘的校园2.同学交流,根据学生 念之情,引导学 生活、难忘的一发言,老师概括板书: 生回忆小学生活 节课或难忘的一难忘的—— 中难忘的人和 次活动。3.自由交流,引出要求。 事,多种形式的(1)小组讲述,老师引导 同学之间互相交学生先构思,然后有条理地 流,畅所欲言。讲述。(小组交流,老师巡视)(2)全班交流。指名讲述。144(3)在学生评议的过程中引出习作要求:①要在习作中表达出对母校、老师、同学的真情实感。②写事:过程具体,融入感受。③写人:形象典型,表达真情实感。指导写作。 在 交 流 的 基 础 以写作的形式,(1)现在,请你们用笔把 上,互相补充, 把对老师、同学它描述下来吧。在写之前, 互相修改,自评, 的感情表达出我们先读一下习作要求。指 互评,教师引导 来。名读题,指导审题。 学生把自己的所(2)学习前面读过的两 想所感所悟形成篇阅读文章的写法。 文字,以写作的(3)动笔完成草稿。 形式表达出来。环节二 修改并完成习作构思写作 1.老师根据学生写的习作草稿,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点评时应注意语言艺术,以褒扬和鼓励为主。2.自改自评。3.互评互改。4.全班交流。誊抄习作四、 板书设计写事:过程具体,融入感受难忘的 XX写人:形象典型,表达真情实感第三课时一、 学习目标1.根据自己填写的时间轴,开展搜集和整理活动,分享难忘回忆,最终制作成长纪念册,珍藏这段难忘的成长记忆。2.通过制作成长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二、评价任务通过填写时间轴和搜集整理小学六年的成长经历,同学们一边回忆一边记录自145己的六年中的难忘的事情制成了纪念册,在完成目标 1的过程中,就流露出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和对小学老师的感激之情。三、教学活动设计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谈话导入 同学们,时间匆匆,一眨眼我们即将从小学毕业了。六年的时光,我们认识了很多朋友,其间与同学尽情地玩耍,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地遨游……这节课,让我们打开记忆的匣子,说说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吧!环节一 1.填写时间轴。在时间 通过填写时间轴 根据自己填写的填写时间轴, 轴相应的时间点上写上令你 和搜集整理小学 时间轴,开展搜分享难忘回忆 印象深刻的人或事 六年的成长经 集和整理活动,(1)开心方面的故事:如 历,同学们一边 分享难忘回忆,开展的活动、有趣的课堂、 回忆一边记录自 最终制作成长纪快乐的游戏等。 己的六年中的难 念册,珍藏这段(2)教益方面的故事:如 忘的事情制成了 难忘的成长记老师的一次谈话、自己的一 纪念册。 忆。次挫折等。(3)感动方面的故事:有特别意义的物品、让你感动的事情和人等。2.组内互相欣赏同学们填的时间轴。3.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表达出自己难忘的内容和理由。(一)收集、筛选成长资 通过填写时间 通过制作成长纪料 轴和搜集整理小 念册,培养学生联合父母、老师、同学, 学六年的成长经 热爱母校、珍惜收集制作成长纪念册的资 历,同学们一边 同学情谊的思想料。从众多资料中筛选最能 回忆一边记录自 感情。环节二 反映你小学生活的、有代表 己的六年中的难制作成长纪念 性的资料。 忘的事情制成了册,珍藏难忘记忆 (二)根据需要给收集的 纪念册,在完成资料分类 目标1的过程中,1.采用“编年体”方式 就流露出作者对制作成长纪念册,需要按照 小学生活的怀念年级段给资料分类。 和对小学老师的2.采用“栏目式”制作 感激之情。146成长纪念册,按照不同类别对资料进行分类。“发展足迹”主要收录与学习相关的资料, “才艺集萃”主要存放能够代表自己才艺的资料, “班级之最”可以收集一些自己在班级里的表现相关的资料;“毕业赠言”专门留给老师和同学来写。(三)编排成长纪念册1.给成长纪念册取一个贴切的名字。2.设计个性化的封面。3.在扉页上写上“卷首语”或“成长感言”。4.按照“编年体”或者“栏目式”编排材料。并给每部分配上小标题和简短的文字介绍。四、板书设计填写时间轴回忆往事制作成长纪念册依依惜别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标分析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简单的策划书,以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呈现出策划的内容,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2.教材分析“依依惜别”这一板块设置了“举办毕业联欢会”“写信”两项活动,从集体和个人两个角度提供了表达惜别之情的活动平台,为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阅读材料”《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给老师的一封信》《毕业赠言》以不同的形式为开展活动提供参考,拓宽学生的思路。3.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策划和组织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策划、分工合作的方式,表达对老师、同学、母校额依依惜别之情,有助于学生策划、组织、合作、14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