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内容的认知。
10.延伸活动: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回家
后和家里人一起读这首绕口令。
回顾,布置作 1.导同:谁能同大家说一说今天有哪些
业 收获呢?
2、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会背过了《寻隐
者不遇》,学会了有韵律的朗读绕口令《妞
妞赶牛》,真是收获满满。
3.作业布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本
课的生字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引导
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再次感受学
习收获的快乐,培养学生养成总结的好
习。作业的布置加强学生自主识字的能
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
方法来识记汉字。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胳膊、脑、肩膀、胆、肤、胖
爷爷、奶奶、橘子、黄瓜、漂亮、葡萄
主、门、书、我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授课年级:一年级
设计者: xx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授课时间: 12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
(1)《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第一学段的相关内容要求
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现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
字的形体美。
123 / 236
3.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课程标准的分析
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而识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低年级学
生要逐步“学习独立识字”。要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识字方法和学到的生字、偏旁开展自主识字,不断提
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写字则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
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2.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
4 篇课文组成,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
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其中,《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
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操场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
学生看图学词学句;《古对今》和《人之初》则以通俗凝练的韵语带出识字内容,滲透传
统文化的精华。
识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教学时要
注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通过观察、比较,逐步了解其特点,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进行识字。
本单元课文以浅显的的韵文内主,易读易懂易记。还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
动物知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四季交替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色和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
3.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识字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熟字加减法、字理识字法等多种识字方法,本单元是本学期
第二个识字单元,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继续运用归类识字、比较识字、看图识字、韵语识字等多种方法
自主识字。本单元教学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继续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总之要
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自主识字的乐趣。
本单元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要让学生充分朗读,熟读成诵,在读中体会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学习目标】
1.认识 57 个生字和 1 个偏旁,会写 28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节奏诵读儿歌、对子等不同形式的韵语;背诵《古对今
和《人之初》。
3.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习运用这一规律自主识字。会读“蜻蜓展规、和风细雨”等词语。
4.能在语境中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
5. 积累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特点,初步感受歇后语短小、通俗、形象的特点。
6.知道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并能用上礼貌用语。
7.了解身边小动物的习性和四季气候、景物的变化,保持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 1:
(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和词语,认读 65 个生字,读准 3个多音字。
(2)观察田字格中字的间架结构和占格,按笔顺正确、规范书写 38 个字,准确写出 37 个词语。
124 / 236
2.针对目标 2:
(1)多种形式自由朗读课文、班内展示。
(2)开展诵读竞赛。
3.针对目标 3:
出示字族文,体会不同偏旁代表的不同意义。
4.针对目标 4:
(1)引导学生能在句子、词语等语境中理解字义,从而辨析填空。
(2)适当进行拓展,可以补充其他形近字、同音字的练习。
5.针对目标 5:
(1)借助教师准备的图片,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知大意,初步感受歇后语语言形式的生动、有趣。
(2)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课外搜集自己喜欢的歇后语,在课堂上交流。
6.针对目标 6:
(1)联系生活与教材中的范例,明确打电话的基本步骤及要求。
(2)依据情境,展开实践。
7. 针对目标 7:
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发现,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学习过程】
本单元大约需要 12 课时:
第 1、2课时:学习《动物儿歌》,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 12 个生
字,会写“间迷”等 7个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
习性;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第 3、4 课时:学习《古对今》,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 12 个生字,会写
“古、凉”等 7 个字;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 7 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
朝霞、夕阳、严寒、酷暑”;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
然之美。
第 5、6课时:学习《操场上》,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认识“拔、拍”等 12 个生字
和火字旁 1 个偏旁;会写“拍、跑”等 7 个生字,写好足字旁;正确、连贯地读好词语,正确、流利、有
节奏地朗读儿歌。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课文中的各项体育活动;培养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第 7、8课时:学习《人之初》,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认识“之、初”等 13 个生字,会写
“远、近”等 7 个字;认读“初始、初夏”等 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
致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 9 课时:学习口语交际《打电话》,知道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打电话时,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接电话时,能听清楚主要内容;接打电话时都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第 10、11、12 课时:学习《语文园地五》,阅读“包”部字族文,认识 8 个生字;继续了解形声字的
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能在语境中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运用音序查字法查生字并有
一定速度;积累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特点;和大人一起读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了解其中蕴含的道
理。
【教学资源】
125 / 236
1.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年部编版。
2.课内资源:多媒体、教师教学用书及配套光盘中的教学资源。
3.课外资源: 工具书、课外绘本读物、搜集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等。
5.动物儿歌
学校:xx小学
适用年级:一年级
设计者: 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课时:(共 2课时)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1)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
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
(2)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
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2.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
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而且,《动物儿歌》
是一首用画一样的语言描绘小动物在夏天快乐景象的、充满了童趣的儿歌。课文插图色彩丰富,语言趣味
盎然,是学生喜爱的课文。
课文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适合引导学生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
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图画,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课文还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用多样、有趣的朗读
让学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此外,儿歌的诗句工整,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学习儿歌语言的同
时进行再创作,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落实语音文字运用。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动物,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一些特性,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规范地学习和运用,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
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3.学情分析
1.儿歌中的这些小动物是学生常见的,它们的生活习性学生是基本知道、了解的,这有利于学生学习
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已经有大量朗读诗歌、儿歌的经历,具有一定的按节奏诵读的基础,再加上这首儿歌短小精干,
节奏明快,歌词中的词语又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要考虑这个因素来安排教学流程。
126 / 236
二、学习目标
1、会认“蜻、蜓、迷”等生字,会写“间、迷、造”等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会认“蜻、蜓、迷”等生字,会写“间、迷、造”等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二、评价任务
1、会认“蜻、蜓、迷”等生字,会写“间、迷、造”等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
一、由图导入
环节一 1.(出示课文插图)美丽的夏天到了,让
我们一起来到小河边,你看到了什么?它
们正忙着干什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说生动,并随机板书昆虫名)
2.这些小昆虫可喜欢夏天了,它们给夏天
增添了美丽,增添了快乐。让我们一起来
认识这些美丽的精灵!1.你认识哪些昆虫?
说一说。
二、学习字词
环节二 1、会认“蜻、 1、会认“蜻、1.自由读儿歌,用“——”画出藏在儿歌里
蜓、迷”等生字, 蜓、迷”等生字,
的小动物,并大声多读几遍。
2.开火车读儿歌,读词。 会写“间、迷、造” 会写“间、迷、造”
3.(出示词: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 等生字。利用形声 等生字。利用形声
蚪、蜘蛛)它们都从儿歌里跑出来了,你 字的规律识字。 字的规律识字。
还认识它们吗? 2、正确、流利地朗 2、正确、流利地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读儿歌。 读儿歌。
(2)去掉拼音再认一认。
4.游戏:找朋友(图与词配对)。
5.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27 / 236
(2)小组合作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这些
“虫”字旁的生字。
蜻—青蚂—马蜘—知蛛—朱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
重点,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让学生自
主识字,引导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的知
识,加强拓展延伸,变被动接受为主
动认知,增强识字的成就感。
三、引导观察,练习写字 1、会认“蜻、 1、会认“蜻、
1.继续识记生字。 蜓、迷”等生字, 蜓、迷”等生字,
(1)(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会写“间、迷、造” 会写“间、迷、造”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加一 等生字。利用形声 等生字。利用形声
加、变一变等)
字的规律识字。 字的规律识字。
(3)教师指导学生识记生字,指导书写半
包围结构的字。
2.读一读,连一连。
环节三 藏shí
造cáng
食liáng
粮zhī
蜘zào
设计意图:通过做游戏,强化对生字
的记忆,并通过对书写顺序的讲解,
引导学生发现书写规律,强化对笔顺
的记忆。
四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2、正确、流利地
1.自读课文,思考:小动物们都有哪些特殊
环节四 朗读儿歌。的技能?
2.汇报交流:依次在黑板上对应贴出每个动 3、了解这些
物的技能。 小动物的特点和生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加深对课 活习性,培养观察
文的理解。并通过贴图的方式,引起学生 小动物的兴趣。
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鼓励学生自由表
达,强化对生字的记忆。
课堂总结:
环 节 五 通过认读生字,加强对课文的熟悉程
总结提升 度,并在阅读中体验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动物儿歌
蜻蜓展翅飞蝴蝶捉迷藏
128 / 236
蚯蚓造宫殿蚂蚁运食粮
蝌蚪游得欢蜘蛛结网忙
第二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会认“蜻、蜓、迷”等生字,会写“间、迷、造”等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二、评价任务
1、会认“蜻、蜓、迷”等生字,会写“间、迷、造”等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
一、初学儿歌,质疑问难 2、正确、流利地朗 2、正确、流利地朗
环节一 1.1.看图说说,夏天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读儿歌。 读儿歌。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用自己的
谈话导入
话来说)
2.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齐读儿歌。
3.读了这首儿歌,你觉得还有不认识的字或
不明白的问题吗?
“蝴蝶花间捉迷藏”,写花儿很美,蝴蝶寻
花蜜。
“蚯蚓土里造宫殿”,其实是写蚯蚓在地下
松土。
4.想一想,连一连。
蜻蜓捉迷藏
蝴蝶造宫殿
蚯蚓运食粮
蚂蚁展翅飞
蝌蚪结网忙
蜘蛛池中游
二、感情朗读,激发兴趣
环节二 1、会认“蜻、 1、会认“蜻、1.同学们,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的
蜓、迷”等生字, 蜓、迷”等生字,
心情是怎样的?你觉得应该怎样来读这首
儿歌?请用你觉得最好的方法把儿歌读一 会写“间、迷、造” 会写“间、迷、造”
读,然后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觉得这 等生字。利用形声 等生字。利用形声
一句应该怎样读?(学生再读儿歌) 字的规律识字。 字的规律识字。
2.我们来一个儿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读得
129 / 236
最棒。 2、正确、流 2、正确、流
3.评选小擂主。
利地朗读儿歌。 利地朗读儿歌。
5.读一读,记一记。
蜻蜓展翅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蚂蚁搬家
蝌蚪游水蜘蛛结网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儿歌,熟悉课文
内容,加强对形声字的了解和熟悉程
度。
三、作业延伸 3、了解这些小动物 3、了解这些小动物
学了这一课,你还想多了解一些小动物 的特点和生活习 的特点和生活习
吗?课下,同学们可以观察一种小昆虫或 性,培养观察小动 性,培养观察小动
环节三 一种小动物活动时的特点。 物的兴趣。 物的兴趣。
4.写一则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通过写日记,培养孩子的观察
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课堂总结:
先让学生看文中插图,并提出问题:图中
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正忙着干什么?有了
感性的认识,再让大家自由拼读儿歌,说
说有哪些收获。一些细心的同学发现这些
环节四 小动物很可爱,“蜻蜓、蝴蝶”等这些小昆
虫的名字左边都有个虫字旁,它们的读音
都与右半部分有关。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
与指导,让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形旁表
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并学会了识记形
声字的方法,锻炼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板书设计
动物儿歌
蜻蜓展翅飞 蝴蝶捉迷藏
蚯蚓造宫殿 蚂蚁运食粮
蝌蚪游得欢 蜘蛛结网忙
教学反思
6.古对今
学校:xx小学
130 / 236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