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同步练习1. 下列表格内容反映了苏俄(联)1921—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1cnjy.com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时间(年) 1921 1923 1925粮食产量(亿普特) 23.13 34.55 44.24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C.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D.农业集体化的成果2. 列宁指出“商业不完全是资本主义的邪 ( http: / / www.21cnjy.com )恶,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同样有不可替代俄作用,我们今天还不能越过商品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重点发展重工业3. 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日记体现了蒋介石访苏时,苏俄实施的经济政策是( )21·cn·jy·com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4.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1·世纪*教育网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C. 十月革命—-成立“苏联”—-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5.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纠正这个错误,他采取的措施是2·1·c·n·j·yA.新经济政策 B.农业集体化C.战士共产主义政策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6. 苏联所实行的这一路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市场关系能“发展为社会主义”。因为它几乎不需要强制,而且注重这样的原则:“我们的经济是为消费者存在,而不是消费者为经济存在。”这一路线是指( )www-2-1-cnjy-comA.新经济政策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五年计划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 下列选项中,与张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看右图)相符的是( )A.赫鲁晓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B.戈尔巴乔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C.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D.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8. 下图为苏俄(苏联)1913—1925 年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其中 1921—1925 年粮食作物产量增长的原因是实行了( )2-1-c-n-j-y( http: / / www.21cnjy.com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9.列宁认为,既然不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中间环节,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基于这一认识,苏俄开始实行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10. 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不包括( )A.俄罗斯联邦 B.外高加索联邦C.爱沙尼亚 D.乌克兰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见表1表1: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项目 年份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注:普特=16.8千克——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材料二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材料三 (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国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21教育网——[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1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2)概括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的原因。www.21-cn-jy.com(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4)概括材料三作者对苏联实施“五年计划”的看法?参考答案:1.A2. B 3. B 4. D 5. A 6.A 7 .D 8. B 9.B 10.C 【来源:21·世纪·教育·网】11. (1)原因:战争的影响;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变化趋势:逐步增加(上升)。主要原因:社会相对安定;实行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3)“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作者的看法:赞赏(或肯定)苏联实施“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1、 十月革命2、 战时共产主义3、 新经济政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1张PPT)十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1917年11月7日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列宁列宁(1870-1924)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呢?材料一: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结合材料和教材,分析苏俄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列宁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列宁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工人、农民不满反动势力乘机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农 业 余粮征集制度 粮食税,余粮归农民支配工 业 全部国有化 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商 业 实行配给制度,取消贸易 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根据视频内容和教材的相关知识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注政策。列宁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根据需要向农民征收余粮——余粮征集制2.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影响:在艰苦的战争时期,集中了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政权。但引起了人民群众不满,造成生产力破坏,社会不稳定。3.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1)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2)巩固了工农联盟,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是苏维埃俄国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冶金工厂建设工地列宁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国旗 国徽 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3.成立苏联时间:1922年12月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列宁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1924年1月22日列宁逝世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斯大林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十月革命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3.成立苏联1.建设成就2.斯大林模式斯大林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大国崛起》斯大林的选择?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到。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1925年)斯大林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如何正确看待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28—193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发展重工业,如钢铁、电、机器制造。苏联由传统的落后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增强。农业生产和轻工业发展缓慢类别 内容时间重点结果存在的问题斯大林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1921年~1940年)以重工业为主集中于西部地区建设成就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40年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电力 15 10 7 4 3 2煤 6 6 4 3 4 3钢 5 5 5 4 3 3苏联由传统的落后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增强。斯大林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十几年间能取得工业化如此辉煌的成就呢?(1)实行计划经济,制定五年计划;(2)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3)全国人民的积极努力投身建设;(4)?斯大林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体制弊端以国家为核心、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农庄成员把粮食送到收购站农业集体化宣传画斯大林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漫画:《片面的经济》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前苏联笑话一斯大林对社会义道路的探索影响:积极: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消极:采取行政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粮食产量长期停滞不前。⑴利:①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②为反法西斯胜利取得胜利奠定基础;③国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而且培养大批专家。⑵弊:① 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② 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③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④ 计划指令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⑤ 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特点: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斯大林体制的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斯大林模式.wmv 新经济政策.wmv 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 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同步练习.doc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wmv